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护理论文_王若梅,凌小娟,黄碧萍,钟慧珍,刘宇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护理论文_王若梅,凌小娟,黄碧萍,钟慧珍,刘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广东广州 510120

摘要:目的:探讨的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最好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0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高热护理,皮肤护理注意凝血机制障碍表现,预防并发急性胆管炎发生。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引流管、皮肤护理,观察有无腹腔内出血、胆道出血、胆瘘、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后护理措施有效落实,能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人尽早康复。

关键词: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护理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普通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是由某些诱因导致胰腺异常分泌消化酶对胰腺本身及其周围组织产生自身消化而引起的以急性化学性炎症为主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膜炎体征、水电解质紊乱,发热、休克等,少数严重者腰部、季肋部皮肤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称Grey-Turner征或脐周皮肤出现蓝色改变称Cullen征。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是坏死组织清除加引流术。同时行胃造瘘、空肠造瘘(肠内营养通道),胆源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者,酌情行胆道引流术。

1临床资料

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人40例,其中男38例,女2例。年龄34~52岁,全部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均全愈出院。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维持有效气体交换,给予吸氧,非休克病人采取半卧位。

2.1.2维持体液平衡:记录每小时尿量,测量CVP,准确记录出入量。

补液扩容: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尽快恢复血容量。遵医嘱及时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和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及供氧。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监测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合理安排补液顺序和速度[1]。

2.1.3禁食和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2.1.4抗感染治疗:一经诊断应立即使用抗菌药预防和控制感染。

2.1.5疼痛护理:遵医嘱给予抗胰酶药、解痉药或止痛药,禁止使用吗啡。

2.1.6抑制胰腺分泌及抗胰酶疗法:遵医嘱使用相关抑制胰腺分泌或胰酶活性的药物。

2.1.7营养支持:做好胃肠外营养的护理。

2.1.8术前检查及准备:遵医嘱做好术前检查,及肝功能储备试验。配血、做好术野皮肤准备,交待病人沐浴,洗头、更衣,勿戴首饰、假牙。按医嘱行药物过敏试验如普鲁卡因、抗生素,结果阳性者要报告医生。

2.1.9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及时消除其心理顾虑,向患者说明本次手术的重要性,帮助患者认识疾病、手术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积极 配合。

2.2 术后护理

2.2.1及时了解麻醉方式及术中特殊情况,,一般采取去枕平卧6小时,待麻醉清醒及生命体征平稳平坐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术后返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有无呼吸阻塞现象,防护舌后坠、痰痂堵塞气道引起缺氧、窒息。遵医嘱合理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出入量平衡。

2.2.3疼痛护理:做好疼痛的评估,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眠。使用镇痛泵者按镇痛泵护理常规护理。

2.2.3伤口、腹部情况:观察伤口渗液、渗血情况,保持伤口敷料干洁。注意观察腹胀、腹痛的情况,使用腹带保护腹部,减轻咳嗽时因腹内压增加及腹壁震动加重疼痛不适[2]。

2.2.4引流管护理: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一般留置多条引流管,要妥善固定,做好各管道标识,保持有效引流,注意观察腹腔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色、质。若血性液体增多应警惕腹腔内出血。

2.2.5腹腔冲洗的护理: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一般需腹腔冲洗,应妥善固定,保持冲洗管道通畅,及时清除内管的堵塞。注意无菌操作,预防侵入性感染;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可用氧化锌外涂或使用水胶体敷料。准确记录24小时冲入和引出量、颜色、是否混有血块和坏死组织,异常者及时报告医生处理。给予静脉高营养治疗或肠内营养治疗,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早日康复。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重视患者的主诉,及时给予解决。持续冲洗的患者应鼓励其进行床上肢体运动,病情稳定者可协助其床边踏脚活动[3]。

5.2.6饮食护理:术后禁食期间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若病情稳定、淀粉酶恢复正常、肠麻痹消除,可经空肠造瘘管给予肠内营养。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步过渡到全肠内营养和经口饮食,开始由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普通饮食,应少量多餐,限制高脂食物。注意观察进食后腹部症状。

5.2.7皮肤护理:引流口周围皮肤保持干燥若有胰液漏出,可予外用药保护皮肤,防止胰腺液对皮肤的浸润和腐蚀。

5.2.8全胰切除者,定时检测血糖,注射胰岛素。

5.2.9术后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

5.2.10发症观察:

出血:胰腺术后出血除了腹部的症状和体征外,常伴有出血的征象:①有不凝固性血液或血凝块经引流管或切口敞开部位引出②有血性液体从胃管、胃造瘘管中引出,或持续性血便③血细胞比容进行性下降。

胆瘘:术后病人若出现发热,腹胀和腹痛等腹膜炎症状,或腹腔引流液呈胆汁样,常提示病人发生胆瘘,应立即通知医生予及时对症处理

胰瘘:发生率为20%~30%,术后1周左右,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持续腹胀、发热、腹腔引流管或伤口流出清凉液体,引流液测得淀粉酶浓度大于正常血浆浓度3倍以上,且持续3天。应予持续负压引流,注意保护周围皮肤,多数胰瘘可自愈。

肠瘘:若腹部出现明显的腹膜刺激征,且引流出粪汁样或输入肠内营养液时则考虑肠瘘。

3小结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病人病情急、重,病情变化大,必须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做好术前后的护理,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才能使病人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晓香,张香玉.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整体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99-100

[2] 楚丽雅.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实施综合护理的措施.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2):96-98

[3] 翁桂花.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0):363

论文作者:王若梅,凌小娟,黄碧萍,钟慧珍,刘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

标签:;  ;  ;  ;  ;  ;  ;  ;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护理论文_王若梅,凌小娟,黄碧萍,钟慧珍,刘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