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规划管理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着城市规划能否顺利实施,并最终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针对当前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讨论,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城市规划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积极开展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才能为城市发展提供推动性力量,尽管城市规划管理在城市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城市规划管理的发展进程。因此,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性
1.1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要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必须先规划好,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建设和管理城市。
1.2城市规划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城市的合理发展,必须通过科学的预测和规划,以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也只有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下,才能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1.3城市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没有经过法定程序许可,不可任意更改。因此,它的实施具有强制性和不可变更性。
2 当前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规划编制主体多,规划区重叠
从规划结构来看:总体规划_____分区规划_____控制性详细,城市总体规划下一层次是分区规划,再由分区规划具体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原则上,上级规划划定的规划区包括下级规划时,下级规划不再重新划定。但由于现行规划管理的体制尚不统一,市、区、镇各级均可设规划管理部门,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很难避免。城市和建制镇需要编制城市规划,集镇和村庄需要编制村镇规划,所以市、镇、集镇和村庄均在编制不同的规划,再加上各类园区,产生了各个层次规划之间的矛盾。各编制主体各自编制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的分区规划在规划边界、基础设施配套、道路交通、生态廊道控制等方面存在矛盾,导致总体规划意图难以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具体落实。
2.2城市规划结构不合理、用地效率低
大多数城市更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表现在工业用地比例偏高,公共绿地及公共配套设施用地比例偏低;过分追求超大马路、大广场,在城市路网结构中,主次干道的比例偏高,支路严重不足,路网结构不合理,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同时,由于城乡体制的制约使城市和镇村各自为政,土地利用呈现散乱、无序的状态,土地开发处于粗放式经营状态,土地利用率低,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2.3缺少传统特色
我国城市规划雷同化情况严重,无论新城规划还是旧城改造都难以寻找到城市自身的传统文化特色。在城市发展规划热潮中,全国大部分城市无视自身文化传统,把“现代化大都市”、“区域中心城”等当成规划目标,再加上千篇一律的“商业一条街”、“步行街”等,致使城市规划严重脱离城市自身特色,完全抛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结果造成城市文脉中断。然而我国许多城市规划缺乏连续性,使文化传统特色在与商业文明的对决中完全处于下风,使得城市发展特色乏善可陈。
2.4缺乏公众参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沿用苏联的城市规划体系模式,城市规划工作从立项到执行管理、监督的全过程,均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一手操作,几乎没有公众参与介入。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政治民主化的趋势,政府开始给予公众参加城市规划的权利,并将这种权利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然而,我国原来的城市规划法规,对公众参与规划的对象、机构、内容、程序、深度、职责、权利、义务和监督保障等体制和机制,均无明文规定,使得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而在许多发达国家,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已作为一项法定制度,被确定和执行。法律明确规定城市规划要有公众的参与,没有经过公众讨论、反馈的城市规划,是不能得到主管部门审批的。规划如果被公众反对,就必须修改。
2.5环境问题
当前,随着经济和城市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暴增,城市规划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再加上一些不合理规划,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由此诱发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固废垃圾污染、噪声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对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3 解决当前城市规划管理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3.1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城市规划具有整体性和战略性的特点,绝不允许被部门利益所分割,必须统筹配置城市资源,在一个城市只能有一个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完善规划管理机构,使规划执法主体合法化。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对规划的统一管理,提高规划的严肃性,建立垂直管理的规划管理体制,加强统一集中管理,设市城市可在市辖各区、经济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等设立分局,为市规划局的直属派出机构,其人、财、物和业务工作由市规划局统一管理和领导。
3.2完善规划体系
打破行政区划的界线和行业部门的分割,近期应加快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图合一的研究与探索,尽快实现“规划一张图、城乡全覆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江苏省建设厅的要求统筹编制好市域总体规划,建立起市域总体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城乡规划体系,具体可分为:总体规划(含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村镇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6大类。全面推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单元化管理。控规应严格按照控规单元确定规划边界,避免出现控规边界重复或不重合的情况。
3.3提高土地利用率
