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性是思维逻辑形式的规律吗?_同一律论文

同一律是思维逻辑形式的规律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逻辑论文,规律论文,思维论文,形式论文,一律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逻辑学界普遍认为同一律等四条规律是思维逻辑形式的规律。中国人民大学《形式逻辑》指出:“形式逻辑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还研究思维逻辑形式的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它们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①《普通逻辑原理》认为:“逻辑形式的规律有很多,其中有些规律……体现了正确的思维的基本要求……这一部分规律叫做思维的基本规律。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②

我们认为,从同一律等四条规律的实际看,认为它们是“思维逻辑形式的规律”这一观点值得重新探讨。本文将从基本内容、逻辑要求以及违反逻辑要求的逻辑错误三个方面,论证四条规律中最基本的一条——同一律不是思维逻辑形式的规律,而是思维内容的规律。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通常被表述为:“在同一思维(即对同一对象的同一方面的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思想(概念或判断)其自身是同一的。”③如果我们承认这一表述是准确的或基本准确的,那么要确定同一律究竟是思维逻辑形式的规律还是思维内容的规律,只需要搞清楚上述表述中的“任何一个思想的自身”指的是思想的逻辑形式还是思想的内容就行了。

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或“a=a”)。笔者查阅了近十年来出版的三十多种逻辑教材、专著、辞书,所有的逻辑读物在解释这一公式时,都把同一律解释为思想内容的自身同一。

由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教材《普通逻辑》解释说:“公式里的‘A’代表任一思想,或者说表示任一概念、判断,‘A是A’即表示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概念、判断的自身都具有同一性。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概念判断的内容都是确定的,是什么内容就是什么内容。”④(着重号为引者所加,下同)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逻辑研究室编写的高校文科逻辑教学参考书《形式逻辑原理》写道:“同一律在概念方面可以表述为:a=a。这就是说,概念‘a’就是概念‘a’,一个概念必须有确定的外延和内涵(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是概念的内容,而不是概念的形式——引者注),必须保持自身的同一。”⑤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卫星电视教育教材《逻辑》则解释说:“‘A是A’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概念,任何一个判断,自身保持同一性。所谓概念保持同一,就是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是前后同一的。所谓判断保持同一,就是一个判断的内容(断定什么)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保持同一。”⑥

对同一律公式“A是A”(a=a)的上述解释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同一律所说的“思想的自身同一”,指概念、判断的内容的自身同一,而不是指思维逻辑形式的自身同一。

近些年来,一些逻辑教材还引进数理逻辑的公式“p→p”来表示同一律,这个公式被解释为“一个思想如果是真的,那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那就是假的”,这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在真假值上与其自身保持同一。由于思维的逻辑形式本身是没有真假的,只有具有一定具体内容的判断才有真假可言,因此,所谓思想在真假值上自身保持同一,指的仍然是思想的内容的真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要保持一致。

上述分析说明,同一律基本内容中所说的“任何一个思想的自身”指的是思想的内容,而不是思想的逻辑形式。因此,我们说同一律是关于思维内容的规律,而不是思维逻辑形式的规律。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同一律对思维的逻辑要求,是对思维内容的要求还是对思维逻辑形式的要求。

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有两条:第一,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保持同一;第二,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判断必须保持同一。

《普通逻辑》对第一条要求的解释是:“所谓概念必须同一,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内容不变,……不能随便变换某一概念的含义,也不能把不同的概念加以混淆。”⑦这里明确指出同一律对运用概念的要求是指概念的“内容不变”,而不是指概念的逻辑形式不变。

《普通逻辑》对第二条要求的解释是:“所谓判断必须同一,就是说在运用判断进行推理时,或者在论证某一问题时,人们所使用的判断,必须保持它的自身同一,不能用另外的判断来代替它。”⑧这里虽然没有把“判断必须保持同一”直接解释为判断的内容不变,但从普通逻辑思维的实际看,这一要求也是对判断内容的要求。我们知道,在思维或言语表达中,人们可以用不同形式的判断来断定相同的思维内容,例如:

〔1〕如果一个数能被10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5整除。

〔2〕凡是能被10整除的数都能被5整除。

两例逻辑形式不同,〔1〕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逻辑形式为“如果p则q”;〔2〕是全称肯定判断,其逻辑形式为“凡是s都是p”,但由于它们断定的内容是相同的,真假值一样,因此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用〔1〕来代替〔2〕(或者用〔2〕来代替〔1〕),即用一个逻辑形式代替另一个逻辑形式,并不违反同一律的要求。人们在思维和交际中,象这样用等值判断互相替代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用“如果不改革开放,就不能发展经济”(→q)替代“只有改革开发,才能发展经济”(p←q)。普通逻辑从来不认为这种不同逻辑形式互相替代的现象是违反同一律的要求的。由此可见,同一律对思维“判断必须同一”的要求,指的是判断的内容要保持同一,而不是指判断的逻辑形式要保持同一。

思维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必然会出现逻辑错误。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有两种: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和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这两种逻辑错误是形式上的错误呢,还是非形式的错误(即内容错误)呢?

