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二十四诗品》——《疏野》《清奇》论文_郭卉

赏读《二十四诗品》——《疏野》《清奇》论文_郭卉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 西青区 300387)

摘要:《二十四诗品》是中国美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它是由有着丰富美学意涵的二十四个品目亦即二十四首短诗组成。是唐末诗人司空图在刘勰等前人探讨的基础上综合提升,将诗的风格细分为二十四种,即:雄浑、冲淡、纤穰、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全文不过千字,却是以寥寥数语将诗风描绘成一幅幅画卷。读来意境悠远,思之古意,美景成行。

关键词:疏野;清奇

天津这段时日总能不期而遇几场急雨,消掉了不少暑气,晚间伴着凉风,听着雨水与风的交响曲,时而缓,时而急,倒能得个好眠。北方的雨总是下得珍而又急,需要仔细斟酌、酝酿,定要有穿叶轻风相和,电闪雷鸣相迎,方显得堂堂正正,不卑不亢。我是个地道的南方姑娘,感受惯了绵绵细雨,润物无声的节奏,猛然换了个情境,却带来了许多不同的心灵撞击。我是极喜爱雨的,恰逢此刻翻看着《二十四诗品》,与我而言雨又极与诗词相合,以雨入诗,则意境深远淡然,想凭着现在这股劲头写下点什么,可能会有些许前后断连,词不达意,可能这也正是我对于诗品较为浅显的理解吧。

在我粗浅的课下解读之后,我觉得《二十四诗品》给后人树立了以下三个诗美理想方面的标杆。其一,司空图《诗品》的功绩首先在于对唐诗的各种风格和流派进行了大规模的汇集、整理和分类,对各种相近、相异以至相反的诗歌风格类型。其二,如南朝齐谢赫《古画品》所说:“虽略于形色,颇得神气”,表明《诗品》在摹状各类诗歌风格面貌并揭示其内涵的同时,还对艺术家如何表现客观对象、形似与神似、色彩的浓与淡、典型化的方法等一系列有关诗歌美学的重大问题作了探索,提出不少精辟、新颖的意见。其三,全诗表现了一个美好的理想“韵外之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是美学内涵;“醇美”是理想;“全美为工”、“辨味言诗”是必要条件。

在二十四首小诗中我想着重的讲述一下我对《疏野》和《清奇》的解读和一些理解。这两则小诗,如果从笼统的概述其实是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达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追求自然真率、不同凡俗的人生态度,但是,细捋下来又有其各自不同的内容和境界。

《疏野》对矫饰而言,指质朴真率的艺术风格。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自由地抒发感情;反对任何矫情作假。这种理论源于老庄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是魏晋时代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逃避政治现实、反对名教刻板的思潮,疏野的要点是“惟性所宅”,以诗人的个性为主体,要求自由的抒写主观感受。全诗首四句就是说“疏野”的特点在真率而无所羁绊;“唯性所宅,真取弗羁”,是说任性而随其所安,但取其天真自然而毫无世俗种种羁绊;“控物自富”,即随手而自由取物,则自可富足不尽;“与率为期”,谓唯求与真率相约为期,而绝无任何规矩约束。中四句是形象地描写疏野之人的生活和心态,“筑室松下,脱帽看诗”,其生活极为真率自然,无拘无束。后四句进一步说明疏野之人与世无争,“倘然适意,岂必有为”他所追求的是庄子的“天放”境界,寻求自然之乐。

