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的磨练成绿色的霜冻--一位研究人员的声音_课程标准论文

十年的磨练成绿色的霜冻--一位研究人员的声音_课程标准论文

十年磨炼成青霜———位研究者的声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者论文,炼成论文,声音论文,十年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从2000年起几乎参与了所有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关的一切工作,真正了解这本课程标准的来之不易。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

2000年冬,当第一本《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初稿)打印出来时,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课标研制组的所有成员认真地聆听了体育教育专家王占春老先生近三个小时的激情发言,王先生对课标的看法及修改意见,至今让我印象深刻。之后经过多次修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终于在2001年与大家见面了。

课程标准的出台,立即引起了广大体育教师的注意:“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究竟是不是一回事?”“我们体育教师怎么看不懂课程标准啊?”“没有内容,没有考核标准,用它怎么上课啊?”一时,困惑和质疑声四起。但同时也有许多老师对这个真正的新生事物表现出积极的反应,不仅从口头上支持课程标准,而且用行动来诠释自己对课标的理解。

一石激起千层浪,课程标准似一块巨石投入到本来平静的教学大海之中,滚滚波浪迅速推开传向四周。我们被层层浪花所产生的效果完全吸引住了,却没有注意到波浪在向远方推开的同时也在渐渐地降低它的高度。

我几乎走遍了第一批八个国家级实验区。所到之处,从讲课培训到观摩教学,实验区领导和基层教师无不激情万丈,我们研制组的所有成员都为之感动不已,但也隐隐感到还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那就是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能光靠激情,还要靠读懂、搞通。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必须弄明白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本质的区别,为什么国家要花这么大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课程改革。

第二年的省级实验区培训工作我也参加了,培训工作的组织差别很大,有的地方组织了几百人参加,有的地方却只有几个教研员前来听讲,说是准备下去组织自己的培训工作。这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培训人员队伍的扩大导致培训内容、质量的差异极大,有部分培训人员甚至自己对课标的认识尚且不足,就以这不足的理解去培训别人,无疑效果是成问题的。

第三年的培训工作我因工作性质的改变已经很少参加了,从效果与质量两方面来看,应该是都表现出了波浪渐渐远去的现象。

二、第二冲击波

2003年3月,教育部专门组织了一支专家队伍去全国各地详细调查了新课标实施后的情况,涉及38个首批国家级实验区和29个省(市、自治区)。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由于推进的速度过快,在许多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是跟不上的,特别是培训上岗和师资数量的欠缺方面更显出了问题。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基层教师的积极性确实是高涨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务之急,可是谁来解决和如何解决却又是另一个难题。

课标的修改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这个修改的任务仍然落在了原来课标实验方案研制组成员的肩上。2004年,为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教育部又一次组织研制组对课标进行了专门的修订,形成了课标修订的第二稿,但又似乎如石沉大海般不见踪影。一时间传言四起,“课标有问题”、“还是要回到教学大纲年代”等,这些传言对新课标的继续推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要回到教学大纲年代”这一点,让许多基层体育教师感到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

关于“课标有问题”这一说法,却是来自我们同行。问题大致有这样几个:“课标淡化运动技术”、“课标只提运动技能不提运动技术”、“课标没有具体内容”、“就一节课而言,应该是先有内容后有目标”、“课标下组织的示范课有一些是用劳动来代替体育”等。这些“问题”是从我们体育教学的权威杂志上和网络上同时铺天盖地而来的,不能不说对课标的推进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特别是“课标淡化运动技术”这一点,对基层教师而言,几十年来我们的体育课不就是在传授运动技术吗?如果运动技术被新课标“淡化”掉,那体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呢?总之,这场冲击波对课程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三、对争论问题的个人看法

在这里想对几个关键争论问题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也可能我的表达又会引起另一场轩然大波,但我想还是有必要明确地表示一下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同时也着重地申明,由于我已经不再参加课程标准的有关修订和其他工作,所以,这里只代表自己个人的看法。