先看混淆概念。这种错误是指“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概念当作同一个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⑨这里所说的误作同一概念使用的“不同概念”只能是指内容(内涵和外延)不同的概念,而不是指逻辑形式不同的概念,因为概念是思维结构的最小单位,它本身无逻辑形式可言,因此也就根本不存在“逻辑形式不同的概念。”既然被混淆的概念是指内容不同的概念,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当然是一种思维内容方面的错误。

有的同志可能会指出三段论推理中“四词项”错误就是混淆概念,而“四词项”错误是违反三段论第一条规则的,因此它是一种形式错误。对此,我们有必要作两点说明:

第一,传统三段论确实有“一个正确三段论包含并只包含三个不同的项”这条规则,“四词项”正是违反这条规则的错误,但是,早已有学者指出:“这条规则是从三段论的定义直接引申出来的,是三段论定义的引申,而不是三段论的规则。不符合这条‘规则’的,根本就不是三段论。已经知道某一推理是三段论,就不再需要这条规则。”⑩我们认为,三段论是否需要这条规则固然值得讨论,但这条规则不是从逻辑形式上对三段论的要求是明显的,一个有力的论据就是,在三段论四个格256个可能的式(包括无效式)中,没有一个是包含有四个词项的,而传统逻辑排除其中232个无效式导出24个有效式的过程中,根本就不需要运用“一个正确三段论包含并只包含三个项”这条规则。

第二,从“四词项”错误的表现形式看,它也不是逻辑形式方面的错误。如果两个性质判断明显包含四个项,人们是不会以之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的。“四词项”错误“主要表现为同一语词前后表达不同的概念,因此看起来是三项,实际上是四项。”(11)例如,“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我是人,所以我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这个三段论的错误就在于两前提中出现的“人”这个语词表达的不是同一个概念,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四词项”错误的这种表现形式,说明它实质上是一种“语词歧义”的谬误。这种谬误在传统逻辑的谬误分类中属于“非形式的谬误。”(12)

再看偷换论题。这种错误是指“违反同一律要求用某一论题来暗中代替所要讨论的论题而犯的逻辑错误。”(13)前文已经论述,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用一判断来代替逻辑形式不同而断定内容相同的另一判断,并不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因此,偷换论题不是指逻辑形式的偷换,而是指判断内容的偷换。下面我们以两个偷换论题的典型例子说明它是内容上的谬误而不是逻辑形式上的谬误。

〔1〕上个世纪中叶,达尔文从他的进化论得出“人类是由猿类进化而来的”结论,这一论断动摇了基督教“上帝创造了人”的教义,因而受到教会势力的猛烈攻击。1860年在英国牛津大学的一次辩论会上,大主教威尔勃福斯先是把“人类是由猿类进化而来的”歪曲地解释为“人是猴子变的”,继而对达尔文的学生赫胥黎进行人身攻击:“请问赫胥黎教授的猴子资格是从祖父那儿得到的,还是从祖母那儿得到的呢?

〔2〕无政府主义者为了反对马克思主义“人们的社会地位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科学论断,采用偷换论题的手法,把上述论断歪曲偷换为“吃饭决定思想体系”这样一个荒谬的命题,然后大肆批判,污蔑马克思主义是“填胃的理论。”

在例〔1〕中,威尔勃福斯用“人是猴子变的”偷换“人类是由猿类进化而来的”,偷换后的论题与原论题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S是P”;在例〔2〕中,无政府主义者用“吃饭决定思想体系”偷换“人们的社会地位决定人们的意识,”偷换后的论题与原论题也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aRb”。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逻辑形式不同而内容相同的判断可以互相替代而不违反同一律的要求;逻辑形式相同而判断内容不同的判断则不可以互相替代,否则就要犯偷换论题的错误,这就足以说明,偷换论题是一种内容错误,而不是形式错误。在传统逻辑的谬误的分类表中,偷换论题也被列为“非形式的谬误。”(12)

综上所述,同一律所说的“同一”,是指概念、判断内容的自身同一;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是对思维内容的要求;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属于内容上的谬误而非形式的谬误。由此我们可以必然地得出结论:同一律并非思维逻辑形式的规律,而是思维内容的规律。

注释:

①《形式逻辑》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

②⑨(11)(13)《普通逻辑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9、123、162、125页。

③《哲学大辞典·逻辑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页。

④⑦⑧《普通逻辑》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4、115、116页。

⑤⑩诸葛殷同等著《形式逻辑原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06、174页。

⑥姜全吉编著《逻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46页。

(12)参见马佩主编《逻辑学原理》,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22页。

标签:;  ;  ;  ;  

同一性是思维逻辑形式的规律吗?_同一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