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国家开展中药材本土化种植的战略研究※
曾学文1 付 蓉2胡小勤3*
(1 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2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西 南宁 530001;3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 :中医药在东盟国家的认可度高,东盟国家的中药用药需求日益增长,而中药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目前东盟国家对于中药材的本土化种植并没有系统化的展开。对东盟国家中药材本土化种植进行研究,既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同时,对国家药用资源实现战略保护、引领“一带一路”的东盟国家深度开发药用资源、实现中医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东盟;本土化;中药材;战略
东盟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1]。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位置上相近、在历史人文方面相通、在疾病谱方面非常相似,而且用药习惯类似,华人分布集中,人口近7亿。目前,在大部分东盟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中医或中医师行医的合法地位已相继得到认可,因此举办中医教育,从事中医药学术研究,开展中医医疗服务,开放中药市场,推进中医准入制度等举措在东盟各国陆续铺开,中医药在东盟国家得到了广泛肯定。但是,东盟国家对于中药材的本土化种植并没有系统化的展开,因此,开展东盟国家中药材本土化种植,对国家药用资源的战略保护[2]、引领“一带一路”的东盟国家深度开发药用资源[3]、实现中医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看!好美呀。女友兴奋地喊道,我顺着她的惊叫声看到在泛绿的树丛中,一株桃花灿灿地开放,格外鲜艳,却又有些孤傲的味道。
1 东盟国家开展中药材本土化种植的必要性
1.1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严重威胁 中药资源,广义上是指中医学用于防病治病的药物的总称,狭义上是指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即在我们发展当代经济的同时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的空间和余地[4]。
中药治疗慢性病的卓越疗效,使得世界各国对中药的需求大幅增长。近年来,不断有国外制药企业在中国设厂,中药产业也成为投资的热土,致使我国野生中药资源逐年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造成巨大破坏[5]。据统计,现在中国处于濒危的3000种植物中,属于药用植物的约占60%~70%,其中属于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药用植物达168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达162种[6]。
4.3.4 允许联户申报。对于一些规模小,贷款或担保抵质押物不足的项目,如果几个经营主体连片经营并达到一定规模,允许多个经营主体形成联合体进行联合申报,以一家为贷款主体。
目前,《中国-东盟药用植物保护技术指南》已经开始编制,对如何应对道地药材困境,如何加强药用植物保护,如何应对中国-东盟药用植物资源危机的紧迫性,如何构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技术体系进行系统论述。
3.2 筛选属于中药资源的东盟国家药用植物 组织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临床中药学、英语学的专家,对东盟国家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筛选,确认哪些植物属于中药资源。
1.2 东盟国家尚未建立独立的中药产业 东盟国家目前缺乏独立的中药产业,建立其自身的中药产业,有利于推动中医药在东盟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中药产业是指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枢纽和中药知识产业为动力的产业体系,其中包括中药材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和中药知识产业四大环节[6]。作为大健康产业和中医药发展的前提条件,以及中药产业的源头,中药材种植业必须率先开展。
1.3 东盟国家的中药用药需求日益增长 中医药在东盟国家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突显。早在秦汉之际,中医药就已走出国门,开始随着华人的移居,被带到东南亚地区,并开始传播[8]。随着“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思潮的兴起以及化学药物的诸多副作用,中医药以天然药物为主的治疗方法受到患者青睐,东盟国家人民接受中医药的程度与日俱增,中药使用量也日趋见长。有数据表明,近年来,中国对东盟中药出口呈大幅增长趋势,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均保持较快增速[9]。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和菲律宾是中国在东盟的六大医药出口主要贸易伙伴,占出口总额的96.72%。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中药产品是以提取物、保健食品和中药材饮片为主[10]。
既要满足东盟国家日益增长的用药需求,又要克服一味地依赖进口中药捉襟见肘的情形,只有积极开展中药材在东盟国家的本土化种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药材的供需矛盾。
