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的家风往事
丁 颖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澜以其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修养,立身谨严的人格风范,为人们所景仰。他以身作则,培养良好家风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
张澜对子女既严厉又慈祥。他说:“教育孩子就像栽小树苗一样,从小就要栽端正,长大才能成材。”张澜立身行事,总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勉,并以此教育子女。
一次,二女儿张继延从家乡到重庆治病,因一身学生土布制服而被人议论,她听到后给父亲写了一封略带埋怨的信。见到女儿时,张澜亲切地问:“你走过南充建华中学门前小河上的独木桥没有?”张继延说:“走过一回,吓人得很,以后都是绕路过去的。”张澜说:“做人像走路一样,独木桥两旁空空,没有扶持,所以你害怕。若是离开了群众,没有人扶持,就不能生存下去。群众正像平地一样在扶持你。现在穷苦的人还多得很,你不要只顾自己享受,应该多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才对。” 自此以后,张继延克勤克俭,习以为常。
本区硅质岩主量元素分析结果列于表2。SiO2的含量较高,平均为89.82%,SiO2的含量高低与镜下观察的硅质物质比例基本吻合;Al2O3、TiO2及Fe2O3平均含量分别为4.16%、0.17%和1.86%,MgO和CaO含量较低,MnO的含量小于0.01%,研究Fe/Mn的比值可以确定矿床的成因类型。本区硅质岩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2可以看出,Sc的含量平均为4.13×10-6。U和Th的含量平均含量分别为3.16×10-6和4.34×10-6,U/Th比值的平均值为0.84。下石炭统V的含量高于上泥盆统,且在接近地质界线处为最高165×10-6。
抗战时期,张澜的三儿子张晓岩在四川大学外语系念书。皖南事变后,川大教务处负责人要他参加三青团,并威胁他若不同意就不发毕业文凭。张晓岩十分焦虑。张澜对他讲:“你不要着急,人的骨气比那文凭贵重。做人要有正气,不怕邪。我在日本留学回来时,学校给我的文凭我都撕了。你宁可不要文凭,绝不参加三青团。”
1949年10月,张澜就任国家副主席,定居北京。次年4月,夫人刘慧徵带着儿女从家乡进京团聚,一家人相见,张澜说:“你们不要以为是来享福了。过去劳动,现在还是要劳动。我把政府分配来的保姆退回去了,家务事自己干。乔啬、继延和你们,都要好好地学习,要谦虚、谨慎、刻苦、勤劳,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到北京后,毛主席来看望我时对我说的。你们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也要向共产党员学习,记住照毛主席的话去做。”
1.3 样本采集及病原菌鉴定 观察病害症状,用数码相机拍照,填写样方调查表,采集典型样本压制成标本,带回实验室采用科赫法则对病原菌进行验证和鉴定。对白粉病、锈病等病症明显的病害,直接标本制片或以徒手切片镜检,参照相关资料[10-19]进行鉴定;对病症不明显的病害,进行病原菌常规组织分离[20],获得纯培养的病原菌,再进一步鉴定并做致病性测定。
张澜晚年作《自励并勖诸儿女》:“立德立功在汝为,浮云富贵亦何奇。山移志定无愚智,水落痕残识盛衰。老大虚生常自儆,忧患久处是良师。蒲籝未有黄金畀,此语长书座右宜。”这可以视作他留给子女的遗言。
(作者单位: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张澜纪念馆和张学宪先生提供图片)
编辑/韩西芹
标签:毛泽东论文;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