(一)淡化运动技术

从课程标准开始研制的第一天起,就已经非常明确地表示了要按照中央文件的精神“删减繁、难、偏、旧”。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繁难偏旧”是什么?大家都非常清楚地知道,是指那些复杂的竞技运动体系内容。至于删什么,减什么?是指那些与学生生存、生活无关紧要的、对促进健康作用不大的运动技术和内容。例如删去铅球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包括背向滑步推掷铅球的复杂运动技术;减去中国竞技体育界影响最深的“跨栏”运动技术教学内容等。这都是因为它们虽然在竞技运动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形成了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完整体系,但并不一定对学生今后生存、生活和身体健康有非常直接的作用,完全可能以一种更为直接、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内容来取代。

这样浅显的道理老百姓是容易理解与按受的,而对于一些专家来说却很难接受,因为可能专家们比老百姓更难跳出自己的定式思维方式,总是把体育教学与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挂起钩来看问题的吧。中国出了一个黄志红、出了一个刘翔,铅球和跨栏跑教学就变得必不可少了,而现在中国又出了一个郭晶晶、出了一个李娜,是否跳水和网球也应该加入到现行的体育教学中来?中国还出了一个“九球天后潘晓婷”和一个“台球神童丁俊晖”,是否台球也应该列入体育教学必修内容?如果再出一个中国的伊辛芭耶娃,再出一个中国泰森,是否撑竿跳高和拳击也得进入体育教学视野?

所谓“淡化”,这是一个被强加在课标头上的词汇。而事实上,课标组任何一个成员从来也没有提出过这个说法。更重要的是,其实只是删减“繁难偏旧”而已,对于必要的、对学生身体发展有利的体育运动技术,在删减了“繁难偏旧”之后,只有增加了学习的机会,“淡化”只是一些人用以否定课标的借口而已。

(二)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变了传统的按照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教学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对学习目标和内容按照五个领域(方面)来进行划分,分别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为什么在这五个领域中,唯独对“运动技能”提出了大量的质疑,这可能是因为三维健康观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而运动参与则是课程的特征,体育与健康课程哪能不参与运动啊?只有运动技能是唯一可以从鸡蛋里挑骨头的地方了。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目标分四个方面来表述:一是获得运动基础知识,二是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三是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四是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了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传授。这既符合学生身心特征,也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提高了“运动技术”的内涵。这本来是一个应该得到大家认可的提法,却成为某些专家不去细读课程标准、光抠字面来质疑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恰恰也因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没有被广大基层教师看到(在许多地区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许多中小学体育教师未全文读过《标准》,甚至从未阅读过。因此,有些教师对于《标准》有关运动技能要求的理解仅仅只是从培训专家口中所得,受培训专家个人观点的影响较大,最终导致对《标准》精神的误解——引自2011年3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送审报告》),所以才有可能用广大教师过去所熟悉的“运动技术”名称来曲解运动技能。

(三)课标没有具体内容

关于这个方面,经过了十年的实践,现在广大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一个目标体系这一点已经可以接受了,而十年前对于什么是课程、什么是大纲的认识却是非常模糊的。从1956年到2000年这40多年来,体育教学一直是依靠教学大纲来引导的,而教学大纲的特征之一就是“内容详尽具体化”。现在,在新课标中却找不到这些具体的内容,因此教师会感到困惑而迷失工作方向。这是一个思维的定式,要破除定式思维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当时的培训工作是在各个出版社的组织下进行的,没有可能集体认真地研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课程标准研制组研制的《新课程研修网络视频课程》,所以培训者本身对这种目标体系的接受程度就形成了基层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我就亲眼看到过培训教师拿着传统的教学大纲内容体系在各地进行“培训”,还觉得自己的培训很能得到受培训教师的欢迎。

(四)目标和内容的关系

目标和内容的关系问题在网上争论得很凶,先有内容还是先有目标,这好像是一个“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的古老问题,其实这就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传统的教学大纲是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它统一了全国不分地区差异的教学要求。体育教师只要手里拿着一本大纲就可以按照大纲的规定来进行教学,不必自己再去花费脑筋来设计教学内容。而新的课程标准却完全是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是用目标去引领教师实施教学,让教师自己去思考、去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内容来进行教学。

因此,这里引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些专家既然是讲课标,课标又是讲目标体系的,那么,讲学习领域、讲领域目标他都能讲得清楚,可是一到讲细节的体育课时,传统的定式思维就起作用啦,体育课可是教的内容啊,我们历来都是先把内容选好,有了内容再来写“教学目标”的啊,所以,“就一节课而言,应该是先有内容,后有目标”这样的根本不能自圆其说的论点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由于对课标的“目标细化”和“根据目标选择内容”的不理解,甚至可以说是不懂,才会出现这样的论调,这可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会影响着广大教师的思维方式,还需要我们认真地去思考培训方式和培训思路。

