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要学经济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学论文,企业家论文,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家为什么要学经济学
一大批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企业家成功了,而一些号称经济学家的人下海失败了。经济学对企业家的成功重要吗?这个问题早就有人提出了。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有两位美国经济学家曾对成功的企业家进行了调查。他们把各种成本与收益曲线图画出来,并问这些企业家是否知道什么是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是否按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行事。绝大部分企业家的回答是他们没听说过这些概念,也没有按这类原则办事。换句话说,企业家并不了解经济学中经常用到的这些工具和分析方法,也并没有自觉按经济学的规律行事。但他们成功了。那些为经济学家们津津乐道的学问真的没用吗? 经济学家对一些成功企业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尽管现实中各个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变动规律不完全一样,但基本模式和变动趋势与经济学教科书中所概括的相同。尽管企业家并不知道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这类概念,但当他们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时,总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一致。这表明企业家是在不自觉地按经济规律办事。无论你是否了解经济学规律,这种规律总在起作用。
在现实中,企业家是用试错法来实践经济规律的。一个不知道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企业家从经验中可以知道什么时候产量多了或少了。当产量过多时,他会减少产量;当产量过少时,他会增加产量。在这种反复多次的调整过程中,他一定会达到带来利润最大的产量。产量过多时其实就是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产量过少时其实就是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他感到满意的产量必定是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时的产量。企业家通过不断试错找出最适合产量的过程与经济学分析的结构是一致的。经济学反映了企业生产中的某些共同规律。如果能掌握这些理论,并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试错的过程岂不可以缩短,费用不也会减少吗?
因此,不能从文盲企业家成功的案例中得出经济学无关紧要的结论。应该说,成功企业家是天才、实践和学识的结果,三者缺一不可,一个经济学家,没有经营天才,没有实践,有再多经济学理论,也不会成功。但一个有天才、有实践的企业家,有了经济学理论却可以如虎添翼,企业家学不学经济学是大不一样的。
从历史上看,文盲企业家的成功都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第一代企业家(原始积累时代的英雄)需要的是胆识而不是知识。这时市场经济运行并不规范,企业规模不大,不需要更多科学管理。企业成功靠的不是文化或经济学理论(也许有知识的文人缺乏胆识反而不能成功),而是有胆量、敢冒险、能及时抓住机会。“第一桶金”的来源往往不是知识。
但是,当市场经济逐渐成熟之后,第一代企业家必定发生分化。这时经济运行越来越规范,企业越来越大,需要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仅仅凭天才、经验和胆识打天下的时代过去了。知识在企业管理与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第一代企业家中一些人努力学习经济学与现代管理科学,他们从草莽英雄变为有文化的儒商,另一些企业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被淘汰了。
有一本名为《大败局》的书记载了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中一些失败的例子。应该说,他们失败的原因并不完全一样,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他们违背了经济学最简单的道理,甚至是一些常识。有些企业垮在家族制上。他们认为,私人经济产权是天然明晰的,不了解产权与效率的关系,不知道家庭产权中所蕴含的产权不明晰,更不知道如何去改造家族企业,结果产权问题把企业送上绝路。
还有一些企业盲目扩张,不知道规模扩大有带来好处的规模收益递增,也有带来坏处的规模收益递减,企业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应追求适度规模。产权、规模经济这些理论都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常识。无论你知道不知道,这些规律都在起作用。当你自觉或不自觉地按这些规律行事时,你就会获得成功;当你自觉或不自觉地违背这些规律时,你必败无疑。如果你学过经济学,了解这些规律,岂不就可以避开歧路了吗?即便是摸着石头过河也还是先看看地图好。
