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危机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危机论文,网络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人类步入信息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它的迅猛发展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网络提供给人类的并非只有“美味佳肴”。相反,随着网络信息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社会对网络的控制越来越力不从心,网络信息危机四伏,对网络和社会的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具体表现如下。
1 网络信息泛滥
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浩瀚和包罗万象,是人们难以想象的。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更是十分惊人。网络作为有史以来人类发明的最大的一台机器,空前地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然而,网络信息的“海量”流动,也引发了信息过剩,甚至信息泛滥的问题。
人类对信息的渴求是与生俱来的。千百年来,人类正是在利用信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才得以生息繁衍和进步发展。有一种观念认为,信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我所取、为我所用者当然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但是,对于人类个体而言,信息的输入量必须有一个恰当的“度”,毕竟每一个人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可接受信息的能力为:在1/10秒的时间内可接受1000个信息单元。如果超出这一限度,人们就会难以适应,导致大脑信息“吸收不良”。而网络信息的流量已经明显超过了人们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激增的网络信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利用,而且其中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网络信息泛滥。
网络信息泛滥,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知识爆炸”所带来的余波。近50年来,信息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类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几千年的总和还要多。曾有人估算过,人类社会迄今为止获得的全部知识,90%以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的。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长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长一倍,当前则是3到5年增长一倍。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信息采集、处理、贮存和传播的方式方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人们在信息的海洋里茫然失措,找不到、读不完、看不懂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信息神经不安症、消化不良症、厌食症、过敏症、紧张症风行于世。在这种背景下,信息网络化作为强有力的改善工具应运而生了。然而,信息泛滥的顽症,在短时期内得到克服是不现实的,它的余波在网络环境下还会荡漾开去,继续对人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人们在强大的网络信息流面前,经常感到无所适从,渴求信息的天性又会使人们的信息心理处于一种极其不正常的状态,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病。一个比较鲜明的例证,就是如今“网络狂燥症”患者的不断增多。
英国研究各类精神紧张症的专家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互联网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狂燥症又有了另一种表现形式——“过度漫游网络病”,即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上网成瘾症”。虽然直到今天它的病因还不能够完全确定,但是我们不能排除网络信息泛滥的消极负面影响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网络信息污染
网络所具有的全球性、容量无限性、互动性、虚拟性、开放性以及所谓的“民主自由”精神,为冗余信息、虚假信息、色情信息、暴力信息、邪教信息等信息垃圾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温床,由此而造成的网络信息污染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今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
在网络上,个人的或许就是世界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这是网络信息激增的原因之一。但是,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有许多却是多余、重复、过时、老化、无价值的冗余信息,它们是典型的网络信息“垃圾”。例如,在因特网上有很多随意散发其商业广告的公司,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成为制造冗余信息复杂技术的掌握者,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他人的电子信箱地址,继而对其进行电子垃圾的“狂轰滥炸”。虽然,不可否认网络大量增加的信息中包含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但是它们的过度重复,干扰了正常信息的传输和使用,使它们如刺耳的噪音响彻在整个网络之上。
网络虚假信息涉足于政治、经济领域,范围很广,大到国际新闻,小到电子邮件中的商业小广告,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网络空间给予人们自由发布言论、阐明观点、诉说衷肠、发表作品的权力,但这也意味着极少人可以在网络上不负责任地道听途说、胡说八道,从而使人们在泥沙俱下的信息海洋中真假难辨,诱发思想混乱。在信息网络化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政治性新闻会充斥网络。一些不负责任或别有用心的人,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发表许多耸人听闻、混淆是非的假新闻。它不仅损害了网民的个人利益,甚至还会危及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民族独立和国家安全。虚假信息在网络中传播速度之快、空间之广,使得我们不能低估由此所造成的一切难以挽回的恶劣影响和惨重损失。
