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百年走势与启迪——纪念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100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诺贝尔论文,自然科学论文,启迪论文,走势论文,周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举世闻名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和医学奖)从1901年 开始正式颁发,迄今已正好100周年,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它记录了19世纪末,特 别是20世纪以来重大的自然科学成就。到2000年为止,已有不同国籍的467位自然科学家获 此殊荣,获奖人数之多和奖金数额之大都是史无前例的。今天,当人们赏心悦目地尽情赞美 诺 贝尔自然科学奖给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勃勃生机和巨大动力时,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 项奖金的发起人——天才的炸药发明家阿尔弗雷德·伯恩纳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 obel,1833—1896)尽心尽力的创业精神、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情 不自 禁地对诺贝尔的丰硕成果、博大胸怀和伟大人格产生由衷的钦佩和崇高的敬意。
科学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诺贝尔科学奖具有永久的魅力!
值此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100周年之际,纪念和缅怀诺贝尔的丰功伟绩,回顾和反思诺贝 尔自然科学奖的百年历程和走势,从中汲取经验和获得启迪,这对于正在实施科教兴国和科 技强国的中国更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一 诺贝尔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个贫寒的机械师兼建筑师家中。 他一生潜心研究炸药,进行了反复多次的实验,经历了惊心动魄的风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 突破:1862年研制成功硝化甘油的一种引爆装置,1866年发明了安全炸药——黄色炸药,18 67 年获得了发明雷管的专利,1875年发明胶质炸药,1887年发明无烟炸药……当然,诺贝尔的 发明不仅仅局限于炸药方面,还涉及到机械、化工、电气、医疗等许多领域,他在许多国家 中总共获得了350多项发明专利,堪称发明大王。同时,诺贝尔还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他 先后在瑞典、德国、法国、英国、俄国等国家陆续建立起诺贝尔公司,并在1886年形成诺贝 尔跨国公司,遍及21个国家,拥有90余座工厂,这又使诺贝尔成为创办跨国公司的先驱和富 甲天下的科技企业家。由于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和在世界各地奔波,诺贝尔积劳成疾,于1896 年12月10日在意大利的圣雷莫病逝,终年63岁。
诺贝尔在晚年患病期间,曾先后三次立下内容非常相似的遗嘱,第一次是在1889年,第二 次是在1893年3月14日,但这两次遗嘱没有生效;第三次是在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在巴 黎亲笔签署。这份遗嘱最初存放于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里,于诺贝尔逝世的第二年(1897 年)在瑞典公布于众,主要内容是:“我所留下的全部可变换为现金的财产,将以下列方式 予 以处理:这份资本由我的执行者投资于安全的证券方面,并将构成一种基金;它的利息将每 年以奖金的形式,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里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上述利息将被平分为五 份,其分配办法如下:一份给在物理方面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给作出过最重要 的化学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给在生理和医学领域作出过最重要发现的人;一份给在文学 方面曾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一份给曾为促进国家之间的友好、为废除 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举行和平会议作出过最大或最好工作的人。物理和化学奖金,将由瑞 典自然科学院授予;生理学和医学奖金由在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授予……我的明确愿 望是,在颁发这些奖金的时候,对于授奖侯选人的国籍丝毫不予考虑,不管他是不是斯堪的 纳维亚人,只要他值得,就应该授予奖金。”[1]根据这份遗嘱,诺贝尔将他的巨额遗产(遗 产变换为现金的总额为33233792瑞典克朗,约合200多万英镑,约合920万美元)无私地捐赠 给人类,与此同时,诺贝尔也将他对整个人类科学的热爱之情和为人类造福的强烈愿望展现 给 了世 人。这份超凡脱俗的遗嘱公布后,立即震惊了整个世界。
1898年5月21日,瑞典国王代表王国政府以国家和人民的名义宣布诺贝尔遗嘱生效。1900年 6月29日,瑞典国王在瑞典会议宣告诺贝尔基金会正式成立,标志着诺贝尔奖金正式设立。1 901年1月1日诺贝尔基金会开始管理基金,标志着诺贝尔奖金正式运行。1901年12月10日, 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隆重举行了第一次颁奖仪式,标志着诺贝尔奖金正式颁发。至此,诺贝 尔的美好遗愿终成现实。
二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百年走势及特点
