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鑫裕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
摘要: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的技术于现代的建筑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而在施工单位也在大范围地使用,如果要使他们的性能最好的得到使用,这就显得非常的有必要了,而许多方面的方案和措施也就需要不断地涌现,比如,让大面积的混凝土的整体性要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与固定性。本文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工程;应用
在当前建筑工程当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基于这种实际情况,切实保证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施工技术水平会对工程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严格遵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同时积极实施有效的检测,从而预防裂缝等问题的产生,达到提升施工质量与技术水平的作用。
1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问题
1.1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
在进行浇注和最终浇注完混凝土后,因为水化的现象会突出地出现在混凝土内部,随之产生水化热量并得以释放,一开始可能因为在其内部聚集了大量的水化热,很难得以挥发,因而会造成其内外部的温差过大,同时在其内部会产生巨大的拉应力,如果拉应力比这个时期的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应力还要高的话,那就很容易由于温度差的原因产生一些裂缝。并且因为大体积混凝土一般仅仅在其表面进行配筋,那么就极大的增加内外的温度差,只能由混凝土承受所有的拉应力,因此,在该种情况下更容易出现温度裂缝。
1.2混凝土收缩
由于在水化热的作用下,混凝土在初期渐渐地褪去余热,再加上后期混凝土内自由水会慢慢蒸发,在外力对其不产生影响的条件下,混凝土硬结时可能会由于收缩而导致变形,而该收缩变形会受到其内部的钢筋等的制约,进而一定的拉应力会出现在混凝土内部,在这一力量的数值比混凝土允许的数值更高时,那么就容易形成温度裂缝。
1.3温度突变
一般来说,由于存在太阳的暴晒,在浇注好桥梁工程中的主梁之后,会导致这一部位的混凝土温度比其他地方更高,所以,这些位置内部的温度会形成非线形的增长,由于受到自身的限制,局部的拉应力会大大增加,进而形成温度裂缝;除此之外,在浇注好混凝土之后,如果突然遭遇强降雨或者冷空气的侵袭,则会急剧降低表面的温度,在温度应力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相应地又会导致温度裂缝出现。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
2.1对建筑工程设计方式进行优化
工作人员在对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先给出具体的项目施工方案。先了解项目施工场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之后按照自然气候的情况来设计混凝土配比,提升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针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温差裂缝位置,要先布置好钢筋,保证钢筋温度以及钢筋所处环境温度可以满足项目施工的基本需求,提升混凝土结构强度以及混凝土的拉应力。项目施工人员在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划分时,需要考虑到后浇带与伸缩缝设置问题。按照不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状况,适当的扩张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情况,扩大水化热散热范围,减少混凝土结构内部与外部的温差。这种工作方式可以有效分散掉混凝土因为水化热而产生的拉应力,避免出现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材料控制
大体积的混凝土之会因为充分释放充足的混凝土水化热而形成温度裂缝,因此,这种类型的混凝土适合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在其中适量添加合理比例的粉煤灰,严格控制定量的水泥。针对混凝土的粗骨料,必须选择高强度、粒径较大且级配较好的材料,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和变形,并且还必须对含泥量及其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有效控制。针对混凝土的细骨料来说,必须基于足够的泵送,选择细砂或者中砂为最佳,能够有效缩减表面积,降低空隙率,进而有效缩减水泥的使用量。除此之外,应当适当在其中添加外加剂,减小水灰比,增强和易性,进而使得同龄期混凝土抗拉能力大大提升。
2.3混凝土配比控制
首先,对墙板浇筑混凝土的配比实施严格设计,通过深入的准确验证以后,决定大幅减少水与灰的实际用量,从底板与墙板角度讲,二者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底板位置的实际水灰比需要严格控制在0.47,而墙板位置的实际水灰比需要严格控制在0.41;对于混凝土坍落度,底板混凝土坍落度需要控制在20cm 以内,而墙板混凝土坍落度需要控制在15cm 以内。通过对以上施工方案的实施,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成效。
2.4搅拌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想要从根本上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质量,就必须要从搅拌技术的角度入手,提升项目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搅拌,必须时刻按照项目设计要求来控制项目搅拌细节,保证项目搅拌制度以及项目搅拌流程可以满足基本设计要求。明确项目施工原材料投放顺序以及项目施工原材料投放重量、搅拌时间等多方面的细节问题。还要关注搅拌机选择,根据项目施工设计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搅拌机。首次搅拌材料投入量不能太多,所有材料投放之前都要先把搅拌机内部残留的水泥彻底清理干净。不同材料搅拌时间需要根据项目施工标准来拟定,提升搅拌质量。
2.5振捣、浇筑在大体积混凝土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一般都会采用分层浇筑、分段浇筑的方式进行,并根据不同项目施工方案以及项目施工缝的条件来进行浇筑。混凝土结构浇筑厚度,需要按照不同振捣器以及不同混凝土运动方式来确定,目前比较常见的浇筑厚度分为两种,如果泵送浇筑,混凝土的厚度要控制在60cm 范围以内。如果使用非泵送的方式进行浇筑,可以将厚度控制在40cm 以内,就可以满足施工要求。不论通过分层浇筑的方式施工还是通过推移的方式进行浇筑,相关施工人员都必须要合理的控制项目施工时间,并保证项目施工时间在初凝前。工作人员在对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振捣的过程中,不仅要控制振捣的深度,还要对振捣的时间进行控制,提升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光滑性、紧密性。通过各种方式,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等问题。
2.6控制温度应力的技术应用
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温度应力的控制也能够减少混凝土裂缝出现几率,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控制温度应力的技术应用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①控制浇筑温度。由于外界气温的变化也会对混凝土浇筑温度带来一定影响,浇筑温度的提高对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会带来极严重的影响,所以说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中,必须要避免在炎热夏季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如果说一旦避免不了的将施工时间安排在了正午,必须要辅以材料的降温措施,通过冷却控制浇筑温度。②控制水泥用量。水泥的水化过程放热是产生温度应力的主要因素,在施工中可以通过减少水泥用量来予以控制;而水泥量的减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这就需要通过其他材料的加入来调整。
总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开展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要点对于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而言十分重要。考虑到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当中的大量使用,一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有效控制缺位,就会导致混凝土种种问题的出现,增加各类工程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甚至对建筑工程项目整体造成影响。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控制应加强重视,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构整体的稳定性能与固定程度,进一步确保建筑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博.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原因及预防措施[J]. 四川水泥. 2017(07)
[2]陈培培,张旺.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J]. 四川水泥. 2017(06)
[3]雷岩.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探究[J]. 科技展望. 2017(17)
[4]张晓厂,牛兴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 科技风. 2017(15)
论文作者:巴亚兵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应力论文; 温度论文; 水化论文; 项目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