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农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论文_李颜龙,李冬,郭佳昆,刘小飞,付丽宇,刘凤喜

探究农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论文_李颜龙,李冬,郭佳昆,刘小飞,付丽宇,刘凤喜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431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农机专业这个比较热门的专业的衔接性课程系统构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些课程衔接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机械制造技能学习活动,不但降低了农机专业的授课效率,同时还会使学生出现基础知识不扎实的情况。如果不能牢固地掌握基础性知识,学生也就无法对专业技能进行掌握,又提出了能够有效构建衔接课程系统的方法。

关键词:农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法;

在新型农业技术的大力支持之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渐提升,通过使用新型农业机械装置,可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可以减轻农业生产人员的工作量,及时面临相对比较繁重的农业生产任务,生产人员也可以快速地完成生产任务。而为了研制运行效率更高的农业机械,职业院校需要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更多的全新技能型人才。但是从农机专业的基本授课效果来看,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阶段性衔接问题,尤其是在学生从中职阶段向高职阶段进行衔接的时候,本文对合理的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方法进行分析。

1 当前的农机专业存在的衔接课程体系的问题

对当前的几个职业院校开设的农机专业的课程的授课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农机专业的学生存在基础性的机械制造知识不扎实,实际操作水平比较低的共性问题,仅仅只是这两方面的问题就已经限制了职校生的正常发展,一些学生在毕业之后,加入到农业机械制造领域中之后,并不能顺利地完成基础性的工作任务。从其在校学习情况来看,发现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尤其是课程衔接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先对最为主要的课程衔接问题进行研究。

1.1 专业课程脱离实际的岗位需求

从农业机械专业在中职阶段以及高职阶段的授课情况来看,无论是哪一个阶段的课程都没有与该领域的工作岗位有效衔接,职校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岗位。但是职校给学生提供的教材内容较为落后,其介绍的还是前一个农业发展阶段应用的农机制造技术,这种教学内容已经完全与现有的岗位脱节,学生学习的农业机械生产知识不能满足岗位工作需要,因此在对农机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的时候,教育人员需要先深入到农业机械制造领域中,对企业设置的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岗位进行了解,同时还需要对其工作内容与工作性质展开研究,以便于更新课程,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帮助岗位储备人才。

1.2 课程衔接的紧凑度比较低

从不同阶段的职业教育需求来看,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就爱搜狐都没有对课程衔接工作加以重视,中职教师需要在中职教育即将结束的时候,帮助学生对应当掌握的农机制造知识进行巩固,并简要地对高职阶段的农机专业的知识进行阐述,使学生对更高难度的知识有大致印象,而高职教师在开始对知识进行讲解之前,首先需要对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的农机知识加以巩固。另外,在对不同阶段的知识进行衔接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把握好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性,通过迁移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利用旧的知识来掌握新的知识,以具体的知识为例,如果学生在中职阶段没有将基础的电路相关的知识内容掌握扎实,其很难理解在高职学习阶段需要明确的控制电器设备的基本要点。因此教师必须要优化衔接课程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做到“温故而知新”。

1.3 课程内容方面的问题

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脱节后,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势必定位不清,课程内容层次容易混乱,有些课程就会存在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过,在高职阶段又重复学习的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 构建衔接课程体系的方法

2.1 改进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衔接是农机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实质与核心问题,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文章对构建农机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以明确研究重点,发现主要问题,促进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实践教学顺利开展。首先应严格遵照教育部在中高职阶段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保证中高职阶段公共基础课的门类及最低课时数。然后,适度增加中职阶段数学、物理及计算机等公共课基础课难度,具体内容可根据高职阶段农机专业课的特殊需求安排,为后续专业课做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完善专业课体系

可将中职和高职阶段专业课程细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再分别对这三种类型专业课进行构建和衔接。

专业基础课:中职和高职阶段的专业基础课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农机专业的入门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也要为后续专业必修课做准备。因此可将一些理论知识浅显易懂,实训内容贴近日常生活的课程确定为专业基础课,如:金工实习、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等。中职和高职阶段专业基础课门类应有所重复,但课程内容应有较大区别。

专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是培养学生典型岗位技能的课程,它是农机专业学习的关键。为此,需要对岗位需求详细分析,确定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下,中职和高职阶段的专业必修课门类。高职阶段的专业必修课在深化中职课程内容的同时,应包含更全面的学科知识和较新的技能培训,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是介绍农机专业前沿知识,展示学科成果,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机会的课程。中职阶段可开设少量选修课,高职阶段应提供较多的专业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2.3 添加实训课程

农机专业实训课程应依托岗位技能要求,强化理论课内容。中高职在实训课程衔接时,首先应编写实训计划,在实训内容、学时、操作难度、工具使用方面做好衔接。其次,中职教师应以高职实训内容做适当拓展练习,激发学生思考;高职教师应以中职实训内容做课堂引入,巩固学生学习。

2.4 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

课程衔接的核心是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农机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迎刃冰解。统一的课程标准应由多方参与制定,充分考虑中职课程情况和不同生源学生的背景。首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宏观把控,重构中高职课程衔接标准体系,明确课程内容和改革要求等。其次中高职院校应共同商讨制定科学合理的中高职衔接的农机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教材选用上做到统筹规划,一体化设计,使中高职课程标准实现有机贯通。

2.5 课程内容衔接

教育部门围绕农机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彻底打破传统的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结构,通过社会调研,确定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依据一系列具体的就业岗位群的主要工作过程,总结若干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再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可以进行教学实施的学习领域,从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并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

结束语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并且今天仍然强调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的基础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用于日常农业生产过程中,使得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对这一方面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培养当前社会急需的农业机械人才,并且如何解决学生入学出现知识层断裂的问题,是许多职业学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农机专业积极与各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系统和考核方案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和实践,同时针对中高职衔接的五年制学生开展了创新创业培养的探索,积极促进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在中职阶段获得创新创业教育,积极组织他们参与高职的各种创新创业活动,让学生在五年时间内学有所长,适应时代的要求。

项目来源:黑龙江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 “农机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项目编号:GZB1317034。

参考文献:

[1] 段红.(2017).安徽省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9),70-73.

[2] 孙移,& 王华.(2017).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探析.时代农机,44(6),157-158.

[3] 刘军,& 陈建超.(2016).我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解决措施.中国校外教育旬刊(z1).

作者简介:

李颜龙(1990-),黑龙江省绥棱县,讲师,学士,主要从事交通运输的教学和研究,E-mail: 790446903@qq.com。

论文作者:李颜龙,李冬,郭佳昆,刘小飞,付丽宇,刘凤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探究农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论文_李颜龙,李冬,郭佳昆,刘小飞,付丽宇,刘凤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