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幸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调查研究·

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幸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秦琼 孟爽 唐启群 李运

(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摘 要 目的 了解唐山市养老机构内失能老人幸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9月采用一般资料、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问卷及社会支持量表对4所养老机构的384名失能老人进行调查。结果 唐山市养老院失能老年人幸福度总分为(24.44±5.57)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居住养老院是否习惯、收入状况、孩子数量及社会支持水平是影响失能老年人幸福度的重要因素。结论 唐山市养老机构内失能老人幸福度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失能老年人幸福度的主要因素为婚姻状况、居住养老院是否习惯、收入状况、孩子数量及社会支持水平。提示机构护理人员应关注失能老年人的自身状况、社会支持及改善居住环境,从而提高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的幸福度。

关键词 养老机构; 老年人; 失能; 幸福度; 影响因素

Keywords Pension institution; Elderly; Disability; Well-being; Influencing factor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研究[1-2]表明,主观幸福感可以有效衡量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研究显示,到2015年中国失能老人人数已达到4 000万[3],与未失能老年人相比,失能老年人更易出现心理问题[4],在家庭功能弱化的今天,养老机构成为失能老人的重要选择[5-6]。养老机构居住环境、子女探望、护理服务及人际关系的不同可能对老年人的幸福感产生不同的影响,而养老机构的失能老人受居住环境及无亲人陪伴等原因对其心理的影响目前还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分析居住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的幸福度及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9月在唐山市路北区和路南区抽取4所养老院的住院老年人384名,平均年龄(78.23±7.89)岁。纳入标准:(1)截至调查之日起在所调查养老院居住1年以上,年龄≥60岁。(2)根据国际通行标准,进食、穿衣、上下床、如厕、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任意一项无法完成,定义为失能[7]老人,失能时间>6个月。(3)意识清楚,无沟通障碍。(4)对本次调查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2) 明显记忆与智能损害的老年痴呆患者。

式中:Alk、Blk、Clk分别表示第k个VSC有功损耗的常数、线性和二次项系数,Ivk表示换流阀相电流。

1.2 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职业、慢性病、子女探望及居住时间等。(2)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采用Barthel指数,正常总分为100分,60分以上者生活基本自理;40~60分者为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20~40分是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性明显;低于20分者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3)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共有24个条目,四个维度,包括正性情感(PA)、一般正性体验(PE)、负性情感(NA)、一般负性体验(NE)。得分范围(-24,+24)分,为便于计算,加上常数24,记分范围(0~48)分,得分越高表示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总分≥36分为高幸福感水平,13~35分为中等幸福感水平,≤12分为低幸福感水平。该量表对农村、城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幸福感的效度分别为0.735,0.58和0.703,再测信度结果为0.70。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是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恒定间接测量指标,是研究和测量老年人幸福感的有效工具之一[8]。(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9]:由肖水源1986年研制,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共10个条目,总分范围12~66分。总分≤22分代表低水平社会支持,23~44分代表中水平社会支持,45~66分代表高水平社会支持。

1.3 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人员以无记名方式入养老院收集。调查前,研究人员解释说明研究目的及所需时间等。问卷采用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逐一询问调查,确保无误后填写并记录。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4份(96%)。

3.2.1 婚姻状况 本调究结果显示,离婚与未婚的失能老人幸福度总分较高。可能与这一关系受到自身感受等因素的影响有关。老人失能需长期居住养老机构,无法陪伴老伴,而离婚与未婚的失能老人没有对配偶的担心,没有情感上的牵挂,减少了相应的思想和情感负担,因而幸福度高。

2 结果

就移动互联网中存在的日益膨胀边界网关协议(BGP)路由表的问题,LISP架构设计了全新的网络结构来分离位置和标识。该架构的中心思想是将之前的IP地址分开终端的身份和位置信息,把IP地址在语义上划分成身份标识(EID)和位置标识(RLOC)两个空间。

周三早上到校后,我发现孩子们有些异样。组织早读的值日生更细心了,提醒同学们一个个坐正身体,双手拿书,把书竖起来,读书声也整齐而洪亮。负责班级清洁区的同学更是积极,七点四十不到,四分之一的操场就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课间,我注意到平时那些小调皮们这几天也老实多了,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不知道在嘀咕些什么。我走近他们,小洋忍不住问道:“徐老师,家长培训会上,您会给哪些同学发礼物呀?礼物是什么呀?”原来是在关心礼物呢。“暂时保密!周五就会揭晓的。”我边走边大声说。“肯定没有我的份儿!”小鹏小声说道,语气里满是失落。我心里咯噔一下,回过头来对他们说:“那可不一定哟!好好期待吧!”