1.4 从医药市场角度看,东盟各国存在诸多不利于中国医药企业开拓的因素 因为中国医药企业对东盟市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政策缺乏深入、系统、全面的了解和判断,因此至今未能真正进入东盟市场[11]。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的大背景下,双边医药贸易得到极大的促进,虽然解决了作为双方医药贸易的主要障碍的关税问题,但一些非关税壁垒障碍却依然存在[12]。
为了能顺利开展中药材本土化种植,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优先在东盟国家栽培的中药材品种及确立中药种植意向性基地。因此,我们必须开展以下研究:筛选我国濒危稀缺中药材、大宗优质中药材、中药材良种等优质中药材品种;筛选属于中药资源的东盟国家药用植物;确定需要优先在东盟国家栽培的中药材品种;确立中药种植意向性基地,为今后相关企业现场考察种植基地提供文献依据。具体的方法如下:
2.1 东盟国家相关组织及政府对中医药的大力支持 为中药材本土化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政府将中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领域,投入极大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研究[13]。很多大学同时教授西医学和中医学课程,当地医院也积极推动整合医学的发展。其中中医药协会、学会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在推动中医立法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东盟国家政府及民间组织的大力支持,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其次,我国医药产品仍难进入当地公立医院、政府采购等主流渠道。虽有个别企业的产品成功进入了东盟一些国家的医疗保险体系,但仅是个例。因此,就加大市场开拓力,解决当地注册门槛以及一些政治因素影响等问题,有待东盟各国共同努力,携手解决。
除了《药物志》,参与编撰该专著的科研团队也在开展传统药物研究领域的其他合作,目前正在共同构建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强化全员培训,推动部分岗位向专业顾问转型则是第二步。公司副总经理任可歆告诉我们,在公司做外单的销售人员,进厂后会接受长达半年的培训,其中有3个月是在车间度过。据她透露,“公司的培训课程几乎都由内部讲师完成,有的甚至是由吴董亲自担纲,比如CAD培训”。通过培训,这些人员实现了从印刷白丁到内行的蜕变,他们掌握了全流程,熟悉纸张特性、设计、印刷、后道等所有工序,可以现场为客户解决问题,针对客户需求、结合企业实际,提供定制方案。
第三,中国企业进入东盟的另一大障碍是由于部分国家政治内环境不稳定,政府管理力度小,导致假药盛行、国际药典(IP)制度缺乏等等。
2 东盟国家开展中药材本土化种植的可行性
在临床中,急性颅脑损伤诊断难度较大,在诊断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以下三点的注意[2],其一,在分析颅骨骨折成像时,应加强对颅骨断裂程度的辨别。与此同时,区分间接征象。其二,在诊断硬膜下血肿和硬膜外血肿的过程中,同硬膜下血肿相比,硬膜外血肿范围相对较小,在影像资料显示过程中,通常形状为梭形,而且不在颅骨分析之间跨越,通常情况下,同骨折合并在一起,与暴力撞击有着密切关系;而硬膜下水肿在图像中以新月形呈现,能够在颅骨缝隙间跨越,而且其覆盖面积要比硬膜外血肿更为明显,对于其中的大部分不会与骨折合并的。其三,以不同MRI成像为依据,对血肿以及病变状况进行分析。
专业的心理辅导能够对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但人员配备远远不足,而朋辈心理辅导能够用自己的资源去帮助别人,为专业心理辅导承担部分工作压力。二者相互合作可以产生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还可以在校园里建立一种人文关怀和同辈支持的行为和氛围。因此建议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将朋辈心理辅导与专业性心理辅导有机的结合起来,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有充足的保障。
2.2 中国-东盟在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方面已达成共识及初步成果 中国和东盟国家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也是利用药用植物资源人数最多、历史最久的地区之一。
中药资源的利用必须与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既要满足近期需求,又不影响远期需求,既满足一个区域或一个国家的人群的需求,又不影响其他区域或国家人群的需求[5,7]。
中国和东盟各国有应用传统医药的历史,随着东盟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传统医药已被纳入中国与东盟经济、社会合作的重点领域。目前,中国-东盟药用植物信息库已经由广西中医药大学牵头,成功构建。进行中泰药用植物专业数据库的建设,在互联网上实现研究信息共享,为中泰两国在药用植物研究领域相互交流、合作与开发提供基础的信息服务。其成功建设可为构建“中国-东盟药用植物信息库”提供一个模式,并为今后继续建设信息量更为丰富的药用专业数据库及其他相关数据库的建设奠定基础。
《中国-东盟传统药物志》是第一部系统介绍中国和东盟国家传统药物的专著,全书共收入中国、泰国、缅甸、越南、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菲律宾等8个国家常用的传统药物104个科350种,高清彩色图片共74个《药物志》由中国广西中医药大学邓家刚教授首先提出编写计划,得到泰国金他那邦副教授的响应,邀请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历经5年共同完成。泰国孔敬大学、清迈大学、朱拉隆功大学;越南河内药科大学、民族药用植物研究与发展中心、创新农业综合研究与投资股份公司;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拉曼大学学院;缅甸卫生和体育部、传统医药大学;老挝卫生部传统药物研究院、老挝卫生科学大学;柬埔寨健康科技大学;菲律宾国家传统与替代医疗保健研究院;以及中国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广西医科大学共18个机构的116位专家(东盟国家的参编专家计60位之多)、学者和科技人员参与了此书的文献研究、资料收集整理、文稿编撰与核对及图片拍摄等工作。由一个省域学术团队联合东盟7国专家共同完成一部学术著作,这在我国中医药界尚属首创。
