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探讨论文_袁华,魏拓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探讨论文_袁华,魏拓

(冀东油田供电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 0632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用电以及社会公共设施的用电量都在逐年快速增长,这必然对输电线路等电网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情况直接影响到我国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有序发展,一旦输电线路发生故障,轻者会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整个电网瘫痪,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探讨

导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供电企业面临全新的经济环境。要想提高我国输电线路的运行水平,就要推动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运用对于我国运维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1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采用的都是起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定期检修模式,这种传统的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模式,具有费用高、安全性低,检修周期长等特点,它与线路结构、电力设备性能的关联性不足,许多常态检查都有可能会影响供电。随着电力技术和电力产业发展,我国电力系统也逐渐朝着高电压、高参数、自动化方向不断发展,这种传统的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输电线路检修管理需求。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必须改革传统的输电线路检修管理模式,提高输电线路检修技术含量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从电力行业发展形态来看,我国电力系统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一些输电线路检修现代化智能技术如 GPS 技术、GIS 技术、远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等,也不断走向成熟,这些,都为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此同时,我国输电线路所用设备、线路的技术含量也不断提高,这些,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即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环境已经成熟,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专业人才

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一体化管理是一项包含内容众多的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具有较高要求,如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将增大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推进的难度,加上我国电网建设不断完善,输电线路越来越长,对输电线路检查和维修专业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专业人才缺乏对输电线路的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发展具有较大阻碍作用。

2.2 相关责任制度不健全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是一项涉及人员、分工等众多的工作,如果缺乏健全的责任制度,各项分工责任无法落实到专人,就会导致权责不明,在出现问题时互相推卸责任,使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情况,这对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具有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缺乏完善的制度制约,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就难以激发,必然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因此,要实现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一体化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度。

2.3 缺乏完善的管理模式

随着电力体统发展越来越快,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断出现,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两方面也各自实现了一定的突破,但是在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很多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以及信息管理、检修数据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缺乏成熟完善的模式,导致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一体化管理效率低下,难以达到预期的管理成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策略

3.1 构建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的管理系统

输电线路系统结构十分的复杂,因此开展检修工作时也比较困难。要想打造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的管理模式,首先就要创建一个运行检修一体化的管理系统,这样才能发挥系统一体化管理的功效。供电企业要学会借助现代化技术、通讯技术等等结合打造一个智能化运行检修一体化的管理系统,系统应该主要围绕输电线路的监测管理为核心,这样才能够借助系统来制定检修工作计划。要学会利用和专业化的智能分析系统,来深入的对于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了解。通过系统的数据继续拧扥系,计算出可行的工作方案。此外,还要做好检修计划的校验工作,这样才能够发现输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做出相应的检修工作。

3.2 打造智能化的管理平台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目标就是提高故障检修的效率,这样才能够及时的排出故障,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传统的方式运行和检修是检修是分离的,这导致达不到预计的检修成效。另外,人工检查、修理工作效率低下,质量没有保证。为此特别有必要依托智能科技,打造一个自主化的管控平台。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检修工作的时间,保证检修工作的高效开展。具体来说,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 对数据予以无限采集;② 对数据进行传输和分析;③ 对数据进行定位。其中,最为常见的智能化技术主要包含GIS 和 GPS 技术。GPS 技术主要是负责线路故障的定位,其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和速度,大大缩短线路故障的定位时间,提升检修效率,确保了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模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3 输电线路一体化承包模式

输电线路运行一体化管理需要以一体化承包模式为基础。在目前的阶段,很多输电线路的运行检修工作都采取的分区的承包模式。这种承包模式给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的管理形式增大了一定的难度,难以达成跨区域、跨范畴管理。为此,一定要对目前分区承包形式进行改进,增强各个承包地区的沟通和协作,逐渐对目前分区承包形式加以变革,实现规范的整体型承包,进而打造一个总体的运维系统,为输电线路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3.4 创建线路设备信息数据库

随着电力系统的升级,电力技术也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所以,输电线路以及各项电气设备等方面的检修出现日益复杂化的趋势,为满足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的要求,必须创建一个信息数据库。且各种输电线路及设备相关信息均可录入到该信息数据库中,并实现预测和总结等功能。参照数据库,运维人员第一时间发现线路运行过程中存有的不足,且采用恰当的举措进行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数据库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详细。比如,在对电气设备信息进行录入时,必须录入运行相关参数、规格型号以及检测记录等。只有切实提升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运维人员才能通过这些数据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精准判断。

结束语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是维持电网可靠运行的关键,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分析优化,建立完善的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对原有工作模式进行更新,争取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夏剑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分析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7:130~131.

[2] 黄眺信.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分析 [J].低碳世界,2017,02:137~138.

[3] 张海马.关于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分析 [J].通讯世界,2015(23):93,94.

[4] 董 伟,李春晓.输电线路一体化运行检修管理模式探讨 [J].机电信息,2013(21):160~161.

[5] 蒲廷兵.浅析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一体化管理 [J].机电信息,2013(12):169,171.

论文作者:袁华,魏拓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探讨论文_袁华,魏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