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宝[1]2003年在《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测定仪器研制及其在灌溉预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有作物需水量的测定方法及计算方法,或测定仪器昂贵、维护困难、计算公式复杂,或所需参数过多且难以获取,不易为我国普遍存在的经济与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用户所接受,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本文根据土壤的蒸发机制与植物的蒸腾机理,按照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的定义,利用生物膜技术,研制了一种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测定仪器,该仪器能很好的模拟稳定蒸发阶段的土壤蒸发与充分供水时植物蒸腾的物理过程。该仪器为植物蒸腾的物理仿真模型。仪器内的水经由进水孔段,进入导管内的填充料,通过毛管力的作用,上升到填充料的上表面。这一输送过程相当于水分由土壤经植物根、茎、输送到叶片的过程。其后,水分子首先在生物膜与填充料的空隙间蒸发为水蒸汽,然后,水分子再通过生物膜的孔隙扩散到大气中。这一过程模拟了叶面气孔中蒸腾的两步,即首先是水分在细胞间隙及气孔下室周围叶肉细胞表面上蒸腾成水蒸汽,然后水蒸汽分子通过气孔下室及气孔扩散到叶外。仪器根据土壤蒸发与植物蒸腾机理进行设计,可模拟稳定蒸发阶段的土壤蒸发与充分供水时植物蒸腾的物理过程。而仪器能够测定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在于仪器内的水可借助填充料的毛管力作用上升至填充料表层,持续充分地供给蒸发,其蒸发强度仅决定于气象条件(这相当于土壤蒸发的第一阶段,即稳定蒸发阶段),而与仪器内的水位无关,这符合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定义,即充分供水,只与气象条件有关。因此,仪器内的水位变化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呈线性关系,可根据仪器内的水位变化直接计算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针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两种作物,对仪器的性能进行了田间试验验证。仪器的试验结果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分析,第一种方法采用比值曲线方法,即将每日仪器水位变化值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值相比,按日序列研究其变化;第二种方法采用累积曲线方法,即将仪器水位变化值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值逐日累加,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比值曲线可很好地证明仪器的水位变化与仪器的水位高低无关;累积曲线能证明仪器的水位变化与ET0有着很好的线性关系(简单的倍数关系),相关系数R值均接近于1。最后对仪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认为该仪器可指导用户进行适时适量灌溉,能满足灌溉预报的精度要求。该仪器使用方便、维护简单、价格低廉、精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商品化开发及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丁日升[2]2005年在《适合于北方地区的非充分灌溉管理信息系统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人类世界的一大问题,中国是世界上13 个严重缺水国家之一,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在北方尤为突出。水资源分布的时间和空间的不均衡,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与此同时,用水效率不高、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这样的形势下,对有限的水资源实行科学的开发利用和调配管理,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将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保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措施。本文研发的适合于北方地区的非充分灌溉管理信息系统,是集节水宣传、数据查询、灌区量水、作物需水量和灌水方法,以及非充分灌溉决策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灌溉管理信息系统,目的就是宣传节水,让大众知道水资源的短缺程度和面临的水危机,节约用水,科学指导节水灌溉。本系统以可视化界面提供给用户,界面友好简洁,参数意义明确,操作简单。本系统总体框架和开发平台采用Visual Basic 6.0 开发语言,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节水宣传、数据查询和灌区量水子系统,以文字、图片、表格和幻灯等形式显示,并且应用了所有VB 工具箱的常用控件。