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健顺王中医骨科医院麻醉科 四川遂宁 629100
摘要:目的 对比异丙酚与七氟醚全麻术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ASA分级I~II级标准,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行异丙酚全身麻醉术,对照组行七氟醚全身麻醉术,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术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各阶段MMSE评分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评分较佳。结论 观察组同对照组相比,全麻术后患者苏醒速度较快、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早、有效降低了插管时间与苏醒监护时间,更适合老年手术患者应用。
关键词:七氟醚;异丙酚;老年患者;全麻术;认知能力
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常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麻醉后数日患者意识、记忆力、定向思维、认知情况、睡眠情况紊乱,是一类可逆性畸形精神紊乱综合征,对于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医疗界针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给予了针对性探讨,从多类麻醉药物应用层面给予了定向对比研究,以期最大程度降低全麻术所造成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情况[1]。本研究定向选取了七氟醚与异丙酚两类麻醉药物,针对二者应用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层次给予了深入分析,现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术前会诊,68例患者均满足ASA分级I~II级标准,术前血压正常,认知功能无显著异常,排除心肾、肝胆等脏器并发症、神经疾病病史患者。应用随机分组法将两组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平均年龄72.7岁,平均体重59.4kg。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患者17例,平均年龄73.7岁,平均体重58.3kg。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d行MMSE评分,评分分值均>24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未给予麻醉药物与镇静、镇痛药物,入手术室后给予患者氧气面罩吸氧同时,开放患者静脉通道,对其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作实时检测。采用咪达唑仑药物0.03mg/kg、芬太尼药物2μg/kg、维库溴铵药物0.1mg/kg、依托咪酯药物0.3mg/kg作快速静脉注射诱导,诱导之后作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通气参数设置为12次/min的呼吸频率,潮气量设置为6~9ml/kg,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5~40mmHg,吸呼比例为1:2。观察组给予异丙酚静脉维持麻醉,对照组给予七氟醚持续吸入1%~2%维持麻醉,必要时可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术中间断给予患者维库溴铵药物维持麻醉。术后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阿托品0.01mg/kg、新斯的明0.02mg/kg静脉注射,拮抗机松。当患者可以顺从医生口头指令活动、呼吸平稳、潮气量>300ml时,可作气管导管拔除[2]。
1.3 指标观察
麻醉术后评估指标涵括了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等指标。对于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评估采取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定,分别对患者术后2h、6h、12h、24h治理状态作综合评分观察,观察其评分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取±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方差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患者各项苏醒指标评估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睁眼、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指标,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恢复时间,组间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当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常见于老年群体,对于患者病情康复、住院周期、生命质量等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目前针对其发病诱因及病理机制临床上仍未给予明确界定,初步判定同患者年龄、生活习惯、基础疾病、手术因素存在一定关联。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向的加大,接受手术麻醉的老年病患也逐步增多,如何降低其术后认知障碍,是临床麻醉中一项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异丙酚为现代临床常用型强效全身麻醉剂,具有着快速起效、麻醉效果强、药性持续周期短、药性平稳易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助推患者苏醒等特征,得以在各科室手术患者镇静范畴的广泛应用。七氟醚是一种吸入型麻醉药剂,血气分配系数较低,对患者吸入无刺激性,能够诱导患者迅速平稳的进入麻醉状态,且术后便于患者苏醒,因其麻醉深度易于调控,得到深层次应用[3]。客观来讲,虽然二者均为临床手术麻醉中的较好选择,但业界对于二类麻醉药剂的使用所产生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一度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因此在本研究中通过采取MMSE评分结合术后观察对两类药物实施了对比应用,证实了丙泊酚药物在老年手术患者麻醉应用的效果,观察组老年患者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拔管以及定向应答时间等指标均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4]。由此也表明异丙酚全身麻醉术后老年患者苏醒相比七氟醚较快,可有效减少气管插管时间,缩短患者术后苏醒监护时间,降低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程度,适合临床老年手术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旭华.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
[2]程娟.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小儿麻醉中应用的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9)
[3]汝艳辉,曲健.浅谈全身麻醉用药的选择[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8)
[4]马民玉,张景亮,李世英等.患者性别因素对丙泊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11)
论文作者:刘,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1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认知论文; 老年论文; 时间论文; 药物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