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阐释与汉语神学的路径——评谢文郁的《道路与真理——解读〈约翰福音〉的思想史密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约翰论文,汉语论文,神学论文,福音论文,圣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刘小枫等学者提出汉语神学的概念与思路以来,汉语神学日益在华人学术界与基督教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刘小枫认为,“对汉语基督神学的发展而言,要考虑的问题首要是自身与理想形态的基督神学的垂直关系,即汉语思想之语文经验如何承纳、言述基督事件和反省基督认信。”①但在拥有深厚传统的希腊语神学、拉丁语神学、德语神学等西语神学面前,汉语神学目前仍然十分单薄,不可避免地受到西语神学的强烈影响。“鉴于基督神学是西方的神学,西方基督神学就取得了权威解释的地位,从而汉语思维者如若进入基督神学,则只能通过西语神学。这样一条诠释进路将使汉语神学永远是西语神学的尾巴。”②
但汉语神学仍有独立发展之可能,原因在于“直接面对基督事件,关键的是直接面对基督拯救。”③而基督拯救更多依赖个人的信仰与体验,“基督事件的福音消息是对个体的原初性生存体验而诉说……对基督事件的理解,当植深于个体的直接的原初生存体验”④,这就为汉语神学打破西语神学的“权威解释”,构建独特的汉语基督教神学体系提供了一个路径。也正是在这种危机与希望之中,谢文郁独力完成了《道路与真理——解读〈约翰福音〉的思想史密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重新翻译和阐释了《约翰福音》,深入借鉴了但没有盲从西语神学的“权威解释”,而是从汉语思维者和中国基督徒学者的角度给出了独特的诠释。
一、《圣经》翻译与汉语神学
《圣经》是上帝的启示和基督教的核心,对之进行翻译与阐释是汉语神学发展的基础。正如刘小枫所言,“基督神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谈论圣经中启示的上帝,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上帝观念,因此,理解和解释圣经,是神学的首要工作。按照布尔特曼的说法:‘神学的任务就是翻译圣经。’”⑤
希伯来语和希腊语是建构基督教神学的初始语言。因为基督事件首先发生在希伯来语社会,后传播于希腊语社会,《旧约》与《新约》分别首先用这两种语言写成。“基督事件自然是所有基督神学的共同根源,但基督事件却是发生在希腊化了的犹太世界,并以希腊语记载下来的,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犹太——希腊神学’了。”⑥在拉丁语世界的传播过程中,基督教的神学体系得以完成。因此,“基督神学的原始思想的语文主要为希伯来语、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希伯来思想和拉丁语思想的语文经验建构起历史的基督神学之原始型态。”⑦由此,这三种语言取得了阐释基督事件的优先权,神学史上的大学者多精通于这三种语言,如马丁·路德、加尔文等。因此,汉语神学的发展,必须重视希伯来语、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神学原典的阅读与阐释。
但马丁·路德通过个人宗教体验并在吸收和批判这三种语言神学的基础上,将《旧约》和《新约》分从希伯来语和希腊语翻译成德语,并进行了大量的《圣经》阐释;同时在这个翻译与阐释的过程中,规范了德语的词汇和语法,促进了现代德语的形成。在此两点基础上,德语神学才逐步兴起。路德没有盲从历代教父的权威解释和罗马教廷的权威教义,而是从自身的宗教体验出发,重新发现和领悟了“因信称义”,创立了基督新教,从而开启了基督教会的新纪元。这证明了后来的语言在基督教神学上也可以取得早期语言同样的地位。语言是上帝与人沟通的途径,但并非最关键的,因为耶稣基督的《新约》就是用希腊语,而不是以作为凡人耶稣的母语——希伯来语写成,《新约》中记载耶稣的话语中只有4句⑧。而对人的神学最关键的还是个人信仰基督的宗教体验,与母语最为关切。由此,何光沪提出了母语神学的概念:“几乎所有的神学著述都是神学家用母语进行的,换言之,神学基本上都是‘母语的神学’”⑨。这就使汉语神学的发展成为可能。
