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16)03-0003-08 一、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核心素养”。什么叫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应该包含六个方面的含义: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的素养问题 从中华传统文化来看,我们看到了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和文化修养四个方面。家国情怀涉及孝亲爱国、民族情怀、乡土情感等;社会关怀涉及仁民爱物、心怀天下、奉献社会等;人格修养涉及诚信自律、崇德弘毅、礼敬谦和等;文化修养涉及人文历史知识、求学治学方法、文字表达能力、追求科技发明等。 (二)核心素养是当前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最早开始研究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也就是OECD,它在1997年就启动了“素养的鉴定与遴选”[1]。在经合组织研究之后,有3个国际组织、12个国家(地区),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还有中国的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也开展了核心素养的研究。我们通过梳理文献,发现核心素养研究有四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这四种取向表现为成功生活、终身学习、个人发展和综合取向。整体呈现出与社会发展、国家(地区)发展相统一的趋势。不论是经合组织还是别的国家(地区),核心素养都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具体内容。它们虽然不尽相同,但最终指向的都是培养“完人”,或者叫全面发展的人。同时,它们都重视自主发展(自主性)、社会参与及互动(社会性)、文化学习(工具性,强调人类智慧文明成果的掌握与运用、精神生产工具的使用等)三大领域。 通过对整个世界各国(地区)核心素养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国际上既强调和重视传统的基本素养——语言能力、数学素养、学会学习、问题解决能力,更高度重视和强调现代关键素养的指标,如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创新与创造力、社会参与与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 (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标分析 我们对照义务教育的19门课标,高中阶段的16门课标,能够看到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现状是:体现了“能力为重”指导方针;重视工具性的素养;重视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提出的全面要求,尤其是重视实践素养,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养。但是我们在课标中或教学大纲中也看到了问题:缺乏对素养的明确的界定、系统的阐述;对跨学科素养的相对忽视;论述的核心素养往往与课程的内容相脱节——课标归课标,素养归素养。 (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证调查研究 通过开展焦点小组访谈、专家个别访谈、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以及处理的方式,我们研究了当前中国大陆的包括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和小学生的核心素养。[2] 结果表明,参与我们研究的五个省市访谈的结果具有一致性,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有一致性,研究结果都集中到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上,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自主发展,即自主性,包括培养和发展身体、心理、学习等方面的素养;第二,社会参与,即社会性,包括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社会与国家等之间的关系;第三,文化素养,也就是工具性,包括掌握应用人类智慧文明的各种成果。其中文化素养是个体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必要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是促使个体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我们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先是12个二级指标:社会参与包括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视野;自主发展包括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文化素养包括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技与信息素养、审美与文化素养。后来概括为9项二级指标。教育部拟把核心素养内容渗透到高中各科课标里。我想未来的基础教育,必须重视学生核心素养,这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的趋向。 二、重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当前我们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首先应该加强和深化教育改革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导向,教育部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此同时,有三件事情必须要做好。 (一)要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性 现在我们学生处于什么状态呢?处于感知、认知整个世界之中,世界不仅是整体的,而且是现实的、真实的。可是,我们课程现在从小学就开始越分越细。这样发展下去,将来的学生,包括从大学毕业的学生能够适应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吗?所以,我们必须要从整体性出发,只有在综合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落实我们所说的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真正需要学生去体验。 (二)确定课程内容的原则 我们课程改革的基础主要围绕着内容而确定,课程内容的确定有哪些原则呢?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稿)》提出了以下课程内容确定的四方面原则:第一,时代性原则。反映当代社会的进步,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前沿,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并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第二,基础性原则。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选择性原则。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结合学科特点,遵循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分离分层设计可选择的课程内容,既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又能为初中、高中、高校分流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第四,关联性原则。关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间的有机联系;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联系世界的内在联系。 (三)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在课程改革里,更强调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应该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集中表现在学科能力上。[3]什么叫学科能力?一是学生掌握某个学科的特殊能力,如语文的听说读写。二是学生学习某种学科活动中的智力活动,及其有关智力和能力的成分。三是学生学习某个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具体一点儿讲,考虑到一个学科的组成,要考虑到某一个学科的特殊能力和这种能力的最直接联系;一切学科能力都要以概括能力,或者叫合并同类项为基础;每个学科能力的提高都应该有思维品质参加。