通过从各种视角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可以透视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百 年的基本走势和主要特点。
(一)1901~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情况统计分析
1.学科分布统计分析
在1901~2000年这100年中,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总共颁发277次,总共有467位自然科学 家获奖。各学科的颁奖情况如下:
(1)物理学奖共颁发94次,因两次世界大战和其他原因有6年(1916年、1931年、1934年、19 40~1942年)未颁奖,一共有161位物理学家获奖。
(2)化学奖共颁发92次,因两次世界大战和其他原因有8年(1916~1917年、1919年、1924年 、1933年、1940~1942年)未颁奖,一共有134位化学家获奖。
(3)生理学和医学奖共颁发91次,因两次世界大战和其他原因有9年(1915~1918年、1921年 、1925年、1940~1942年)未颁奖,一共有172位生理学和医学科学家获奖。
从颁奖次数看,物理学奖颁发次数最多,化学奖颁发次数居中,生理学和医学奖颁发次数 最少。从获奖人数看,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人数最多,占36.8%;物理学奖获奖人数居中 ,占34.5%;化学奖获奖人数最少,占28.7%。
2.获奖者国家分布统计分析
(1)物理学奖获得者国家分布
物理学领域已有15个国家的162人次获物理学奖(其中美国的巴丁两次获奖),按获奖者所在 国籍排名,
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国家分布情况如下表:
(2)化学奖获得者国家分布
化学领域已有20个国家的135人次获奖(其中英国的桑格两次获奖),按获奖者所在国籍排名 ,化学奖获得者的国家分布情况如下表:
(3)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国家分布
生理学和医学领域已有20个国家的172人获奖,按获奖者所在国籍排名,生理学和医学奖获 得 者的国家分布情况如下表:
(4)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国家分布
自然科学领域已有25个国家的469人次获奖,按获奖者所在国籍排名,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 国家分布情况如下表:
从国家分布看,第一,物理学奖获得者相对比较集中,而化学奖获得者、生理学和医学奖 获得者则相对比较分散;第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特别是科技) 发达国家——现在正处于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美国和曾经是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英国、德国 、法国。美、英、德、法这4个国家的物理学奖获奖人次占77.2%,化学奖获奖人次占80%, 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人数占75.6%,自然科学奖获奖人次占77.4%。
3.获奖成果类型统计分析
从获奖成果类型统计结果来看,理论研究成果所占比例物理学奖较高,化学奖居中,生理 医学奖较低;实验研究成果所占比例生理医学奖较高,化学奖居中,物理学奖较低,这反映 了三个学科的特点:生理医学实验性和应用性较强,化学实验性也较强,物理学实验性相对 较弱,物理学奖的理论研究成果明显高于化学奖和生理医学奖;实验手段研究成果在三个学 科获奖中均占有一定比例,说明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的变革在三门学科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
4.获奖者取得获奖成果年龄统计分析
我们对1901~1979年间305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取得获奖成果的年龄进行了逐个统计 分析,其结果如下表:
统计的结果表明:
(1)从30岁到50岁的20年间,是获奖者取得获奖成果的最佳年龄区,在这个年龄区内共有22 8人取得获奖成果,占75%,说明中年是取得获奖成果的最佳年龄区。
(2)若把35岁以下作为青年科学家,则青年科学家取得物理学奖成果占54.1%,取得化学奖 成果占35.2%,取得生理学和医学奖成果占26.2%,取得自然科学奖成果占39%。
(3)物理学奖获得者取得获奖成果年龄偏小,25岁至35岁是最盛期,化学奖获得者、生理学 和 医学奖获得者取得获奖成果年龄稍大,30岁至40岁是最盛期;25岁以下取得获奖成果的比例 以物理学奖为最高,51岁以上取得获奖成果的比例以生理学和医学奖为最高,化学奖居中, 这反映了学科的特点和差别。
利用上述材料还可以作出另一项统计,即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取得获奖成果的年龄, 随时间的变化:
年 代 1901~1920 1921~1940 1941~1960 1961~1979 取得获奖成果的平均年龄
38.4 38.6
38.9
39.3
取得获奖成果平均年龄的增长,说明取得获奖成果的困难程度越来越大。从20世纪的情况
来看大约是每百年推迟一岁,并有进一步推迟的趋势。
5.获奖者获奖年龄统计分析
我们对1901~2000年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获奖年龄进行了统计分析,其结果如下 表:
统计结果表明:
(1)无论是在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和医学奖各单项奖中,还是在整个自然科学奖中, 55岁以上获奖者人数较多,所占比例较大,说明老年是获奖较多的年龄区;35岁以下的获奖 者人数最少,所占比例最少,说明青年是获奖最少的年龄区;36岁至55岁这20年间获奖人数 最多,所占比例最大,说明中年是获奖最多的年龄区。
(2)35岁以下获奖者所占的比例以物理学奖为最高,化学奖最低,生理学和医学奖居中;55 岁以上获奖者所占的比例以生理学和医学奖最高,物理学奖最低,化学奖较高,这反映了学 科的特点和差别。
我们还对1901~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获奖的平均年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 统计,其结果如下表:
