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环保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园区论文,发展现状论文,环保科技论文,前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052(2005)01-0080-03
一、台湾创办环保科技园区的动机与拟实现的主要目标
(一)台湾创办环保科技园区的动机
1.顺应全球循环经济的发展浪潮
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就不断探索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已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废弃物回收利用行业的规模就相当于汽车业。在德国,循环经济理念渗透到企业和普通民众之中。日本自1997年提出《循环型经济构想》后,循环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规划到2010年,发展循环经济将使日本环境保护产业创造37万亿日元左右的产值,提供1400万个就业机会。
2.欧美生态工业园区成功运作实践的示范
欧美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不少国家和地区专门划出特定地理区域,设立生态工业园区。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相关报告,全球约有60个左右的生态工业园区正在运营或规划建设中。亚洲的日本截至2002年底共设立17个生态工业园区。丹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区,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生态环保效益。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等国和地区有不少生态工业园区成功运作的范例和宝贵经验可供台湾参考和借鉴。
3.岛内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和传统工业区生态化转型的需要
据台湾“环保署”废弃物管制中心各类事业废弃物申报量统计资料,2003年度事业废弃物申报量总计1300万公吨。因缺乏产业循环链、回收再利用成本等,使许多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以废弃物方式处理,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0世纪建立运营的出口加工区、科学园区,因当初未按循环经济理念进行相应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以及生产工艺流程也没有实行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污染控制,园区内一些企业还偷排污染废水废气而严重污染园区周围环境引发民众不断抗争事件。为了促进岛内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弥补老的出口加工区、科学园区的环保缺陷,在企业间建立生态链,达到低污染零排放目标,就成为创办环保科技园区的动机。
(二)台湾创办环保科技园区拟实现的主要目标
一是环保目标。设立环保科技园区,吸引岛内外相关企业入园,使企业之间废弃物资源形成生态化循环链,使资源和能源在区内就可以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甚至零排放。并充分使区外产生的事业废弃物资源化。
二是产业目标。根据规划,园区主要引进绿色环保产业、环保技术为主,具有来说有六大产业:清洁生产技术设备关联性产业;再生资源回收产业;以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产品的产业;新兴环保技术开发产业;再生能源产品及再生能源科技产业;其它关键性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各环保科技园区在不偏离六大产业规划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当地区域特点、产业结构现状与优势等,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
三是研发目标。环保科技园区的研发目标是依据产业目标而拟定。根据推动环保科技园区计划管理与作业要点的规定,环保科技园区的研发目标主要集中在:
1.环境与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主要集中在源头减量技术,环境友好产品制造工艺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
