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历史上海卷试题点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题论文,点评论文,上海卷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选择题
【试题特色】
2004年上海卷历史学科高考命题继续贯彻上海二期课改精神与“基本稳定,巩固提高”的方针,所选知识内容、观点、方法和技能依照本届学生所用的《课程标准》、课本以及《考试手册》和市教委规定的范围,并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向文明史靠拢。从选择题的考核情况来看,这个命题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重视基础,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水平。选择题是诸多题型中题量最多的题型,着重考查考生对主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体现一定的能力要求。如第3题对名家名言的掌握;第4题通过阅读董仲舒的言论,联系课本知识理解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第8题变换方式考查对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掌握情况;第22题对中国古代王朝疆域图的掌握情况等等,基础性强,但也需一定的能力进行思考、答题。
其次,材料式的选择题题量大,图片增加,试题取材来源丰富,杂而不乱,考查能力方面相比以往也更为突出。2004年上海卷中,选择题采用了22幅图,有人物图,如第4、6、7、14、26题,共8幅;有文物图,如第1题,共1幅;报刊图,如第16题,共4幅;货币图,如第19题,共1幅;新闻图片,如第20题,共3幅;地图,如第22题,共4幅;漫画,如第27题,共1幅。总共有11道题使用了图片作为材料,且内容丰富,古今中外,形式多样。除图片资料题外,文字材料题也有13道,如第3、4、10、11、12、13、14、17、18、21、23、24、25等题。其中,第4、6、7、26题既有图片材料,又有文字材料。
整份试卷由于大量使用图片、文字材料,因此,运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使大量由“熟”变“死”的试题又重新变得生动活泼,达到了在运用中考查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水平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该卷还原了历史学科活泼生动的面目,使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历史是这样的,从而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三,沿袭使用了双语出题的形式,体现了跨学科的综合应用,符合课改理念。当然双语题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的考查了,而是适度增加了理解的层次,难度大了。
第四,题目贴近现实,不避热点,及时反馈时事信息,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富有时代精神。如第1题,将考古信息与历史研究结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2题端午节的问题,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国人皆知。但是前一阶段有报道说:东亚某邻国将申请“江陵端午祭”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息传出,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引发了对保护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因此,看似只考历史,实则紧跟时代,具有鲜活的气息。还有第20题,关于中美关系的问题,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就是两国关于台湾问题的认识,这一直是两国都非常关注的热点。这一类型的题目,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生活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除了以上几点,上海卷中使用的语言也比较亲切、自然,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
【解题思路和答案要点】
第1题: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掌握情况。该题有一定难度,而且是全卷的第一道题,可能会使学生紧张,因此,需要放松情绪,冷静答题。尤其要注意题干中的黑体字“几乎没有野猪特征”的字眼,然后联系选项作出分析和判断。A选项认为吴越文化起源于畜牧,对此,题干所提供的理由并不充分;B选项认为反映了该地区驯化猪的历史,题干中说到该出土陶猪“几乎没有野猪特征”,说明是被人饲养的,猪身上原有的野性特征基本上退化,可见是驯养过的;C选项论据也不充分;而选项D说青浦的先民们“只”用红色,太绝对,不可信,且论据也不充分。由上我们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了。正确答案:B。
第2题: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人都知道,端午节缘起屈原——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自尽,深感痛惜的人们纷纷包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他,以后就逐渐演变为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很多。据史料记载就有几种,如《大戴礼记》记载,这是夏商周三代有关夏至的习俗;《事物记源》记载,每年这天勾践都开始操练水军,最终打败吴国;还有《荆楚岁时记》《会稽典录》《道书》等都有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记载。由此可见,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据古籍的记载、论证才为后人所知的。正确答案:A。
第3题:再现教材内容,是简单的识记题。正确答案:C。
