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 832100)
摘要:目的 观察和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只采用缺血性脑病的常规治疗。即抗血小板、调整血脂、血糖、血压及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3ml静滴,1次/d;长春西汀注射液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治疗组在调血脂、血压、血糖等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长春西汀注射液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两组疗程均为2w。比较2组疗效。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丹参川芎嗪;疗效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病变,约占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0%[1]。常见临床症状包括头晕、眩晕、肢体麻木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或肢体共济失调、构音或吞咽障碍、跌倒发作,偏盲、声嘶Horner综合征等,后循环缺血严重者具有很高的致死和致残风险,因此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45~75岁,其中椎基底动脉系统脑缺血发作30例,脑干10例,小脑梗塞15例,迷路卒中5例;既往高血压并52例,糖尿病20例,高血脂症45例,恶心呕吐27例,步态或肢体共济失调20例。肢体瘫痪、感觉异常12例,构音或吞咽困难6例,偏盲3例。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42~76岁,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32例,脑干梗死9例,小脑梗塞16例,迷路卒中3例,既往高血压病40例,糖尿病23例,高脂血症38例,恶心呕吐30例,步态或肢体共济失调15例。肢体瘫痪,感觉异常11例,构音或吞咽困难8例,偏盲5例。诊断标准 ①有头晕、眩晕为主诉,伴复视、视觉障碍、头痛、呕吐,面部麻木、肢体无力等,体征主要以眼球运动障碍、视野缺损、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Horner综合征等,具有一侧颅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性表现。②经多普勒超声提示椎基底动脉系统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闭塞和/或头颅CT/MRI显示脑干/小脑梗塞。③排除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后循环出血、颅内肿瘤以及心脏血液系统疾病等[2]。
1.2方法 将12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均采用缺血性脑病的常规治疗。即抗血小板、调整血脂、血糖、血压及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3ml静滴,1次/d;长春西汀注射液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治疗组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长春西汀注射液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两组疗程均为2w。比较2组疗效,
1.3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①基本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②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工作及生活;③有效:头晕或眩晕减轻,仅伴有轻微自身或景物旋转及晃动感;④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症状加重。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1.1治疗组①基本治愈36例,占60%,②显效12例,占20%;③有效8例,占13%;④无效4例,占7%;总有效率93%。
2.1.2对照组①基本治愈32例,占53%,②显效6例,占10%;③有效10例,占16%;④无效12例,占20%;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讨论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和上端脊髓。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东阿米粥样硬化是其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栓塞是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发病机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的丹参具有抑制磷酸二酯酶。升高红细胞、血小板环磷酸腺苷(PGI2)含量,消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3]。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的功能,能预防血栓的形成[4]。丹参的水溶活性成分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的药理方面具有相加和互补作用,可提高药物的治疗效应,静脉滴注后药物在体内吸收完全,分布广泛,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持久存在,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是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有效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杜柯君.李旭昌.陈永宏.胡德成.丁咯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09.7.21(7):1134。
[2]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786~787.
[3]陈向荣.陆镜伯.石汉平.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1):44.
[4]李效敏.孙慧.阎玲.川芎嗪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机制研究[J].中国药房.2005.16(8):523.
论文作者:高艳琴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丹参论文; 注射液论文; 生理盐水论文; 肢体论文; 疗效论文; 动脉论文; 基底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