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多,然而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也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于施工的安全管理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型主要有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触电五大类,从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显示,每年施工现场触电死亡人数通常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 6%至 7%。下面文章对现场临时用电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针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具有临时性、作业环境恶劣、工地施工环境复杂多变、手持移动式电气设备多而杂等明显的特点,为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的生命及设备财产安全,根据笔者多年来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检查的经验,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及解决方法进行阐述,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内容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临时用电指的是由于工程建设实际需要,在短期内采用临时线路或者临时装置接入动力照明、试验等用电及用电系统。施工现场使用的临时用电比较随意,比较偶然。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大多数机械设备需要依靠电能来使用。因此,电能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诸多方便。然而,许多建设项目都是露天施工,耗电量大,施工环境复杂,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电气安全事故。可见,只有加强临时用电管理,规范临时用电制度,才能更有力地保障施工安全。
2 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施工安全教育培训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建筑施工参与人员的学历水平和学习能力较低,安全生产及安全防护意识较差,作业人员进行三违操作,三级培训不到位等。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不强烈,忽视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视其为可有可无的管理手段。现场安全教育培训走形式、可是不足。现场作业人员缺乏用电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深入了解与掌握施工用电安全规范,不注意知识储备的改进和更新,容易掉进经验主义的陷阱,现场作业违反规则制度程序操作,进而出现漏电或者触电等安全事故。
2.2 建筑电气标准执行现状
我国的建筑电气标准疏于对人身电击、电气火灾、电磁干扰等电气危害的防范,易留下隐患。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引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和一些发达国家电气标准。临时用电场所,由于作业人员学历、学识、工作经验参差不齐,加之学习、培训时间的欠缺,掌握标准规定程度不同,理解上的误差,导致安全管理制度不能有力执行,甚至可能因此产生设备元件及线缆选购错误、防护用品使用错误、安全防护不当等不安全因素导致事故发生。
2.3 其他问题
TN-S接线方式不清楚,重复接地概念不清晰,临时用电不重视“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施工用电制度胡乱接电,非电工私自接线,配电箱未及时上锁,断电检修时未挂设警示牌,带电电线裸露,临时电源线直接穿越通道门洞等等。
3 完善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的策略
3.1 建立完善现场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纠正管理人员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轻视态度,提升管理人员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知。安全教育培训按照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要求做到“教育先行,检查力度,整改执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日常安全教育培训、施工作业班前会安全宣讲等教育培训方法,使作业人员掌握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要求和正确操作方式,辨识临时用电作业中的安全不符合项,落实各项安全用电规定,杜绝违章用电行为,最终达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收伤害)要求。
3.2 临时用电安全标准化管理
正确佩戴符合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劳动保护用品是保护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必须的一种预防性装备,其质量必须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务必安全可靠。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劳动保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的管理制度。高压电工须配备高压绝缘鞋、高压绝缘手套、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护目镜、防护工作服等;低压电工须配备绝缘防静电靴、绝缘手套、安全帽、防护工作服等。临时用电区域应挂设安全警示标志。作业场所附近应设置安全应急设施,配备应急救援物资。
3.3 不断加强用电组织管理
1)首先应该根据现场特点建立和完善临时用电管理责任制,确立总承包单位负责制。明确配电室→总分配电箱→分配电箱及开关箱的管理责任,并落实到人。2)建立日常的安全用电分级检查机制,现场总包对分包单位检查,规范电工日常自查和巡查频率。3)与分包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必须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内容包含现场施工用电管理。对分包单位进入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分配箱、开关箱、手持电动工具、电焊机等)提出一定要求,使用前必须经总包单位验收合格。4)对分包管理必须要求专业电工、电焊工等特殊工种持证上岗。项目管理人员根据施工特点,对其他人员(设备机械维修,混凝土工,木工、钢筋工等)加强安全用电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提高现场临时用电知识的普及率,杜绝违章作业。特别是针对特殊环境(高温与潮湿)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临时性用电安全教育。并编制项目用电应急预案,在项目部设立用电应急人员,掌握一定的应急救援技能。并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演练,使急救人员熟悉急救程序,对预案中不合理部分和程序及时修改,以减少临时用电事故的发生。
3.4 完善临时用电技术管理
两级保护在施工用电中对人身触电事故的防范至关重要,并且起到防止电气火灾和设备损坏的作用。但现场实际会出现用电设备直接从分配箱接入,开关箱内一闸多用现象经常出现,甚至漏电保护器失灵还在使用。规范要求一机一漏,由于分配箱和开关箱漏电保护器动作时间不同,从分配箱接电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而且可能影响大面积用电区域。一闸多用就更严重,直接可能由于开关多用引起触电事故。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从用电组织设计和方案上对分配箱和开关箱合理设置,并对漏电保护器的型号合理分配,形成分级配置,避免由于开关箱位置布置不合理引起用电困难。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露天作业频繁,高温潮湿环境作业经常存在,而且施工人员相对素质较低,劳动保护意识不高,现场对防护用品(绝缘手套、绝缘鞋)不佩戴或使用不规范情况时有发生,当然不排除个别分包单位为节约成本而不配发。作为项目管理者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根据施工特点、进度、环境变化情况适时进行安全教育,让其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防护用品正确使用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在制度管理、人员管理、物资管理和现场工作环境管理等多方面采取一系列的安全强化措施,做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构建和完善相应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临时架设电力线路的安全维护及巡视工作,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得到严格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 周鑫.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监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2):16-17.
[2] 王立志.浅谈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及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2):273.
[3] 石权.试论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的组织措施[J].智能城市,2016,2(05):139+141.
论文作者:吴文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作业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现场论文; 人员论文; 教育培训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