节水宣传包括十六大报告、水法中关于节水的描述,各届领导人对水的关注和大众节水宣传常识;数据查询包括北方水资源、作物需水量和灌溉定额、灌溉面积变化和预测,以及农业需水变化和预测;灌区量水给出了北方灌区常用十种特色量水堰槽的流量计算和水费计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用户,当操作和参数输入有误时,会弹出提示框进行相关提示,便于技术人员和农民应用。2)提供了作物需水量计算、灌水定额计算,并且介绍了各种灌水方法。运用FAO灌溉排水丛书第56 分册提供的Penman-Monteith公式,编制了以日和月为时间单位的计算ET0 程序,通过调用Kc参数表,可计算出ET;编制了灌水定额计算程序,只要输入系统界面要求参数,就可得到灌水定额值;在系统中以文字、图片、表格和幻灯等形式显示了各种灌水方法和技术。3)以作物水分生产函数Jensen乘法模型和Stewart 加法模型为基础构造目标函数,运用动态规划和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冬小麦、春小麦、棉花和夏玉米的优化灌溉制度,解决了可供水量在各生育期合理分配的问题;编制了可视化的系统界面,只要输入系统界面所需的相关参数,就可制定出适合于不同地区的优化灌溉制度,操作简单。优化灌溉制度可指导供水量优先在作物关键需水期灌水,而且灌水量相对较大;在满足了关键需水期的需水后,再考虑次关键需水期,依次类推。例如甘肃古浪春小麦拔节~抽穗、抽穗~灌浆和灌浆~收获为关键需水期,当供水量为600 m3·hm-2,这叁个阶段分别供水为:150,300,150(m3·hm-2)。优化灌溉制度还可指导在不同的缺水
朱仲元[3]2005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植被蒸散发模型与植被需水量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十年以来,随着人口增加、资源开发和经济快速增长,引发了诸如环境污染、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这些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生态环境恶化是生态系统对环境胁迫,特别是人类干扰的异常反应。人类在发展经济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忽略了生态系统支持能力,也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着环境,损害和改变着自然生态系统。“忽视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是 20 世纪水资源管理的失误,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我们共同的未来》、《关注地球》以及《21 世纪议程》等文献的发表,标志着人类对水和自然生态系统认识的转变。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美国出现了生态和环境需水分配研究的雏形,直到 90 年代以来,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关性研究,特别是生态系统需水量研究才正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我国,生态系统需水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生态系统需水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等没有统一的定义,对其计算方法的研究也并不深入和完善,多以定性分析和宏观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为主。地球表面由于气候、土壤、地形和动植物区系差别,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按生态系统形成的原动力和影响力来划分,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叁类。不同的生态系统有各自己需水特性。按照人类对自然的干预程度,生态需水又可分为农田生态系统下的人工植被需水和自然生态系统下的天然植被需水。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对农田生态系统下的需水规律研究比较深入,适用于农作物(或人工林草)的计算方法已有大量成果。而自然生态系统下天然植被的需水研究进展缓慢,对天然植被区水分平衡的量化评估报道和蒸散发的研究较少。作者参加了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京蒙沙源区植被建设中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50139040),并负责自然生态系统下天然植被蒸散发规律研究。本研究便是在上述背景下完成的,作者综合应用水资源学、大气物理学和自然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试验与室内研究,基本了解了自然生态系统下天然植被的需水机理,构建起自然生态系统天然植被蒸散发研究的耦合模型框架,并用两种模型、以日为计算时段完成了对研究区 4 种植被生育期和非生育期的蒸散发量计算。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分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研究农田生态系统下各种作物蒸散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方法,参考前人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构建了自
