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国际教育战略与政策趋势研究_终身教育论文

2010-2011年国际教育战略与政策趋势研究_终身教育论文

2010—2011年国际教育战略与政策趋势研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教育论文,趋势论文,战略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1年12月16日,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2011年度国际教育形势研判会”,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驻俄罗斯使馆教育处、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教育组的9位特邀专家和中心有关研究人员参加了研判会。我们还分析了2010—2011年世界教育形势变化情况,对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教育政策走向进行了文献研究。本文在以上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对2010—2011年国际教育战略和政策趋势作一概要分析。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教育的影响仍在持续

2008年率先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其他国家和其他行业,2011年以来的欧债危机无异于“雪上加霜”。金融危机至今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依然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财政教育经费出现不同程度削减

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许多国家削减教育经费,这直接造成了教育经费的短缺。欧洲国家的教育经费大幅削减。英国计划2014—2015年缩减40%的大学补贴,将近350亿英镑。意大利2011年大学经费减少5.5亿欧元。希腊大学失去三分之一的财政预算。爱尔兰、冰岛、爱沙尼亚、立陶宛和罗马尼亚都于2010年缩减了近10%的大学财政预算,2011年继续缩减10%。[1]

美国一些州也削减了教育经费。过去两年13个州共削减总额超过10%的高等教育经费。其中,亚利桑那州削减最多,接近22%。[2]为应对约280亿美元的财政削减,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在2012—2013年度对公共高等教育机构的投入减少14亿美元,其中加州大学和加州州立大学预算将各削减5亿美元,社区学院削减4亿美元预算。

(二)部分国家大学学费呈现上涨态势

受财政教育经费削减的影响,部分国家大学学费上涨。2010年12月,英国议会就政府大幅提高英格兰大学学费上限议案投票表决。英格兰大学学费上限将从目前的每年3290英镑提高到9000英镑,新学费标准从2012年9月开始实施。这一学费上限额是目前的近三倍。[3]已有27所大学表示将收取最高学费,其中包括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名校,也包括萨里、肯特、伯明翰、萨塞克斯、利兹、阿斯顿、伦敦城市大学等大学。[4]继大学本科生学费大涨之后,英格兰政府对研究生的资助名额也将大幅削减。[5]

美国大学学费不断上涨。据大学委员会《高等教育费用现状》(Trends in College Pricing)报告,由于国家预算削减,公立四年制学校收费2010年上升7.9%,平均学费达到7605美元;2011年又上升8.3%,平均学费增至8244美元。四年制私立大学的平均收费2010年增加了4.5%,达到27293美元,2011年上升4.4%,平均学费增至28500美元;[6]常青藤大学学费尤其昂贵,一个学生四年本科至少支付20万美元。有关问卷调查显示,超过75%的美国人认为美国现在的教育过于昂贵,大多数美国学生在毕业时负债累累。[7]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得不调整学费。如越南于2010年对大学学费进行了调整,增长幅度高达20%。[8]

(三)部分国家高校毕业生面临更严峻的就业问题

金融危机给高校毕业生就业造成很大影响,部分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加剧。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显示,全球青年去年失业率高达13%,约8100万年轻人没有工作,创历史新高。[9]

2010年美国有230万学士面临毕业即为失业的境遇,同年美国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为每年48700美元,比去年下降1.3%。[10]为了支持就业,奥巴马政府2011年宣布将投入20亿美元支持企业家提供更多工作机会。[11]

英国高等教育就业服务处2010年调查显示,受经济不景气影响,2009年毕业的大学生,在2010年1月没有工作的达2.1万人,占所有毕业生的8.9%,失业率突破17年来的最高点。[12]

日本文部科学省2010年学校调查结果显示,春季毕业大学生就业率为60.8%,较前一年度下降了7.6%,降幅是自1948年开始调查以来的最大幅度,并且连续两年呈现下降局面,明显反映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严峻的就业环境。[13]

二、把教育置于重振经济的国家战略核心

为了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国家正在谋划产业升级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教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