第4题:本题是一道文字和图片材料相结合的材料题,文字材料是一句古文,而读懂这句话又是答题的关键,因此要联系课本充分理解黑体字强调的这句话。“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是董仲舒所说的(题干提示),读来难度并不大,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凡是不在六艺范围之内的学科,不属于儒家学说的其他诸子百家学说,都要禁绝,不让其继续存在和发展。联系课本知识,不难发现,这句话表达的就是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而当时正值汉武帝统治时期,正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加强时期,为了配合政治上的大一统,提出思想上大一统理论,这正好迎合汉武帝的心理,符合汉武帝的意思。正确答案:D。
第5题:本题是一道文字材料题。这段材料出自《后汉书》,是题干给出的提示。《后汉书》记载的是东汉的历史,因此,可以将本题锁定在“东汉”这个时间范围内进行思考。其次,阅读材料,材料告诉我们:“豪人”富甲一方、无所不有,有大片的房子和田地、无数的奴婢和徒附……徒附是东汉时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依附豪强。可见,材料告诉我们的是关于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情况,由此,可以作出判断,豪人指的是豪强地主。正确答案:B。
第6题:本题的A、B、C三个选项都是统治危机的表现,吏治腐败是危机的原因。正确答案:D。
第7题:再现教材知识,是简单的识记题。正确答案:B。
第8题:本题是简单的识记题,再现了教材知识。正确答案:D。
第9题:本题是一道英语材料题。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是说:不列颠可能比任何其他欧洲国家更接近于革命。这一评价是针对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而该内容并非课本正文知识,我们对此并不熟悉,因此对这道题的选择项,可以采取排除法。首先,A选项中说“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这是不正确的。因为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才刚刚登上世界政治舞台,开始为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展开自觉的斗争,还没有获得被选举权。选项B“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是17世纪的事情,时间上不符合。C选项认为是因为“工业资本家渐人政权中心”,因此使英国议会制度改革具有革命意义,这显然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因为当时英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逐渐进入政权中心,影响国家政治。选项D中所说的“垄断”出现在19世纪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因此也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C。
第10题:本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为什么英国要取而代之?而工业革命时期(依据是材料中的时间:1833年),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是商品输出,侵略目的是夺取市场。正确答案:A。
第11题:本题的关键词是“(同治帝)登宝座”。1861年,北京政变后,同治登宝座,慈禧垂帘听政。《天津条约》签订于1860年,因此这件事发生在《天津条约》签订后(值得注意的是,该内容是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并不要求学生记住,该题超纲)。正确答案:A。
第12题: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为英法联军所为。该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正确答案:C。
第13题:本题引用了英国经济学家的论点来揭示德意志帝国建立的实质。实质即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如本题材料中说到: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表面上A选项说的不错,容克地主控制煤铁资源,因此帝国可以建立;选项C看似也对,由于普法战争后,普鲁士夺取了法国的富含煤铁矿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获得了丰富的资源,从而使普鲁士能统一德国;还有D选项,普鲁士在拥有强大的力量和丰富的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武力最终打败敌手,实现了统一。这几个选项看来都有道理,应选哪一项呢?这里我们要注意,题干对“强调”二字使用了黑体,表示我们要寻求的是事物的实质。以上三项都是对德国统一的表象的说明,只有B选项揭示了德国能够统一是因为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正由于当时的分裂割据阻碍了工业化的进程,因此扫除发展的障碍成为必然。这句话中,“铁和血”指的是军事和武力,“煤和铁”指的是经济和物质基础。正确答案:B。
第14题:“走出”表明将原理变成了真实可用的成果,而且是让人们获得“新的光明”,显然指的是电灯的发明。本题是简单的识记题。正确答案:C。
第15题,本题A、B、C三选项都不符合史实,答案只能是D,这是用排除法得到的结果。另外,题干说明段祺瑞控制国会与袁世凯控制国会的专制统治如出一辙。正确答案:D。
第16题:这道题以图片为选项,看起来似乎有难度,但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只要理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及时间,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首先,题干提供了一个时间“20世纪第一个十年”,因此我们只要选出符合这一时间的那一项就行了。所谓“20世纪第一个十年”指的是1900~1910年间。A选项的材料是“公车上书记”“时务报”“强学报”等,它们出现于19世纪90年代,不符合题干时间,可以排除。B选项是“新青年”它的出版是新文化运动的标志,而这件事发生在1915年,不符合题干时间,也可以排除。C项中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革命纲领,出现于19世纪50年代,时间更早,也可以排除。现在只剩下选项D,首先《民报》是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所创办的机关报,符合题干时间要求;其次,《民报》发刊词中所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奋斗的目标,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和最革命的理论,因此也是能够反映当时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正确答案:D。