基督教传入中国以来,《约翰福音》已经出现了十多个汉译版本,但仍有不足之处。于是,谢文郁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重新翻译了《约翰福音》,翻译过程是:“先弄清希腊文原文的字义和语法结构,并给出一种大概的翻译,然后把自己的理解和这些中英文译本加以对比,接着对自己的译文进行修改,在文本分析讨论完之后再行润色译文。”⑩由此依循了翻译—阐释的路径,将母语神学与早期语言的神学以及其它语言的神学结合起来。翻译的很朴实,却更加贴近原意。如《约翰福音》1:1,和合本翻译为“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关于重要的概念逻各斯(λóγο?),谢文郁认为,“《约翰福音》作者基本上是在日常语言的意义上使用λóγο?的。”(11)因此译为“本书所言在本源里;本书所言与神同在;本书所言就是神。”(12)和合本翻译成“道”,则有概念抽象化的倾向,而且使读者产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中“道”的联想;谢文郁翻译成普通的“言”,反而更加接近经书的原意。
二、《圣经》阐释的路径
《圣经》的阐释有着悠久的传统,本身也成为了神学的一部分。《道路与真理》对《约翰福音》的阐释,笔者认为,主要遵循了以下三种路径:
(一)基督新教的字面阐释路径
中世纪天主教会解释《圣经》的方法曾非常复杂,主要有四种解释方法:“一、字面的意义,经文按照字面评论。二、寓意的意义,某些圣经经文的解释是为了提出教义的陈述。那些经文也许是含糊不清,也许有字面上(因着神学的理由)对读者而言是不能接纳的意思。三、借喻或道德的意义,某些经文的解释是为了对基督徒的行为提出道德的指引。四、属灵或神秘的意义,某些经文的解释是为了指出基督徒的盼望所在,指向神在新耶路撒冷的应许的未来应验。”(13)过多地强调寓意或借喻,容易造成过度阐释,掩盖《圣经》的真实含义。如《约翰福音》21:10—11中,西门彼得共捕得153条鱼。奥古斯丁对此作了很多复杂且显得牵强的解释,如一种可能性是:“1+2+3…+17=153,因此,153是由17决定的。17=10+7,10是一个完善的数,如十减;7是神创造世界用的天数。第二种可能性是:7×7+1=50(7是上帝创造天地的数字,1是独一无二的上帝之数);50×3=150(3指示着三位一体);150+3=153(3指示着三位一体)。”(14)
与天主教的复杂解释相反,创立了基督新教的马丁·路德则认为,只能从字面上理解《圣经》。1515年,他说:“寓意、借喻或属灵意义在圣经中是没有价值的,除非同一真理在其他地方按照字面清楚说明。否则,圣经就会成为一个笑柄。”(15)相反,“只要按照经文原初的历史背景,运用一般的文法规则去理解,就能了解它的意思。”(16)谢文郁继承了路德以来基督新教的解经传统,以《圣经》的字面意思为核心。关于153条鱼,其实这未必是什么微言大义,谢文郁认为,仅仅因为“对门徒约翰来说,这次门徒与耶稣相聚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以至于把捞上来的鱼的条数都记得清清楚楚。”(17)
(二)概念史的阐释路径
概念史(Begriffsgeschichte)的研究方法也被称为历史语义学(Historische Semantik),于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出现,以八卷本的《历史基本概念:德国政治—社会语言历史词典》(18)为标志,“并以此宣称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特殊方法的特殊地位”。其主要前提便是:“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并凭借概念成为历史。”(19)“概念史关注一些特殊的、重要的语词,既审视语言符号的形式又探究它们的语义和作用,并在这两个层面上描述和勾勒一个概念的常态、断裂及其变化。”(20)谢文郁在展开对《约翰福音》的翻译与阐释之前,先在导言中分析和讨论了文本中的几个关键概念,如弥赛亚、基督、逻各斯、理性、信仰、真理、生命等在希伯来语和希腊语的语境中的起源与变迁,在正文中分析时,又进一步阐释了相关含义。《约翰福音》较之另三部福音书的独特之处,即在于对古希腊哲学概念的系统运用,“在展现耶稣的基督身份的同时,重新界定了希腊哲学的一系列核心概念(如真理、生命等)。……对这些概念的重新界定改变了希腊哲学的发展方向。”(21)
(三)语境主义的路径