2.资源化技术的研发与产品制造。主要集中在资源再生技术,强化玻璃纤维,废旧家电产品资源化,灰渣、贵金属污泥与厨房垃圾等资源化领域。
3.污染防治与循环再利用技术的研发。主要集中在污染防治环保设备与器材研发,水回收、水再生及废水处理再利用技术,减废、资源回收与废弃物处理技术,循环式产业体系开发,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整治技术等领域。
四是就业目标。创办环保科技园区,可以吸引岛外外资和岛内民间资本入区创办环保技术设备制造与研发企业。环保产业是新兴朝阳性产业,全球需求潜力巨大,产业前景光明。如环保科技园区能成功吸引企业进驻,将有利于台湾环保产业规模的扩大,技术水平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近年来,台湾岛内政局动荡,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岛内本土企业、外资企业纷纷外迁,岛内失业率不断攀升。据统计,1991年失业率仅有1.5%,2000年为2.98%,2001年上升到4.6%,2002年高达5.2%,2003年仍达%。因此,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失业率的攀升,就成为创办环保科技园区拟定的目标。
二、台湾环保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优惠政策与管理体制
(一)环保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
台湾拟创办环保科技园区的想法在20世纪末就已经产生。台湾环保主管部门“环保署”根据台湾省情提出了环保科技园区的推动计划,并提交台湾“行政院”。计划草案经多次讨论修改,台湾“行政院”于2002年9月9日核准由“环保署”及其专门成立的环保科技园区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环保科技园区的推动计划。同年10月,“环保署”完成第一次环保科技园区设置许可申请须知的公告。至同年12月底,共有7个县市提交了要求设立环保科技园区的申请。经环保科技园区指导委员会审查评估,“环保署”在2003年3月确定选择在花莲县和高雄县各设立一个环保科技园区。由于许多县市纷纷要求多设立几个环保科技园区,故“环保署”在2003年8月底公告新增设置园区。在新增设置园区公告后,有4个县市在11月底按要求完成计划报告。环保科技园区指导委员会对报告进行审查并勘查了设区现址等一系列作业程序后,在2004年3月23日最终完成综合评审,选择在桃园县和台南县各设立一个环保科技园区。至此,目前台湾共有4个环保科技园区正在规划建设中。台北桃园科技工业区的开发租赁与资金筹措由台塑关系企业亚朔公司负责,预定在2005年3月开始基础设施、厂房等施工。花莲县凤林综合产业区2004年8月动工建设,预计2005年8月开始正式投入营运。台南县大新营工业园区为新开发环保科技园区,由台南县编列基金向台糖公司买土地作为园区用地,预计2004年12月动工建设。
台湾现有的4个环保科技园区的规划总面积为123公顷,分别分布在高雄县、花莲县、桃园县和台南县。其中:花莲县凤林综合开发区为新开发环保生态园区,总面积22公顷;高雄县本洲工业区总面积40公顷;桃园县科技工业区总面积31公顷;台南县大新营工业园区总面积30公顷。从台湾现有的4个环保科技园区的实际运作分析,其模式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在原有工业区的基础上建设环保科技园区,如高雄县本洲工业区,另一类是在空闲土地上创建环保科技园区,如花莲县凤林综合开发区。
(二)环保科技园区优惠政策
1.给予设区县市补助款。每个园区拨款4.8亿元新台币补贴环保科技园区内的软硬环境建设,拨款4.0亿元新台币补贴设区县市用于循环型生态城乡建设。
2.给予进入园区的厂商、研发机构补助款。主要包含土地租金补贴款、生产补贴款、研发补贴款三个部分。(1)土地租金补贴款:按照进入园区企业实际承租或购地的土地面积,以土地租金50%为基数计算土地租金补贴款。享受土地租金补贴款的起止期从企业进入园区实际承租或购地合同生效后开始计算补贴款期,至2011年为止。如果企业采用购地形式,则土地租金补贴款可转为购地价款。(2)生产补贴款。以企业初设资本领十分之一为原则,生产补贴款以2500万元新台币为上限来计算核发生产补贴款。企业享受生产补贴款的起始期为投入生产后的产能达到设计产能的80%之日起,并经审验后分5年逐年补贴,每年最多补贴500万元新台币(截止2011年)。少于500万元新台币的按实际金额核验补贴。(3)研发补贴费:入区厂商和研究机构每年四月或十月提交研究计划,经审核后,每项目以补助申请经费50%为原则。以一年为期限,必要时可以延长为两年。每年补贴研发项目10项,属先期研发者,每项最高补贴500万元新台币为上限。补贴新技术产品试投产项目5项,每项最高补贴1000万元新台币为上限。
