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的进展与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义务教育论文,进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程中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方案验证过程,而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实践过程。实验阶段的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推广乃至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
自2001年9月义务教育新课程在教育部所确定的38个国家级实验区实施以来,现已近两年。对照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当初所确立的任务,对这两年实验工作所积累的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作建设性的反思,显得十分必要。
二、已取得的主要进展
(一)初步建立起新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
新课程实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起一套新的课程体系。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试行)》以及20门课程的新课程标准(试行),加强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可选择性,以往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问题和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二)实验区呈现新的局面
实验工作进行两年来,各实验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以及学校的广大干部和教师为实施新课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实验区整体上呈现出新的局面:广大教师正进发出极大的改革热情,教育观念的深刻转变已经初见端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渐形成,课堂上正发生着多年未见的、我们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变化,学生家长的观念出现超出我们预想的变化。
1.教师培训获得了新的突破。教师缺乏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在职培训,历来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课程改革实验迫切需要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这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实验区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高度重视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培训;培训方式包括听讲和参与式培训;培训的组织包括岗前培训和实验过程中的即时培训;除国家级培训外,还有省级培训和校本培训。各地还注意发挥各类专业人员在培训活动中的作用,邀请教育部各大学课程中心的课程专家、学科专家来帮助培训,充分发挥教研员和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作用,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加强培训的实效,同时加强对培训效果的反馈与检测。
2.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育观念的重要转变是每一个参与到这次课程改革实验的人的共同体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相关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改理念开始被教师们接受,并被尝试着融入实际教学中。校长们认为,现在的改革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学校也应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教师们认为,以前的教材内容偏难、偏旧,没用的东西多,现在有价值的、有用的内容多了,教学中应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以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的发展。许多学生家长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课改精神,积极拥护课改,其观念的变化令人振奋。
3.课堂生活和学生生活开始出现喜人的变化。课堂及学生生活的变化是新课程实验取得成绩的重要标志。两年来,这方面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师生关系变得越来越民主、平等、和谐,传统的“师道尊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冲击,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再简单地加以否定,而代之以激励性的评价,课堂开始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目标的多元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主旋律,课堂气氛比以前更活跃、轻松,课堂教学形式也日益多样,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距离拉近了,作业形式也丰富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与积极性明显提高。
4.教师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对教师没有触动的课程实验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新课程实验实施以来,实验教师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例如: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增强了;开始把自己的职业看成一个专业,积极参加各种教研、学术活动,比以前肯钻研了;许多教师能根据学情、校情灵活加工处理教材,不再把教材当“圣经”了;能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及主动构建知识的行为;能够较灵活地处理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的关系,在“润物无声”中给予学生以及时引导、点拨。
5.参与、支持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开始形成。课程改革不能只依靠实验学校的教师去完成,而必须借助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力量的整体配合。新课程实施以来,实验区的教育行政领导下课堂听课,带领教研员进行新课程的教学研究,使教育系统内部出现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坚实的支撑力量。在教育系统外,通过学校、媒体和各类社会机构的努力和宣传,家长对新课程的理解、参与和支持逐步增强,出版社开始自主参与教材开发,成为新教材培训和教师培训的重要力量,有关高校的课程中心开始主动积极地为课程改革提供咨询意见和资源支持,并为实验区的课程研究、课程开发和教师培训提供实质性指导。总之,一种参与、支持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三)已初步形成一套有效的实验推进机制
有效的课程实验必须有一套良好的推进机制。实践证明,新课程实验推行两年来所建立的以下机制是有效的:
1.建立实验区,先实验,后推广;通过实验区的带动,分阶段整体推进。
2.强化培训,建立三级培训体系。根据“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在培训人员上抓“全”,内容上抓“新”(即新理念、新教材、新模式、新方法),时间上抓“早”,形式上抓“活”,培训方法上强调“五结合”(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专家报告与参与式讨论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相结合;培训与考核相结合)。
3.加强评估,以评促建。为了了解国家级实验区实验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情况,了解实验效果,总结实验经验,及时发现课程改革实验中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教育部专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评估工作方案”和详细的实施方案,先后于2002年和2003年对实验区进行了两次评估,有效促进了实验的深化。
4.成立主要由各大学课程中心专家组成的“专业支持工作小组”,加强对各实验区的教学、评价等工作的研究与指导。
5.加强大学、科研机构、教研机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合作,使实验工作成为大学、科研机构、教研机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合作研究的一个机会。教育行政部门在其中充分发挥了统筹、协调的作用。教研部门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作用、特别是各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的学术支持作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
(四)初步形成了教材编写、审定、选用的新机制,教材多样化和教材管理方式的改革有了新进展
本次课程改革实行了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目前,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并已通过审查的教科书已达169套,使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迈出了由单一走向多样化的实质性一步。许多出版部门及有关机构积极参与编写中小学教材,涌现出一批有新义、有特色的好教材。