语境主义(Contextualism)的主要代表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英国的剑桥学派,如昆廷·斯金纳,反对传统研究政治思想史的方法——只集中于研究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而是要“集中探讨产生他们作品的比较一般的社会和知识源泉。”(22)《约翰福音》的作者也是生活在希腊文化的氛围之中,作者与听众对希腊社会的一些基本概念有共同的认识,只有还原出这样的知识场景,才能真正理解文本的原意。“原意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词句的本义,二是言说的意图。只有从文本和语境的相互关系着眼,才能获得思想的原意。”(23)又如美国的政治思想史学者伯纳德·贝林(Bernard Bailyn)与戈登·伍德(Gordon Wood)等认为,“要理解一种思想观念及其来龙去脉,仅从文本着眼是不可能的,要关注文本形成时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氛围,特别是要考虑言说方式和用词习惯,要辨析言说者赋予核心语所的意义。”(24)
语境主义将文本放入世俗日常生活的背景中,去除了语言的神圣化。基督事件和记载它的《圣经》本身是神圣的,但使用的就是犹太人和希腊人的普通语言,每个字词都根植于日常社会中,只有将《圣经》放在这个语境下,去除赋予在每个词上的神圣性,才能避免所谓的“权威解释”,得出更为准确的解释。谢文郁探究了《约翰福音》中希腊语的原意及其在古希腊社会中的日常用法。如《约翰福音》1:14中的λóγο σρξ γνεто,和合本翻译为“道成肉身”,英文版多翻译为The Word became(was made)flesh。路德翻译的德语《圣经》为:Das Wort ward Fleisch(25),Herder版天主教德语《圣经》翻译为:Das Wort ist Fleisch geworden。(26)中世纪的神学多从incarnatio(附身)的角度来解释,引发了本体论上的争论,以及人们对耶稣人性的否定。(27)谢文郁考察γνεто在当时希腊语中的用法,“不指称一物变另一物的过程,而是指一物就在那里了,存在了,或有了。”(28)谢文郁将λóγο σρξ γνεто翻译为“本书所言乃是一个肉体之躯”(29),解释为,《约翰福音》作者在此句中主要是为了强调耶稣的人性,从而得出了与传统解释截然不同的含义,为理解《约翰福音》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些概念在历史上不断演变,但人类有些情感和场景却是共通的,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语境。如“见证”是该书解释基督教恩典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超越希腊哲学真理困境与犹太寻找神的困境的关键方式。谢文郁的解读是从“见证”是一个法律用词出发,以世俗社会法庭中“证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在场与诚实”(30)为逻辑起点,论证了施洗约翰对耶稣的见证、耶稣对上帝的见证等核心论题。
三、《道路与真理》对汉语神学的意义
《道路与真理》将新约神学研究与古希腊哲学研究结合起来,阐释了面对犹太人与古希腊哲学的困境,即犹太人遵守摩西律法,为弥赛亚设定了标准,“把自己的理解强加在启示者身上”(31),从而无法认识真正的弥赛亚,陷入了困境。古希腊哲学执着地通过理性追求真理,但“理性认识论的核心问题乃是确立推论前提的真理性。”(32)古希腊哲学无法确立真理的标准,因此陷入了怀疑主义的困境。《道路与真理》通过分析认为,《约翰福音》的作者已经认识到,困境的原因在于,犹太人和古希腊哲学实际上都是将认识神和真理寄希望于自己的判断(33),但人实际上是无法认识神和真理的,只有神和真理主动向人显示,人才能认识神和真理。耶稣就是神派遣来的,只有耶稣可以见证神和真理的存在。人只要信仰耶稣,就能认识和接受神与真理。如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34)通过耶稣的见证和对耶稣的信仰,实际上解决了犹太人和占希腊哲学的困境。这就是《约翰福音》提出的恩典真理论。谢文郁对《约翰福音》的所有诠释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书名“道路与真理”也揭示了《约翰福音》的主旨,即耶稣就是道路,神就是真理,只有通过耶稣才能认识真理。《约翰福音》试图超越犹太人和古希腊哲学的困境,因此具有巨大的思想史价值。
《约翰福音》对中国思想界,尤其是汉语神学具有巨大价值,谢文郁对此有相当的自觉,他认为,“《约翰福音》对汉语基督教神学构造有主导性作用。……在缺乏对《约翰福音》思想史解读的基础上所建构的神学是无法对中国思想界说话的。”(35)这也是他翻译并阐释《约翰福音》的根本原因。