齐实[4]1999年在《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理论,小流域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小流域水土保持环境系统的基础研究,小流域系统调控,土地生产力开发,小流域系统监测和评价以及流域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其成果对于我国的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在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深入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系统论述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评价及指标,并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2.应用自行研制的大型人工降雨装置,所获取的大量资料,从运动波理论的基本方程入手分析坡面产流机制。用数学模拟手段研究坡面泥沙的时空变化规律,最终建立了坡面土壤侵蚀随时空变化的动态模型和参数预测模型,其研究结果对进一步了解小流域水沙动态过程和指导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侵蚀专业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松散耦合的研究方案,建立电算模型,对流域土壤侵蚀进行模拟。在对流域水文的DEM模型分析基础之上,进行流域径流水文分析,土壤侵蚀量的计算,使其可以模拟流域空间范围内的每一个单元格、地块、全流域的土壤侵蚀在场降雨侵蚀和全年侵蚀,做到了土壤侵蚀模拟的时间、空间分布。有利于更加明确流域内的重点侵蚀与产沙区和污染物的来源。对水土保持、泥沙治理、污染防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3.在SPAC理论的指导下,系统观测降水、渗透、蒸腾、蒸发、水分等因子,综合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霍顿下渗模型、谐波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水量平衡原理等方法和手段,对小流域的降水变化规律、土壤入渗性能、植物蒸腾、土壤蒸发、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且建立了小流域土壤水分预测评价模型;研究表明:①该地区年际降水变化具有周期性,变化周期为132月,约11年;②综合治理措施可使土壤入渗性能得到改善,林草地平均增加入渗量30%,梯田62%;③土壤的降水输入最不能满足乔木林地和草地的蒸腾消耗;④林草地水分利用率较农作物高;⑤本地区土壤水分变化可划为四个时期,四月初至六月中旬为春季土壤水分缓慢蒸发期,六月中至七月中旬为旱季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期,七月中旬至十月中旬是土壤水分补偿期,十月中至次年叁月底为土壤水分相对稳定期;⑥流域土壤储水能力林草地大于农地,治理后不同降水年份流域土壤储水量均大于治理前;⑦应用水量平衡原理,建立的土壤水分预测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精度。⑧⑨
郭建茂[5]2007年在《基于遥感与作物生长模型的冬小麦生长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准确的作物长势动态监测和产量预测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物模型在监测作物长势和预报产量方面是个强有力的工具,然而作物模型由单点模式发展而来,在区域应用上由于区域分异、田块分异等导致作物模型模拟要求的输入参数和初始条件难以获取,使作物模型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遥感信息的引入可能使得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将遥感信息和作物模型相结合,利用遥感信息反演得到的状态变量优化作物模型模拟,在区域上对作物模型所需的敏感参数和初始条件等重新估计,从而使得作物模型在区域上发挥优势。本研究拟在对作物模型WOFOST适应性调整及改进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山东禹城地区的冬小麦生长模拟模型;利用田间试验数据校正和验证作物生长模拟模型WOFOST,探讨水分胁迫生产水平下的作物模拟模型与遥感信息结合的方法,利用遥感信息校准作物模拟模型的某些关键过程或重新初始化、参数化作物模拟模型,以达到对作物模型的优化;探索应用遥感信息的区域性作物模拟的合理实用方法,并进行模拟研究,使之可以进行区域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主要结论如下:(1)为使WOFOST模型能更好地模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生长过程的影响,对WOFOST模型进行了适当改进:利用FAO最新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1998)替换原有的Penman公式(1948)进行参考作物蒸散的估算;依据同一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作物系数不同的规律,将作物系数改为随生育期变化的变量。