实验中还改革了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由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完善了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力图逐步建立起规范有序、公正透明、民主科学的教材选用机制。为确保各省课程改革实验区教材实验品种的多样化,教育部对实验教学用书目录的印发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规定了教材选用的一般程序和比例。针对教材选用工作出现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于2002年3、4月发出《关于2002年秋季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区教材选用的紧急通知》、《关于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出版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以及32号通知,并召开了“2002年秋季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区教材选用暨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出版单位负责人座谈会”,对实验区教材选用工作以及出版企业的教学用书的出版发行提出具体要求。上述措施促进了教材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评价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有了重要突破
评价问题是新课程实验中一开始就遇到的问题。实验过程中教育部先后制定并出台了《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送审稿)》以及《关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中小学期末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建议》等文件,提出了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新理念: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注重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与此同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研究”项目组,对实验区的评价与考试改革组织了系统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多次提供“关于实验区学生评价与考试改革的调研报告”,对实验区的评价工作进行了及时指导。教育部在充分总结和研究实验区评价与考试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于2003年3月4日发出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对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普通高中会考制度的改革、高考改革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各地区、各学校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和“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一些实验区初步探索出“多元”、“分项”、“分散”、“激励”的发展评价模式。许多地方还把对学校一年一度的综合督导评估改为校长任期目标的发展性督导。
(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研究取得了初步进展
从总体上讲,这主要体现在“以学校为本位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以学校为本位的教学研究制度”的提出。就具体课程而言,则主要体现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各种教学研究中。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实验的组织与管理
1.如何总结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的经验,规划好更大规模的新课程推广工作。新课程实施的“硬仗”不在现有的实验区,而在非实验区的推广。如何避免新课程推广中可能出现的“效果递减现象”,确保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是当前必须重视认真研究的问题。
2.急需加强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实施新课程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的研究。这个问题涉及教育的公平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家应在政策上和经费上加强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应专门组织力量对这些地区实施新课程的特殊机制和策略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大多数新教材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情况反映不够,城市化倾向明显,严重影响新课程在这些地区的实施。国家应出台有效政策对教材编写者和出版者进行引导,以解决这些问题。
3.教育部在师范大学建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各课程中心如何与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新课程的实施和推广形成更密切和相互支持的关系,如何在高等院校教学科研机构和实验区之间建立密切高效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专业工作者的作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务实验区应主动寻求专业学术力量的支持,以提高课改实验工作的整体水平。同时师范院校也应真正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考虑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在对培训专业与课程设置进行改革的同时,充分了解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深入实验区,把学术研究与课改实践联系起来,真正发挥理论工作者的作用。这需有相应政策的规范、引导和支持。
4.省级行政部门如何切实担负起课程改革领导责任的问题。课程改革需要得到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特别是省一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应该把课程改革作为当前基础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当前,个别实验区的省级领导,还存在仅把课程改革当作一般性业务工作,认为仅是科研、教研人员的事的观念。随着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进一步推进,省级政府领导应直接参与组织实验的实施,成立领导小组;形成稳定的工作机制,深入基层,直接指导实验区工作,并及时了解情况、协助解决问题。
5.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并在管理方式上进行改革,要更多地通过提供服务指导、评估、经费支持、立法等机制来保障课改的顺利进行。
6.各地应在教师工作量计算、学校资源配备、班额控制等配套措施上给予课程改革以政策保证。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很大压力,工作量大增。如何建立起良好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出台哪些配套政策(如人事制度改革),以引导教师持续参与课程改革、保证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教材的建设与管理
1.现在教材编写遇到许多共同问题,如教材的适应性问题、教材与生活的关系问题、知识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问题、综合课程教材中“生活的逻辑”与“知识的逻辑”的关系问题、知识与经验的关系问题等,应引导和组织教材编写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教学辅助材料亟待开发。实验区教师普遍反映,与新教材配套的挂图、教具、磁带等教学辅助材料目前很不配套,教师为此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建议出版社、教材开发者、教研室和大学课程中心组织力量,尽快开发一些与新课程、新教材配套的教学辅助材料。教材审定应关注教辅材料的配套问题。
3.应强化法制手段在教材建设与管理上的作用。鉴于当前的状况,建议在现有的有关行政法规的基础上,研究和出台专门的《教材法》。为此,应研究目前比较突出的一些问题,如出版企业在教材编写、发行和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问题,教材选用秩序与考试的关系问题,如何使贫困地区用上与发达地区同质的教材的问题等。
(三)教研系统的职能和工作方式的转变
实践表明,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教研队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验的启动阶段,各地教研员开展了许多有效的工作。但随着实验研究的推进,教研员自身在教育观念、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教研员队伍的培养提高工作,但最紧迫、最可能有效的还是采用多种措施促进教研员队伍角色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切实改变教研室的职能。教研人员应与一线教师形成一种平等共建的关系,共同切磋,共同进步,切实有效地提高每一所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