统计结果表明:
(1)无论各单项奖还是整个自然科学奖,获奖的平均年龄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说明取得获 奖成果的平均年龄在增大,对成果检验平均时间在延长,反映了获奖难度越来越大。
(2)无论在整个世纪还是在每个20年区间内,物理学奖获奖平均年龄较小,化学奖居中,而 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平均年龄较大,这反映了学科的特点和差别。
(3)获奖平均年龄与取得获奖成果平均年龄之差越来越大,说明对成果检验时间越来越长, 检验难度越来越大。
(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特点
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1901~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的各种资料,可以清晰地看出诺 贝尔自然科学奖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重视探测手段的创造性研究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因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对象 大部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领域,不借助特殊的探测手段,就无法对它们进行研究。探测手 段的革新往往会带来新的发现,还可成为新理论、新假说得以提出的基础。正因为如此,诺 贝尔奖金对每一项重大的探测手段的革新几乎都给予了奖励。例如,C.T.R.威尔逊因发明云 雾室而荣获1927年物理学奖;E.O.劳伦斯因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而荣获1939年物理学奖;A.J.P.马丁和R.L.M.辛格因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而荣获1952年化学奖;A.M.科马克和G.N.豪 斯菲尔德因发明了用电子计算机操纵的X射线扫描仪而荣获1979年生理学和医学奖。
2.非常重视对基本理论的创造性研究
基础理论对于科学的发展往往具有长期性、方向性的作用,它既是科学实验成功的保证, 又是设计新科学实验的指南。因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非常重视对基础理论创造性研究成果 的奖励。例如,W.K.海森伯因创建量子力学而荣获1932年物理学奖;S.A.阿累尼乌斯因提出 电离学说而荣获1903年化学奖;W.H.摩尔根因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 而荣获1933年生理学和医学奖。
3.特别重视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
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只有推广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而才能使自然科学的社会功能充分显现出来和有效发挥出来。因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特 别重视对有重大实际应用价值的开创性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奖励。例如,G.马可尼和K.F.布 劳恩因开发了无线电通信而荣获1909年物理学奖;F.哈伯因发明固氮法而荣获1918年化学奖 ;A.弗莱明因发现青霉素而荣获1945年生理学和医学奖;S.A.瓦克斯曼因发现链霉素而荣获 1952年生理学和医学奖。
4.重视实践(包括实验)对科学研究成果的检验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金的评定和颁发都不是在这项成果刚刚公布的时候,而是在经过若干年 的实践(包括实验)检验,证明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是正确的,确实对科学发展起了重大作 用,对社会生产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之后才予以评奖,这不仅表明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金评 定的慎重态度和严肃性,也保证了发奖项目基本上选择正确和发奖对象的高水平。
5.名师指导是获奖的重要途径
翻开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荣者的名单可以发现,有师徒关系的比例高达40%以上,据美国获 奖者的统计,也在60%左右。其中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比例还要高些。而且,还有许多诺贝 尔自然科学奖荣获者的指导教师是没有获得诺贝尔奖金的著名科学家,所以有师徒关系的实 际比例还要大得多。例如,在卢瑟福的学生中有12名获奖者,在J.J.汤姆森和玻尔的学生中 各 有8名获奖者,在费米的学生中有6名获奖者……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师徒关系还出现了更 为有趣的多代延续现象,例如,1909年化学奖荣获者奥斯特瓦尔德的学生能斯特获1920年化 学奖;能斯特的学生密立根获1923年物理奖;密立根的学生安德森获1936年物理奖;安德森 的学生格拉塞获1960年物理奖。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金获奖情况突出地反映了“名师出高徒 ”这一科学人才培养中的一条规律。
