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院 山东临沂 2777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建筑质量和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强化建筑工程的实际性能和质量,相关企业也在不断进行创新改革。其中,建筑结构设计非常关键,可以说是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性对策基础。但是在实际实际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逐渐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本文主要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怎样提高建筑安全性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隐患;安全性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建筑工程的规模、类型、复杂性等也在不断变化,建筑设计工作的难度也在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深刻认识结构设计上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建筑结构设计,为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1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概念
建筑工程项目流程复杂、环节众多,涉及的材料、技术、人力资源等也较复杂,而建筑结构设计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对建筑物的美观度、安全性、使用寿命、宜居性以及经济性等都产生直接的作用。本文重点探讨的是建筑结构设计中关于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基本概念和措施,目的是在设计阶段就高度重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指建筑物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保证整体的安全和稳定,保证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不会出现倒塌或严重破坏的安全事故等,因此安全性是衡量建筑结构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会对建筑物整体的美观度、宜居度、安全性等进行综合考虑,其中关于建筑结构安全性的考量主要是从建筑的安全、耐久、稳定、经济等几个指标出发的。
2设计原则
2.1保证建筑结构的统一性、完整性
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为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首要遵从的原则就是保证建筑结构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建造的大型地标性建筑物,要避免追求个性、追求标新立异而破坏建筑结构的完整性,从而影响建筑物的基本性能。建筑结构设计涉及到大量的零件、材料、结构选型等内容,如果想实现设计方案的良好应用,必须从整体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要确保建筑物中各个构件的受力科学、合理,且在保证整体完整的情况下实现受力的内部抵消、传递或者转移。
2.2重视多重防护的设计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多种类型设施配合提高整体的安全性,例如在建筑物中合理的划分出必要的消防通道、逃生通道以及公共安全聚集区域等。此外,要结合建筑本身的使用需求,例如用于居住、办公或娱乐场所等进行相应结构安全功能的设计。提高外围安全措施的设计,从而全面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
3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隐患因素分析
3.1建筑物的整体抗震度不够
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处于地震多发带,但相应的建筑工程设计存在不按照相关规定的情况,导致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不足,在发生地震的情况下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颁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目的就是提供建筑工程设计的参照标准,提高建筑的安全水平。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公司对设计的安全性重视不足,或为了节省工期或节约成本等目的而不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导致设计的方案不能满足抗震性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材料不满足要求
一方面,一些建筑工程公司为了节约建设成本,在方案中尽量减少钢材等材料的使用,而忽略对建筑物本身的安全性要求,导致最终的建造质量不达标,影响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一些公司则使用的是不合格的材料来降低成本,这些材料的韧性、弹性不符合规定,不能满足抵抗巨大外力作用的要求,因此也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
3.3建筑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
建筑结构设计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也是其安全性不高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复杂性增加,结构设计的难度也在加大,设计人员现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准确的计算,但是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会增加建筑工程的成本,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大部分企业都简化了这一过程,计算结果不够准确,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降低了安全性。
4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具体建议
4.1充分重视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一方面,对于相关设计工作人员,需注重自身设计专业水平的提高,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充分重视抗震的设计,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在实际设计工作过程中,加强现场调查,结合建筑体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的抗震设计。另一方面,需汲取之前在汶川8.0级大地震的教训,认识到地震对通信设施产生的极大破坏,然后优化抗震设计,使建筑体的周围设施设备的抗震性能得到有效提高。此外,还有必要严格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标准进行抗震设计,以抗震墙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大轴压比为例:(1)当抗震等级为一级,烈度为9度的条件下,需将轴压比控制在0.1;(2)当抗震等级为一级,烈度为7度或8度的条件下,需将轴压比控制在0.2;(3)当抗震等级为二、三级,需将轴压比控制在0.3。
4.2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建筑规范设计建筑结构
随着建筑业进一步的发展,建筑结构越来越被重视。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规定。而一个国家的规定不仅仅是技术性的,还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而且这些规定是与时俱进的,要不断修改,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过去的设计标准。为了提高建筑的质量,消除安全隐患,建筑设计人员要谨守本责,对建筑过程中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行为及时提出异议,并提出解决措施,以避免或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多的为人们考虑周全。同时,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存在违规行为且屡教不改的人员要及时举报,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4.3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首先,要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相关设计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效率和质量。设计人员在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要熟练的应用相关技术软件,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效果。最后,根据实际的计算结果,设计人员要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各个环节和细节进行审核,与实际情况比较分析,严格按照建筑结构设计程序进行,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4.4严格监测建筑的安全性
为了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强化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对建筑安全性的严格检测是非常必要的。首先,相关监测人员要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审核,保证每个设计细节都合理,同时具备符合要求的安全性。其次,要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建筑的安全性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出现安全隐患或者某些结构出现变形等问题,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技术的沟通,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关键。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影响重大。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全面了解,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解决,进而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保证其安全性,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这对建筑工程健康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伟.建筑工程设计中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措施分析[J].2016.
[2]罗奕晓.建筑工程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分析[J].四川水泥,2016(9):67.
论文作者:邱振兴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建筑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安全性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物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