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丰县人民医院骨科 江西信丰 341600
摘要: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混杂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52例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颈椎前路减压三个间隙短节段钢板内固定和一个间隙自锁融合器融合术,对照组使用后路椎管形成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VAS颈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两组VAS颈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术前均有一定降低,并且观察组在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其VAS颈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前路混杂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前路手术治理效果更加理想,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及高。
关键词: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术;颈椎病;椎体成形术
使用后路椎管形成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于纠正患者颈椎曲度效果不理想,并且不能够有效防止颈椎曲度丢失及术后轴性痛,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病率[1]。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52例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52例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1.52±8.37)岁;对照组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61.22±8.4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使用前路手术,具体包括: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行仰卧位,将垫枕置于患者背部,颈椎适当后伸后进行固定,在其右胸处锁乳突肌做切口,顺次切开患者皮肤直至中层深筋膜后,将内脏鞘与血管鞘间隙向两侧拉伸,露出手术节段椎间隙,按照术前计划对对应4个椎间盘及增生骨赘进行切除,松解神经根压迫及颈脊,刮除软骨板,切除致压物及纵韧带,露出硬膜前方,将异体骨填充在骨槽、后置入椎间隙、融合器中,使用一枚自锁融合器放入最下椎间隙,锁定插片嵌入固定融合器,颈前路短节钢板将其他间隙进行固定,使用常规方法对伤口进行冲洗,负压皮管进行引流,并缝合患者伤口;
对照组采用后路手术,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行俯卧位,固定患者头颈部,使用颈后路正中切口,按照顺序切开患者皮肤,直至C2~T1侧块中部及双侧椎板,使用磨钻从C2~T1侧块中部及双侧椎板结合部开槽,形成V型骨槽,开门侧选择压迫比较严重的一侧,使用咬骨钳去掉内侧骨皮质,切断硬膜上与黄韧带的粘连带,开门侧开至6~10mm后,在侧块与棘突根部之间固定微型钛板,对其进行常规冲洗后,进行缝合固定,缝合各层后,进行皮管引流。
患者术后3d常规使用抗生素,使用80mg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静脉滴注,推注500μg甲钴胺片营养患者神经,在术后2d将引流管拔除,术后进行MRI及常规摄片检查,在术后1周、3、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使用门诊随访方式。
1.3观察指标
使用VAS颈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数越低,疼痛程度越轻。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PSS17.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来进行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来进行检验,用率(%)来表示,(P﹤0.05)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不同时期疼痛评分
两组VAS颈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术前均有一定降低,并且观察组在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其VAS颈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不同时期疼痛评分(`x±S,分)
3讨论
患者产生脊髓型颈椎病是因为颈椎产生病变导致的,发病后,患者上肢下运动神经元通路出现损伤,下肢会产生上神经运动元异常,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使用颈椎前路融合术治疗患者单节段颈椎疾病已经被广泛认可,但是在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时,争议较为明显[3]。
因为患者椎管前方四阶段脊髓型颈椎病存在较多致压物,所以,使用颈椎前路混杂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可以消除脊髓腹侧致压物造成的压迫[4]。将患者颈椎病变组织进行切除,恢复退变颈椎节段,融合患者植骨区域,压迫前房使脊髓膨胀,扩大患者脊髓移位空间,从而恢复患者颈椎正常功能[5]。
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52例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可知两组VAS颈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术前均有一定降低,并且观察组在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其VAS颈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以上结果可知将颈椎前路融合术用于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具有明显作用。
综上所述,在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使用颈椎前路减压三个间隙短节段钢板内固定和一个间隙自锁融合器融合术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状况,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江帅,卜海富,隋聪,等.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5,18(1):18-22.
[2]唐少龙,黄庆华,吴罗根,等.两种后路内固定结合单开门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3):257-261.
[3]杨丹,廖志辉,李晓云.两种不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1):1-4.
[4]黄春辉,吴益奇,卢海川.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同椎板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8):12-14.
[5]何保华,朱伟,夏虹,等.改良与传统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11):1167-1169.
论文作者:肖太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颈椎论文; 脊髓论文; 患者论文; 椎管论文; 前路论文; 颈椎病论文; 间隙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