学科能力显示出五个特点:学科能力以学科知识为中介;学科能力是一种结构;学科能力具有可操作性;学科能力具有稳定性;学科能力与非智力因素,譬如说与兴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构建中小学生的学科能力,以语文、数学两科为例,中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应该看作以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为基础,将三个基本的学科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五种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创造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敏捷性组成15个交界点的开放性动态系统。中小学的语文能力,应该看作以语文概括为基础,将四种能力(听、说、读、写)与五种思维品质组成20个交界点的开放性动态系统。不管是数学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是语文的听说读写,都必须详细构建内容。通过调查研究,我以听说读写为例,听的能力包括语音分辨力、语义理解力、逻辑判断力、联想与想象力、内容概括力、分析与判断力、情感感受力以及迅速做出反应的反响力等;常反映在听写能力、听记能力、听辨能力、听析能力、听赏能力、听评能力当中。说的能力包括准确地运用语音、词汇、语法的能力,生动、准确的表达力,迅速、灵活的应变力,联想、发现的创造力等;常反映在朗读能力、背诵能力、演讲能力、论辩能力上。读的能力包括准确理解力、分析与综合能力、评价与鉴赏能力、发现与创造力以及书籍与读书方法选择的能力等;常反映在认读能力、默读能力、速读能力,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上。写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准确地应用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的能力,掌握多种问题活动的能力,以及迅速写出观点鲜明、选材恰当的文章的能力;常反映在审读能力、立意能力、选材能力、组织能力、语言润色能力、加工修改能力上。不论是语文能力还是数学能力,重要的是与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相关联。 总之,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向,是在教育的总目标之下,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建构跨学科能力。学科能力模型是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落实宏观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统领和规范不同学科及不同学段学生成就水平的重要科学依据,它在教育运作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见下图)。 学科能力模型在教育运作系统中的核心地位 三、重视教育质量的评价 开展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已成为我国国家层面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有效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基础性工作。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从世界范围内看,除了国际知名的三大跨国教育质量评价监测项目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趋势研究(TIMSS)和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越来越受到重视外,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建立本国完备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并由专门的机构负责评估,即使像越南、柬埔寨等发展中国家也在建立自己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系统。[4] 随着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越来越关注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测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各个高校也日益重视对基础教育质量评估相关理论、技术与方法问题的研究,成立了相关的专门研究机构,并积极参与到国家和地方基础教育质量评估的实践中;多个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也纷纷建立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中心,负责本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 为此,教育部于200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12年在此基础上,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组织,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家核心单位,成立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在2014年成为我国教育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旨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可比的国家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科学、准确、及时“把脉”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状况,推动教育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引导全社会树立和践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亿万儿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全面提升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为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中心组织全国专家先后研制了数学、体育、语文等学科领域的监测标准和工具,有效解决了我国基础教育质量难以量化评估的问题;构建了覆盖全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数据采集系统,连续8年承担全国义务教育质量试点和正式监测任务,采集的数据涵盖教育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变量万余个,其中2015年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共在全国31个省级323个样本县(市、区)3876所小学、2584所初中收集了近30万名中小学生及学科教师、班主任、校长信息;形成了多样化的监测报告系统,撰写了大量监测反馈报告和政策咨询报告,发布了区域教育质量健康等系列指数,为国家教育决策、区域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四、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教育最终目的是为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的人才。这里涉及“创造性”的概念。在国际上,对于什么叫作创造性,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创造性是一种过程,第二种观点认为创造性是一种产品,第三种观点认为创造性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是一种智力品质。[5]哪种观点对呢?我认为三种全对,只不过是三个学派从三种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罢了。在这个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初,我的恩师朱智贤教授和我提出了这样一个定义:“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对于有创造性的人才来讲,我们通常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人皆有创造性;第二个层次是专门人才或创造性人才,即具有特定领域知识的人才;第三个层次是拔尖创新人才,即各行各业的尖子。 (一)创造性人才发展的五个阶段 研究表明,创造性人才的发展一般经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自我探索期,第二阶段叫才华的展露和领域的定向期,第三个阶段叫集中训练期,第四个阶段是创造期,第五个阶段是创造后期。