外联方面,与渝新欧铁路大通道对接,构建向西直达欧洲国际大通道;打通昆明—东盟铁路大通道和国际航空通道,构建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进金沙江航道和水富港建设,构建向东直抵太平洋的国际大通道,实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在云南贯通融合。
3 东盟国家开展中药材本土化种植的策略
首先,东盟各国之间尚未形成互认机制,均对药品设置了程度不一的准入标准,严重阻碍了双边医药贸易的顺利发展。泰国的药品质量标准通常以泰国、美国、英国和国际药典为准,部分参考中国《药典》和日本《药典》;新加坡的药品注册主要是在其药品法的大框架下实施的;在马来西亚,所有生产、进口、销售的药品及化妆品都要登记注册,并对生产商、批发商、进口商实行许可证制度管理;越南对医药行业的监管政策不透明,它虽允许国外厂商设立办事处,直接进口药品,但禁止在国内分销。由此可见,在东盟进行药品注册并进行贸易往来需要解决诸多问题。
3.1 筛选濒危稀缺中药材、大宗优质中药材、中药材良种等优质中药材品种 根据《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相关要求,我国正在实施优质中药材生产工程。主要包括以下专项。
(1)建设濒危稀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重点针对资源紧缺、濒危野生中药材,按照相关物种采种规范,加快人工繁育,降低对野生资源的依赖程度;(2)建设大宗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常用大宗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基地,鼓励野生抚育和利用山地、林地、荒地、沙漠建设中药材种植养殖生态基地,保障中成药大品种和中药饮片的原料供应;(3)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推广使用优良品种,推动制订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在适宜产区开展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种子种苗繁育,从源头保证优质中药材生产。按照上述思路,我们将确定相关优质中药材。
因此,为了使中药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扩大中药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要求我们必须开拓新的中药资源产地。
为便于问题的分析,本文进行如下形式化描述.计算资源VMi={Mi1,Mi2,Mi3,…},其中Mi1,Mi2,Mi3,…分别表示内存大小、CPU数目、运行成本、CPU执行的指令数目等.假设系统中用户提交的任务记为TKj={Kj1,Kj2,Kj3,…},其中Kj1,Kj2,Kj3,…为任务的多个属性,如任务长度、输入文件大小、输出文件大小等.对于第j个任务TKj和第i个资源VMi任务的执行时间为TimeCost(TKj→VMi).则一个完整的云计算资源调度方案S,其总完成时间为
3.3 确定需要优先在东盟国家栽培的中药材品种 结合我们确定的需要栽培的优质中药材品种及属于中药资源的东盟国家药用植物,确定优先栽培的品种。
3.4 挑选中药种植意向性基地 为今后相关企业现场考察种植基地提供文献依据 根据上述确定的中药材品种,挑选中药材种植意向性基地。
与中药材生长关系密切的三要素:温度、光照和水分,但三者又受到土壤、地貌的制约,这些因素中药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产生很大的影响。种植中药材首先要了解其生长条件,包括对地形地貌、水源状况、土壤条件、日照时长和温度需求。忽视中药材的区域特性,盲目引种,就容易发生移植异化,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得不到保证[14]。为保证药材质量,可以引种分布范围广、生长适应性强、品质差异小的中药材。但对于道地药材,因其对环境、气候的特殊要求,若要保证药用价值,必须在特定的地域种植[15]。
因此,科学合理地引种栽培是保证药材质量的必然要求。要本着环境条件相似性原则,考虑中药材生长环境,尽量做到就地引种,大范围引种的前提是要保证确切的药用价值。例如中药黄芪,历史上以野生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为正品,由于需求过大且为了药材可持续发展,现多以品种稳定的蒙古黄芪栽培品流通,在遵循药用价值的同时也极大的缓解了药品流通压力[16]。
汤泉池温泉、国家森林公园黄柏山、国家地质公园金刚台、道教圣地观音山和西河风景区已成为商城的名片,应继续做好深层次的开发,保持传统优势。同时,实施商城旅游的精品发展战略,突出传统旅游项目的特色,扩大吸引力和市场占有率。
《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建立中药材基地。因此,将为这些企业挑选中药材基地提供文献依据。
4 总结
思考东盟国家中药材本土化种植,既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同时,对实现国家药用资源战略保护、引领“一带一路”的东盟国家药用资源深度开发、实现中医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侯小涛,郭超峰,黄克南,等.构建中国-东盟药用植物信息库的意义和设计思路探讨——以“中泰药用植物专业数据库”为例[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8):1736-1738.
[2]冯磊.珍稀药用资源应保护和利用兼顾[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3):252.
[3]李得运.“一带一路”引中国与东盟中药贸易升级[N].医药经济报,2017-04-17(007).
