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共青团工作重点
丁 玲
共青团云南省临沧市委书记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着迅速的变化,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的地位更加明显,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但服务的内容、方式、方法等还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共青团要不断探索创新更多有可操作性,科学合理的管理服务方式方法,更好地为青年服务。
抓实思想引领。一是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共青团十八大精神的学习教育,使广大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知时事、讲政治,动员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与新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使广大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与全国青年一道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持续开展好“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青年心向党”主题实践活动,引导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三是借助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自觉抵制旧风俗和封建思想。广泛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禁毒防毒教育等专题实践活动,强化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的法治观念,引导广大青年学习、认识和遵守法律,积极参与边疆农村法治建设。
抓牢技能帮扶。一是发挥组织动员优势,依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项目,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中广泛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解决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开口难”“难开口”等问题,帮助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提升语言沟通能力和技巧,为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迈出家门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动员优势,组织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依托各级团组织的青年之家开办火塘夜校、青年学习社,开展覆盖面广、联系面大的共青团技能提升培训和理论知识学习,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灵活多样、高效有序的办学模式增强学习吸引力,让广大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真正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三是充分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积极加强与各职业技能学校的沟通对接,通过采取联合办学方式,借助技能学校强大的师资力量、过硬的基础设施平台和雄厚的项目经费支撑,有针对性地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急需的职业技能进行专题培训。四是充分发挥灵活多样的工作模式,积极争取人社、招商等部门支持,坚持“以需求定培训、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输转”原则,在广泛开展“梦在远方,路在脚下——共青团与你同行”优秀外出务工青年经验分享交流活动基础上,联合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依托各级各类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直接搭建用工对接渠道,大力推进“团组织+企业+农村青年”培训就业输转模式,积极开展订单培训和定期回访工作,不断提升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各用工企业和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务工青年的需求做到有效衔接,无缝对接。五是充分发挥工作开展覆盖面广的优势,加强与农业、商务、供销、扶贫、工商联等部门的合作,努力整合共享各方资源,借助“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万企帮万村项目”“农广校进乡村”等其他部门的资源优势,结合帮扶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技能提升的需求,以联合教学、联创活动、联报项目等模式,开展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和农村青年技能培训提升工程等,帮助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有效掌握各类适用技能。
抓好融入社会。共青团不仅要帮助青年掌握谋生技能,更为关键的是要引导青年在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服务社会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一是对标对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尽快制定出台临沧市《实施意见》,为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与全国青年一道共享政策保障红利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引导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坚定对党思想上的认同、情感上的信任和行动上的归属。充分运用新媒体通过线上网络宣传和线下开展活动,动员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积极参与,帮助青年形成更多的辩证思维,具备更理性、更守法意识,不断增强理性思维能力和看待新鲜事物的见解,在社会实践中长见识、练本领,提高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三是帮助引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塑造健康人格,树立规则意识。除了在技能有效提升上给予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外因上的帮助以外,更应当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从内因上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公德心、自立心,让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都能拥有健全的人格,严密的规则意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凭借自身实力,主动融入社会,成就梦想。
(责任编辑 沈 艳)
标签:共青团工作论文; 少数民族地区论文; 技能提升论文; 共青团云南省临沧市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