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论文_何炳华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论文_何炳华

邯郸市中心医院 河北邯郸 056001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而不断的增多,在这样的环境下,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就成为人们关视的焦点。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本文从对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1 对施工技术和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中求发展,就需要对自身承建的工程项目进行目标管理,在有效的时间内及时的交工,并合理有效的节约工程的建设投资。因此,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的高效性,就要实施项目工程的现场管理,这样建筑企业才能在具体的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中改进制度并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

在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中,最有效的结果就是将整个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进行全面的保障。从施工人员、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材料和施工设计图纸等环节上能够将整个工程的施工工序联系起来,而且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中关键是将工期进行把握,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环境,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工程项目实施施工现场管理,能够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落实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做好现场施工的基本工作管理,建立健全相对应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有效的提升施工管理现场的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且按照规定做好后期的质量检验工作。

2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2.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软土是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当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易发生沉降的地基。根据不同的地质、土壤条件,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也不一样,所以要采用合理的软土处理技术才能保证房屋的稳定,一般都是利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加筋等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从而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降低地基的压缩性能,改善地基的透水性和动力性,所以在选择方法之前,一定要准确的对建筑工程当地的软土地基类型进行判断分析,然后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

2.2 混凝土施工技术

(1)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先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情况,特别是悬臂构件模板的稳定情况。让混凝土一次到顶的自然流淌,把握好混凝土的分层厚度,水平分层,一层一层的浇筑,在浇筑过程中不宜往混凝土中加水,同时浇筑的混凝土不能在空气中暴露太久,以防产生裂缝。

(2)温度的控制,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能很好的防止在施工期和运用期产生裂缝的问题,一般都采取改善骨料的配方来进行温度的控制,选择干性混凝土,控制水泥掺量,从而减小水化热,或者在浇筑混凝土的地方预埋冷却水管,达到减低混凝土温度的目的。但是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对温度的分散。

(3)振捣方式,振动器要垂直的直上直下,为了消除孔洞还要保证振动器快插满拔,并且对混凝土的坡脚、坡中间、坡顶每个部分都要振捣。

2.3 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结构一定要做好建筑结构的防水施工,包括洗手间各种管道的根部、厨房、阳台、外墙、地下室等,如果防水施工没做好,可能会生产漏水、堵塞等问题,所以为了保证房屋防水性能符合标准,必须采购合格的防水材料,确保卷材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容易出现漏水的地方像地下室、剪力墙的犄角处,要进行严格的施工工序并加强对其的监督,严格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的规章制度进行,以免造成在房屋投入使用后出现漏水等现象。

2.4 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房屋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所以做好电气接地施工技术很必要,它不仅方便人们生活还能取到很好的防雷作用,所以要采取合理的接地施工,保证每个细节结构的连接,这样才能保证电气接地的完整性。

3 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和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加强材料质量的管理。材料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因此在材料采购时必须选择有合格证书及符合工程技术规范的材料,绝不允许为了节省施工成本而选购不合格、劣质的材料;在材料进场前还要对材料进行抽检,只有保证材料合格的前提下才能进场;材料进场后还必须做好材料的管理,以防材料受潮;

(2)加强对材料用量的管理。工程项目应以施工预算作为参考,从而核算材料的消耗量。同时还应改进技术,积极使用各种降低能耗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减少施工材料的应用。实行限额领料制度,认真计量验收回收余料,以避免材料的浪费。还要对资料、时间、价值及资金占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材料的采购数量与批次尽量减少材料储备,以提高资金使用率与减少浪费。

3.2 加大技术管理力度

健全质检制度,选择科学、合理质检方法,定期实施工程质检,确保每一道工序、每一项工艺均与质量验收标准相符合。根据施工合同需求,严格各部门检查,进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同时,加强技术人员培训,促使他们熟悉施工图纸、技术规范,掌握与优化图纸设计,利用科学施工组织设计,合理规划每个分项工程,保证现有资源、环境条件均处于受控范围。

3.3 加强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进行的主要目的是对施工整体质量进行提升。施工质量管理的切入点可以为以下几点:

(1)施工工艺技术的科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施工工艺、技术较多,但在对施工工艺的选择上还是需对建筑工程具体状况进行分析考量,之后再进行明确。所以,在对建筑施工工艺进行选取、管理时,需对施工项目的具体状况进行着重科学的分析考量。

(2)施工材料的科学管理。对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对其整体的质量状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对于一些施工必备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应着重关注,从而进一步将其使用寿命进行延长。

3.4 加强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复杂、难度大、周期长等特点。在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中应做好工程的进度管理工作,加强对工程进度的审查及对工程项目的动态监控。通过加强与各个协调单位的沟通,切实做好工程的预期预防工作,以保证在合同期内完成工程。另外在进行进度控制时,必须要加强工程施工的动态监控,定期组织相关的技术会议,以便及时发现及解决问题,从而优化施工现场技术进度的管理。

3.5 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

建筑工程中的技术人员是整个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对整个工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技术人员不仅负责整个建筑工程的图纸设计、具体施工和用料等,还肩负着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在具体的施工现场管理中,技术人员的水平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在工作过程中,他们亲临工地,与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人员接触最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整个工程团队的联系者。为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推进,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时,专业水平高的技术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作出准确的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排除风险;而有些技术人员由于水平有限,并没有意识到施工中存在的风险,从而导致危险继续发生,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主要有桩基施工、混凝土施工、防渗漏施工以及电气施工等方面。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好施工材料的管理控制,同时加强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管理,并且还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勤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20):00146-00146.

[2]颜彬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6):00286-00286.

论文作者:何炳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论文_何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