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喇嘛甸镇卫生院 163713
摘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与其它肠梗阻有相同之处,都表现为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其明显的特殊性。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首选保守治疗,在一般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具有通里攻下,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中西结合抗炎,促进肠蠕动,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肠黏膜屏障,防止细菌移位的作用,可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与绞窄性肠梗阻治疗方法及预后明显不同,因此,一定要警惕绞窄性肠梗阻的存在,一旦确立诊断,要果断改变治疗模式,争取最好的医疗效果。
关键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
肠梗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和纠正内稳态。除此之外,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还有其明显的特殊性。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初期,病人的消化液分泌量可以很大,大量消化液积聚于肠腔内,不但加剧了肠壁的水肿和肠腔扩张,加重水电解质紊乱,也使肠功能的恢复受到影响。此时应给予生长抑素减少消化液的分泌量。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程一般较长,统计结果表明病人的平均治愈时间约为1个月,因此应作长期打算,长期禁食势必造成病人营养状况的急剧恶化,同时由于禁食、胃肠减压等原因,腹部手术后并发的肠梗阻有多种类型,并且术后不同时期所发生的肠梗阻原因也不相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系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我院采取保守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取得了可喜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间我院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18例病历资料,男8例,女10例,年龄23-71岁,临床体征:腹胀是最主要表现,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有或无腹痛、呕吐等症状。查体无肠形及蠕动波,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无高调肠鸣音。腹部X线片示全腹散在液平并肠腔积液,无局部肠管充气;超声提示肠腔积液积气,盆腔少量积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治疗方法:西医抗炎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使用广谱抗菌素,制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经胃管灌注或保留灌肠,日2次。中药基本方为:厚朴15g,枳壳15g,桃仁10g,赤芍15g,大黄20g(中药汤剂有院中药局提供),芒硝15g(冲服)日1剂,加水400ml煎至200ml,分两次胃管内注入,注药后夹闭胃管1h,分两次做保留灌肠至肠梗阻缓解且能进食后停中药。
2.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所有病例均治愈,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腹部不胀,触按柔软,恢复饮食后肠梗阻症状不再出现。
3.讨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与其它肠梗阻有相同之处,都表现为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其明显的特殊性。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除有近期腹部手术的病史外,还有一个较明显的特征,即病人术后可能有少量通气或通便,但绝不能据此认为胃肠道功能已经恢复,可以进食了,因为一旦进食马上出现梗阻症状。肠梗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和纠正内稳态。除此之外,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还有其明显的特殊性。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初期,病人的消化液分泌量可以很大,大量消化液积聚于肠腔内,不但加剧了肠壁的水肿和肠腔扩张,加重水电解质紊乱,也使肠功能的恢复受到影响。此时应给予生长抑素减少消化液的分泌量。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程一般较长,统计结果表明病人的平均治愈时间约为1个月,因此应作长期打算,长期禁食势必造成病人营养状况的急剧恶化,同时由于禁食、胃肠减压等原因,病人的内稳态也难以维持,因此应及早放置腔静脉导管,积极进行正规的全肠外营养支持。营养支持不但是一种支持手段,使病人有条件等待病情的缓解,更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措施。营养不良造成低蛋白血症,导致肠壁水肿,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增加体液从消化道的丢失,甚至造成肠腔狭窄或梗阻,必须通过营养支持才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甚至在营养支持的同时还应输注血浆白蛋白,并在输注后静脉注射利尿剂帮助多余的水分排出。如不进行营养支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很难保证。全肠外营养还有助于减轻外科手术后由于高分解代谢所造成的营养不良,促进伤口愈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营养支持一直要维持到病人能够正常进食后才能逐渐停用。由于认识到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肠壁的一种炎症反应,因此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断成立后,应开始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促进肠道炎症和水肿的消退。激素的用量视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一般状况而定,通常剂量为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应用1周左右后逐渐停药[1]。治疗开始后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尤其是腹部体征的变化,经过上述治疗,病人的腹部会慢慢变得柔软,肠鸣音日趋活跃,此时可逐渐停用生长抑素和糖皮质激素。为刺激胃肠道蠕动,同时保护胃粘膜,并帮助清除肠腔内积存的粪便,可用温盐水洗胃和灌肠。对腹部体征已明显缓解但动力较差的病人可应用新斯的明促进肠蠕动。在胃肠道恢复通畅后开始给予普瑞博思帮助胃肠道排空,并维持至能够正常进食[1]。总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首选保守治疗,在一般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加减)经胃管灌注或保留灌肠,具有通里攻下,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中西结合抗炎,促进肠蠕动,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肠黏膜屏障,防止细菌移位的作用,可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与绞窄性肠梗阻治疗方法及预后明显不同,因此,一定要警惕绞窄性肠梗阻的存在,一旦确立诊断,要果断改变治疗模式,争取最好的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有国,李志新,李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研究.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20:45.
论文作者:孟凡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肠梗阻论文; 术后论文; 病人论文; 腹部论文; 营养论文; 灌肠论文; 胃肠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