[6]其中早期促进经验、研究指引和支持、关键发展阶段指引是这五个阶段的三种主要影响因素。那么基础教育阶段是自我探索期,恰恰是三个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早期促进经验,包括父母和中小学教师的作用、成长环境氛围、青少年期广泛兴趣和爱好、有挑战性经历和多样性经历,这些对“自我探索期”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些因素不仅是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源泉,而且是奠定人生价值观的基础或创造性人格的基础,即“做一个有用的人”。中小学阶段,学生表面上似乎在探索外部世界,其实是一个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发现的阶段。该阶段的探索不一定与日后从事学术创造性工作有直接联系,却为后来的创造性提供重要的心理准备,是个体创新素质形成的决定性阶段。这就是在接受“创造性人才成长中,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哪个更重要”的提问时,我们为什么要回答在强调两者都重要的前提下,更应突出“基础教育”的理由。 大家熟悉一个事实,诺贝尔生物学奖的获得者,真正学生物学的是少数,86.1%的获奖者不是学生物学的,还有获诺贝尔化学奖51%以上的人不是学化学的,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打下了综合性的基础,他们基础扎实。因此,我能不能下这样的结论:没有基础教育的素质的奠基,任何创造性人才的成长都是一句空话? (二)重视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当然要靠创造性教育。创造性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创造性教育应贯穿在日常教育之中,它不是另起炉灶的一种新的教育体制,而是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所谓创造性教育,意指在创造性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性教师通过创造性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性学生的过程,即指学校三种群体产生五种效能的教育。三种群体是指校长为首的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广大的学生。产生的效能为:由创造性校长创造出创造性管理;由创造性管理创造出学校创造性的环境;在校长的带动下,建设一支创造性的教师队伍;由创造性的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由这种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出创造型的学生。这里关键性问题是转变观念,从小就给孩子确定将来要成为什么“家”将来往往是不能对号入座的。因此,我提议基础教育阶段就应当扎扎实实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我非常怀念我的母校上海中学,它的毕业生中,已经涌现56位院士。我不是夸自己的母校,而是强调它自始至终地把创新教育放在首位。 需要说明的是,创造性教育不一定要有专门的课程和形式,但必须依靠改革现有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来实现,渗透在全部教育活动之中,特别要考虑到四种情况:(1)呈现式、发现式、讨论式和创造式的开放教学方式;(2)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即一题求一解和一题求多解)的教学效果;(3)创造教育教学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关系;(4)学科教学、教学方法和课外活动的作用。在创造性教育中,第一,要提倡学校环境的创造性。这主要包括校长的指导思想、学校管理、环境布置、教学评估体系及班级气氛等多种学校因素。第二,要建设创造性的教师队伍。第三,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创造性学习有哪些特点呢?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提倡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有来自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 在国外对创造性学习及其行为比较典型的研究是托兰斯,他在对87位教育家的一次调查中,要求每人列出五种创造性学生的行为特征,结果是(百分数为该行为被提到次数的比例):(1)好奇心,不断地提问(38%);(2)思维和行动的独创性(38%);(3)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个人主义,自足(38%);(4)想象力丰富,喜欢叙述(35%);(5)不随大流,不依赖群体的公认(28%);(6)探索各种关系(17%);(7)主意多(思维流畅性)(14%);(8)喜欢进行试验(14%);(9)灵活性强(12%);(10)顽强、坚韧(12%);(11)喜欢虚构(12%);(12)对事物的错综复杂性感兴趣,喜欢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复杂的事物(12%);(13)耽于幻想(10%)。 由此可见,创造性学生其行为特征多是:好奇、思维灵活、独立行事、喜欢提问、善于探索等。 (三)倡导"T"型人才的培养 不论在北京还是在台湾,我经常听到有人在说,美国好,美国能够培养创造性人才,甚至有的人说,我们的小学比美国水平高,中学还是我们高,大学跟人家持平,研究生以后我们的创造性就不如人家了。这些观点对吗?我认为这种提法极为不妥。有无创造性与教育模式有关系。通过研究,我在一个国际会议上作了一个发言,希望能够融东西方教育模式为一体,培养"T"型人才(见下图)。 “横”为西方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竖”为东方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T"型人才是什么意思呢?横“—”表示知识面的广博度,竖“|”表示知识的深度。两者的结合,既有广博的知识面,又有较深的专业知识,集博与深于一身的人才。但是借这里所谓"T"型人才,横“—”代表西方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竖“|”代表东方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那东西方教育模式和出发点有什么不同呢?如果说西方培养人才是适应性人才的话,东方主要培养逻辑思维强的人才,这是我们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如果西方强调知识的宽度,东方强调知识的深度、强调理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就是深度。如果说西方强调实践能力,东方则强调读书。如果西方强调个体的独立性,东方则强调集体主义。如果西方把创造性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教育中,那么东方则非常重视规范,强调没有规范成不了方圆。到底哪种模式好呢?我认为都好,各有各的特点。有人说我们国家大学生创造力如何如何,但美国教育界,特别是大学的理工科教授承认,我们国家由于坚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强,坚持知识的深度,所以到美国去,有一些高端的学问,比如说数学、物理、计算机,美国人不敢学,跟中国学生没法比。在国际会议上,有人问我哪种模式好,我说都好,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实现“学贯中西”。因此,我们不应该强调美国学制就比我们好,我也不同意美国的教育模式就比我们强。我认为东方有东方的特点,西方有西方的特点,在今天我们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提出融东西方教育模式为一体,扬长避短,培养两者相结合的"T"型人才,实际上就是创造性人才。一百多年来,事实上证明融东西方教育模式学贯中西是对的。我在国际会议上说了一句不太好听的话:现在你们西方人也越来越体会到学我们东方教育模式的重要性,为什么你们不敢公开出来说呢?我想这可能一方面是面子,另一方面人家觉得自己是老大,这一方面怎么能服气呢?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开办,更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成就,谁不服气我们东方的教育模式也不行。只有融两种模式为一体,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才能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本文系作者在2015年10月26日“2015·首届京台基础教育校长峰会——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论坛”上的演讲。)关于未来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_基础教育论文
关于未来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_基础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