第17题:本题考查识记能力,只要再现教材知识即可。正确答案:B。
第18题:只要选择符合题干的时间(20世纪20年代)和空间(“满蒙”)的选项即可。联系所学知识,不难判断,符合条件的是选项A。题干中的关东军字眼使用黑体强调,对解题而言没有实际意义。正确答案:A。
第19题:由于题目所提供的时间是用民国纪年的,因此要将它换算成公元纪年,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1912年为民国元年,因此,民国30年应为公元1941年,这个时间恰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正确答案:C。
第20题:本题是围绕主题来命题的,这个主题就是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题干给了我们三张图片,分别展示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三位中国领导人与美国总统会谈的画面。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只有妥善地处理好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才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而妥善处理的基础就是“一个中国”。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与周恩来会谈,取得重大成果,最后签署《上海公报》。公报指出:中、美两国应该友好相处,双方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自中美正式建交以来,这成为处理中美关系的一个共识,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支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是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政治基础。2002年2月2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台湾问题》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主张和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惟一合法政府。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正确答案:A。
第21题:本题是人物评价题。首先,引文的出处是《致宋美龄女士亲属唁电》,已指明宋女士就是宋美龄;其次,题干中“投身全民抗战”显然是赞扬宋美龄的抗战之举。正确答案:B。
第22题:本题是一道使用地图的材料题,带有一定的学科综合的特点。具体来说,本题考查历史与地理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即是否能根据题目所给提示分辨出A、B、C、D项所处的不同朝代。首先,选项A最重要的提示是“咸阳”,中国古代史上,咸阳是秦朝的都城所在,因此,该选项反映的是秦朝的疆域。其次,B选项的提示是“伊犁”,清朝乾隆时在此设伊犁将军,管辖天山南北路。当然仅凭这点似乎不够,那么我们还可以从地图中发现:当时的首都是京师,即今北京。北京被称为“京师”是清朝时期,因此我们可以判断该图是清朝前期疆域图。第三幅地图中,北方有一个“瓦剌”,“瓦剌”是元朝灭亡后由蒙古族分裂而来的,与明朝中央政府关系非常紧张,可见,该图是明朝疆域图。最后一幅地图上,西边有一块被称为“吐蕃”的地方,吐蕃是唐朝时对今西藏地区的称呼,再加上,该地图上的首都正好是长安,因此,可以肯定,这张地图是唐朝疆域图。根据以上分析,按朝代先后顺序,不难排出顺序是:A-D-C-B,排在第三的是C项。正确答案:C。
第23题:选项中B、C、D明显不符合题意。该题属于送分题,实际意义不大。正确答案:A。
第24题:本题是一道经典试题。四个选项都不是甲午战争失败的深层原因,只要认真分析李鸿章的话,从他的角度看问题,很快就可以得到答案。正确答案:A。
第25题:教材中提到,20世纪初,“日本是学习西方卓有成效的国家,又有路近、费廉的便利,去的人数特别多”。试题中“某国”,当然指的是日本。正确答案:D。
第26题:本题的关键词都用了黑体字。“三个战役”指的是大决战——三大战役,毛主席和党中央就在西柏坡村指挥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后,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才从西柏坡村迁至北平。可见,扎实地掌握具体的历史过程,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正确答案:C。
第27题:本题使用漫画作为材料出题,要求为漫画选择一个主题,其实就是揭示漫画所反映出的主要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到:有两个半球,其中一个上有英文字母N,另一个是S,这通常是对北(North)和南(South)的表示。还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将标有字母N的半球当伞一样举着,正在遮挡从天而降的瓢泼大雨;而另一个瘦骨嶙峋的人则躺在标有字母S的半球中,被大雨淋湿,受着煎熬,口中还在哀叹:“天哪,这不公平!”联系所给选项,再来理解这幅漫画。A选项认为主题应该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虽然南北战争涉及美国的南、北两个部分,但引起它们之间发生战争的根源却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不是北部对南部的不公平。选项B德国东西分裂加剧,东通常表示为E(East),西则通常表示为W(West),显然与漫画不相符合。C选项认为是世界两极格局解体,两极化格局,即苏美两极格局,由于西欧、日本等一些政治力量的崛起和壮大,特别是苏联解体,两极化格局结束,因此该主题也不能反映漫画所表达的含义。选项D全球经济差距扩大,指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发达国家大多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大多在南半球,因此向来也被称为“南北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加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差距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付出了资源、劳动力和生产,却不能改变其贫穷,因此喊出了不公平的声音,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以从根本上改变这样的状况。由上述分析可见,D选项才是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正确答案:D。
