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多功能重建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论文_沈金辉

螺旋CT多功能重建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论文_沈金辉

沈金辉

云南省禄丰县第二人民医院 651200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骨关节外伤患者诊治中应用螺旋CT多功能重建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83例骨关节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MIP、MPR以及SSD等多种方式重建,分析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结果:本次入选的患者中颅底损伤患者4例,颌面部骨12例,其中下颌骨体部骨折患者5例,上颌骨骨折患者4例,肩胛骨损伤患者3例;腰椎骨折、骶椎骨折、颈椎骨折、胸椎骨折31例,髋关节损伤1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22例。SDD技术相对于MIP、MPR技术而言,碎骨片移位情况显示更加清晰,可以将骨关节损伤情况更加清晰、直观、立体的显示出来,MIP技术也可以将患者骨折部位更加细致的显示出来,尤其是在外伤颅窝的神经空损伤方面的显示更加清晰。结论:综合应用螺旋CT的SSD技术、MRP技术、MIP技术等多种重建技术可清晰反映复杂的骨折情况以及关节损坏情况,可在基层医院大范围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关节外伤;螺旋CT多功能重建技术;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螺旋CT多功能重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可以立体、多角度的三围重建患者复杂骨折部位,大大提高患者的诊断效率以及诊断准确率,这对临床后期治疗以及预后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1]。目前,如何有效利用螺旋CT多功能重建技术是临床影像学医师以及骨科医师关注的重点,为了探讨分析螺旋CT多功能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83例骨关节外伤患者采用螺旋CT多功能重建技术的相关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3例骨关节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4例,女29例;患者年龄最大59岁,最小14岁,平均(25.9±4.2)岁。患者影像检查部位的具体表现:颅底损伤患者4例,颌面部骨12例,其中下颌骨体部骨折患者5例,上颌骨骨折患者4例,肩胛骨损伤患者3例;腰椎骨折、骶椎骨折、颈椎骨折、胸椎骨折31例,髋关节损伤1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22例。

1.2 方法

本次扫描检查仪器选用GEHispeed NX/I型双层螺旋CT,调整参数:重建间隔1-3mm,扫描厚度1-3mm,螺距控制在0.75:1左右,采用去除骨伪影或者抑制噪声等方式进行骨组织重建。三维重建之前应该先选择合适的兴趣区,然后间隔1mm采集相关数据,通过相应的滤波以平滑模式或者锐利模式再次进行处理,最终把二次处理数据送到工作站重建[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选择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采用(X±S)表示相关的计量资料,以X2检验,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P<0.05说明两组差异对比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本次入选的患者中颅底损伤患者4例,通过SSD、MIP等重建,经过俯视图、仰视图等观察可以清晰显示患者的颅底结构、后颅窝结构、前中颅窝等情况,也可以清晰显示棘孔、圆孔、卵圆孔等部位的影像情况。本次患者中颌面部骨12例,下颌骨体部骨折患者5例,上颌骨骨折患者4例,眼眶骨折患者3例;髋关节损伤1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22例。SDD、MIP检查下可清晰观察到患者对骨折、移位、关节脱位等情况,然而一定要结合MPR才可以明显显示细节骨折的相关情况。31例患者腰椎骨折、骶椎骨折、颈椎骨折、胸椎骨折,通过3D重建可以清晰显示患者移位骨折关系以及骨折椎体外形,并且显示出椎体滑脱病症。

3.讨 论

近年来,螺旋CT多功能重建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多,很多学者研究证实螺旋CT多功能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患者诊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螺旋CT的MIP技术可以投影每个像素的最大CT结果,真实的反映出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异以及对比高度,相对于SSD技术而言,MIP技术的层次感更强。SSD技术可以结合表面输血模式进行处理,连接超过预设部位的CT阈值,然后再重建成图像,建立一个清晰的解剖关系以及较强的空间立体感[3]。但是MRP对于重建方向、重建平面的选择性较大,常常会采用冠状面、矢状面进行重建,然后可以针对不同的部位以及不一样的要求进行处理。在骨外伤患者的临床检查中,CT影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CT影像的轴位图像可有效避免前后干扰、前后重叠,也可以清晰显示出X线摄片检查中无法显示的一些组织掩盖病变,然而CT影像扫描出来的图像只是二维图像,平面扫描可能会减弱解剖关系的整体感、立体感,甚至可能会出现遗漏现象。通过螺旋CT容积扫描后,将所有图像及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可以利用MPR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检查,全面、清晰的显示患者关节腔、形态、关节囊、骨折程度、范围等具体的出血情况,但是相对于3D技术而言,其解剖情况的显示立体感并没有那么强,但是在显示细线状骨折方面,MPR技术优于SSD技术。如果患者发生明显的骨折移位,应该进行SSD检查,一旦较高密度区域出现骨折,应该采用MIP技术或者MRP技术进行检查,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4]。由此可见,螺旋CT重建功能不同的话,其临床意义也会有很大差异,2D效果可以很好的显示具体的解剖情况,并且进行准确诊断。

综上所述,综合应用螺旋CT的SSD技术、MRP技术、MIP技术等多种重建技术可清晰反映复杂的骨折情况以及关节损坏情况,可在基层医院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小新, 陈时洪.螺旋三维重建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18(7):109-110.

[2]何卫, 向子云, 罗良平, 等.螺旋三维重建在腕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J].理论与应用研究,2012,13(4):198-199.

[3]周志强, 叶崇云, 鲁开文.螺旋三维重建解体膝关节保留胫骨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和杂志, 2012,15(14): 106-107.

[4]顾莹.领面部个性化虚拟三维表皮表面及骨组织表面轮廓重建及其在领面外科领域中应用的基础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0(17):120-121.

论文作者:沈金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  ;  ;  ;  ;  ;  ;  ;  

螺旋CT多功能重建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论文_沈金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