根据作物生长参数生物学意义和敏感性的不同制定调整方案,利用FSEOPT程序或“试错法”对光合作用最大速率、比叶面积、叶片衰老指数、分配系数、光能利用效率、干物质转换系数等参数进行调整。利用田间试验数据对调整后的WOFOST模型进行校正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对上述两个方面的适当改进和主要作物参数及土壤参数的适应性调整,调整后WOFOST模型对冬小麦的模拟如LAI、地上生物量与实测数据相符,蒸散的模拟更符合实际情况,调整后WOFOST模型可用于模拟研究区域实际土壤水分状况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过程。(2)本研究构建的区域日蒸散模型是基于遥感数据和常规气象站观测数据基础上建立的区域模型,通过植被指数(VI)—地表温度(T_S)叁角法计算了地表的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系数(TVCI),采用改进的“实时”叁角法和“普适”叁角法分别计算地表的TVCI,结合Penman-Monteith蒸散模式计算的潜在潜热通量(λE_p)估算地表的日蒸散量。本算法的关键是确定地表的TVCI,分别运用了两种VI-T_s叁角算法-即“普适”叁角算法和“实时”叁角算法估算地表的TVCI。叁角算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经验性,其优势是灵活、简单、适用,避免了许多物理过程的复杂计算。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实时”叁角法计算的日蒸散与本文建立的“土壤失水法”得到的结果比较一致,结果比较可靠。“普适”叁角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气候适应性,但通过本研究发现该法计算的日蒸散结果偏低,不适用于本研究区域。本文的目标是建立一种计算日蒸散量的适用算法。与其它遥感估算区域日蒸散量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只要遥感资料和常规的气象站观测气象要素,不要求有遥感资料同步观测的气象资料,因而实用性大大增强。(3)本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开发了合理实用的方法,采用“正推+像元模式”LAI反演结合分类方法将遥感信息和作物模拟模型有机的结合起来,融合卫星遥感的信息优势和作物模型的机理优势,使得作物模型的模拟可以在区域上应用,具有相当的科学研究意义和较高的实用价值。对前人和其他学者的反演LAI的众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总结,在进行验证和比较的基础上开发订正系数方法,用订正系数方法对优选的方法计算的LAI进行订正,得到适合本研究的LAI反演方法,反演了研究区域LAI的时间序列分布情况。就遥感信息和作物模拟模型的结合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和提出遥感信息与作物模型模拟结合研究的四种方式,推导思路有正推、反推,单元构建有像元模式、格点模式,可以有四种组合方式:正推+像元模式、正推+格点模式、反推+像元模式、反推+格点模式。对各方法的优缺点做了比较分析。对遥感信息和作物模拟模型的结合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研究了“反推+格点模式”套用辐射传输模型方法,并对其流程和实施情况做了研究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正推+像元模式”LAI反演结合分类的思路和方法。利用“正推+像元模式”LAI反演结合分类方法,在像元尺度上模拟得到2000-2001年禹城区域冬小麦生长分布与实际情形基本相符,冬小麦的面积和产量都与统计结果相当接近。(4)本文对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反演的LAI和地表蒸散校准作物模型模拟过程中的参数和变量初始值,以实现区域尺度作物生长模拟的方法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上初步结论。但由于本研究学科交叉性强,同时涉及到农学、作物学、土壤学和遥感应用等多个学科,研究难度大,在研究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闫华[6]2016年在《典型作物设施农业灌溉决策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对典型地区设施作物灌溉制度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设施作物灌溉制度数据库,并开发了灌溉制度查询系统。为准确掌握土壤墒情信息,提高灌溉决策精确度,设计制作了高精度剖面土壤水分传感器。以温室番茄为例开展田间试验,对不同灌溉制度下温室番茄的生理生态指标、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产品品质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采用基于熵权的逼近理想解法对灌溉制度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对温室内外小气候变化规律及作物需水量与水面蒸发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设施作物需水量温度灌溉决策模型,并将灌溉制度数据库和灌溉决策模型集成应用于智能灌溉决策系统中。