[4]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N].中国中医药报,2015-04-29(003).
[5]朱伟群,王丽君,梁攀,等.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未来[J].世界中医药,2018,13(7):1752-1755.
[6]张敏,孙利华,金泉源.改进中药材生产流通模式探讨[J].中国现代化中药,2006,8(4):4-6.
[7]陈吉炎,杨光义,于萍,等.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遵从中药资源的自然属性[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9):2281-2282.
[8]王锐,申俊龙.浅析中医药在东南亚的传播与发展[J].世界中医药,2015,10(12):1976-1979.
[9]周贻刚,邓兰凤,卢冬梅.立足优势,开拓东盟中草药市场[N].广西日报,2005-01-06(006).
[10]霍卫.2011年1—8月中国与东盟中药贸易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11,13(10):54-55,64.
[11]黄建银.中医药服务贸易走出去的东盟经验[N].中国医药报,2015-06-09(004).
[12]黄建银,邱珺,税毅强,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医药服务贸易谈判要价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4,9(7):864-867.
[13]李玫姬,古标仁,王碧艳.国际服务贸易框架下的广西与东盟中医药教育合作[J].广西社会科学,2010,26(6):14-16.
[14]蔡宏伟.我国中药材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6,29(3):41-44.
[15]云立新.道地药材原产地名称保护的价值追求[J].医学与社会,2011,24(3):77-78.
[16]赵明,段金廒,黄文哲,等.中国黄芪属(Astragalus Linn.)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分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0,19(6):5-9.
Strategic Research on Developing Localized Culti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in ASEAN Countries
ZENGXuewen1,FURong2,HUXiaoqin3
(1.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Management,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xi Province,Nanning 530001,China;2.Graduate School,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xi Province,Nanning 530001,China;3.Collegeof Pharmacy,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xi Province,Nanning 530001,China)
Abstract :The recogni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ASEAN countries is high,the dema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ASEAN countries is increasing,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in the world is seriously threatened.At present,ASEANcountries have not systematically carried out the loc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ivation.It is not only realistic but also feasible to consider the localiz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n ASEAN countries.At the same time,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strategic protection of national medicinal resources and lead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medicinal resources in ASEAN countries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in the world.
Keywords :ASEAN;localization;Chinese herbal medicine;strategy
DOI :10.3969/j.issn.1672-2779.2019.12.057
文章编号: 1672-2779(2019)-12-0139-04
※基金项目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发展研究中心【No.05018017】的阶段性成果
*通讯作者 :52158466@qq.com
(本文编辑: 李海燕 本文校对:罗 彭 收稿日期:2018-12-14)
标签:东盟论文; 本土化论文; 中药材论文; 战略论文; 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论文;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论文;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