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在重塑美国经济中的关键作用。总统奥巴马在四次国情咨文中都特别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美国要想赢得未来,就必须赢得教育的竞赛;只有解决教育问题,才能使美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继续引领全球,也才能使21世纪成为又一个美国世纪。他引述美国教育统计强调,美国24~34岁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从过去全球第一跌到第十六,作为一个国家,要想向前发展,就要以教育为本。为此,奥巴马政府于2010年3月提出《改革蓝图:初等与中等教育法案的再次核定》(A Blueprint for Reform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美国教育部于2010年6月出台《教育部复苏计划》(Department of Education Recovery Plan),作为落实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的分计划。该计划包含21个项目,其中17个项目与教育直接相关。最近美国教育部又出台《美国教育部2011—2014财政年度战略规划》(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trategic Plan for Fiscal Years 2011—2014),这一规划旨在实现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2020年教育目标,比如,2020年要使美国再次成为全世界高等院校毕业生比例最高的国家。为体现优先发展教育,美国联邦政府教育拨款从2010年的462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497亿美元,在2012年更增加到680亿美元,比2011年增加38.5%,是联邦各部门增加预算比例第二高的部门。

欧盟在其新的发展战略中提出以教育促创新,以创新促增长,以增长促就业,以就业促和谐。这意味着欧盟把教育发展纳入到整个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中,教育已经成为欧盟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14]“欧洲2020战略”包括两项有关教育和培训的核心量化指标,即将青少年辍学率由15%降至10%以下,30~34岁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由31%提高至40%。[15]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欧洲大学协会(EUA)年会致辞中强调,大学在帮助欧洲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欧盟委员会把教育、科研和创新归类为“利于增长的开支”,是下一个预算周期(2014—2020年)的重点部分;[16]欧盟委员会最近向欧洲议会提交2014—2020年财政预算建议案中教育经费预算增加最多,从87.6亿欧元增至152亿欧元,增幅高达71%。同时,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教育培训和青年领域的综合计划“教育欧洲”(Education Europe),着力提高欧洲人力资源的知识和技能,并促进人员流动。[17]

英国教育部2010年就基础教育发布《学校教学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The Schools)白皮书。英国商务创新技能部2011年则针对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布《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Higher Education:Students at the Heart of the System)白皮书和《新挑战、新机遇——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计划:打造世界一流的技能体系》(New Challenges,New Chances—Further Education and Skills System Reform Plan:Building a World Class Skills System)。2011年11月15日,英国颁布《2011年教育法案》(Education Act 2011),将近年来教育政策性文件中的各项主要政策与措施规定法制化。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应文部科学大臣请求,根据2008年“教育振兴基本计划”实施情况,分析日本社会的变化,于2011年12月9日提出“关于制定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的基本思路”的初步报告。该报告提出,必须“构建以多样性为基调的各种各样的人、自然能够共生的适合成熟社会的新模型”,必须确立“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有活力社会的‘自立、协作互动、创造’三个理念”以及四个教育行政的方向性,即“培育生活于社会的能力——在多样的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个人的自立与协作互动”;“培养向未来飞跃的人才——创造主导变化及新的价值,引领社会各领域发展的人才”;“构建学校保护网——提供谁都可以利用的学校机会”;“加强人与人的纽带形成具有活力的共同体——实现社会培育人,人创造社会的良好循环”。

俄罗斯也高度重视教育对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不仅修订了《联邦教育法》,而且制定了《2011—2015年联邦教育发展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要使每个公民都能享受符合俄罗斯创新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教育。俄罗斯联邦政府计划在2011—2015年间投入542亿卢布支持《纲要》的实施。[18]其他一些国家,如加拿大、法国等也顶着金融危机的压力增加了教育预算。

