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要赋予建筑以形式,只能是赋予今天的形式,而不应是昨天的,也不应是明天的,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有创造性的。” 1923年,密斯曾经斩钉截铁地称到。
密斯的话暗示了建筑形式的非恒定性,即建筑空间基于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的变迁所改变的时间线索,而这可以成为对空间形式的一种界定。
在过去的十年中,信息技术普及、新型职业爆发、工作模式多样化,城市中一些传统的具有固定模式的空间逐渐衰弱,事物的精确性与脆弱性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反观之,功能的开放和不明确,则可能使空间的生命更为长久。这种普适性的空间由于功能可变换,便更易得到一种适应不同需求的空间。对此,提出“弱指向性”这个概念。
本文将从的“空间的弱指向性”入手,针对其概念、空间原型、以及空间的意义特点等方面,选取了几座极具特色的建筑进行比较研究,试图阐述“弱指向性”在建筑方面的运用。
一、两种哲学的比较
1.1 “通用空间”与"流动空间"
“弱指向性”的概念与密斯提出的“通用空间”(universal space)
的概念比较接近,但又存在着些许不同。
在“通用空间”理论中,我们创造出一个巨大的箱式空间,可供人们自由划分。换言之,建筑师的工作相当于界定出具有极大自由度的空间体制,再由使用者去分割重组成各个适用于不同功能的空间。
这样的概念有些从"流动空间"理论中发展过来的感觉。“流动空间”是指一种大面积的贯穿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我们可以移动或减少其中的隔墙,以形成不同的空间形式来适应我们的需求。
无论是“通用空间”还是“流动空间”都给人一种干净简洁的感觉。其特征可归纳为强调水平楼板
对空间的限定、采用透质的不确定性的垂直界面、功能灵活划分的无柱空间。
1.2 “弱指向性”
而“弱指向性”相对于“通用空间”与"流动空间"来说会更宽泛一些,在这里,我们先从指向性谈起。建筑空间的指向性是指由于固有界定因素的限制,建筑空间形式不能同时指向所有的功能,只能选择某些特定的功能,舍弃另一些功能。至于“弱指向性”,顾名思义,便是减少固有界定因素,增加更多的可变因素,使静止的建筑本身面向着更多的可能性。
沙利文曾提出“形式服从功能”这个观念,而这好比把这个口号倒转过来,削弱了固定的建筑模式对其功能的限定,减少了建筑师的个人的设计意识,提高了使用者对设计的参与度以适用各种功能的需求。
二、社会意义及空间特征
2.1 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变迁的需求
2.1.1多样化需求
对于传统建筑,我们常常冠以“功能”之名,其所承载的功能依据形式早已限定。然而,产品、信息、文化的多样化也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生活由更多的不可预料的行动来支持。限定的功能形式不再能适用于所有的场所,空间的魅力往往体现在一种可变换的多样的可能性之中。
2.1.2 商品同质化
在信息大爆发影响下的消费系统中,产品的差异逐渐被同质化以便以极高的效率去适应更多的人群,在此基础上,社会也被一定程度的同质化,这样的趋同对建筑的形式与空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空间偏向于匀质化与弱指向。
这时候,影响建筑空间分布的主导便往往由使用者和其承载物所构成,我们往往会更加强调建筑之于人的影响。在“弱建筑”中,人和事件往往是决定空间分布的最终因素。
2.2 人类行为的弱指向性
人类是一种动态的存在,富有巨大的创造力。人的行为的改变本身就是对于空间的改变。例如,街头艺人和其周边的观众会构成一种点和弧线组成的围合场所,它独自形成了一个具有占时性的特定功能空间。这样的改变和效果放在建筑中同样适用。
在人的影响因素下,建筑内部又构成不同的“场”,从而适应不同的行为和满足不同的需求,这样,多样性的行为便成了控制建筑空间的重点。
2.3 空间的弱指向性特征
2.3.1临时性
时代在不停地更替,在现代社会忙碌的生活步伐之中,我们看到很多新兴事物的产生和旧有事物的消亡。建筑也应当是这样,不过这并不是简单地指代单栋建筑的寿命,而是指代一种整体的建筑观,是一种极富有动态的含义——建筑的形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时代的变更下我们会有对于新的空间状态的需求。
2.3.2轻盈性
以往的建筑往往呈现一种“实”的强势感,以其坚固的构造带来一种冲击力。而在“弱指向性”的建筑中,我们可能更多地感受到一种随和,它往往呈现出一种轻盈感——一种对人与环境的谦卑的态度。除此之外,它的空间往往是“空”且“透”的,很少有粗大的柱子和厚实的墙体来限定空间,这与“通用空间”与"流通空间"的概念有些许相似。
