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之美赏析_核舟记论文

核舟之美赏析_核舟记论文

赏析《核舟记》的妙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妙处论文,核舟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核舟记》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虽然教材几经改编,但这篇课文一直留存其中。经过几十年的多方解读,该文的资源似乎已经被挖掘殆尽,但经典文章与一般文章的区别就在于,经典文章常读常新。《核舟记》虽然短小,但可挖的资源至少还有两点:

      一、说明顺序

      不少老师在讲解《核舟记》时,把该文当成一篇说明文,这没问题。但作为说明文,该文的说明顺序就不能被忽略。因为核舟上王叔远雕刻的内容丰富,没有适当的说明顺序,文章就会显得凌乱无章。魏学洢显然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独具匠心。我们平常解读该文时,往往只关注整体的分总顺序,而忽略了王叔远具体介绍核舟时的绝妙安排。我们掐头去尾,来看中间几段。

      这几段的基本说明顺序首先是“先主后次”,而后是“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右后左”。

      文章第二、三、四段分别介绍的是船的中间、头、尾;第五段介绍的是船背的题字。从雕刻内容上说,前者是主体,后者是必要的补充,作者采用了“先主后次”的顺序。

      在介绍主体部分时,作者在简单说明核舟的大小之后,先介绍处于中间的“舱”,“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再介绍右边刻的文字,而后介绍左边刻的文字。

      接着介绍船头。在介绍船头的三人时,同样是“先中间,后两边”。先介绍中间的苏轼,再介绍左右的黄鲁直和佛印。在局部介绍的时候,一般也是先介绍右边,再介绍左边。比如介绍佛印,先说“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再说“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等。

      最后介绍船尾。也是先介绍中间横卧的“楫”,接着介绍居右的舟子,最后是居左的舟子。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大体顺序当然是“先中间后两边,先右后左”,但文中也不尽然。比如明明佛印居右,但作者先介绍的却是左边的鲁直;又如介绍鲁直时,先说“左手执卷末”,再说“右手指卷”;再如,在介绍居右的舟子时,也是先说“左手倚一衡木”,后说“右手攀右趾”。这些看似不合整体思路的变化,恰恰是魏学洢思维严谨、思路清晰的表现。

      之所以先介绍左边的鲁直,是因为“苏黄共阅一手卷”,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之所以先说鲁直“左手执卷末”,再说“右手指卷”,是因为苏黄两人互相配合,各用一只手拿着手卷,两人并排而坐,苏轼用的是右手,鲁直用的是左手,前文已经交代了“东坡右手执卷端”,说到鲁直时,当然应该先交代“鲁直左手执卷末”,何况“右手指卷”放在后面,与后文的“如有所语”联系也更为紧密。之所以先说“左手倚一衡木”,后说“右手攀右趾”,是因为该舟子本身就在右边,如果先介绍右边,那么原文就变成“居右者右手攀右趾”,连续出现三个“右”,使语言重复啰唆,原文先说左边,使行文错综变化,别有韵味。

      《核舟记》原来是要求背诵的篇目,不少学生背诵起来很困难,原因就是没能了解文章的顺序,如果掌握了顺序,背诵起来就容易很多。

      二、字里行间的惊叹

      正如前文所讲,不少老师把《核舟记》作为单纯的说明文来教学,对文章浓郁的主观情感关注不够。即使关注,也只是停留在对文章首尾两句话的关注,让学生带感情朗读就过去了,这当然没错。但是,这些地方是不用讲解同学们也能看出读出的。这是文中第一层次的抒情,也是显性的抒情。其实,还有很多同学们没读出的味道,没品出的情感。这些情感和味道是隐性的,涌动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雕刻是一种静止的艺术,但静止之中能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觉得是灵动的,鲜活的。在《核舟记》中,那些看上去和其他文章并无二致的形象化描写,本身就是作者的惊叹和赞美。比如,黄鲁直的“如有所语”,佛印的“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所挂念珠“可历历数也”,居右的舟子“若啸呼状”,居左者“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如果描写的是真人,那么此等文笔确实平常,并无特别之处,但这里描写的是王叔远微雕作品中的人物,能让人产生这么多推测和联想,如果不是雕刻技艺高超,所雕之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焉能有此等描写?尤其是作者在交代佛印“左臂挂念珠倚之”时,完全可以到此为止,但作者却多说了一句“珠可历历数也”,这多说的一句,恰是作者情不自禁的感叹,抑制不住的赞美,使他脱口而出。还有对文字的描写“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中也是满含深情的赞叹。

      以上可算作《核舟记》第二层次的抒情,下面的当算作第三层次的抒情。

      首先是文中的一些虚词,透露出作者的感情。比如“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其中的一个“焉”字,语音拉长,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再如“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中的“而”与“曾”,细读细品,都能让人感觉韵味无穷,深情无限。

      其次是文中看似纯说明的文字,细品之后,我们也会恍然大悟,其中原来也有感情涌动。比如最后一段“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一句,句式单调,连续重复使用了九个“为”,似乎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完全是客观的总结。但小小的桃核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物和字,作者一一列出,看似单调,却一气呵成,大有排山倒海之势,不可阻止,给人以极强的冲击力。在这么多人、事、字的冲击下,语势急转,“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在前后的对比和撞击中,最后一句的赞美更是不可遏制,脱口而出:“嘻,技亦灵怪矣哉!”浑然一体,自然天成。

      如果我们能领会到以上三个层次的抒情意味,会豁然开朗,蓦然赞叹:原来文章处处在说明,又处处在抒情。我们在惊叹王叔远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的同时,也不得不惊叹魏学洢的精妙过人的语言功底。

标签:;  ;  ;  

核舟之美赏析_核舟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