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210024)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喜爱,成为了许多国家发展的目标。我国自从提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后,越来越注重新能源的开发,我国正在大规模的进行风电新能源的建设,由于许多方面才刚起步,所以我国大规模风电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风力发电:电网:协调发展:解决对策
前言:我国近些年经济迅速的发展,在新能源的开放上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风电的增长速度也渐渐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国家,随着能源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其以用户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和高效快速的数据互联平台对传统能源行业的生产、管理、消费等经营理念产生了巨大冲击。根本目的是通过数据互联,使新能源企业的发电需求和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对接,从而促进新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一、风电与电网协调发展思路分析
1、面临挑战分析
第一,风电机组技术性能需要在电网安全方面进一步提高。随着大规模的风电并网的进行,对我国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相关风电的检测认证方面和技术标准的制度工作方面都比较落后,而且现在安装的风电机组大多都是以前的设备,技术方面比较落后,许多先进的功能都缺失或者存在问题,不具备有功和无功功率调节性能和合格的故障穿越能力,以及并没有全面建立风电场端的实时监控和功率预测,上述问题则容易造成系统扰动过程中出现的风机的大面积脱网问题,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灵活调节电源在大规模风电并网中应该具备。在一些先进的发达国家,在电源结构上,其中有些类型都具备一定的灵活调节的能力,比如抽水蓄能、燃气、燃油以及具有调节性能的水电机组等。在我国主要的发电还是依靠的燃煤,所以电源结构的灵活调节方面只有极少数具备,再加上我国地域性较大,造成了不同地区的灵活调节在电源的比重不均衡,
存在者不同步建设风电发展与调峰电源的问题,存在不协调的风电规划与调峰电源规划。
第三,风电规划建设应该和配套电网送出工程保持同步的规划建设。在我国,电网的规划建设和风电的建设常常存在着不协调,两个工程的规划和建设进度无法一致,造成这样的原因风电送出的电网工程的批复慢于风电工程,使得在风电建设的规划中电网建设的规划和建设进度得不到重视,导致呈现出一定的严重滞后、风电入网的后果,这样就使得在风电及时并网和消纳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第四,在风电均衡发展的要求下,应该配套相应的用电、并网、发电的完整激励措施。
我国的风电产业虽然才蓬勃发展,但是相关企业只重视项目的开发,忽略其工程的协调发展,在风电项目的收购和建设上缺乏相应的扶持措施和激励政策,没有完善的输及用电环节补偿与激励的配套政策,也没有有效鼓励用户进行绿色电力的购买政策。
三、 技术层面解决策略思考
我们应当从其基础层面去分析,从“网源协调”出发制定技术解决策略,努力的构建大规模风电并网和电网友好型风电厂,为风电协调调度发展提供基础。
1、电网友好型风电厂
电网友好型电厂的建设,要求其具备先进的技术,具有可调、可控和可测的性能,这样就可以像常规的电厂一样具备可控制的性能。在当地先进的技术下,努力构建一批友好型风电厂,大大的促进现代化风力发电厂的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代风力发电厂的建设,与能源互联网用户的核心理念的高载能相结合,可以更好的分析在正常运行状态的电力系统,可以很好的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不让其成为严重的干扰源;对于处于紧急或者告警状态下的电力系统,则应该对于系统运行状态不应进行恶化,能够确保辅助系统的安全稳定;在进行电力系统恢复中,电压重建在电力系统中能够实现,并不妨碍电力系统的电压恢复和启动恢复。
2、适应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电力系统
通过对于国外风电并网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进行大规模风电并网过程中,应该在电力系统中保持两个相关的主要特点:一方面,为了更好对于大规模风电接入和送出进行支撑,要求对于电网建设和互联进行进一步加强,这样能够满足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风电的消纳处理;另一方面,对于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使得系统弹性资源能够充分调动,使得风电出力的波动性能够进行平抑,从而有效保证电网安全稳定。为了更好进行用户多样化服务,最大程度发挥电网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通过风电与电网的协调发展来实现。
三、管理层面解决策略思考
管理是任何企业都需要的,在电力企业中也更加的需要,就大规模风电并网来说,它可以让电网变得更加安全稳定,保障其调度的顺利运行,电力系统可以更好的规划,电网可以更好的规划建设。他涉及到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为了能够提出风电与电网协调发展的综合解决策略,我们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基础上,提出相关的适应风电发电特性的技术解决方法,以及相关的大规模风电入网综合管理方面的问题。 要想有效地进行风电与电网的协调发展,就应该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没有良好的规划管理协调机制,就无从谈起风电与电网协调发展的实现,所以,应该充分重视规划管理协调机制的建设问题。同时,进行协调发展也应该必然要求进行相关的管理协调机制的建设,良好的运行管理协调机制则也是进行具体的协调发展的具体表现。
四、风电的协调模式
1、基于电力平衡的协调模式
通过参与交易的新能源企业与高载能负荷之间建立互联的信息平台,实时交换新能源功率短期/超短期预测信息和高载能负荷的出力情况。根据风光的出力预测来提前调节高载能负荷的生产,从而使新能源新增出力与高载能负荷出力实时匹配。在保证电网功率平衡的基础上,增加弃风弃光电量的消纳,提高电网整体对于新能源的接纳水平。 基于电力平衡的高载能负荷消纳的关键环节有:1)新能源企业与高载能企业建立互联的信息平台;2)当新能源企业与高载能负荷进行协调时,需要将各自的出力计划上报电网,由电网进行安全校核后执行。
2、基于电量平衡的协调模式
基于电量的协调可能出现挤占其他新能源企业利益的情况。当参与交易的新能源企业出力达不到上限时,电网额外分配的发电容量被企业闲置,而其他可提高出力的新能源电站可能由于受限容量的限制无法提高自身的出力水平,从而使高载能负荷腾出的新能源发电空间在该时间段被浪费。因此,基于电量的协调方法可能对电网运行带来负面影响,并且并没有充分发挥高载能负荷的调节能力。而在基于电力平衡的协调调度方法下,通过风光出力预测,在风光大发时提高参与交易的新能源企业发电上限和高载能企业的负荷水平;在参与协调的新能源企业风光条件不足时,按原有方法分配新能源发电容量,就可以在保证电网实施功率平衡的基础上进行新能源消纳,减少电网的调峰压力和额外分配的发电容量闲置的问题。
五、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促进风电与电网协调发展,该文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风电与电网协调发展的解决思路,通过上述的技术和管理策略,希望能够切实提高崇明电网风电利用水平。为构建生态崇明、绿色家园,贡献出我们电业职工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小海,齐军,侯佑华,等.内蒙古电网大规模风电并网运行分析和发展思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22).
[2]刘文颖,文晶,谢昶,等.考虑风电消纳的电力系统源荷协调多 目标优化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5).
论文作者:张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风电论文; 电网论文; 新能源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协调发展论文; 负荷论文; 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