2.3.3消隐性
隈研吾曾经提到过:“让建筑消失并不单纯是形式的消隐,而是环境与主体切实的结合起来之后,人对空间的体验被突出,建筑的形态就被消解了。”(《让建筑消失》)
提到消隐性,可能更多的是想到埋入地下等形式上的消隐。但在这里,消隐性更多的是指建筑存在感的消隐,即在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加强的时候,建筑的形式便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了。
2.3.4暧昧性
暧昧的空间总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我们可以把空间作为一个大的完整的空间,又可以让空间因为一些间隔因素互相分开。这样多变的空间秩序实现了一种变化多端的空间效果,产生一种动态的空间体验。
以往,我们常常限定空间的使用功能,这无疑抹杀了更多的可能性。而在暧昧的空间里,这样既分离又联系着的关系带来的不确定性,给了使用者更多的自主定义空间的权利。
以上,我们将“弱指向性”空间的特征概括为临时性、轻盈性、消隐性和暧昧性,它往往表现为一种动态的隐于环境的不确切的空间界定。
三、从日本建筑看空间弱指向性
在地震活动频繁的日本,人们往往对短暂的美好颇有好感。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往往看到建筑的脆弱,即使它往往显得较为强势。或许是因为如此,日本的建筑师在“环境、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中反思得更多,这也促使他们对“弱指向性”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3.1 情绪障碍儿童短期治疗中心
情绪障碍儿童短期治疗(图2)中心是藤本壮介的一个作品。该治疗中心用于接纳一些有精神障碍的儿童并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健康,儿童生活居住于此,并在接受一定的治疗。
(图1)
3.1.1 藤本壮介作品中的“弱关系”
在藤本的作品中往往体现出一种联系人与空间的“弱关系”。打个比喻,这有些像是和服与人的身体之间的关系。现代的很多服饰往往按立体化的方式剪裁,然而,和服采用的是二维的剪裁方式,只要在穿上之后,才会随人的体格变化而产生三维的效果,并随着人体的活动而不断的变化。
与人的活动相似,人的行为也在不断变化,一成不变的功能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功能需求,所以,新型的空间形式应该灵活多变来“贴合”人的行为。这样的比喻,也是藤本在之前的采访中所提出的。
3.1.2 “洞穴”与“弱关系”
藤本所一直追求的空间体验与隈研吾曾提出的“洞穴”概念有些相似。1990 年代出版的《新建筑入门》(隈研吾著)论述了“洞穴”的3 大特征——“无限性,无始无终,没有边界”。像是自然产生未经人工修饰的空间一样,“洞穴”之间的空间弥散而杂乱,无始无终,如同隈研吾所说,甚至有一些“迷宫性”。
在“洞穴”概念上进一步发展,藤本将其视为未来建筑的雏形。藤本曾表示,在他看来,“棚屋”是人工建造的“功能性场所”,而“洞穴”则是天然的“启发性”空间。当“棚屋”限定了固定的使用方式时,“洞穴”凹凸不平的表面所形成的多变的空间却给了人更多的启示性。 “洞穴”这种自然的空间,更多体现一种与人的行为的“贴合”,是一种引导性的“弱关系”模式。我们看到在藤本的许多作品中,更多的是由使用者去探索一种对新空间的使用模式,并随不同需求可随意更改,这也是“弱指向性”的一种方式。
3.1.3 “意外”之中空间潜能
这个治疗中心最鲜明的特点在于看似随意布置的零散的布局(图4),每一个单体都看似一种混沌的存在,但却又存在一定的秩序。
(图2)
这样错落的单体之间构成了多种形态的公共空间,在这样的公共空间里功能并不绝对,也正是这种不绝对组成了儿童最主要的互动场所,它们启发着儿童的想象,发挥着空间多样的使用可能。
这是一种随机的造型方式,它在“意外”之中创造出不一样的风景,发挥出独特的非传统几何学含有的空间潜能。
3.2 梼原木桥博物馆
梼原木桥博物馆(图3)由日本隈研吾建筑事务所(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设计,位于日本高知县。
该方案致力于建筑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传统美学元素与当代建筑元素的结合,是隈研吾的代表作品之一。
3.2.1隈研吾的“负建筑”
隈研吾曾这样说过:“负建筑”不是失败的建筑,以柔克刚,表面上是对“强建筑”的一种示弱,实际上却是一种以退为进。