二、关于简释题
【试题特色】
2004年上海卷历史试题的简释题部分,可以说是图片与文字资料的大荟萃,除了第29题,其他5题均使用了两者相结合的出题形式,出题范围侧重于世界和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从内容上看,沿用了以往吸取信息、解读图表、分析历史情境、理解史学观点等模式,丰富多彩,且题目小巧、灵活,具有浓郁的海派风味。
当然,命题在求“稳”的基础上,还探索“新情境、新材料和新问题”,力图在稳中求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题目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如第28题赠送礼物,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第30题,以《春愁》诗为材料,并配以“阿里山云海”的图片为背景。茫茫云海、美丽富饶的宝岛风光,和上这首《春愁》,一种思恋故土、痛恨侵略、渴望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和早日实行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跃然纸上;还有第31题,以徐家汇今昔的建筑风貌的变化为材料来出题,实际上是借此反映家乡上海的变化与发展,此情此景,难道不会使学生油然而生自豪感,同时还被一种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而激励吗?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是历史教育的责任,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更是历史教育的责任,作为有导向性的高考命题,理所当然要树好榜样。
第二,以现实作为历史探索的切入口,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体现时代特色。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是近年来高考历史命题的趋势,其目的就是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身在课堂,心怀天下,学习历史,关注现实,关注祖国、世界和人类的命运。这类试题往往以国内、国际的热点作为情境材料,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反映的有关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并回答问题。如第30题的情境材料是“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答记者问”,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是本年度的国内大事,总理所引用的诗句表达的是“台湾问题”,是热点,所涉及的历史知识是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的史实。还有如第28题,美国副总统访华并作演讲,由一件礼物而引起对中国文化、人权思想的讨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美关系的热点问题,体现了现实与历史交融的特点。
第三,试题的情境营造了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的氛围,体现了命题对“从生活走向历史,从历史走向社会”理念的探索。如第31题,应该说,选用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素材来出题,将历史知识与乡土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贴近现实生活,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设问是要求学生寻找可汲取到的信息,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同时答案不惟一,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均给分,这就为学生提供充分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也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的心智发展。
第四,注重多种能力的考查。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习的一大任务,当然这都是在运用中体现出来的。如第29题表格题,考查的就是学生阅读、分析表格数据,从而寻找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第32题,考查的是学生在观察和阅读材料后,进行思考、理解和解释的综合能力;第33题,旨在考查学生将事物放到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能力。当然能运用好知识、解决好问题的前提就是存储一定量的知识,运用就是提取、理解和分析存储的知识,从而组织好答案,这其实就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
总体来说,上海卷的简释题“稳而有进”“变而有序”“活而不乱”,是一组较能体现“注重基础,能力立意”的命题方向的好题。
【解题思路与答案要点】
第28题: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考查学生全面而多角度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题目提供了新的情境,并据此提出了问题。这个情境就是2004年4月15日,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的演讲。出题没有围绕演讲的内容,却是由一件礼物而引出的。复旦大学校方赠送的礼物究竟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只能从材料得知是孔子的画像以及有关的议论。这些议论分别涉及: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国古代人权思想。由此,我们联系所学课本知识:关于孔子思想的内容等。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思想,并经常与学生讨论问题,传播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讲做人的道理。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准备组织答题了。答题时注意:问题的“概要”和“三种”两个词使用了黑体字,表示是要注意的地方。这就是说,我们要根据甲、乙、丙三种议论的角度,各有侧重点地对三种说法作出概要的解释。