从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强度入手,提高城市上地利用的集约水平,如提高居住区的容积率、建筑密度,或根据各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城市用地结构中的混合用地比例。鼓励一类工业与居住、商办混合开发的模式。正确处理规划执行与招商引资的关系,防止片面强调招商引资、规划跟着项目走、项目选址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现象发生,把规划要求作为招商引资的前置条件,在发布招商引资项目时,拟定选址点规划和土地的使用情况同项目一起发布,让规划指导项目,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
3.4在城市规划中体现城市的文化品位
如何将城市的特色资源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城市文化,这是搞好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失去即成千古憾。因此,城市在规划设计中,既要保护原有文化资源,又要体现时代特色,做到在协调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协调,不断创作出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有整体美感的城市建筑群。城市建设要讲究艺术性,园林绿化、雕塑小品、灯箱广告等都要注意赋予民情文化和地方特色,使其呈现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展示城市建设的绚丽风采。
3.5在城市规划中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公众应广泛参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内容和结果应体现公众的利益。这是因为:首先,城市规划应力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体现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其次,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某些稀缺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如果没有城市居民的参与,作为政府代表的规划部门有可能出现长官意志行事,很容易导致片面和短期行为,这种分配不公也可能会引起政府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冲突。第三,在城市发展未来的选择上,公众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们大多数人在城市生活的时间都很长,有的甚至世代居住在那里,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征,熟悉那里的发展历史,知道该地区适于发展什么与不适于发展什么,可以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建议。最后,规划的实施与管理有赖于公众的监督。
3.6环境对策
环境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危害城市居民健康、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规划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强化环保理念。优化工业布局,工业区尽可能在城市的主导风向下风向及河道水系的下游区域布局;加快工业区的产业技术升级,限制污染企业,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逐步实施老城区的退二进三改造,对老城区已存在的有污染的工业厂房有计划的实施搬迁改造;加强新建、改建项目的规划管理,在住宅区和学校、医院、科研等单位附近不得再新建、扩建有噪声污染的企业。
3.7建立健全富有特色的城市规划地方性法规体系
《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后,为规划编制、管理、审批的提供了法律依据,正逐步用“法制化”规范规划行政管理。重视走城市规划法制化的道路,一方面是城市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法律手段保障规划实施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开发商合理、正当利益的保护,是优化投资环境的体现。
4 贯彻科学发展观,城市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1城市规划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还应该注意城市结构、功能的合理性,居民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善,生态环境的状况,交通运输状况积极规划对城市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影响,实践证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很多弊端,给城市的持续发展带来很多后遗症。
4.2城市发展中在对旧城区进行改造时,要对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东西保留下来,融入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之中,这是城市规划在理论和政策上都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另外城市规划在注意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城市“文态环境”建设。文态环境是指建筑风格要体现民族特点,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并且与区域地理环境和民风民俗相吻合。
4.3城市规划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发展条件进行有效的城市规划,不能一味追求大全,要注意避免城市形态(建筑风格)和产业结构趋同化,不要淹没了自身地理区位的特点和城市的个性。城市发展要依据城市规划与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的原则,不能沿着公路发展,如果这样将会破坏区域整体环境,肢解城市功能,基础设施难以配套,集聚效应得不到发挥,基本农田难以保护,土地利用率也会变得低下。
4.4城市规模的扩大不能无限向四周扩展,在发展中应注意从单纯的规模扩大转变为注重内涵效益的质量发展,即产品质量、环境质量、人员素质等,由速度增长型变为效益增长型。要适当控制城市规模,新兴城市要合理、科学地利用现有城市土地,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老城市要注意用改造旧城区来求得发展与繁荣。只有这样才可以节省大量工业用地和基本建设投资,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提高技术队伍质量,可以从物质化劳动与活劳动的节约中实现生产总量和经济效益的增长,实现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总之,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是城市合理的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我们将继续从自身职责出发,认真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努力为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质作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春英.浅议如何做好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2011(08).
[2]尹源彬.浅析城市规划管理的问题措施及发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6).
论文作者:董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论文; 总体规划论文; 控制性论文; 公众论文; 土地论文; 文化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