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解放了,教室的困境就解决了_学习小组论文

学生解放了,课堂的困境就解决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境论文,课堂论文,解决了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生本教育是发动学生学习的教育

哪个老师敢说“我的课堂没有学生睡觉”?

几个月前,我刚到这所学校工作,令我感到头痛的是:学困生太多,很多学生厌学或者根本不学.一个班如果只有三、四个学生上课睡觉,我就非常欣慰了.有一次全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我说:“哪个老师敢说‘我的课堂没有学生睡觉’?”我望着大家,许多老师低下了头.突然,一位老师小声说:“我可以!”全场哄堂大笑,原来他是体育老师.

本学期我校开展生本实验教学改革,短短的3个月,变了!真的变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原来上课睡觉的学生现在不睡了.教师都敢骄傲地说:我的课堂没有学生睡觉了.

生本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小组学习,为提高学习小组的工作效能,在实验中,我们建立了小组评价机制,对小组实行量化考核,实施“捆绑”评价.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班有几个同学无心学习,上课经常睡觉,所在小组量化考核分数偏低,其他成员意见很大,甚至提出不愿意和他们一个小组的要求.于是教师和组长商讨,决定修改小组评价量化考核条款,针对这几个同学增加一条:只要这几个同学上课不睡觉,每节课加5分.果然见效,这几个同学上课真的不睡觉了.但是,不睡觉不等于学习.这几个小组的考核分数上去了,其他小组又有意见了.组长们决定再次修改考核条款:这几个同学上课不睡觉,但还要加强学习,只要每天记住一个英语单词,写一个语文生字词,做一道数学选择题就加5分.

这对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这只是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外动力,还没有解决原动力的问题.

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求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班上成绩好的学生表现的机会很多,其实,学困生更需要得到这种机会,更需要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所以,生本实验中我们有一种激励学困生的方法,让学困生“先喝鸡汤”、让学困生“闪亮登场”,表现自己.

教师不改作业可以吗?

批改作业是帮助学生纠错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我提出了作业批改的要求:

1.作业中的错误必须改出来.

2.要当面辅导指出错误.

3.要出“姊妹题”让同学订正.

4.要跟踪订正的情况.

教师们听到这样的作业批改要求,一片哗然:即使教师有三头六臂,不睡觉不吃饭也没有时间和学生面批面改呀!更何况学生也没有时间让老师面批面改呀!

是的,老师是不可能做到这些的.但是,如果让学生改学生的作业,就完全可以达到改作业的四层次要求.实验初期,教师改大组长的作业,大组长改中组长的作业,中组长改小组长的作业,小组长改组员的作业,一个学生只要改两到三个同学的作业即可;条件成熟后也可以组与组之间交叉改作业.优生改作业可以从别人好的解法中得到启发和借鉴,与不同解法的同学进行探讨甚至争论,撞出思想的火花;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作业批改,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训练过程.

为了能更好地调动学生改作业的积极性,保证批改质量,小组评价量化考核中有这样的条款:批改作业一次得1分,辅导了加1分,出“姊妹题”了再加1分,如果有跟踪订正情况的再加1分学生改作业比教师改得更好,何乐而不为呢?这里绝不是偷懒,而是老师有足够的教育智慧.

学生出考题不都考满分了吗?

我曾经指导七年级数学教师各班自己出单元测试题进行检查:让全班每个小组出一套或半套测试题,然后,教师把12个小组出的测试题组合成一套试卷,不要增加一道题,也不要更改一个数据,小组出的题目被采用要给予奖励.

有位教师质疑我:“学生不都考满分了吗?这样的测试有什么意义?”

我反问:“难道你不需要这样的满分吗?”

这位教师一愣神,顿悟了.因为小组出的题目被采用能得到适当的奖励,这些题目一般质量比较高,学生要考满分需要把12套试卷上的题都会做.如此检测,学生考前复习热情空前,学生学得不仅主动而且生动.

二、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抽象概念学生可以先学吗?

前不久,我应邀到新疆去作有关生本教育的报告,会务组要求我给维吾尔族的孩子上一节生本研讨课,我欣然接受.

我拿到的课题是初中数学“函数的概念”新授课.数学教师都知道这节课几乎是中学数学最难上的课.准备阶段,一位老师说:“如果按传统的教法,由教师来讲难度都很大,不容易出彩,用生本的教育理念授课更难,先学后教,这个内容学生如何能先学呢?更何况新疆离广州这么远,又不熟悉学生和当地的教育状况,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听课,压力很大,还是换一个课题吧?”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方法上强调“先学后教”,只有有了学生的“先学”,学生有了“对话的基础”,学生的大脑充实了,才可能更好地思考,才可以展开小组讨论,思维才能在碰撞中产生火花.

能让学生先学起来是问题的关键.前置作业的布置一定要“简单、根本、开放”,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进入即“简单”,问题要切入概念的核心即“根本”,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即“开放”.

遵从这一原则,我用电子邮件给远在新疆的学生布置了这样的前置作业:

1.例:长方形的一条边长为2,另一条边长为x,长方形的周长为y,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解:y=2x+4,其中x>0.

模仿以上例题,请你再举一例.

2.结合课文,你能指出函数的概念吗?思考:y是x的平方根,那么,y是x的函数吗?

这一节课,维吾尔族的孩子表现得无比精彩,他们举的例子有一次函数的,有二次函数的,有反比例函数的,还有含根式的函数,他们还就x的取值范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函数概念理解得很到位,同学们说:y是x的平方根,那么,一个x对应两个y,例如4的平方根是±2,y不是x的函数.

课后,听课教师把我团团围住,邀请我到他们学校去上课.他们说一节课老师没怎么讲,倒是学生讲得头头是道,没想到课可以这样上!我说:“是你们没想到学生可以这样学,是你们不相信学生可以这样学.其实,是老师的无为,成就了学生学得精彩.”

一节课可以学完6课时的教学内容吗?

生本教育强调先会后学.这里的“会”是“领会”的意思,即先领会再学习;而这里的“学”指的是对事物认识的理念化或者是符号的表述.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能让数学知识生长的“根”,帮助学生把“根”扎好,只要学生领会到问题的本质,知识就能在学生的大脑中蓬勃生长.为了让学生领会问题的本质,教学中,要尽量排除“数学符号语言”带来的干扰,有的数学家提出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甚至要“得意忘形”.

人教版初中数学把“幂的运算”这个教学内容分成了6个知识点,分别是: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乘多项式)、同底数幂的除法、整式的除法.常规教学中,大约需要6个课时分别学习幂的运算中涉及的6个法则.

传统教学中,用6个课时逐条教法则,是“注重形式,淡化实质,得形忘意”的做法.本实验中,表面上一节课学完了6节课的内容,但其意义仅仅是一节课学完了6节课的内容吗?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还需要教吗?

生本实验班的罗老师,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紧紧地抓住“等式的性质”这一根本进行教学,即a=b,c=d则a+c=b+d.她认为只要把“等式的性质”搞清楚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就可以少教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就是“等式的性质”的应用.

在学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恰逢罗老师要外出参加学习交流活动.但罗老师没有要求学校安排其他教师代课,她说: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还需要教吗?不也是“等式的性质”的应用吗?

于是,她召集了学习小组组长,一起商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计划,要求学生加强自主管理.一个星期老师回来后,年级进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单元测试,老师一次课可都没上,学生考试又会如何呢?令人惊奇的是,罗老师班里学生的平均分是92分,而年级平均分是73分,更令人惊叹的是她的班居然有32个同学得了满分.

标签:;  ;  ;  

学生们解放了,教室的困境就解决了_学习小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