答案要点: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
第29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图表的能力。我们知道,图表题通常会提供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是一定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一定事物的客观反映,因此数据与历史是相联系的。确凿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是能较准确地反映某一事物的发展趋势的。因此让学生通过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阅读、分析,了解图表所反映的某一历史阶段、某一地区、某一方面,或是不同历史阶段,在不同方面和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并能把已有的知识运用其中,从而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这也是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技能。阅读历史图表要有针对性,这样有利于我们找准答题范围,提高效率和正确率。如本题图表的标题是:“1700~186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从三个时间上(1700、1820、1860)展示出了土著人口、白种人口、黑种人口以及合计人口的变化情况。在阅读完材料数据后,通过大致的分析,可以发现:除“土著人口”这一种族的数据是减少的,其余都是增加的。从增加的情况来看,又是“白种人口”增加快。总体上看来,人口是呈加速度增长。在大致分析之后,接下来结合问题进一步思考,并答题。第(1)问,没什么难度,只要按图表反映情况回答就可以了;第(2)问则可联系移民的来源地区,从白种人口和黑种人口的加入,对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方面去思考。
答案要点:(1)土著人口骤减,白种和黑种人口剧增或成为当地的主体,人口总数大幅上升。(2)提供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带去了商品经济和近代制度(或促进了经济发展形成统一市场);形成了美利坚民族。
第30题:此题考查学生再认历史的能力。题目将史实放在一个全新的情境下,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为出题的背景,引出《春愁》这首诗,从而非常巧妙的将当今热点“台湾问题”镶嵌其中,使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让学生回到历史,进而回顾台湾发展道路的不平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的热情。《春愁》诗是台湾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作,该诗思想感情最显著最沉重的是浓厚的台湾情结,这个特点也在丘逢甲的其他诗作中得到体现。而他的台湾情结的产生是其反对割台、保台和割台后渴望回归故土、渴望统一的情感。
这道题本身没有什么难度,答题的关键就是读懂最后一句诗“去年今日割台湾”,“去年”这一词还用了黑体进行强调。联系史实,诗中的“割台湾”指的就是“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等地给日本”。据此,我们不难回答第(1)(2)问。在第(3)问中,对“春愁”的理解,同样联系台湾被割让,诗人被迫离开台湾、内渡定居,既痛恨日本侵略者,又不知何年能回故乡而产生的悲愤之情。
答案要点:(1)1896年。(2)甲午战争失败或《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强占台湾。(3)被迫离开故乡的悲愤或爱国之情。
第31题:这道题是对上海乡土历史的考查,同时也考查了考生从所给材料中捕捉和发现有效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题干提供了“上海徐家汇今昔建筑风貌的两组图片,A图可以看出大片的农田、平房,还有西式的建筑等;B图则高楼林立、灯火辉煌,显然是徐家汇夜景,旁边有小图是天主教堂。这些是从图片中直观显示出来的信息,在捕捉这些信息之后,通过分析判断等抽象思维,得到图片的深层次信息,即该图片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说明了什么。这道题看似与历史知识联系比较远,但却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在历史中的运用,有利于检验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是否能有效启动知识积累的能力素质。另外,试题没有固定正确答案,从而也体现了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创造性等特征。
答案要点:A:大片的农田、稀疏的建筑、教堂(或西式建筑)、小路……以农业为主,但已可看到西方的影响;B:现代化的建筑群、灯光(或夜景)和道路,保留着原先的教堂(或西式建筑)……呈现繁荣景象。A-B:跨时代的变化和城市的发展特征。
第32题:本题使用了四幅图片,配合阿诺德·汤因比的一段话,组成了一道材料简释题,考查学生观察和阅读材料、分析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分析事物本质特征等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我们可以猜测:题目可能是关于西方某国对社会制度的思考和具体行动。接下来观察图片,我们会发现:“领救济的队伍”一图中,长长的队伍在等待领取救济,显然发生了什么严重影响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大事。其次,“国家复兴管理局总部”一图中两个地方值得注意:一是“国家复兴”的字眼,表明国家在经历了重大打击后,及时采取措施恢复和刺激发展。回忆所学知识就会发现,这个字眼是出现在“罗斯福新政”内容中的;二是图片中的“蓝鹰标志”,有关“蓝鹰标志”的知识也是在“罗斯福新政”这个内容中出现的。第三幅图是人物照片。综合以上知识,我们可以判断:这道题与“罗斯福新政”有关,图片中的人物是罗斯福,领取救济是因为1929-1933年资本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有了以上的这些分析、判断,联系所学知识,在问题的提示下,我们就能作出答案了。另外,答题时要注意:本质特征使用了黑体,实际上就是要回答“新政”的实质和特点;其次,“自我调节”也使用了黑体,限定了对象,同时启示这一问是在第(2)问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些都要特别注意以免偏题。