《道路与真理》继承了基督新教的字面阐释路径,并应用了概念史与语境主义的路径,从思想史的新视角,阐明了《约翰福音》与希腊哲学的内在关系,成为了现代《圣经》诠释的重要文本,而且对汉语神学而言,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上的借鉴意义:汉语神学的构建,应该重视《圣经》原典,尽量阅读希伯来语与古希腊语原典,分析原文的语法结构、词汇含义的演变。由此,通过文本分析,做到了“让文本自己说话,让文本在解释中说话。”(36)对《圣经》应该进行处境化理解,重视语言,但不神化语言,将文本放置在历史发生时的古代犹太与古希腊社会的场景和语言习惯中,再进行阐释。除了由古典语言撰写的《圣经》,希腊语神学、拉丁语神学、德语神学等西语神学中还蕴含大量的基督教属灵信息、宗教体验和深邃的解释,在汉语神学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大力借鉴这些思想资源,但又不盲从西语神学,对其“权威解释”应该批判地吸收,从自身的宗教体验出发去面对基督事件。
《道路与真理》借鉴了奥古斯丁、加尔文等神学巨人对《约翰福音》的阐释,但缺憾在于没有吸收马丁·路德的观点。路德的《圣经》翻译和诠释都对基督教神学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路德非常看重《约翰福音》,从1512至1542年间,多次专门进行关于《约翰福音》的布道。对汉语神学界而言,这仍是一座待开发的宝藏。本文接下来以《马丁·路德布道集》为文献基础,分析路德关于《约翰福音》的布道,与谢文郁的解读进行了比较,从而为理解和阐释《约翰福音》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四、马丁·路德的回应
谢文郁的《道路与真理》在对《约翰福音》的字词进行系统阐释的基础上,主要从人的判断与上帝恩典两种出发点的对立出发,强调只有通过上帝的恩典才能获得真理。马丁·路德没有对《约翰福音》进行系统的解释,但在多次布道中抓住了《约翰福音》的核心信息——因信称义,阐述了自己的神学思想,同时侧重对听众的教化,并批判了罗马教廷及其教义。
由于两者都深刻地领会了《约翰福音》的基本精神,在解经上都立足于字面的基本含义,因此两者在一些核心问题上的阐释是一致的。如《约翰福音》1:19—28主要涉及施洗约翰对弥撒亚身份的否定和对耶稣的见证。谢文郁对这段经文的处理,主要从见证基督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法利赛人对施洗约翰的考察过程,阐述了犹太的传统。路德则强调了见证在福音中的重要作用:“《约翰福音》没有教导我们应该遵守的十诫或者像其他福音书一样强调善行,而是记录基督是谁以及他干了什么。这部福音书中最主要和必要的部分,就是说出,施洗约翰是见证人,给出了基督的见证。”(37)路德认为,见证(Zeugnis)在德语中是多义的,这里的含义是“关于耶稣的布道或言语。”(38)路德批判道:“有知识的人,心中有自己想要的那种基督、以利亚和先知。”(39)“犹太人所期待的基督,他应该是名世俗的国王,带着骏马、战车、骑士而来。他们等待以利亚,他带着火焰车;他们等待先知,他应行许多大的奇迹。”(40)这实际上就是谢文郁所说的“自己的判断”。又如《约翰福音》8:46—59记载了耶稣与犹太人关于见到亚伯拉罕的争论。路德认为,“基督自己认识到,他是真正的永恒的上帝。”(41)路德分析,耶稣用的是bin ich(“我是/存在”现在时),而不是过去时war ich(“我是/存在”过去时),“Ich bin意味这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结束。”(42)谢文郁也分析耶稣话语中的时态问题,接下来主要从奥古斯丁的时间观与对“现在就是永恒”的理解来解释耶稣与犹太人的争论。(43)又如《约翰福音》经文16:16—23中,门徒们运用理性无法理解耶稣的话。路德劝导基督徒要忍耐,坚守基督的教导,永乐很快就会到来。血肉之躯与理性都不能正确地理解,面对苦难时,运用理性,只会更加痛苦。(44)谢文郁批判犹太人通过判断无法认识基督,与路德的这个思路较为一致。
由于布道体裁的特殊性,路德在论述风格与阐释视角上都与谢文郁有着较大的不同:
(一)路德布道的一大特点是立足于宗教改革的时代背景,对教皇制进行了批判
如路德在关于施洗约翰见证耶稣的布道中说:“施洗约翰比所有的教皇都要高明和神圣。”(45)而人类有放弃施洗约翰的见证的倾向,因此要不断地向人类见证耶稣。要理解路德对这段经文的布道,就要深入宗教改革的语境。路德指出,不仅使徒时代的人,宗教改革时代的人也不相信施洗约翰的见证,布道的主旨在于使人们相信施洗约翰的见证。(46)