印度计划委员会2011年公布《更快、可持续和更具包容性增长:“十二五”规划战略(2012—2017)》(Faster,Sustainable and More Inclusive Growth:An Approach to the Twelfth Five Year Plan 2012—2017)。在印度“十二五”规划期间,以促进教育包容性发展和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和改革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强调创新机制、体制和管理,保障权利,扩大机会,促进公平,提升质量,特别关注弱势群体接受有质量的教育。这与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有相近之处。2011年6月7日,印度举行第58次“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会议,会议强调将免费义务教育延伸至中等教育阶段,即从8年免费义务教育延长至10年,而普及中等教育也是印度“十二五”规划中的战略重点之一。印度2007—2008年初中阶段教育(九至十年级)毛入学率为58.2%,高中阶段教育(十一至十二年级)毛入学率为33.4%。到2017年,印度将努力实现初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75%的目标。

三、加大学生资助力度,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使很多发达国家对教育公平问题更加关注。2011年9月,一项由英国公平入学办公室与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共同发布的监督报告指出,2009—2010学年,有23所(近1/4)受英国政府高等教育基金补助的高等教育机构,无法达成其所设定的扩大弱势群体入学、保障社会经济地位弱势学生平等就学的协议目标。[19]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也发现,很多富有的欧洲国家及美国都未能对本国社会、经济地位相对处于弱势的儿童尽到扶助义务,这些欧美大国的弱势儿童无法享受到平等的待遇和充分的教育资源。[20]

许多国家采取措施保障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在美国,奥巴马新政反复呼吁提高佩尔助学金学生资助水平,帮助更多年轻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扩大高等教育机会的重点是针对低收入家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经费资助,美联邦政府将增加对学生的直接资助,以保障入学机会,并提高其保持率和完成率。奥巴马政府还提出实施“美国机会税收优待计划”,该计划主要着眼于帮助大学生减轻学费负担,它要求受资助的大学生每年从事100小时的无偿社区服务,达到“以服务换学费”要求的学生家庭可享受4000美元的退税优惠。奥巴马还要求遏制高校学费上涨,减免学生贷款利息,增加高校勤工助学名额。

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纷纷增加高校学生资助。在德国,2010年7月通过的《国家奖学金设置法》要求,各高校遴选一定比率的优秀学生给予国家奖学金,额度为每月300欧元,一半费用由联邦教科部承担,另一半费用由各高校自筹;2010年10月发布的《国家助学金法(第23修订法案)》要求提高国家助学金的资助额度并进行结构优化。国家助学金旨在扶贫,国家奖学金旨在奖优,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教育贷款共同构成德国学生资助政策三大支柱。在俄罗斯,政府将在2011—2015年,以年平均6.5%的增幅投入大批专项经费,提高教师待遇和学生奖学金。[21]其中莫斯科国立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公费大学生(预算内学生)的助学金额度将提升40%。[22]在日本,文部科学省采取紧急支援措施,减免地震灾区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学生约6000人的学费,并决定增加约5000个无息助学金贷款名额,总预算约80亿日元。[23]

美国还加大了对少数民族教育支持力度。2010年,美国政府设立了1080万美元基金,以提高主要服务中低阶层黑人学生的23所学院的能力,[24]并拨款8478万美元对96所历史上就属于黑人院校的学院和大学进行了资助,以加强他们教育学生的能力。[25]以上总计近1亿美元。此外,美国教育部拨款395万美元支持服务亚裔美国人和美国岛屿上居住的民众的教育,[26]拨款480万美元支持服务印第安人的教育机构。[27]

为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公平,英国政府将为英格兰贫困家庭两岁幼童免费提供每周15小时的学前教育。该方案被作为为期4年的70亿英镑的援助贫困儿童计划的一部分。[28]

四、高度重视教育质量,大力推进教育改革

很多国家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增强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把改革创新作为促进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根本动力。

(一)通过改革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

在美国,继《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将刺激经济投资总额7870亿美元中的1150亿美元直接补助教育系统之后,联邦政府又设立总额为43.5亿美元的“力争上游基金”(Race to the Top Fund)支持教育改革和课堂创新。如果州和学区能够提高学业标准、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更多创新,就可获得资助。该计划的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标准,让每个儿童获得成功的机会,提升国家经济实力的教育基础。“力争上游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改造薄弱学校,提出各州有权直接干预绩效持续低下的学校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各州应在绩效持续低下的学校中至少确认5%的学校或者选定5所规模较大的学校进行改造。