答案要点:(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或“大萧条”);(2)罗斯福新政。确保自由企业制度,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或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3)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或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33题:此题属于文字、图片材料复合型情境试题,但人物图片仅起点缀作用,关键还是在文字材料。首先我们要阅读材料,并从中找到关键词,如括号中的“天津解放后”“资本家”“交给国家”等。由这些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推断,题目是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的问题。在课堂学习中,我们知道,1953~1956年,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采取赎买的方式进行的。
第(1)问联系座谈会的内容来分析,说明当时许多资本家对国家的改造政策不够了解,因此会觉得“罪更大了”;刘少奇则用通俗的说法向资本家解释了国家的政策,联系所学,不难回答第(2)问;第(3)问的回答主要是联系课本知识;第(4)问,是要说明刘少奇的话在什么情况下被“歪曲和非议”。要正确回答这一问,就要联系到“文化大革命”的知识,刘少奇被迫害,因此他说的话当然也成为被批斗、迫害的依据。这道题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一是教材内容涉及较少,也未作深入分析;二是在当时,刘少奇关于“剥削有功”的言论、精神和方向是正确的,但个别言词有些偏激。要求学生吃透材料的本质,的确很难。
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体会到,答题时先要读透材料,找准关键信息;然后分析设问,明确题意,以所学知识为主,以材料信息为辅,以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为依托,针对题目的要求进行解答。
答案要点:(1)全国刚解放或共产党主张消灭剥削,时人对共产党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了解不多;(2)国家资本主义政策;(3)百废待兴,过渡时期或为了建立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4)文化大革命。
三、关于问答题
【试题特色】
2004年上海卷历史问答题继续采用中、外平衡,大跨度、小切口兼顾的布局,考查学生掌握历史基本线索和把握整体历史脉络的情况,以及搜索、提炼、归纳与说明有关史实的能力。如第34题,对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繁荣的原因和表现分析;第35题,对经济全球化的观点的阐述都充分体现了以上精神。此外,还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第一,体现“学史为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观念。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学习突出的是以史为鉴,资政教化,学以致用。就第34题来说,秦、隋二世而亡是后世许多开国君主的前车之鉴,这说明:任何时代的统治者都应根据所处时代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政策,才能促成社会的繁荣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否则就会像秦、隋一样。其实这正包含了“与时俱进”的道理。在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情况下,国家面对“就业问题”“三农问题”、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平崛起等现实问题,如何才能更行之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毫无疑问,从历史中也可以获得一些借鉴。
第二,在历史学习中渗透“现代意识”和“世界意识”。以第35题为例,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被称为第一个“全球化”浪潮,而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到国际垄断则是“全球化”的完成。19世纪,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已预见和描绘了“全球化”。他说,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运行方式是“各国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事实证明了马克思的预见。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既包括资金、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流动,也包括文化、意识形态领域中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化发展。全球化也有人认为是“美国化”或“西方化”,见仁见智,可以商榷、讨论。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必然有各方面的,表层或深层的冲击伴随而来,甚至挑战社会伦理和意识形态。第36题的小论文,也涉及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也是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下,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元化共存的背景下,怎样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这些其实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了解全球化的过程,让学生正确认识本国发展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地应对全球化,确立国家意识、现代意识和世界意识,形成一种全球视野或开放观念,这恐怕才是命题者的真正意图吧!