在日本,“负”也意味着适宜,这种适宜,不仅仅贴合于人类的生活方式,更指一种和环境的吻合。
它的“弱”体现在于把建筑置于次要地位而把环境放置首位。尽管这样看起来建筑是“弱”了不少,但当它于环境融为一体,与自然交相辉映,整个自然的壮观景色却让它“强”了起来,这样的冲击力不是单单一栋建筑所能带来的。
3.2.2质朴的本色
“选材”也是隈研吾的一大特色,比起坚硬的混凝土,他更喜欢用一些柔和的木和钢。正如上文的“负建筑”理论所说,隈研吾尊重自然,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梼原木桥博物馆也仅仅用了当地生产的雪松。这个博物馆就像一架悬空的木制桥梁一般,它有多个互相交错的木制梁构成,质朴但并力量不“弱”。
3.3 仙台媒体中心
再以伊东丰雄的仙台媒体中心为例,仙台媒体中心位于日本仙台市青叶区,是伊东建筑职业生涯极为重要的作品。
在结构上,它剔除传统的柱子和横梁、以水草般的空心管和敞开的平板作为结构要素。这样的结构也使得空间更为通透而有机,却不具有具体的功能指向,建筑空间更多的由内部的人和物来限定,而产生一种弱的指向性。
下面从由其空间特征来分析仙台媒体中心的弱指向性特征。
3.3.1流动性
伊东几乎是拒绝用一种固定的结构来限定当代社会,这用如同海草一般的柱子,使得每一层都呈现出一种不通透的“缠绕”感,这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竖向的流动感。
这样的构造并没有功能上的必要性,更多的是将传统的承重体系进行一定瓦解,即分解为较为轻盈的束柱网,来凸显一种竖向的不受阻隔的流动。
3.3.2透明性
由双重玻璃构成的建筑立面造成一种建筑的可视性,尤其到了晚上,表皮不再反射白天的阳光,这样的可视性更为通透。除此之外,内部的网状部分也有一种半透明性,模糊了建筑之间结构的隔阂。这样的透明性不仅仅体现在外表皮的通透上,更表现在结构的通透上,消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隔阂。
3.3.3房间概念的弱化
在仙台媒体中心里,并没有太多确切的房间的分割。一层大面积的开敞空间是一种具有城市尺度的空间;二层的隔断更多是一些半透明或者不透明的材料,分隔出较为私密的办公空间;三四层作为图书馆的部分几乎是完全流通的;处于五六层的展示空间和七层的视听中心也几乎是开放的。
由此可见,这样的空间几乎是开放和通用的,至于功能的划分更多的是来源于我们对于家具的布置和简单的便于移动的隔断。
从以上来看,这样的新型的建筑结构所产生的空间主要有三个特征,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种透明而流动的空间。
四、结语
在瞬息万变的今日,一成不变的空间已经不能再适应人们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加灵活的空间来适应现代的需求。人与事件对建筑的影响开始增大,而建筑本身的物质性不再那么强烈。此时,建筑的“弱指向性”开始体现出来。
从藤本壮介的“弱关系”到隈研吾的“负建筑”,再到伊东丰雄的“无背景城市”,“弱指向性”的设计理念在最近几年不断发展,反应了人们对环境、人与建筑之间的不断思索。这也值得中国当代建筑师不断地去反思、学习,从而设计出更优质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隈研吾. 新建筑入门[M].浙江:中信出版社,2011:21-28.
[2]汤凤龙.“匀质”的秩序与“清晰的建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杨熹微. 寻求“新的普遍性”——藤本壮介访谈录[J]. 时代建筑,2005(6):84-89.
[4]藤本壮介. 儿童心理疾病康复中心[J]. 建筑创作,2008(7):152-157.
[5]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铜,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吴琨.由密斯的"通用空间"谈起[J].南方建筑,2006(9):16-18.
[7]隈研吾.负建筑[M].计丽屏译.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8]吴耀东.日本现代建筑[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论文作者:江宇薇,李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3
标签:空间论文; 建筑论文; 功能论文; 指向性论文; 仙台论文; 更多论文; 形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