“力争上游计划”中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推行教师绩效工资,以此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绩效将通过同行评议、学生考试成绩、课堂评估或其他途径确定,不能胜任工作的教师将被替换,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就的教师将获得更多奖励。各州采用多种评分标准,依照严格、透明而公平的程序衡量教师与校长的工作成效,公布评价结果,并作出奖励或惩罚决定。为确保优质教师和校长的均衡分配,各州需确定切实可行的年度目标,以提高薄弱学校优秀教师与校长的数量和比例,提高优秀教师教授数学、科学、特殊教育、英语等学科的数量与比例。奥巴马政府还强调要大力吸引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从教,帮助学校每年招聘3万名教师。同时,创建面向大学毕业生的“教师服务奖学金”,在师资极度匮乏的学科领域或地区任教满4年的大学生,可获得相当于研究生2年学费的资助。

一些国家还调整了中小学课程和教科书。韩国中小学自2012年起将全面实施每周上课5日制,上课总日数将从现在的205日减少到190日,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学校的年平均上课总日数持平。[29]而日本根据文部科学省公布的初中全部科目及高中部分科目的教科书检定结果,拟从2011年4月的新学年开始采用的初中教科书,与2004学年度的教科书相比页数增加了25%;与2000学年度的教学计划相比,学习量增加了36%。[30]

(二)寻求外部动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被认为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力,这一广泛共识使很多国家把高等教育质量看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许多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俄罗斯加大对重点大学的资助力度,2011年普京政府宣布拨款700亿卢布支持国家重点建设的40所大学的发展。[31]法国则在国家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以252亿欧元经费用于2011年度全国高校的教学和科研。[32]

欧盟委员会最近推出了“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现代化议程”,确定了六大优先改革领域,并从成员国和欧盟两个层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以督促成员国提高高校毕业生的质和量,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等教育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作用,帮助欧洲走出当前危机并应对未来挑战。[33]

许多国家把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合作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荷兰教育部、经济部、农业暨食品部最近联合出台了“知识创新激励计划”,未来三年将提供总计8000万欧元,以激励荷兰高校与民间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多边合作,将高等教育领域中具有高度经济产能的专业知识转换成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用的产品和服务项目。[34]俄罗斯政府支持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展高新技术研发生产项目,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产品。如果大学与企业合作,按照企业的订单开展科研和投产工作,俄政府将按照1∶1的比例和企业共同为科研项目提供配套资金,委托高校进行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由企业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并投放到市场。[35]俄罗斯2010年开始试验设立应用学士学位。该学位学制四年,提供偏向实践的职业培训,既有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也包括学士学位性的职业理论培训。[36]

罗马尼亚政府在欧洲大学协会的支持下,开始实行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对高校实行分类管理,将罗马尼亚的54所公立大学和近40所经过官方认可的私立大学划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大学,第二类是教学和研究并重的大学,第三类是以研究为中心的大学。该国期待通过对大学的分类管理,提升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效率和竞争力。[37]

(三)施行技能战略,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

为了推动发达国家加强技能政策实施力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近提出了一项跨政府的全球性“技能战略”(Skills Strategy)项目。该项目拟在激烈的全球竞争和金融危机导致失业率上升的背景下,帮助各国更充分地提供技能、最大化地运用技能,并在工作中进一步开发技能,为促进就业、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促进社会融合提供战略支持。OECD认为,虽然近几年很多国家都制定了各自的技能战略,但成功落实这些战略的程度则存在较大差异。OECD希望通过该项目帮助成员国和非成员国改善教育和培训机构对市场需要的灵敏性,提高学习供应的质量和效力,提高学习供应的灵活性,促进技能的转换性,增强进入学习及培训机构的便利性,以及保证重新进入学习及培训机构的低成本。