【解题思路和答案要点】
第34题: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的掌握情况,以及理解材料、分析事物发生原因表现的能力。题目虽然用了一些材料,如“苛政猛于虎”“天子者”“……诚可畏也”,但这些材料的运用只是为了引出问题来,即:中国古代繁荣时期的统治者是怎样调整政策,促进社会繁荣的。因此,在明确了题目所问之后,我们按题目要求,选择一个王朝繁荣期,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简要分析就可以了。
答案要点:名称,原因,表现。例: 名称:贞观之治或唐前期;原因:勤于政事,吸取前朝教训,轻徭薄赋,爱惜民力,重视人才,善于纳谏。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民族融洽,国力强盛,边疆巩固,邦交和睦……
如答其他,参照上例给分。
第35题:本题是一道历史观点论证题。做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论证的对象是什么,以增强论证的针对性;其次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倾向,结合所学的知识,并将自己所赞同的观点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论证。
题目首先告诉我们,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但是观点究竟是什么却没有告诉我们,而是要我们通过阅读和分析所提供的材料来提炼出这两种观点。沃勒斯坦的关键语句是:“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使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体现的是欧洲经济发展对经济全球化的关键作用。弗兰克则在否认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的观点,进而提出:“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很显然表述的是经济全球化对欧洲发展的重要影响。由此可见,两人的分歧是:究竟是欧洲创造了世界,还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在明确了两人的分歧后,首先要表明观点,再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按设问(2)进行扼要的阐述。阐述过程中,要注意全球化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段,如开始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因此应从这个时候回答起,然后是对全球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如几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最后回到当代。在回答设问(2)时要注意思路的清晰,层次分明,简洁明了,这些也是体现考生能力和个人素质的地方。
答案要点:(1)经济全球化是否以欧洲为中心形成,或欧洲创造了世界,还是世界创造了欧洲;(2)见下列要素与要点。持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要素
“欧洲说”要点
“世界说”要点
开始了世界范围
加速了欧洲原始
新航路开辟后的联系
资本积累
发达的西方和落
为欧洲提供了市
工业革命后 后的东方
场和原料
资本输出加强经
促进了欧洲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济一体化
不断繁荣
科技革命与经济
第三世界兴趣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全球化的关系经济差异
全球化进程持续
经济改革与区域
两极格局结束后
加速经济合作
四、关于材料分析论证题
【试题特色】
材料分析论证题出题的目的是要了解考生高级思维能力个性倾向。2003年历史材料作文题被引入历史高考试卷,今年仍沿用了这一形式,只不过将“一组图片材料”换成了“一副对联”,而这副对联是悬挂在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的清末民初诗人所写的对联,这本身就是对中西文化交融主题的一种暗示。
本题不再需要学生自定主题,而是题干已经给出了主题“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给学生确定了行文的范围,作文有了针对性,看似简单了。但是没有生动、形象的材料作提示,所需的史实全凭记忆,因此事实上的难度还是存在的。小论文作为一种大型试题,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已学的历史知识,展示自己的才华。当然,是否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一则需要有相应的中国与世界史知识的储备,这种储备并不在于简单的人和事的具体记忆,而在于对中国与世界史及其相互联系影响的宏观把握与理解;二则需要有较高的“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逻辑思维能力——史论之间的演绎、归纳、类推、假设和架构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文字表达能力。
从内容上看,本题其实立意很深,主要是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考查学生对文明发展的道路、方式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的认识。联系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国的民族文化正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理解和掌握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传承和交融,正确认识古今文明、中外文明的关系,从历史中吸取经验,从而科学应对文明的冲击,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学会判断与选择,是极有现实意义的。这样的历史理念,或者说一种历史的智慧,是世纪人才所应具备的一种素养,历史学习正是要培养这样的素养。