(四)学校发展与教学研究
课程实验应与学校的整体发展联系起来,各学校应确立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来带动学校整体发展的学校发展思路。在学校管理上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学校是最典型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是:强调组织内成员间的合作与交流,强调经验共享,强调面对自己的问题创造出自己的思路与策略,这就逻辑地要求建立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拓展教师群体的智慧。
教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也急待研究,如:教材观的转变,自主与控制、自由与纪律的关系,知识的地位,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探究中的引导问题,教学组织形式问题(特别是大班额下的教学问题),学生的两极分化问题(新课程给了好学生极大的发展空间,而能力较差的学生则表现平平,学生发展有两极分化的趋势),课堂教学时间与教学扩展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教师教学观念与具体操作错位的问题等。
(五)评价与考试
1.评价与考试的目的性和有效性有待加强。新课程标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其中包含了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是学科教学的依据和目标,评价与考试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评估并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这些都要严格地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2.加强评价、考试改革研究与实践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评价和考试改革中的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局部或孤立的改革往往难见成效。从现有情况看,评价与考试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不强,改革难以走向深入。如果想要对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状况有深刻细致的了解,保证评价过程的合理性以及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就必须系统地关注以下问题: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哪些内容,标准是怎样的,应该采用怎样的评价形式;评价过程中需要收集哪些资料,其信度和效度怎样评估和控制;评价结果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多长时间给予学生评价报告等。
3.“成长记录”评价方法亟待改进。“学生成长记录袋”、“成果树”等方式、方法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在大班额班级,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加,难免使评价流于形式,如何处理好这其中的矛盾?(2)一些成长记录评价没有很好地与学科相结合,纷乱的资料未能清晰地反映学生一个阶段在某个领域成长的轨迹和发生的变化,丧失了成长记录对学生发展的指导和促进作用。(3)成长记录中生硬套用多主体评价,评价内容空泛,成长记录评价方法的反思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4.表现性评价的实践和研究有待加强。新课程强调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探究,培养其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表现性评价的目的即在于此。但从现有情况看,除一些学校在英语和语文学科实施口试收到较好效果外,学校和教师们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不同学科的表现性评价应该有不同的方式,怎样根据学科目标选定表现性评价任务,怎样获得真实有效的评价资料,怎样达成评价结论,都需要深入研究。
5.非学业评价有待改进和加强。当前的非学业评价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对学生非学业评价还没有与学科教学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评价的主要内容多限于学生的思想品德、遵规守纪方面,而对学科教学中丰富的非学业培养目标,如探究与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实践和应用能力、表达和沟通、合作与分享等等,还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2)非学业评价的工具和形式有待改进。很多学校使用统一印发的“学生素质评价手册”,评价结果是“优良中差”,一个月集中评价一次,这种流于形式的评价急待改进。
6.激励的导向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实验区各学校非常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很多学校更多地是关注激励的形式:给学生激励语言,给学生小星星、荣誉卡、大红花,有的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除了给学生优、良以外,还盖上“太棒了”、“有进步”等相应的图章。激励应建立在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其背景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关键在于使教师和学生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并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和自我反省的能力。一味的表扬或“藏拙”,不仅无法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使学生缺乏自我警醒,对自己盲目乐观。
7.教师评价与学校评价改革有待加强。学生、教师和学校评价改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实验区的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改革现在普遍滞后于学生评价改革。很多地区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仍在很大程度上沿用旧有的评价体系,有碍于评价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目前,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中的主要问题是:评价者素质参差不齐,多头评价;评价内容庞杂、死板、教条和形式化;评价手段单一;评价没有充分发挥促进发展的功能。今后应围绕什么样的教师是一个好教师,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什么样的学校是一所好学校,开展对教师和学校评价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同时,要通过教师和学校评价改革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评价行为,加强对评价者的培训和对评价的监督和评估,切实减轻教师和学校的负担。
(六)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建立并实践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个别地方和学校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存在形式化倾向,“穿新鞋、走老路”;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全面、系统推进课改实验工作并不热心,真正关注的是编本地区的教材;由于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理解不当或利益驱动,个别省的教育行政部门禁止实验区涉足地方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这些做法如任其蔓延,将严重损害三级课程管理和教材多样化政策;各地急需有关地方课程开发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应尽快颁布有关《指南》。
(七)教师培训问题
随着课改实验的推进,教师培训数量的压力加大,原来培训质量上存在的某些不足开始暴露。现在必须用新的思路、新的手段才有可能缓解这一问题:(1)现有教师培训体制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必须改变教师在职培训与课程改革相分离的问题。(2)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进行调整,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急需改革。(3)特别是要加大伴随新课程实验全程的日常校本培训力度,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和教学研究方式。(4)重视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5)相当一部分教师、教研员还存在把课程改革仅等同于使用新教材的观念,观念的转变仍应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目标与内容。
(八)幼儿园课程问题
幼儿园课程改革虽已被纳入本次课程改革的视野,但从总体上看,它明显滞后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改革。今后应采取措施更有力地推进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的实施,加强对不同类型幼儿园课程的研究,特别要加强农村幼儿园课程的研究与建设。
标签: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课程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义务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