(五)劳动代替体育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因为它直接牵涉到了对新生事物的看法。事情发生在一些省市组织的示范课上,有一些很有创见的体育教师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实施目标教学过程中,选择了一些不常见的器材进行教学。比如,两个来自农村的教师,一个选择了南瓜进行搬运教学,一个选择了扁担与小米袋进行搬运教学。这是两节省级示范课,借用了城市的学生上课,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的兴趣高涨,看课的教师也纷纷赞赏。可是课后却遭到了两个知名专家的批评。后来因为有人又赞扬了这两节课,也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并且把这两节课用漫画的形式在权威刊物上发表出来,把它们提升到了“这是劳动而不是体育”、“用劳动来代替体育”。

专家对什么是劳动、什么是体育的最基本区分认知都没有,使人不得不怀疑事出有因。体育与劳动的最基本区别在于:劳动的真实性和体育的虚拟性。劳动是会产生生产价值的,不管多少,劳动的基本特征就是获得报酬;体育则不然,体育只能产生对自己身体的影响,例如肌肉酸疼、身心愉悦等,不会因为在体育课上挑了一下扁担,搬了两只南瓜而得到报酬。在体育器材还相对匮乏的广大农村学校,老师们想方设法地运用自然资源来进行教学本该是要受到表扬,并值得提倡的,却反而遭到了专家们嘲笑式的批评,恐怕对这两位教师今后的影响都会非常大。

无独有偶,南方某市的一节“扫把课”也同样遭到了某些专家的质疑。他们并没有看到教师是如何运用扫把,从扫把的基本功能拓展出多种体育功能这样一节完整而又饶有乐趣的课,只是听到“扫把”两字,看到有人赞扬“扫把课”,就挥舞起大棒抡了出去。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三个一线教师受到的不公指责,绝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原因,他们是代“课程标准”受罪了。

四、十年努力,宝剑出鞘

十年的努力,事实是我们看到了一个经过课标组专家们共同努力达到的共识,虽然仍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但终究让人看到了光明前景。

(一)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在十年改革路程上,大多数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方向还是坚信不疑和积极拥护的,可能有少数教师对一些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概念理解上发生了偏差或认识上不到位,加之在培训工作中的一些失误和媒体宣传引导方面的偏差,产生了一些对课改的不利因素。

(二)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在十年的学术争论中,其核心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究竟是传授运动技术还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样一个尖锐问题。这同时也是一个关系到新一代接班人成长的重大决策问题。从新世纪课程改革的第一天起,我们已经挑起了“健康第一”这副重担,与其他课程共同努力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培养未来接班人。

(三)坚持基本理念不变

除了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不变外,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关注差异,保证每一个学生受益这几条基本理念也是构建新课程的核心思想。基本理念的坚持不变,说明了课程的价值,说明了课程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更清晰地反映了以前某些争论的孰是孰非。

(四)坚持目标引领内容

使用教学大纲曾经是一个一统全国学习内容的年代,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经济条件差异巨大、文化底蕴内涵各不相同、多民族的国家来说,“一统内容”是多么不现实啊!新课标坚持了“目标一致,内容各异,形式多样,百花齐放”的原则,给全国各地体育教师的教学以极大的空间自由度。这是十年前我们想也不敢想的,而十年后的今天却即将成为现实。

总之,这些变化已经充分地说明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初始就没有走错道路,只是需要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正如教学大纲也曾历经了40余年的磨合,形成了一个时代的优秀产物,只不过是因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才出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体系而已。2002年,我曾经在讲课时说过:“新课程标准现在犹如一个一岁的婴儿,刚开始学习走路,他所走的每一步都会被爱他的父母亲人所赞扬,不要期望他从一开始就会像解放军那样雄赳赳、气昂昂地正步走。”体育与健康课程从十年前蹒跚学步至今,应该是进入了“少年壮志时代”,这说明了课程标准正在成熟,正在准备以更大的步伐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己之见,可能错误多多,但我心坦然,永远为新课程摇旗呐喊!

标签:;  ;  ;  ;  

十年的磨练成绿色的霜冻--一位研究人员的声音_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