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研究性学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性学习论文,视野论文,新课程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态的基本因素,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三个面向”的价值取向,要求教育工作者以陶行知先生开拓进取的精神作原动力。
国民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育的创新程度和学习的有效程度的提高。冯之浚教授认为知识经济的核心是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以高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知识和以科技为核心构造新的生产力体系。199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与社会学教授贝克尔认为,发达国家的资本75%以上不是实物资本,而是人力资本。教育是人力资本的内容之一。因此,教育的发展与创新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内生变量”的新要求。
学校是传播和创新知识的基地,学校教育要面对知识经济来改革其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的时空结构,这就要求教育要有“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未发现的新理”的开拓进取精神,主动迎接教育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知识的特殊性表现为:(1)不可替代性,在经济理论中,所有的物品是可以替代的,而每一种知识具有独特性,是难以替代的:(2)不可相加性,不遵从物品的加法定律;(3)不可逆性,人们一旦掌握了某种知识,便不可逆转,不可被剥夺,某种知识一旦传播开来,就不可收回;(4)非磨损性,知识在使用中本身不会被消耗,可被重复使用:(5)不可分性,一条信息不可能被分成几个部分;(6)可共享性,所有物质商品都有排他性,但一人拥有的知识不排除他人也同样完整地拥有;(7)无限增加性,知识在生产、传播和使用过程中,有不断被丰富、被充实的可能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做到:(1)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多种智能、技能的发展奠定基础;(2)让学生重新建构知识并赋予经验意义;(3)教给学生科学的知识,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4)教会学生学会使用已有知识探究、解决一些问题;(5)教给学生完整的知识;(6)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共享知识;(7)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学习活的知识,在学习中创新。
教育专家建议教师采取如下策略,有助于增进教学效果:
·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到的目标;
·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及时反馈,建造沟通的桥梁;
·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
·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有四个功能区域:一是从外部世界接受感觉的感受区;二是将这些感觉进行收集整理的贮存区;三是评价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断区;四是按新的方式把已有知识和新信息结合起来的想象区。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在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培养学生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学(研读)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二、新课程的实施将重新建构学生和教师在学校中的生存状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具备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的教育理念。
(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在教育改革的舞台上将扮一个新的角色,进入课程规定的新的课堂生活方式。要求教师以“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挑战,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新课程的教学情境是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之间的动态的,生长性的、持续交互的“生态环境”。新课程实现了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实质性的转变,新的课程环境(如下表)要求教师“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未发现的新理”,向自身的不足挑战,实现角色的转换。
表现方式
传统的课程环境
新的课程环境
教师与学生的位置
教师中心
学生中心
学生发展的关注范围
单方面发展
多方面发展
学生的学习方式
独立学习
合作学习
学生的学习状态
接受学习
探究式学习
学生的学习反应
被动反应
有计划的行动
学习活动的内容
基于事实知识的学习
批判思维和基于选
择、决策的学习
教学的背景
孤立的人工背景
仿真的、现实生活
中的背景
教学媒体
单一媒体
多媒体
信息传递
单向传递
(双向)多项交换
成熟的教师应以自身的专业发展为指向,更加关注课堂内部的师生交往和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容而自信地对教学过程予以整体、全面的关注,在让学生理解所教内容的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构建“意义”,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师生将在新课程的导向下重新建立课堂生态模式。
(二)新课程要求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陶行知先生指出:“提倡创造民主、动员全体创造者,使每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均等的机会,充分发挥,并且发挥到最高峰。”当前的师生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要实现创造民主、教学民主,就要通过师生的积极交往,建立和谐、平等、双向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共同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体验激励、鞭策、鼓舞、感召、指导和建议,共同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共同构建弥漫着教育情境和人文精神氛围的“学习共同体”。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在这个定义下,先生与学生失去了通常严格区别,在做上相教相学组成了人生普通现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养成优良品质:理解、宽容、共同学习,与学生“共生活,同甘苦”。
理解学生,理解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理解学生成长的烦恼,理解学生肩负的来自各方的期望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在理解的过程中,教师就懂得学生在自己心中应处于什么位置。这不仅是职业道德问题,教育观念问题,同时理解学生也是一个教育方法问题,理解了学生就会被学生所接受。理解是师生之间两种生命主体的桥梁,一头连着学生一生最基础的生命体验,学业的成功;一头连着教师的职业成功。
宽容,师生沟通的起点,也是教育成功的起点。宽容的对立面是专制。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面对着一个专制的教师,他们将如何绽放生命之花,他们的人格将如何成长,他们的思维将如何活跃,他们的心理安全将如何保障,他们的创新精神如何孕育。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宽容是教师必备的美德。
学习的过程是艰难的,但是当学习获得成功,人们会对这个过程感到欣慰,从中体验到成就感。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习本身吸引学生,因为对知识的渴望是人的本能,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自己来寻找有创造性的知识,让学习过程成为探究的过程,那么学习的过程就不仅是得到知识本身,学生更多的是得到知识的审美特征、态度、方法乃至人的尊严和个性的张扬。
共同学习,不仅发生在学生之间,更应发生在师生之间。在变革的时代,学习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的职业成长更需要不断地学习。在学校,学习不再是单向的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而是双向的,是师生共同的需要。所谓教学相长、师生互动,要求师生的交流由原来的单边交往变为多边多角度多层次的交往。师生平等,首先是在学习面前平等,以学习者的身份,师生共同面对知识,教师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才能真正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的团体氛围,才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的有效程度。因此,“我们深信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陶行知语)。
三、开展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实现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亲科学、亲社会、亲人类的美好情感,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春天不是读书天,掀开窗帘,投奔大自然。”陶行知先生倡导学生在天地间学习,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教育的社会性功能要求教育担负起学生社会化的重任,教育的目标必须体现时代的要求。“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要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因此,教师要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搞好研究性学习活动。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有三个基本内容,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强调教育要从实际生活出发,与社会相联系,在做中学。这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是一致的。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试图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然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研究性学习过程,是情感活动的过程。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解放学生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学生空间,使他们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干自己高兴干的事情。”研究性学习未必产生创造性的突破,但是通过学生亲自体验的探究过程,培养他们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合作交流的心理倾向,激发出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研究性学习过程,是以问题解决为诉求的过程,教师要发挥指导的作用,创设开放性的环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高中生)都具有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潜能,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实践表明,每个高中生都具有充分的发展潜能,不能单纯以学习成绩论英雄。
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科学方法,有效运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己提出设想、多方论证、分析判断、得出结论。把研究成果整合成具有个性特点的知识体系,并在一定场合发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合作,善于合作。因此,陶先生认为“亲知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过程,还是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精神和积极人生态度的过程。陶先生告诫我们:“要极力锻炼学生,使他们获得观察、知疑、假设、试验、印证、推想、分析、会通、正确,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泉源。简单些说,我们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研究性学习就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的学习,是对知识的批判性考察,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对综合知识的整合,从而建立新的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研究性学习又是克服困难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尊重客观存在,这一过程需要小组合作、分工、协调发挥特长,彼此尊重;这一过程需要查阅资料、访问和咨询,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因此,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不断追求和进取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研究性学习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学会关注时局和社会变迁,关注从家乡到全球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要培养一个有科学精神的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负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