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统文化论文,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民族论文,弘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弄清什么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相互之间的必然联系,对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青年的文化价值观。近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在经常不断地得到更新、充实,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思潮相继出现,一些崇拜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马克思主义危机”、“社会主义不灵了”的陈词滥调听得少了。但我们必须看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还在浸蚀着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思想。当前,奉献与索取成了青年人议论的焦点。前不久,《北京青年报》推出“焦裕禄与三毛两句名言你作何选择”①的大讨论后,在两个多月里,收到了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近千封信件。围绕着对“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和“假如把一切都献给了别人,那么你在一生中就虐待了一个生灵——那就是你自己”的不同选择,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强烈地扣动了青年人的心弦,特别是青年学生。据统计,占72%的大中学生,普遍赞同焦裕禄,但同时对“唯独没有他自己”感到忧虑,担心这样会不会“虐待”自我以至丧失自我。这充分暴露了青年人在人生观问题上还存在着模糊认识。针对上述问题,《北京青年报》先后编发了《焦裕禄与第四代人的价值选择》、《把人类看成一个整体》、《共识——并非旁观者的旁观》,《爱,并不温情》等一系列文章,首先肯定了今天的年轻人中没有人主张去“虐待”别人,即主张损人利己,分歧的焦点在于如何去爱别人,要不要全身心地付出和奉献,以及如何与自我利益统一起来。这较之十多年前那次关于“人生的道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讨论,今天的年轻人已经站在更高的思想起点上了;同时形象地澄清了关于个人与社会、牺牲与奉献、快乐与痛苦、爱与被爱之间的关系问题。焦裕禄与三毛的不同选择,实质上就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矛盾的不同选择,这两个人实质是两种社会制度的产物。诚然,近年来价值选择上的变化对于青年人来说意味着新的生机和发展的可能性,但是无情的事实也捉弄了抱着憧憬未来的青年。我们知道,商品经济的发展并未自发地带来一套崭新的价值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事实上青年人的心态和行为在背离了优良传统的轨道之后,并未朝着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求的合理秩序的方向发展。在青年人眼里看到的,耳边听到的求职、调动、出差、升学还是购物、交往、利益分配等等生活中出现的许多浑然无序、非理性的现象,潜移默化着青年人的思想,或多或少地左右着青年人的言行。换句话说,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在青年人心目中开始淡漠,雷锋精神、焦裕禄似乎离他们越来越远了,虽然利他主义、集体主义、大公无私、爱国主义等等字眼还频频出现在报刊、出版物和学校的讲坛上。但事实上不少青年已开始怀疑,今天还会有“他心目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人,担心“假如把一切都献给了别人,是否就是虐待了一个生灵——那就是你自己”甚至直接提出:“全身心地奉献就是虐待自己”,并且怀疑老一代中亦有一些人在自觉不自觉地违背优良道德规范。是的,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确实存在着背离生活秩序的现象。具体体现在生意场上人们怀疑贸易伙伴的诚实和守诺;企业之间,背信违约之事屡见不鲜;少数干部的贪污腐化;人们很少再去谈论教师的仪表、学生的尊师、干部的风貌,角色意识、角色规范的自我约束力显的脆弱无力。
事实上,道德无序状态不仅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苦难,而且于新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运行是一种破坏力,它破坏公平竞争、阻塞奉献精神,使许多人处于愤懑、失望、心灰意懒的境地。解决这些道德无序状况需要学史、懂史,特别是要更多更系统地学习掌握、铭记民族传统文化,把古代封建主义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文化区别开来。根据青年人好学、好动、好奇心强、容易接受形象教育的特点,把历史文物、历史文人的思想、革命圣地、民族英雄的学习同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相结合起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必须使青年人懂得: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通过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努力形成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是我们固有的优势。
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的道德传统文化,无私、善良、正义、诚实、强调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其具体体现,是我们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石之一。从《诗经》中提出“夙夜在公”到贾谊《治安策》提倡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都不断强调着一种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我国宋、明理学家们讲的“义利之辩”和“理俗之辩”都倡导着一种为国家、为民族的公利而应当牺牲个人私欲的强烈愿望;林则徐写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充分表达了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从《尚书》中最早提出“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开始,到孟轲讲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表面上看,规定了社会生活中的人伦关系,但就其中所强调的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等如能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意义,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人既然生活在社会,就必然同各种人发生不同的社会关系,承担着不同的社会义务。强调个人在不同社会关系中应遵守的义务,实质上是强调了对社会、国家的稳定。儒家特别重视父母同子女的关系即所谓“父子有亲”和“父慈子孝”。因此,抚养子女和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人伦文化中最重要的要求,儒家认为,父子关系是社会中的一种最基本的关系,从一个人对待自己父母的态度,可以推断他对他人、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的态度,只有对自己的父母能够孝敬的人,才能对祖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才能真正爱国。