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新课标的全面落实下,教师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构建高效型教学课堂,必须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深入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引导,结合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知识点掌握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057-01
引言:
由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理论性知识较多,再加之初中生性格特点较为活泼,注意力不够集中,学生很容易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当中走神,难以跟随教师的引导来进行学习方面的提升和拓展。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运用信息技术来结合道德与法治,进行教学方面的引导,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特点,提高自身的认知程度。所以本文就以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策略来进行分析和探究,希冀能够帮助初中生更好的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教学是集声光电于一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引导,能够有效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图片以及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的感观,提高学生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在视频和图像学习当中提高自身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深化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获得大量的教学资源。并且积极的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学方面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抓住信息技术学习的技巧来进行提升和完善。
2.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的应用策略
2.1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生活经验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来进行教学方面的引导。借助信息技术将生活当中的案例展现到课堂当中,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也能够更好的进行理解和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要按照学生的发展规律和生活实际状况来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融合,借助信息技术当中的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感受世界各地的乡土人情,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是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进行教学方面的创新,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完善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也要通过多媒体对学校当中的场景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校园优美景色以及自然风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融合课程教学内容,形成高尚道德品质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要结合初中生的性格特点来进行教学引导,并且积极的融合信息技术,使正确的价值观念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道德与法治并不是独立的,应当渗透入教学工作的全部环节。例如:学习《学会拒绝》这节内容教师便可以将教材上存在的敲诈事件,做成电子课件,应用多媒体播放真实的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对于教材顺利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分析“在被敲诈的情况下”应当采取哪些做法并发表自己的想法?通过此类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学会拒绝的重要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使我国的国情以及安全、政治、民生都能够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有效的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在学习当中进行有效的思考,完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师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要在课堂教学前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理解程度制作教学课件,然后引导学生应用教学课件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可以制作微课视频,鼓励学生通过微课自主预习,或者是课后巩固能够有效应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迁移默化的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2.3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应用方式
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要想将生活与道德进行有效融合,必须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深入挖掘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有一个全新的认知。教师在教学引导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状态来进行教学课件的制作,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理解和记忆,加深学生的学习意向。要是应当用信息技术将零散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通过播放互联网上的相关案例和视频,丰富学生的思维认知,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有助于刺激学生多重感官。由于初中生的思想意识较为活泼,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教师要充分的抓住学生的学习弊端来进行教学方面的提升,利用信息技术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且将学生感兴趣的事件来进行教学方面的剖析,积极的借助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来进行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借助身边的事物,来进行学习方面的提升和完善,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积极的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方面的引导和拓展,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来进行教学引导,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拓展,提高学生的道德法律水平,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陶德庆,徐云龙.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97-100.
[2]赵金荣.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6,24: 140.
[3]张丽.浅议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教学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06:118 -120.(刘上达)
论文作者:胡云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道德论文; 法治论文; 初中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