疏野并不是粗疏浅陋,而是质朴真率。对于疏野的理解,我觉得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还是嵇康与阮籍,嵇康和阮籍都是汉末晋初时代的人,并列于竹林七贤之中。那个时代玄学大热,人们尚清谈,讲究放达,文学创作上可能比较清汤寡水,但是行为举止上可以说是行为艺术的黄金时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当时那个年代,竹林七贤可谓是名士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自然是符合了这个时代的品评标准——放达。嵇康具有旷达狂放的个性和行为,用他的话说就是“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嵇康主要表现为:主张外得‘自然之和’的平和之声,内存‘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的平和之心,从而达到平和之美的审美境界。在嵇康的众多作品中,最能体现疏野情怀的是《游仙诗》中的“翩翩凤翮,逢此网罗。”表达了嵇康对自己生在这个时代的悲哀,就是像我这样神仙一般的人物,却要在这个污浊是世界中生存,挣扎不出,只能一醉解千愁了。我觉得这句恰到好处的、不加掩饰的、无拘无束的表达了作者的性情,写出了他的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不与世事的态度。对于阮籍的作品而言,有太多能描绘疏野情境的了。例如《咏怀八十二首》中的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通过薄帷、明月、清风、襟这四个意象,勾勒出一幅夜半不能寐的愁丝画面,薄帷和清风突出了凉意,明月和衣襟委婉地表现出思乡的情绪,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

《清奇》是清秀脱俗的艺术风格。孙联奎《诗品臆说》指出“清对俗浊言,奇对平庸言”,大体上说明了这种风格的特点。就风格的分类而言,清奇属于清淡之美。所描绘的是现实的人间美景而不是虚无缥渺的神仙世界。虽然由于有一个“神出古异”的“可人”在徘徊,使画面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玄秘薄纱,但是,作者所强调的并不是超玄之态,出世之致,而是一种秀朗如玉的风神,清淡如月的气韵。整诗首四句写“清奇”之境,秀美的松林下有一条清澄的小溪,水边的小洲上满盖着白雪,溪对面停着一艘小渔船。中四句写“清奇”之人,指品质高洁、风度闲雅的高士。后四句写清奇之人的精神境界,所谓“神出古异,澹不可收”,言其精神境界之高古奇异,显示出其心灵世界之极其淡泊,使人永远领略不尽。故如破晓时之月光,明朗惨淡;又如深秋时之空气,清新高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满山坡的松枝在微风摇曳,山脚下是一道跳珠溅玉的溪涧,涧水在阳光中明灭曲折,泻人积雪的深碧溪流。蓝天,绿树,白雪,清溪,这些色调明丽,对比强烈的自然景物,竟如此谐和地组合在一起,清亮明爽,豁人耳目。

从“摹神取象”的角度看,清奇是二十四诗品中写得最成功的几品之一,全篇只停留于描写性的表述而缺乏理论的概括,使不同读者有不同的个人理解,这也是一个成功表现。倪瓒是影响后世最大的元代画家,他简约、疏淡的山水画风是明清大师们追逐的对象,石涛的书法题画,从精神到体式皆是以倪瓒为法的。倪瓒亦是一个以复古为旗帜,而追求艺术个性化的书法家,他既属于这个时代,又不属于这个时代,这就是艺术对时代的超越性价值。在电影方面也有很多的代表作品,但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2012年上海戏剧学院的毕业作品《空与海的诗》,一部只有23分钟的微电影,讲述了一个青春文艺的友谊与爱情,电影没有过多的话语,但是整体的色调与氛围却把想要讲述的表达的特别清晰。完全抛开那些可能会妨碍剧情表达的议论和说明,通过描绘的自然美景,把清奇之风的特征和韵味表现的鲜明生动、淋漓尽致。即使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来赞美也不算过分。

看了那么多关于《二十四诗品》的研究专著,初始觉得颇有道理,看的名家解读多了观点也就乱了,后来竟觉得一头雾水,读来读去竟觉得得不偿失了,可当我又返回去读的原文时,虽然觉得没有真正明白什么道理,没有发现什么高妙的审美特性,总觉得无法说出些什么大道理,但读了多遍后,忽然发现我对诗歌的欣赏水平无意识之中提高了,以前领会不到的诗词境界在我面前豁然开朗了。胡乱的写下了这些文字,在这局限的篇幅里不能完全表达我对其诗品的理解,回味着那半懂不懂的状态,回味着那似醉若醒的时刻,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历练,我想我会更加理解诗品中的更大境地。

论文作者:郭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赏读《二十四诗品》——《疏野》《清奇》论文_郭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