欧盟2010年宣布,未来10年将加紧推动欧盟国家职业教育培训,以确保职业教育培训足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满足未来劳动力市场需求。[38]2010年,比利时法语区文化、体育与教育部部长宣布,将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改革,主要方向包括整合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及其资源,而且无论学生所就读的学校提供何种职业技能训练与生涯规划,都要加强他们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谋生能力。

五、把推进终身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进入21世纪以来,终身教育作为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战略要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重视,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很多发达国家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加大了终身教育战略或政策的实施力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制定并落实终身教育战略规划

欧盟在不久前发表的题为《2020教育与培训》的教育发展规划中,把终身学习作为其战略框架的核心内容,强调新的技能和工作议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终身学习政策的贯彻实施,敦促各成员国落实各自的终身学习国家战略。该框架提出2020年应达成的五个战略目标,其中之一是26~64岁成人参与终身学习的平均比例不低于15%。[39]

美国把促进终身学习作为重振美国经济的重要战略措施。联邦教育部《2011—2014财政年度战略规划》中,第一个战略目标就是为青年和成人提供更多的终身学习机会,改进中学后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40]为了完善教育体制、增加学习机会和全面提高教育的产出,加拿大政府制定了《加拿大2020学习》战略框架。该框架的核心是为所有加拿大人提供优质的终身学习机会,具体包括四个部分:早期儿童学习及开发,小学到高中教育、中学后教育,以及成人学习与技能开发。[41]

越南政府新近颁布了《建设学习型社会(2010—2020)》的规划,明确提出了2020年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为所有年龄和教育水平的公民创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条件,提高公民的知识和能力,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提高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该规划同时决定实施以下七大战略:(1)加强宣传,提高终身学习意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2)制定终身学习相关法律,明确组织和个人的责任和权利;(3)提高各级教育参与率;(4)整合教育机构网络,完善继续教育、终身学习体系;(5)增强国家部委和行业、工会和社会组织、工商业机构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作用和责任;(6)整合与加强“越南学习促进协会”的各级组织;(7)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发达国家好的推进模式。[42]

马来西亚将终身学习确定为该国第十次和第十一次经济发展规划的第三大支柱。2011年,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发布了《马来西亚融合终身学习文化蓝图(2011—2020)》,提出通过四大战略将终身学习融入本国文化,即健全终身学习的机制和基础措施,提高公众的终身学习意识并促进终身学习的参与,保证终身学习的连续性,以及加强对终身学习的财政支持。为了实现这一蓝图,马来西亚还提出实施包括成立国家终身学习委员会、建设国家学分银行制度、设立国家终身学习基金会、设计终身学习贷款方案等15项重大项目,并就各个具体项目制定了一套绩效目标、绩效及问责的衡量标准、战略目标、资助组织,以及相应的预算。[43]

(二)建立健全推进终身教育的体制机制

一些国家成立了终身教育领导、政策协调或管理机构。如韩国政府于2008年成立了国家终身教育开发院,主要从事终身教育政策研究、制定终身教育国家规划、开发终身教育项目、培训终身教育专职人员、支持地方终身教育机构、运行终身教育信息系统、管理学分银行及自学学分学位认证、运作终身学习账户制度等。[44]马来西亚计划成立国家终身学习委员会。越南政府正在考虑将原有的“继续教育局(Continuing Education Department)”更名为“全国终身学习署(National Bureau for Lifelong Learning)”,以统筹协调全国的终身学习。[45]