相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尽孝,那就决不可能对国家尽职尽责。所谓“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孝敬父母”等思想实质上体现着一种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分配与关系问题。在今天看来,提倡“孝敬父母”,对深刻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仍然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样体现着爱国主义思想。孔子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人生诸种需要中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这种崇高的理想追求又往往体现在无私奉献,勇于牺牲和爱国爱民之中。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群体的关系上儒家强调“先义后利”,认为要“见利思义”。翻开中国历史的每一页,我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都时时涌现着许多忧国忧民的人士和英雄,他们抛弃了个人的一切,为民族、国家鞠躬尽瘁、慷慨求仁,特别是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美德至今被人们所称颂。
自从我们党执政后,中华民族的这种天下为公的崇高精神便升华到新的境界,并在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的身上得到完美体现,并把这些优良的道德文化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平凡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人生见解和品质情操,正是对我们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民族优良文化在社会主义时代与共产主义道德相结合的又一次光辉的实践。因此,今天提倡爱国主义教育,就需要从发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高度去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需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一切为公的思想境界中看到我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体现。如学习雷锋精神不能只限于评价雷锋做了多少好事,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而要看到雷锋精神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公而忘私、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象征,是共产主义道德在实践中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和升华。
三、优良传统文化体现着青年成长的内在人格力量。江泽民同志说:“对青年,我们一向是既满腔热情,充分信任,又严格要求、积极引导。要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结合起来。”②这既是几十年来青年思想教育的科学总结,又是今后教育青年指导方针的高度概括。历史上许多名人在成长过程中,内在人格力量始终是推动他遵循一定的价值目标前进的动力,在他们的人格中都汇集着本民族、本国家的许多传统文化的精粹。焦裕禄、雷锋与普通的中国农民、工人、军人和知识分子一样,他们不可避免地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形或无形的影响和熏陶。在他们的人格结构中,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精神,如在社会观上,孔子提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雷锋则说:“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当祖国和人民处在最危急关头,我就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在价值观上,诸葛亮提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雷锋则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由此可见,雷锋精神与中华历史文化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雷锋的人格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知道,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中心内容,从而有建立在这个内容基础上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我们今天在为实现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努力奋斗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弘扬优良传统文化、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前几年,我们吃过传统讲少了的亏,吃过忽视思想道德引导的亏,吃过放松学习白求恩、焦裕禄、雷锋的奉献精神的亏。近几年,部分青年的文化传统观逐渐由“传统型”向“通俗型”方面转化。我们的青年生活在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度,推崇优良传统文化,应是顺理成章,然而一些调查表明,在文学欣赏上,正统、严肃的作品滞销,而非正统,消遣性的书报、杂志等作品占领了书店、书摊的空间。有人在对某工厂近千名青工调查后发现,竟有85%的人不能完整说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表现在文化娱乐上,青年们认为,传统的文艺形式如戏曲、民族歌舞艺术表现手法陈旧,内容与时代生活相去甚远,港台文艺注重感情渲泄,自由轻松。重现实、轻历史、扬个性、抑传统已成为一些青年文化传统取向的生动写照。纵观当前青年传统观的发展变化,有经验,也有教训。一方面,青年传统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实质上是青年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的思想观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影响着青年的传统观,而青年的传统观也会反作用于社会。不能简单地认为当前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根源,归于青年传统观,甚至把当代青年说成是“迷惘的一代”、“忘本的一代”。另一方面,就是要教育注重实效。注重实效就是在传统文化观的评价、宣传和引导上立足于今天不同于过去的中心实践,考虑到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特别是考虑到今天的青年人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及其生活方式,青年传统观正处在形成的过程之中,是在稳定与变化的矛盾中发展。因此,出现对传统文化不正确、不合理的价值判断是正常的,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社会有关方面,本着“弘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原则帮助青年了解中国文化,认识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牵动的关系,改正青年人生观和自我价值中的错误部分,发扬其中的合理部分,使青年传统文化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注释:
①《北京青年报》1991年4月。
②《人民日报》1989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