6.公正性、权威性和分布的集中性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本质特征是重视开创性成果(即原始性创新成果),重视奖励具有重大 价值的新发现或新发明,而不考虑授奖人的国籍、民族、性别,这充分体现了公正性;同时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组织机构设置和评选制度是极其严密的,评选工作程序是极其严格的 ,使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成为当代世界上重大科技成果最具权威的评价,成为威信最高、声望 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性奖金,这充分体现了权威性;纵观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百年历程和走 势还可以发现一个突出特点——分布的集中性。从国家分布看,获奖者主要集中在经济(特 别是科技)发达国家——现在正处于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美国和曾经是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 英国、德国、法国;从科学研究机构分布看,获奖者主要集中在设备先进和著名自然科学家 云集的名牌大学和实验室中,例如,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先后培养出25位获奖者 ;美国加州大学的劳伦斯实验室先后培养出9位获奖者;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先后培养出11位 获奖者;丹麦玻尔理论物理研究所培养出8位获奖者。
三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作用与意义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公认的和誉满全球的国际性自然科学最高奖, 它 代表着自然科学三大主要学科(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医学)前沿研究的最高水平和发展走 向,是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标志,是自然科学发展的缩影。所以,诺贝 尔自然科学奖金的设立和颁发是20世纪科学技术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重要事件,它的作用是 巨大而持久的,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这种作用和影响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摆脱 了阶级、种族的束缚,克服了语言、文字的障碍,成为人类攀登科学高峰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强大动力源!而且这种作用和影响将一直持续到未来,延伸到永远。从特定意义上可以 说,自然科学奖金的设立比发明炸药意义更重大,影响更深远,这突出反映了诺贝尔的远见 卓识和高瞻远瞩。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金的设立和颁发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价值和意义,主要 表现在:
1.全面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生命在于探索和创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从物理、化学、生理学和医学这三大 主导学科和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实验手段研究、应用研究这四个方面鼓励开创性探索和 原始性创新,这就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极大地激励、调动和充分发挥了科技工作者从事科 学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给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和强大动力,培养和造 就了一大批科学精英,孕育和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有效地促进了科技人才的成长, 全面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建制化进程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科学的职业化和科学与社会日益紧密的联系和日趋增大的互动,科 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于是,科学便由知识体系和社会活动而逐渐发展成 为 一种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重要社会建制。科学为了实现建制目标和规范结构,就要求建立一 套奖惩制度作为科学建制运行的保证体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金的设立和颁发既是科学建制 化的必然要求和客观需要,又是促进科学进一步体制化的崭新方式和有效途径,它在世界各 国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极大地促进了各种形式科学奖励的纷纷设立并逐渐演变成一种 复杂成熟的制度,这不仅促进了科学奖励系统的建立、发展和完善,也推动了科学支持系统 的建立、发展和完善。由科学奖励基金发展到科学研究资助,由奖励科学工作者过去完成的 工作转变为支持科学工作者未来有发展前途的研究,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争相效仿的 做法。科学奖励系统和科学支持系统不仅是科学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主要机制,而且也 是社会对科学进行外部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能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对科学的社会运行起着 有效的保障作用和功能强化作用。一句话,科学奖励系统和科学支持系统已成为科学体制内 在的一个重要建制性因素,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金的设立和颁发有效地促进了科学奖励系统和 科学支持系统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进而有力地推动和加速了科学的建制化进程。