企业家是天生的,经济学教育或MBA教育培养不出企业家。但是,仅仅靠天才,凭感觉最终是成不了大器的。只有既有天才又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人才能成为大企业家。正由于这一原因,现在绝大多数的成功企业家,世界500强的CEO,都有MBA甚至博士学位,中国新一代企业家也纷纷进入学校学习经济学和其他课程。对企业家来说,经济学知识就是力量。
有经济学知识的企业家能获得更大成功。
企业家从经济学中能学到什么
企业家在生产和经营中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如果带着这些问题去“活学活用”经济学,企图直接找到答案,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肯定会失望。经济学不能直接解决具体问题,更不能保证你成功。经济学能提高你的整体素质,为你分析问题提供一些工具和方法,为你解决问题提供思路。换言之,它给你的不是猎物,而是打猎的方法。
企业家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成功的程度。企业家的素质包括他的人 品与学问。这种素质有些是先天的,如性格特征或悟性高低等等;有些是在工作与生活中养成的,如待人接物或团队精神等等;有些则是后来通过学习获得的,如知识或修养。学习可以在正规学校接受教育,可以在实践中学,也可以自己读书。这些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一部分。人力资本的多少决定了企业家素质的高低。从这种意义上说,企业家无论学什么,甚至学习文学、历史、艺术等等,都有助于提高整体素质。但在这些学习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在面临稀缺性制约时如何作出选择的科学。企业家正是要在一系列限制条件(资源的有限性,市场的有限性,技术的有限性等等)下作出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的选择。从本质上说,企业家和家庭与社会所做出的选择是相同的。因此,适用于家庭和社会的经济学原理同样也适用于企业。学习经济学使得企业家可以用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来考虑各种现实问题。当你习惯了这种思维方式时,它就有助于你做出正确的决策,例如,如果你对稀缺性这个概念有所了解,做任何事情都考虑到稀缺的限制性,就不会作出“大跃进”式的扩张决策。如果你能对经济学内容有深入理解,把经济学融化在血液里,按经济学原理作决策成为一种本能的行动,你的素质就大大提高了。
提高素质决非一时的事情,对许多企业家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经济学的更重要之处还在于为企业家的具体决策提供一种分析工具与方法。例如,你想把企业做大,进入其他行业。进入哪一个行业,如何进入,这是企业的重大决策,在做出这种决策时,你要做以下四部分工作:第一,作出这种决策的限制条件,如外部国际环境与国内经济政策的限制,企业本身资金与人力的限制,等等。第二,可能的行动方案有哪些,可以进入的行业有哪些。第三,每个进入方案预期的收益与成本。第四,选出一个最能实现目标的方案。在这一决策过程中,必然要运用各种经济分析工具与方法,如成本—收益分析,风险—收益分析,机会成本等等。当然你可以把这些工作交给专业咨询公司或手下的专业人员去做,但你作为企业家起码要能看懂他们所做的计划。在审读这些计划时,你会深切感到经济学并不遥远,它就在你的工作中,在你企业成长的过程中。
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丰富。对企业家来说,更为实际的是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微观经济学,它把经济学运用于企业决策与经营的实际,为解决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提供分析工具和思路。管理经济学来自企业管理与经营的实际,但它并不是企业经验的照相式反映,或具体做法的描述,而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是对企业管理与经营中规律性结论的介绍。任何一种企业的实践活动都以这种理论为基础。例如,在管理经济中市场结构理论(竞争与垄断)是相当抽象的,但这种理论正是企业决定竞争策略和市场营销的基础。市场结构理论并没有告诉你该选择哪种竞争策略,或选择哪种营销方案,但了解这种理论,你的选择会更加正确。
经济学还包括研究整体经济运行与调节的宏观经济学和分析各国间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学。这些正是企业运行的背景,构成企业决策的外部限制条件。作为一个小企业家,你可以不管这些问题,但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大企业家,不了解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向,不了解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你能正确地做出决策吗?
看来企业家要从经济学中学习的东西真不少。但重要的是学习分析问题的工具与方法,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这个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你的整体素养也就提高了。不过千万要记住,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无模式。你在经济学中学到的是一般原理与方法。现实问题千差万别,运用起来也大不一样,千万别让经济学理论变为教条,束缚自己的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