色情信息在网络中的泛滥,如今也已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早在1995年,人们就发现,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而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尽管网上有关学术、商业和政府资料等等的健康信息占大多数,但有许多人对此置之不理而专门寻找不良信息。儿童和青少年是网上色情泛滥的最大受害者,色情信息、暴力信息已成为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催化剂。虽然,在网络发达的多数国家和地区,网络色情并不违法。但是,目前世界各国都普遍认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色情污染是一种危害其身心健康的社会公害。
网络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征服了全世界,而世界各地数以百计的邪教组织则梦想利用网络以欺骗的手段来统治另一个世界。它们在网上兴风作浪,发布邪教信息,使之在网上盛行,竭尽全力扩大自身的影响,网罗更多的教徒,谋求教派的永存。它们强烈地冲击了经千百年建立起来的正统宗教事业,而且还公然与政府和社会作对。网上的信息垃圾还包括一些有关种族主义、恐怖主义、迷信等反社会、反人类的错误信息。
3 网络信息犯罪
建立在网络技术之上的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组成部分。因此,除了现实社会中一些直接面对面的犯罪在网络中不能实施外,其他类型的犯罪大都在利用信息的基础上有所体现。
在网络环境中,信息无所不有、无所不在,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更新与发展成为信息流动、交换的根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它为网络信息犯罪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窃取和盗用信息是信息犯罪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它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公布,美国公司在1992年一年就因经济信息与商业秘密被窃取和盗用而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以上。近一两年来,窃取可用以支付的电子货币、账单、银行账目结算单、清单等达到改变公私财产所有权为目的的信息犯罪以及为电信部门和合法用户造成很大损失和混乱的盗用电话网络的犯罪,已成为窃取和盗用信息犯罪的典型。而借助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侵犯著作版权、非法盗用他人的数据信息、软件等的信息犯罪也日益困扰着人们,对保护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的实施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信息欺诈和勒索是另一类型的信息犯罪,主要是通过伪造信用卡、制作假票据、篡改电脑程序、发布虚假商业信息等手段来欺骗和诈取财物的犯罪行为。最近,在我国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支付高额利润为诱饵、以传销方式推销“神龙广告卡”为作案手段诈骗购卡资金的神龙数码诈骗案,在我们头上再次敲响了警钟。
在网络信息犯罪中最常见而且也是造成损失最惨重的,当数网上信息攻击和破坏。这类犯罪行为包括入侵电子邮箱、私穿越防火墙盗取国家机密、私自解密入侵网络资源、对网络软硬件的攻击等,蓄意破坏计算机程序、数据和信息。这很容易使人们联想起早已熟知的电脑黑客以及计算机病毒。
4 网络信息资源分布不均,流通失衡
信息资源、信息网络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那些拥有信息资源的国家将具有更多的竞争优势,而拥有网络和数字化信息的国家将会更发达、更富有,并在国际事务中占主导地位。世界各国都试图竭尽全力来发展信息事业,而发达国家则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力图掌握信息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其中的霸权主义国家则梦想利用网络技术这一科技武器称霸世界,网络霸权已是呼之欲出。这一现象在网络上具体表现之一,即为网络信息资源分布不均、流通失衡。
研究网络,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一个令每个中国人都尴尬的问题。在全世界人口中使用中文者虽然占到了1/5,但是网络上的中文信息却不到其信息总量的1%,而在网络中被广泛使用的语言是英语,英语信息占到了90%以上。网络信息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或少数机构手中。
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不均,自然而然地引发了网络信息流通失衡的连锁反应。网络信息的流动,虽然是“多向的自由流动”,但是它也同样遵循“势能原理”,即:从信息资源占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发出的强大的信息流更容易获得传播和利用,而处于劣势的国家和地区则极易出现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的状况。这就使得网络霸权主义国家可以驾驶着信息侵略战车在网络上横冲直撞,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信息渗透,便捷地兜售他们的文化,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标准,并将他们的意识形态强加于人。而对于非英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使用网络更多的只是接受信息。这就意味着,随着信息网络化的迅速推进,这些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信息资源大国的影响,国家自身的经济主权、政治主权、信息主权、货币主权等受到冲击,甚至在某些方面受到严重削弱。同时,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进程不得不与信息强国相混合,各国独特的传统文化精髓逐渐丧失,直至被摧毁。信息时代反对“文化帝国主义”,提倡在世界文化整合进程中保持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呼声正在日益高涨。
网络信息危机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步形成的,它以难以扼制的势头疯狂发展,已成为引起世人广泛关注的社会公害。克服网络信息危机是一项久远而浩大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各国从宏观上调控、微观上治理,而且更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协调与合作。在网络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共同建设一个绿色的网络信息环境,使网络始终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巨大作用,为人类社会做出伟大的贡献,已成为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