(三)加大对终身教育的投入

尽管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很多国家面临着教育经费紧张的状况,但不少国家都在努力增加对终身学习的投入。2010年,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用于终身学习的预算达2亿马克,比2009年增长44%,其中用于加强职业培训的经费创历史新高,达到1.93亿马克,比2009年增长71%。这些资金将主要用来为七年级以上的学生提供职业辅导和加强行业企业的职业培训中心建设等。[46]2010年,韩国将总计19.69亿美金的公共经费投向成人的终身学习,这些投入来自于7个国家部委,其中就业与劳工部占54.5%,教育科技部占14.8%。教育科技部掌管的教育经费中用于终身教育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9年的1.3%升至2011年的1.6%。[47]2011年10月,英国国家商务、创新和技能部正式启动“终身学习账户”项目,预计2012年底将有100万英国人建立终身学习账户,获得更多就业和职业开发的机会。[48]

(四)加强终身教育政策产出及其效益的评估

为了加强对终身学习产出和效益进行评估,2006年,加拿大设计了综合学习指数(Composite Learning Index),作为衡量本国终身学习进展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本国城市居民的学习情况进行年度测评,全面评估终身学习在社会生活各个方而给个人、社区及国家带来的益处。[49]

2008年,欧盟采纳了这个综合学习指数,并加以改进形成欧洲终身学习指数(European Lifelong Learning Index)。为了使终身学习的概念更加容易理解和透明,欧盟于2010年首次对奥地利、德国、法国、丹麦、英国等23个成员国进行测评。[50]

六、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

一些发达国家在推进教育国际化方面迈出新步伐,试图把吸引留学生、占领外国学生市场作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调整政策吸引留学生

近年来,全球留学生规模持续增大。2010年美国的国际学生达69.1万人,创下历年来最高纪录,国际学生人数超过其他所有国家。2011年11月,美国教育理事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发布报告《通过全球领导力和全球合作,增强21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Strength through Global Leadership and Engagement:US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该报告旨在强化美国高等教育在全球的领导地位。此外,美国来华留学人数也在增加,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数据,美国今年赴中国留学人数增长惊人,预计将超过1.5万人,而在1995年,美国留学中国的学生才1396人,短短13年间,人数增长了10倍多。[51]但美国在印度的留学生每年只有3000人,而在美国的印度学生则为10万人。为了解决这一不平衡的现象,美国最近设立一个新的“去印度的护照”项目(Passport to India),鼓励美国的高中生和本科生到印度实习或参与夏季学期项目。

2009—2010学年,欧洲有21.3万名大学生获欧盟“伊拉斯谟计划”资助赴国外学习或培训,比上一年度增加7.4%,再次刷新纪录。此外,3.8万大学教职员工也获得该项目资助在国外任教或接受培训,比上年增加4%。[52]

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最新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英国海外学生人数5年内增加32%,而本地学生人数增长仅6%。[53]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调查显示,前往世界各国学习的德国留学生人数10万余人,已经超过其他欧洲国家;在德国学习的国际学生人数也在增加,共有18万国际学生在德国高校学习,本科生中近1/10是外国人。[54]在荷兰,过去4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外国学生人数平均增长率达54%。[55]

招收留学生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据英国文化协会预计,招收留学生每年对英国经济贡献80亿英镑。在美国,各国留学生2010年为美国经济贡献了200亿美元,使高等教育成为美国经济价值最高的服务输出行业之一。而根据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的统计,中国留学生2008年为澳大利亚创造了34.2亿澳元的产值,在所有出口创汇产业中名列第一。[56]

综合相关材料来看,当今学生流动日渐频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各国纷纷出台吸引海外学生和支持出国的政策。德国采取多项举措增强其对留学生的吸引力。据英国文化协会对留学友好国家的国际排名,德国是对海外留学生给予支持和帮助最大的国家。在德国,有些课程用全英文教授,使一些留学生甚至不说德语就可以完成学位课程,这对国际留学生颇具吸引力。澳大利亚政府针对国际学生引入新的简化签证评审办法,使他们更快更容易获得签证。无论学生来自哪个国家,都将按低风险等级的签证审理标准来对待。[57]日本成立了专门招收留学生的研究生院(“大学院”),以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去日本留学。2011年6月,日本国际亚洲共同体学会和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合作成立了筹备组,为将在2013年4月成立的以招收亚洲学生为主的研究生院做准备。[58]