2.4 失能老年人幸福度名维度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以幸福度的各维度为因变量,与其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各维度有意义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1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失能老年人的幸福度各维度得分

续表1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失能老年人的幸福度各维度得分

注:P <0.05。

2.3 唐山市养老院失能老人幸福度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失能老人的婚姻状况、居住养老院是否习惯、收入状况、慢性病种类、孩子数量、子女看望频率、居住养老机构时间及社会支持与的幸福度有关(P <0.05),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失能程度、职业、慢病等对失能老人幸福度影响较小。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失能老年人的幸福度各维度得分,见表1。

表2 失能老年人的幸福度各维度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居住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的幸福度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机构失能老人幸福度总分为(24.44±5.57)分,处于中等水平。结果低于王晓娟等[10]研究的失能老年人幸福度水平(28.30±11.66)分。原因可能与机构失能老年人身体状况差,社会参与较低,家庭支持减少有关,幸福度也随之受影响。调查者中94%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同时患有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失能老人占了近1/3,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并且一半以上的失能老人居住养老机构时间较长,缺失家庭关怀,更倾向于体验生活中的不幸,感觉自己生活不能自理,成为家人和社会的负担,降低了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价值,所以幸福感较低。

王 云(1968-)为本文通讯作者,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email:wangyun03@sjtu.edu.cn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t 检验、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等,检验水准α =0.05。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唐山市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的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中,男173名(45.05%),女211名(54.95%);平均年龄(78.23±7.89)岁;文化程度:文盲189名(49.22%),小学126名(32.81%),初中40名(10.42%),高中18名(4.69%),大专7名(1.82%),本科及以上4名(1.04%);婚姻状况:配偶健在259名(67.45%),离婚或未婚7名(1.82%),丧偶118名(30.73%);收入状况:收入大于支出7名(1.82%),收支平衡111名(28.91%),收入小于支出266名(69.27%);慢性病:无慢性病24名(6.25%),1~2种254名(66.15%),3种及以上106名(27.60%);孩子数:无孩子16名(4.17%),1~2个265名(64.00%),3个及以上103名(26.82%);看望频率:每天看望15名(3.91%),一周数次146名(38.02%),一月数次140名(36.46%),一年或更少67名(17.45%),从不看望16名(4.17%);居住时间:1~2年158名(41.15%),3~5年175名(45.57%),5年以上51名(13.28)。

3.2.2 居住环境满意度 机构失能老年人对居住地的满意度越高,幸福感越强。失能老人多数不能活动,长期生活在一个环境中,舒适的环境增加幸福感。提示养老机构应了解失能老人的喜好与习惯,改善居住环境,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增加失能老年人对居住地的舒适度,提高幸福感。

3.2 影响机构失能老人幸福度的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提示,失能老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失能程度等对老人幸福度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养老机构中不同年龄的失能老人、女性或男性、农民还是企事业单位、文盲与受过大学教育的老人对幸福度影响不大,可能与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更在意身体状况,忽略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情况有关。

2.2 唐山市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幸福度现况 幸福感总得分(24.44±5.57)分,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正性情感(5.38±2.42)分,一般正性体验(5.65±2.72)分,负性情感(5.62±2.98)分,一般负性体验(7.78±3.73)分。

3.2.3 收入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收入大于支出组及收支平衡组幸福度较高。失能老年人本身就容易被看作是社会及家庭负担的存在,而居住养老机构又增加了消费水平,收入较低的老年人受到经济及子女的双重压力,其幸福感降低。

3.2.4 子女探望频率 对于机构失能老人来说子女每天都来探望的幸福度并不最高,一周数次或者一年数次来探望老人幸福感最高,与老人体谅子女工作繁忙不想增加子女负担有关。机构应针对没有子女或子女从不探望的失能老人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缓解其心理落差与孤独感,提高幸福度。

3.2.5 社会支持水平 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处于中高水平的失能老人幸福更高,原因可能是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又长期独自生活,需要一定的社会支持来填补空缺。较多的社会支持可以提高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幸福感。

综上所述,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机构内失能老人比例不断攀升,养老机构应重视改善居住环境,帮助失能老人多参与社会活动,建议子女适当探望来给予老人一定的心理援助,进而提高失能老人的幸福度。

方案1:采用地下水作为汛期备用水源,设置相应的泵水设备和过滤设备,通过管网接至电站机组及公用设备供水系统,通过设置电动阀门实现备用水源投入切换;

参 考 文 献

[1] 陈春,王大涛.高校老年人幸福度的调查分析——以西部省份某地方高校为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3980-3982.

[2] 王福兴,徐菲菲,李卉.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孤独感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533-2535.

[3] 潘金洪,帅友良,孙唐水,等.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率及失能规模分析——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J].人口与社会,2012,28(4):3-6.

[4] 丁百仁.失能老人的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与社会,2017,33(3):53-63.

[5] 陈娜,袁妮.增能视阈下失能老人机构养老的社会工作介入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2):482-485.

[6] 李小平,桂莹,张忆雄,等.不同地区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4):1023-1024.

[7] 张文娟,魏蒙.中国老年人的失能水平到底有多高?[J].人口研究,2015(3):34-47.

[8] 刘仁刚,龚耀先.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2):44-45,47.

[9] 肖水源,杨德森.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4):183-187.

[10] 王晓娟,齐明山,赵彩萍.失能老人幸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21):3962-3965,3986.

基金项目: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HB18SH023)

作者简介: 秦琼(1994-),女,山东秦安,硕士在读,护师,研究方向:老年护理

通信作者: 唐启群,E-mail:jwctang2008@163.com

中图分类号: R473.59

文献标识码: B

DOI: 10.16821/j.cnki.hsjx.2019.15.019

(修回日期: 2019-04-21)

标签:;  ;  ;  ;  ;  ;  

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幸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