3.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对科学家的关怀
科学家是科学活动的主体,科学活动是以科学家为中心而展开的。如何充分调动和有效发 展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生命所系。特别 是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科学研究的规模越来越大,实验仪器越来越复杂,情报资料越来 越庞大,所需经费越来越多,科学研究已不再是个体行为而是社会行为,科学家越来越需要 社会的关怀和支持。追求社会承认和社会支持成为科学家的双重目标。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 设立与颁发,可以帮助科学家实现所追求的双重目标,这本身就是对科学家的极大关怀、有 力支持和有效激励。同时,它极大地提高了科学家的社会地位和扩大了科学家的社会影响, 使社会更加理解、关注和支持科学家,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对科学家的关怀。每一位获奖 者从获奖之日起就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世界名人,亦成为研究的焦点,一方面获奖者本人的 文章、著作更容易出版发行,另一方面促使很多人重点撰写、出版获奖者传记及研究报告 等,这就为科学史积累了大量既详尽又具代表性的宝贵资料,为科学家研究和科学思想史研 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揭示科 学认识的规律、科学发展的规律和科学人才成长的规律,这就为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科学 哲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这也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一大功劳。
4.有效地促进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演讲辞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结晶和典范,具有科学与人文的 双重价值。其实,通过对科学家的关怀去促进科学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既是一种物质奖励,更是一种精神荣誉。诺贝尔在把他的巨额有形资产 ——物质财富献给人类的同时,也将他的巨额无形资产——精神财富赠给了人类。不仅激励 着人们去攻克科学难关、攀登科学高峰,而且激励着人们向着真善美的崇高境界奋勇前进。 奖金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科学和科学家的社会地位,扩大了科学和科学家的社会影响,促使人 们崇尚科学、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崇拜科学家,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科学意识,有力 地 促进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正像在体育界开展的向人类体力极限挑战的奥林匹克运动一 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在科学界掀起了一场向人类智力极限挑战的奥林匹克运动,有效促进 了人类智力的开发与发展,这是促进人类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诺贝尔自然科学 奖金的设立与颁发,激励了人的创造性,赋予科学以人文价值,弘扬了科学的人文精神,发 挥了科学的人文功能,有效促进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
当然,从100年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金的评定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也 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例如,并不是所有奖金的评定都是百分之百的正确,由于种种 原因也曾出现了一些失误现象。有些成果因实践检验时间太短而不易作出准确鉴别和正确判 断,像1926年选出的丹麦生理医学家J.A.G.菲比格,因他首先提出癌变是由寄生虫的代谢物 的诱致而获奖,后来的研究证明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而有些成果则因检验时间太长而迟迟 不能获奖,待评奖委员会认识到该成果重要性时,发现者已经去世,致使应获奖的科学家而 未能获奖。像美藉希腊学者佩帕尼柯劳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提出一种细胞学方法,可以诊断 早期癌症,但迟迟未能获奖,待到评奖委员会认识到该方法重要性时,发现者已于1962年去 世了。又如,有些世界公认的重大科学成果,像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爱因斯坦创立 的相对论等均未获奖。再如,大科学时代的大多数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众多科学家集体合作取 得的,一味坚持获奖人数不多于3人的规定不仅容易造成一些矛盾,而且致使大型综合性科 学成果无法获奖。此外,学科的限制,也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这些都是 需要改进的方面。
四 借鉴与启迪
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百年走势、特点和作用中可以给人以多方面的借鉴与启迪。
1.既要重视理论研究,又要重视实验研究
