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的检测研究论文_房启涛,曹蕾

工程建筑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的检测研究论文_房启涛,曹蕾

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 山东省 济南市 250022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部位,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加强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此为基础对混凝土检测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工程建筑;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

引言

当前,预拌混凝土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混凝土的利润大幅度减少。混凝土质量、成本控制尤为重要,只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科学的成本控制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才是混凝土企业生存发展的首要任务。决定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有原材料的性能、配合比的控制、生产过程的控制、搅拌和输送、浇筑过程中控制、养护以及后期质量跟踪服务的控制。因此必须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1混凝土检测方案

混凝土材料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桥隧工程的不同需求,而配制不同比例的混凝土。因此,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检测,也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合理的检测方案。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检测前,首先要选定检测总体,同一个检测总体中的混凝土,应当具备相同的配制比例以及相近的工艺水平。随后,需要对总体中的个体进行随机挑选,然后进行代表性的检测,随着检测样本数量的不断提高,检测结果也将会愈加精准。为确保施工工艺水平,还需要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要求,施工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操作资格证书,而且要保持严谨、认真的施工态度,尽大限度的避免操作失误,进而确保检测结果更加精准。在对混凝土材料加以检测之前,还需要全面且详细的收集相关基础信息,其中包括混凝土结构、形状、配制比例等。

2工程建筑混凝土原材料分析

2.1水资源

道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同时也受到水资源质量约束。在我国的许多路桥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一般都需要高强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检测的关键是加强对水质的检测。其次,水资源作为混凝土最基本的原材料,其质量标准有着更为严格的规定。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往往来自地下水或自来水,这些水源含有许多有害的离子,如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这些有害离子的含量远远超过了混凝土水源的国家标准,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力。检查混凝土的质量就有着很高的必要性了。

2.2水泥

通过对水泥粉末条件的分析发现,水泥磨越细,颗粒越多。在水泥比表面积增加中,会提高水泥的水化速率。增加水泥表面积的状况下,可以提高水泥的水化速度,优化早期强度。通过对混凝土结构的分析,一般的寿命为60年,在水泥比表面积增加的状况下,与相同高效性的减水剂相比,其适应性能力相对较差。为了减小流动损失的状况,应该增加水泥用量,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而且,水泥细度还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2.3矿物掺合料

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矿渣、微硅粉等掺合料,不但能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节约成本,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特别是粉煤灰和矿粉复合掺加,即“双掺法”。两种材料的火山灰效应、形态效应和微集料效应相互叠加,形成工作性能“互补效应”,对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更为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外加剂

在选用外加剂的过程中,应当与多个厂家同时沟通,对其样品进行质检,符合生产要求的可持续合作,与此同时,还应确保厂家具有良好的信誉以及企业形象,生产规模达标,外加剂质量相对较稳,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固定外加剂厂家,避免出现频繁更换外加剂厂家的情况,尽可能减少给混凝土质量所带来的影响。

3工程建筑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检测控制

3.1水质检测

在进行混凝土的拌合工作时,需要在其中加入大量的水。通常情况下,工程施工团队用于搅拌混凝土的水来自于地下水和自来水。对于部分符合生物饮用要求的自来水和地下水可以直接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应用,而对于首次使用的地表水或者是地下水,则需要对水质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水质的pH值、氯化物、硫酸盐及硫化物等参数进行对比,之后所有对比参数在标准数值范围内,方可用于混凝土搅拌中。

3.2水泥检测

我们先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耐久性指标、混凝土设计标号、施工条件等来确定胶凝材料的等级和品种。在购买水泥的时候,应优先选择产品质量稳定的大厂生产的水泥,坚决不能买假冒伪劣的产品。对于不同的工程设计要求选用不同的水泥品种和等级,例如水电站大坝施工就要选用大坝专用水泥;油井施工就要用早强水泥等。对于胶凝材料的存放应严格做好防潮处理,对于袋装水泥应严格按照厂家、品种、规格、批次分别存放,避免因误用、错用造成质量事故。水泥的进场验收首先应检查出场材质单和出厂合格证,确定符合要求后现场取样、卸车、填写标示牌。对进场水泥试验室应按要求进行检测出具三天试验报告,检测合格通知拌合站使用,检测不合格应清场处理,严禁未检先用。物资部应及时向水泥厂家索要28天水泥材质单报给试验室同三天材质单共同归档,此时完成材质单收集。试验室待自检28天强度报告出具后该批进场水泥的检测才算结束。水泥同生产日期、同批号、同厂家、连续进场500t(散装)为一个检验批,且连续使用六个月必须全检一次。

3.3集料检测

集料在混凝土体积中占据比例相对较多,大多可达到70%以上,它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极大,起到支撑骨架的作用,一定程度影响混凝土性能以及强度。砂石进场后,相关材料人员应当结合混凝土规格、有害杂质以及品种等进行目测,卸料以后实施复检,如若目测不合格,不可令其进场,复检工作主要为了进一步核实砂石的品质,通过检验方可应用到混凝土生产环节。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时刻关注集料的性能波动,特别是砂石细度、砂石含泥量以及含水率等等。例如,南方地区雨季时节, 砂石的含水量以及含泥量波动相对较大,要求混凝土企业必须给予充分关注,如若集料发生变化,那么生产环节必须有效调整配合比,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3.4外加剂检测

在混凝土的拌合过程中,经常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用以确保混凝土的相关性能得到完善。自我国目前的施工过程中,比较常用的外加剂主要包括防冻剂、减水剂以及膨胀剂等,任何一种外加剂的添加,都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应用功能综合考量。在进行混凝土的外加剂检测时,需要提供外加剂与外加剂相关的所有资格证书,包括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产品使用说明书以及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的检验报告等。与此同时,还需要确保工程中所使用的外加剂一律在保质期时间内。

3.5工程混凝土配合比强度检测

一般而言,进行混凝土配合比检测,主要的检测目标就是混凝土的强度,通过强度检测的结果计算得出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和应用价值。具体开展混凝土强度检测时,主要应用的检测方法是回弹法与超声法,后装拔出法以及抗拔法等,检测过程中检测方法的选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决定检测工作的科学合理性,还会对于检测成本的控制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结语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国家重难点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建筑工程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质量检验部门在检测原料质量时要认真,科学。做到从源头保证工程质量,并按照实际的需要来选择最经济实用的原材料和配合比,来满足工程建设的混凝土质量。这样就完成了工程建设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了。如果有任何材料的品质不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必须禁止使用,以免造成质量隐患。这样才能对我们民众的安全负责,对我们的工程负责。

参考文献

[1]孟永红,程传书.加强混凝土原材料和施工的质量控制与配合比优化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7,23(9):1559-161.

[2]严鹏飞,张志坤.对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的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9(7):112-113.

[3]周丹.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强度检测与评定[J].交通世界.2018(11).

论文作者:房启涛,曹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0

标签:;  ;  ;  ;  ;  ;  ;  ;  

工程建筑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的检测研究论文_房启涛,曹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