又如《约翰福音》2:1—11记载的是耶稣参加婚礼并首次施行神迹的事。谢文郁主要强调神迹问题,应该“从恩典真理论出发来认识耶稣所作的事情。”(47)耶稣说“我的时候未到”,表明“耶稣对自己的独子身份有完全清楚的意识。”(48)路德在布道中对此则未予关注。路德主要从婚姻的角度论述,反对天主教会关于独身的教义。(49)又如《约翰福音》16:16—23记载了门徒的困惑,路德由此批判了罗马教廷“教义无谬论”:“我们可以看到,即使耶稣的门徒在受难与复活的最高教义上也会犯错误。”(50)
(二)路德布道的另一大特点则是注重道德教化
如关于耶稣参加婚礼的经文,路德强调十诫中的“当尊敬父母”,这是路德家庭伦理的核心。“婚礼,必然有父母、妻子、主仆等……主将此命为神圣的生活和神圣的身份,我们不能轻视婚姻身份,而是要尊为上帝的造物,坚守这个秩序。”(51)父母的职分都是神圣的,“在家里也能很好地服侍主。”(52)耶稣帮助酒席上的用人解决了酒的难题,路德因此强调耶稣会帮助有困难的人。(53)
《约翰福音》6:1—15记载的是五鱼二饼的故事。谢文郁主要从两种生存出发点之争入手来进行解读,即一些犹太人在判断中认识耶稣,与在信心中认识耶稣是相对立的。耶稣因为这个神迹,被很多人认为是先知,但耶稣的反应很消极,离开了。路德则关注“上帝喂养人类”这个事实,将之与信仰联系起来,进而阐释了两个方面:一是富贵和贫穷是阻扰信仰的两大原因,富贵者轻视信仰,贫穷者无心信仰,路德提出一种中间道路(Mittelweg),既不要太富,也不要太穷,而是要学习信仰上帝,他会赐予我们足够的粮食。二是在众人吃饱后,耶稣命令将剩下的零碎收集起来,免得有糟蹋的。路德以此教导人要节俭,不要浪费。统治者也应该以约瑟为榜样,在丰年储备粮食,为荒年作准备。(54)
(三)由于解经的形式与出发点的巨大差异,两者的解释中也有截然不同的地方
如《约翰福音》12:12—19中,谢文郁主要从犹太人对耶稣的两种态度出发,认为他们都是在判断中形成的,而不能认识到耶稣的独子身份,一方要除掉耶稣,一方随时会抛弃耶稣。(55)路德则重点区分世俗王国与耶稣王国的区别,认为耶稣骑驴进入耶路撒冷,不仅是为了实现先知的预言,更是为了展现他的王国的种类与特征,(56)即耶稣作为国王,施行属灵治理,“人们不再忧伤,虚弱或生病,而是拥有永恒的快乐、健康、强壮和亲新。”(57)路德由此阐述了他“两个王国”的理论。对于耶稣骑驴,受到犹太人的欢呼,谢文郁认为:“这是一个备受尊崇的姿势。”(58)而路德认为,犹太人并不尊重耶稣,就是因为他骑驴而来,非常穷。(59)路德还特别强调,这头驴是借来的。(60)
整体而言,路德虽然没有对《约翰福音》逐字逐句进行系统解释,但在布道中抓住了因信称义的核心教义,针对宗教改革时代的信仰与教会问题提出了批判,而这些问题超越了时代,至今存在,因此,路德的布道对当代的《圣经》诠释仍具有巨大意义,对理解《道路与真理》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同时这也证明了《圣经》具有多维的阐释空间。
注释:
①刘小枫:《现代语境中的汉语基督神学》,收录于李秋零、杨熙楠主编《现代性、传统变迁与汉语神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页。
②谢文郁:《基督神学的诠释概念》,收录于李秋零、杨熙楠主编《现代性、传统变迁与汉语神学》,第78页。
③谢文郁:《基督神学的诠释概念》,同上。
④刘小枫:《现代语境中的汉语基督神学》,《现代性·传统变迁与汉语神学》第28页。
⑤刘小枫:《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34页。
⑥李秋零:《关于汉语神学的几点思考》,收录于李秋零、杨熙楠主编《现代性、传统变迁与汉语神学》,第231页。
⑦刘小枫:《现代语境中的汉语基督神学》,第25页。
⑧即《马可福音》5:41“大利大,古米”(闺女,我吩咐你起来!);7:34“以法大”(开了吧!);14:36“阿爸,父啊!”15:34“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27:46中称呼为“以利”)参见杨慧林:《〈圣经〉诠释中的意义问题》,收录于李秋零、杨熙楠主编《现代性、传统变迁与汉语神学》,第456—457页。
⑨何光沪:《汉语神学的根据与意义》,收录于李秋零、杨熙楠主编《现代性、传统变迁与汉语神学》,第146页。
⑩谢文郁:《道路与真理——解读〈约翰福音〉的思想史密码》,第4页。
(11)同上,第63页。
(12)同上,第59页。
(13)(15)阿利斯特·麦格拉斯:《宗教改革运动思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52页。
(14)(17)谢文郁:《道路与真理——解读〈约翰福音〉的思想史密码》,第540页。
(16)布鲁姆伯格、哈伯德:《基督教释经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53页。
