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章迎弟
【摘要】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成为教育界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落脚点。本文借鉴陶行知民主管理思想从如何“实施开放民主的班级管理体系”与“和谐处理好班级建设中的几对关系”两方面展开阐述,侧重论述创建和谐班级实践过程中的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陶行知 民主管理 和谐班级 师生关系
古希腊哲人曾提出:“德是小现在行为上的习惯。” 在自主德育中明确育人方向,育人先育心,让所以的孩子在教师的关爱中幸福前行。
一、以相信学生为宗旨,实施开放民主的班级管理体系。
开放民主的管理是让学生人人都当小干部,在自我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锻炼才能,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成才者,班主任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的管理潜能和协作才能,激活学生个体活力,激发班级的整体进取精神,为创设和谐班级提供良好的氛围。
1、全员参与,构建民主管理网络。
陶行知先生认为,“民主教育是提倡学生自治的教育”,“从学校方面来说,就是为了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教育者的明智就在于他能从似乎都“差不多”的学生中,发现每一个人特有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志向,大胆地让每一个人的才能得到尽量的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建立班委、中队委、监委三套相对独立的而又互相制约的管理队伍,明确各自的主要任务,班委主要负责班务管理,如:主题班会、班务杂志的记载、班级墙壁的布置等;中队委主要负责队角宣传、组织中队活动、中队日志的记载等,监委主要负责监督、考核。同时建立班长、中队长、监委主任和班主任四人组成的第一级决策领导层,以班委、中队委、监委成员组成的第二级组织领导层,以组长、科代表、小队长等众多学生组成的第三级落实领导层。这样,就构成了以三套班子为纬,三级领导层为经的全员民主管理网络。在班级中形成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干,人人有权力,个个有义务的生动局面。
2、明确职责,实施民主管理体制。
陶行知先生曾写了一首发人深省的小诗:“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可见对学生主人地位尊重的必要性。
班主任在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或根据班级计划开展工作时,不能独自包办,自定主张,而是要及时通知班委、队委和监委,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义务,并为此开动脑筋,寻计觅策,班主任可以在学生开始工作之前打好“预防针”,帮助学生设想工作的困难及对策,引导、点拨、强化、协调各套班子之间的关系,把握好班级工作的节奏与度,协调干部(同学)间的一些矛盾,对学生在工作中的一些失误要持宽容的心态,让学生有纠正的机会,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练和挫折,学生的工作能力才能有所提高,班集体中的民主管理气氛才会得到加强。
二、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和谐处理班级建设中的几对关系;
和谐班级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在这个系统中,关键是要助理好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学关系,教师与家长、社会之间的家校关系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恩威并重,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寻求制度化和人性化的结合点;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学校教育的追求,是教育事业兴旺的标志。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型的师生关系则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是学生的朋友。在现代的时代背景下,学生较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通病主要是生活较懒散,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劳动观点弱、纪律松垮,缺乏锻炼。针对这些情况,在教育时,应细细把脉,慎重下药。要时刻以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乐育英才”为座右铭。
2、设身处地,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寻求自律和他律的相通点;
陶行知先生在《每天四问》中谈到:“我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同学之间既是学习中的合作者、竞争者,又是生活上的朋友与伙伴。同学关系是学校中最常见的人际关系,同学关系处理好坏与否不仅影响到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水平,还会影响到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行为方式等不同,难免会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班主任老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通过主题班会、集体活动让同学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互相学习、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型同学关系。
3、将心比心,处理好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寻求理解和支持的交汇点;
在重新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时,先生的有一段话特别震撼我的心灵:“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读着这段话,我深深感悟到,教育首先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家校关系是各种关系中最为敏感、最为微妙的关系。要建立和谐家校关系,作为教师来说,首先要能够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家长考虑,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都是父母心中最大的宝贝,在每一个家长心目当中,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棒的,最好的!作为老师,我们要理解家长的这种心态,尊重家长的想法,对家长的意见要采用辩证的态度,合理地采纳,让家长永远成为自己教育孩子的同盟军和支持者。
和谐班级的创建是我们学校建设的重要目标,但是和谐班级创建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具体方法和措施也应不同,在和谐班级创建过程中,学生无论从思想、心理、学习还是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社会还有许多不和谐的地方,给学校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班级、校园只是社会的一个小细胞,和谐社会的健康肌体需要亿万个像学校班级这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小细胞。
让我们同心协力,从创建和谐班级开始,推动教育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乃至整个国家的和谐!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罗崇敏.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J].昆明学院学报2009,(1):1~5.
[2]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罗明东.“三生教育”本质论——关于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思考[J].昆明学院学报,2009,31(1):6~9.
作者简介:申丽琼,女,云南师范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论文作者:章迎弟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班级论文; 学生论文; 和谐论文; 关系论文; 家长论文; 民主管理论文; 学校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7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