【解题思路和答案要点】
第36题:本题是材料分析论证题,实际上是给出材料的历史小论文题。题目由一副对联而引出要评论的主题: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要求据此来写一篇小论文,题目自拟,这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可以尽情挥洒。
但是,要想写一篇有一定质量的论文,就需要充分理解行文的主题。主题是从对联中归纳出来的,上联“文明新旧能相益”是说人类文明的古今相承,即时间上的传承;下联“心理东西本自同”是说不同地区的文明是有着共同之处的,在它们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交流而会通的,即空间上的交融。因此,以上主题,简言之就是文明的继承、发展与交流问题。
对于所给主题,我们要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提出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证说明。这是文章最重要的部分。在这一部分,要始终注意从人类文明的继承、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交流、互补等方面提出观点进行论证。
如,我们可以在第一部分表明自己的态度:人类发展到今天,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每个民族在发展自身文明,保持本民族特点时,也在不断地吸取外来文明的有益之处。正是由于文明之间的不断交流、碰撞,才使得这些既有本民族特点又有时代气息的民族文化更赋有生命力而世世代代地延续下来。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汉唐以来,中国在继承、创造和发展前人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异域文化,中华文明不仅没有被外来文明所取代,相反,由于兼收并蓄而生机勃勃,更有活力。(此时要联系中外史实进行论述,体现历史论文“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特点)
其次,我们可以结合时代背景,说说讨论该问题的现实意义。在当今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交流与互动的一个自然历史进程。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提供了新的机遇,各国各民族能够更广泛、更频繁的进行交流、交融,不断地丰富本国、本民族文化。但同时,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受到更大的冲击和挑战,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因此,理解和掌握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传承和交融,对于从历史中寻求借鉴与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文明的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
最后,我们还可以谈谈继承传统和吸取外来文化的态度。传统的不一定都是糟粕,外来的不一定都是精华,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问题,坚持“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既不能固步自封、妄自尊大,也不能与世隔绝、闭关锁国。在新时代,继承历史上优秀的文明,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同时也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在相互交融中,逐渐提高本民族的文明程度,使我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增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由上可见,写历史小论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找准主题,确立论点,结合史实,条理清晰的进行论证说明,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论述的时候可以从一个方面深入论述,其他的方面略述。当然也可以对物质、精神等文明作全面论述。可以多视角论述,只要言之有理,都是可以的。
另外,在行文之前和行文中,应该始终注意作文要求: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2.联系中外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答题要点:(1)选题:题论相符,确切明了;题论基本相符,不够确切。(2)观点:如体现以下基本观点。人类文明是全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以其体现的明确程度给分)人类文明是前后继承、创造、发展的;(以其体现的明确程度给分)人类文明是互相补充、交流、促进的;(以其体现的明确程度给分)如从其他视角论述,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方式是多样的、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经验,也有教训……,应按上述规则给分。(3)史实:符合所论述主题的史实;(4)逻辑与文字:史论结合,文字通顺。
曹家骜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