(18)Otto Brunnet,Werner Conze und Reinhart Koselleck,Geschichtliche Grundbegriffe,Historische Lexikon zur politisch-sozialen Sprache in Deutschland.Stuttgart:Ernst Klett Verlag,1972.
(19)方维规:《历史语义学与概念史》,收录于冯天瑜等主编《语义的文化变迁》。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20)同上,第13页。
(21)谢文郁:《道路与真理——解读〈约翰福音〉的思想史密码》,第9页。
(22)昆廷·斯金纳:《近代思想的基础》(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页。
(23)李剑鸣:《历史语义学、语境主义与政治思想史研究》,收录于丛日云、庞金友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51页。
(24)李剑鸣:《历史语义学、语境主义与政治思想史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论研究》第238页。
(25)Die Bibel,Luther-übersetzung,Stuttgart: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1999.
(26)Die Bibel,Einheitsübersetzung Altes und Neues Testament,Freiburg:Verlag Herder,2006.
(27)参见谢文郁:《道路与真理——解读〈约翰福音〉的思想史密码》,第99页。
(28)同上,第100页。
(29)同上,第88页。
(30)同上,第83页。
(31)同上,第18页。
(32)参见谢文郁:《道路与真理——解读〈约翰福音〉的思想史密码》,第24页。
(33)同上,第37页。
(34)《约翰福音》14:6,《圣经》(和合本),上海: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2007年。
(35)谢文郁:《道路与真理——解读〈约翰福音〉的思想史密码》,第5页。
(36)同上,第4页。
(37)Martin Luther,Die Predigten,Gttingen:Vandenhoeck & Rupereht,1983,p.30.
(38)Martin Luther,Die Predigten,p.30.
(39)(40)Martin Luther,Die Predigten,p.33.
(41)Martin Luther,Die Predigten,p.154.
(42)Martin Luther,Die Predigten,pp.154—155.
(43)谢文郁:《道路与真理——解读〈约翰福音〉的思想史密码》,第295—296页。
(44)Martin Luther,Die Predigten,p.213—214.
(45)Martin Luther,Die Predigten,p.31.
(46)Martin Luther,Die Predigten,p.34.
(47)谢文郁:《道路与真理——解读〈约翰福音〉的思想史密码》,第143页。
(48)同上,第144页。
(49)Martin Luther,Die Predigten,p.84.
(50)Martin Luther,Die Predigten,pp.211—212.
(51)(52)Martin Luther,Die Predigten,p.84.
(53)Martin Luther,Die Predigten,p.85.
(54)Martin Luther,Die Predigten,p.147—150.
(55)谢文郁:《道路与真理——解读〈约翰福音〉的思想史密码》,第350页。
(56)(57)Martin Luther,Die Predigten,p.159.
(58)谢文郁:《道路与真理——解读〈约翰福音〉的思想史密码》,第351页。
(59)Martin Luther,Die Predigten,p.160.
(60)Martin Luther,Die Predigten,p.161.
标签:约翰福音论文; 圣经论文; 基督教教义论文; 文本分析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读书论文; 耶稣论文; 基督教论文; 天主教论文; 思想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