一些国家还出台政策支持学生出国留学,培育国际人才。日本文部科学省2011年宣布,将在2012年为5000名以上的大学生和高中生提供出国留学奖学金,并使5年后出国留学的大学生和高中生各增加约1万人。在俄罗斯,2012—2022年将有10万俄大学生在“全球教育”方案框架内获得资助到国外留学。[59]

(二)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近几年来,教育领域国际合作日渐加深,主要体现为教育与国际接轨速度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的规模和范围有所拓展。

在俄罗斯,除莫斯科大学和大学的某些技术类、工程类专业外,俄罗斯高等教育正式全面加入欧盟高等教育区的“博洛尼亚进程”。2011年9月,新人学的大学生全部按学士一硕士两级学位体系,即4+2模式进行教学,并且按照第3代新教育标准实施教学。[60]

欧盟委员会2011年宣布,将拨款4700万欧元在“坦普斯计划”框架内加强与欧盟周边国家以及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合作项目,投入比上一年增加约1700万欧元。欧盟与中国建立人文交流机制。瑞士一欧盟新成员国科研交流项目第3次合作正式启动,这次合作向捷克、匈牙利、拉脱维亚、斯洛伐克、波兰和爱沙尼亚等6个欧盟新成员国开放。[61]俄罗斯和奥地利将在工程类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合作内容包括学生互换、教师和专家互访及人才培养实践经验交流等方面。

美国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签订合作计划,将在新加坡成立一所文学院,他们希望这所学院成为亚洲的样本。[62]纽约大学在上海设立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在卢旺达设立分校,成为少数在非洲授予学位的美国大学之一。[63] 爱尔兰科克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Cork)在爱尔兰政府的支持下,与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和非营利组织Farmleigh Fellowship合作,开办联系亚洲和爱尔兰的商学硕士课程。[64]

南洋理工大学和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推出环境生命科学的联合博士学位课程,这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首次和海外大学合作推出博士课程。[65]南洋理工大学还和德国顶尖研究机构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联合设立弗劳恩霍夫南大互动数码媒体研究所。[66]

七、实施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战略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二是加强教育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韩国将实行教科书全面数字化政策。2011年,韩国教育、科学与技术部和国家信息化战略委员会颁布“智能教育推进战略”(Smart Education Strategy)。根据这项战略,韩国的小学和初中于2014年、高中于2015年全面使用数字教科书。目前,韩国政府已在部分学校进行了试点,未来韩国所有中小学生都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阅读教科书。教育部同时宣布,未来所有全国性的学术测验都将采用在线形式。教育部还计划从2013年起在3年时间内加快在线课程的发展,以便因气候或健康因素不能上学的学生在家学习。[67]

美国宣布启动“数字承诺计划”,并设立数字承诺中心。该中心是一个致力于认证教育技术创新并为教育技术创新提供支持的交流中心,主要目标是发展数字学习和数字教学。[68]此外,美国的不少地区和学校也开始了教科书和相关课程在线的实践。华盛顿社区与技术学院理事会开始为其社区学院及技术学院开发低成本的在线教学课程,建立“开放式课程图书馆”。一些学区推广使用高科技产品作为学习工具,如俄勒冈州坎比学区三年级学生每人配备一部iPod Touch。[69]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实施“教师及学校领导者的数字战略”,投入专项资金推动教师及学校领导者接受信息与通讯技术训练计划。该计划为联邦政府投资22亿澳元的“数字教育革命”的一部分,它将协助教师及学校领导者提高信息通讯技术的技巧与运用熟练度,并且融入课程与实际教学中。[70]

2010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宣布,受互联网冲击,《牛津英语大辞典》纸质版将不再出版,全部改为电子版。随着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在世界各国的普及,移动学习在许多国家成为一种趋势。[71]

(执笔人:鞠光宇、许海霞、杨银付等)

标签:;  ;  ;  ;  ;  ;  ;  ;  

2010-2011年国际教育战略与政策趋势研究_终身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