3.其它财税优惠:进入园区的厂商和研究机构可以适用符合《促进产业升级条例》、《资源回收再利用法》、《空气污染防治法》、《废弃物清理法》等环保法规规定的相关财税优惠政策。
4.高效、优质的一元化行政服务。包括各项证照的申请与核发,简化作业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提供优质服务等。
除了上述五个方面的共同优惠政策外,各设区县市还对设在本县市的环保科技园区实行特殊优惠政策,以吸引厂商和研究机构。如花莲县环保科技园区规定,凡进入园区创业的企业和研发机构可以享受东部地区产业发展优惠贷款,适用《公司投资于资源贫瘠或开发迟缓乡镇地区适用投资抵减办法》和《花莲县促进民间参与重大公共建设减免地价税、房屋税及契税自治条例》等一系列优惠待遇。高雄县环保科技园区规定,凡入区的企业和研发机构可以享受三免三减半优惠措施,即地价税、房屋税前三年内全免,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
(三)环保科技园区设立的效益预测
计划投入62亿元左右的新台币用于设立环保科技园区。初步预估可引进资金135亿元左右的新台币。每年大约创造300万公吨的循环资源物,“政府”每年可节省废弃物处理费用30亿元左右的新台币,并可以增加超过3000万公吨容量的处理设施。可提供5000人左右的就业机会。
(四)环保科技园区管理体制
台湾环保科技园区主要由台湾环境保护的主管部门“环保署”、设区县市政府和企业共同管理运营。“环保署”主要负责台湾环保科技园区设置的审查,总体政策的制定,各园区具体政策的引导,财政补贴的核定,协助环保科技园区规划园区产业发展重点名录,为园区招商引资活动提供服务,做好园区营运监督核查等工作。
环保科技园区所在地的县市政府主要负责组建环保科技园区专门管理机构,提供园区的建设用地,规划并建设园区各项基础设施,招商引资,以及为园区内企业和研发机构的生产、科研、经营等活动提供服务,推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引导园区内企业和研发机构共同配合并参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城乡建设计划。
三、环保科技园区的前景展望
台湾先后于2003年3月和2004年3月分二批共设立4个环保科技园区,目前仅有高雄本洲工业区于2004年2月22上日投入营运。未来环保科技园区的发展潜力大小,目前尚无运营实绩予以准确评估。但我们可以从对台湾的投资环境、产业基础、环保科技实力、环保产业竞争力等因素的综合分析中,可以大致判断其前景。
首先从台湾的投资环境看,自2000年陈水扁执政以来,政治上与大陆搞对抗,经济上对两岸直接“三通”人为设限,岛内政局动荡,台湾的投资环境日益恶化。投资环境日益恶化,直接导致外来投资和本岛民间投资增长率持续下降。据统计,侨外资投资增长率由2000年的79.8%迅速跌落至2001年的-32.6%,2002年1-11月更降至-35.3%。民间投资增长率由2000年的15.7%跌落至2001年的-29.17%,创历年新低,到2002年仍有-0.34%的负增长。同时,台湾本土企业和许多在台投资的跨国公司纷纷外迁。投资环境能否改善,是观察台湾环保科技园区是否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重要风向标。
第二是从产业基础看,台湾机械制造业的实力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差距较大,而环保科技园区内的主干产业是环保产业,它是以机械制造业的实力为基础。而台湾较为红火的不是环保制造业,而是电脑等资讯行业产品的装配加工业,而后者也因劳力成本上涨与投资环境恶化,资讯行业产品的装配加工业企业也纷纷迁往大陆,在大陆接单、在大陆装配并从大陆直接出口,台湾本岛的资讯行业产品的装配加工业的份额日益萎缩的趋势不可逆转了。台湾环保产业技术均由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引进并以直接应用为主。台湾环保产业技术在污染防治技术领域的本土化成长较好,而在减废、清洁生产、环境设计等领域特别薄弱。1998年台湾污染防治设备需求总量有56.2%从岛外进?。目前台湾环保产业存在90%是中小企业,研发资金不足,高层次环保科技人才不足,产、学、研结合不够,岛内环保需求市场狭小紧等缺陷,是今后环保科技园区的发展要应对的挑战。
第三是取决于环保科技园区自身的运营。狭义的环保科技园区就是生态工业园。1992年,美国Emest Love教授将生态工业园定义为一个由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的企业生物群落。台湾环保科技园区的发展除了取决于园区公共设施和政府、园区管理者的支持与服务外,关键在于能否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产业链。即园区内企业集群效应大小,上下游企业在材料(原材料、再生材料)、能源、水等物质生产要素上相互依赖的程度以及循环使用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