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两个基本层面,也是自然科学突破的两种基本方式 ,还是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金的两条根本途径。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是 科学实验的指南;科学实验既是检验已有科学理论的手段,又是提出新科学理论的依据;科 学理论既是设计新实验的指导,又是解释实验现象的武器。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是相辅相成 的辩证关系,没有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将徘徊不定;没有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将停止不前。 我们在制定科技政策、发展战略、规划和考虑科技布局、科技资源配置、科研选题时,都要 深入研究、科学认识、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关系,既要重视理论研究 ,又要重视实验研究(特别是实验手段研究),使二者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2.重视发挥老、中、青科学家各自的作用及其合作效能
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取得成果的年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有不少科学家在青年时期 就取得重大成果,也有一些科学家是大器晚成,直到晚年才作出重大发现,但大量科学家是 在中年取得重大成果。青年科学家思想活跃、敏锐,是科技队伍中朝气蓬勃的生力军;中年 科学家年富力强,既有基础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是科技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老年科 学家有丰富的经历与经验、能看出趋势和把握方向,是科技队伍的智囊团和参谋部。老、中 、青科学家各有各的优势,都是科技队伍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重点发挥中年科 学家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发挥青年科学家和老年科学家的作用,特别要重视发挥老年科学 家的名师作用。尤其是在大科学时代,许多高科技成果(包括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都 是靠科学家集体合作取得的,提倡老、中、青科学家相结合更具现实意义,充分和有效发挥 老、中、青科学家的合作效能和协同效能更有特殊重要性。我们一定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创新 体系和创新激励机制,特别是对于原创性的创新成果更要加大激励力度,为老、中、青科学 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充分调动和高效发挥老、中、青科学家从事开拓性科学 研 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快形成并不断壮大我国第一流的科学家队伍,使我国科技 界拔尖人才辈出,杰出硕果累累。
3.提倡学术自由,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自然科学研究是探索性、创造性劳动,由自然科学认识的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所决定 ,自然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只能通过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和争鸣去解决,通过科学实践去解决。 卡文迪什实验室之所以能培养出25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与卢瑟福等实验室主任所倡 导的学术自由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密切相关。我们要本着“实践是检验科学真理标准”的精神 ,坚持科学无偶像、科学无顶峰的原则,大力提倡学术自由,鼓励学术争鸣,最好能形成在 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派。同时,要大力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加强对中国取得的具有独创 性成果的宣传力度,不仅鼓励中国学者到国外科学刊物上发表论文,还要鼓励取得成果的科 学家撰写科普文章,做通俗演讲、向社会传播科学信息。加强与世界各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获得者(尤其是华裔获奖者)的联系,请他们到中国来做名师,为他们提供各种优越条件和激 励政策,使他们带出更多的中国高徒。
4.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研管理,重视人才培养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为什么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国家?就是因为这些国家经济实力强,可以用 高投入、高薪金来刺激科研和吸引科学家。我们既要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以加强科技发 展的硬件建设,又要强化科研管理,重视人才培养,搞好软件建设。将有限的人力、物力、 财力集中使用(而不要平均分配),重点办好几十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和名牌大学,高度重视和大力开展创新教育,使具有很强创新意识和很强创新能力的拔尖人 才脱颖而出。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深信,只要科技战略和科技政策对头,强化科研管理,注 重人才培养,踏踏实实地搞好科学研究,特别是要增强原创性创新意识,勇于对未知世界不 懈探索,肯于在自然科学前沿重大问题上潜心研究,善于在基础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实验 手段改进上大胆创新,中国就能够在新世纪不远的将来问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为人类的发 展和科学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