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和总结了我国部分地区设施作物灌溉制度,构建了灌溉制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熵权的逼近理想解法对灌溉制度进行了评价分析,获得最优灌溉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设施作物灌溉制度数据库,并开发了设施作物灌溉制度查询系统,为优化各地区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2、基于高频电容边缘场效应,采用有限元法对探头微量化电容周围电场强度和电容值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最优探头结构,设计制作了结构新颖的高精度剖面土壤水分传感器。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壤水分测量,测量精度为±1.31%,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一致性。3、以温室番茄为例开展田间试验,对不同灌溉制度下番茄的生理生态指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果实品质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不同生育期灌水量的差异对形态指标、干物质量、根冠比、产量等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开花坐果期对灌水量反应最大;b)各生育期耗水量大小顺序为,开花坐果期>苗期>果实成熟期;各生育期土壤水分敏感程度,开花坐果期最大,果实成熟期和苗期的敏感程度较小;c)灌水量增加可以增加单果重,降低糖酸比;开花坐果期适度的减少灌水量可以提高番茄的可溶性糖含量。d)采用基于熵权的逼近理想解法对不同灌溉制度进行综合评价,获得最优灌溉制度:苗期灌水量37mm,开花坐果期灌水量44mm;果实成熟期灌水量为17mm。4、基于实验数据,对温室内外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设施作物需水量主要与作物生长季节、灌水量和室内温度有关;通过对设施作物需水量与水面蒸发量和室内温度的相关性分析,可知作物需水量与水面蒸发量相关性较差,但与室内温度相关性较好。根据室温和作物需水量的日均值分析结果,建立了设施作物需水量温度灌溉决策模型。5、以数据库及数据管理为基础,以灌溉决策模型为核心,研制了基于作物需水量的设施农业灌溉决策系统。系统集成了灌溉制度数据库、土壤墒情、作物需水量灞度灌溉决策模型和基于气象信息的作物需水量模型等节水灌溉智能决策模型,实现了墒情监测、灌溉决策、灌溉监测、生产管理等功能。设施农业灌溉决策系统在大兴区榆垡镇千亩设施蔬菜示范园进行了示范应用,提高了灌溉决策的科学性,社会经济效益显着。
刘玉华[7]2006年在《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国内外引进的不同秋眠级数的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从其生育期、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土壤水分变化特点和产草量等多个方面研究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关中地区紫花苜蓿返青的临界温度指标为日均温5℃的初日,≥5℃初日出现的时间早,返青就早;反之,≥5℃初日出现的时间晚,返青晚。从5℃初日到返青约需15天左右,≥5℃积温达89.64度日或有效积温达30.78度日时,苜蓿即可返青。2.第一茬紫花苜蓿从返青到开花为72天左右,≥5℃积温为958.23℃;从返青到结荚为84.86天,≥5℃积温为1233.51℃。其中,从返青到分枝平均需要31.43天,≥5℃积温为286.33℃;从分枝到现蕾需26.43天,≥5℃积温为425.26℃;从现蕾到开花需14天,≥5℃积温为246.64℃;从开花到结荚需12.86天,≥5℃积温为272.37℃。3.紫花苜蓿各生育阶段长短与该期平均温度呈负相关,与≥5℃积温呈极显着正相关。根据有效积温理论得出各生育阶段的最低温度指标为:苜蓿返青至分枝的气温下限为5.68±0.61(℃);分枝到现蕾期的气温下限为13.95±1.78(℃);现蕾到开花的气温下限为17.37±3.00(℃);开花至结荚的气温下限为21.83±0.95(℃)。4. 2004年紫花苜蓿一年刈割了叁茬,均在开花期刈割,第四茬在分枝末期刈割。从返青到最后一次刈割,≥5℃总积温为3697.9℃左右,间隔日数约200天。其中,第一茬苜蓿从返青到开花需≥5℃的积温平均为958.23℃,间隔日数约72天;第二茬苜蓿从刈割到开花需≥5℃的积温平均为801.14℃,间隔日数约38天;第叁茬苜蓿从刈割到开花需≥5℃的积温平均为1107.39℃,间隔日数约为43天;第四茬苜蓿从刈割到分枝≥5℃的积温平均为831.14℃,间隔日数约49天。5.株高生长与≥5℃积温的Logistic模型的特征参数表明:株高快速生长期的转折点所对应的积温值及生育阶段范围分别是:第一茬为385.09~874.15℃,即3月28日~4月27日之间,正值分枝初期~现蕾期;第二茬为170.52~732.39℃,即5月21日~6月16日,正值分枝初期~现蕾期;第叁茬为221.64~672.81℃,即7月7日~7月26日,正值分枝初期~现蕾期。快速生长阶段所需积温分别为489.06℃、561.87℃、451.18℃。最大瞬时增长率第一茬为0.1178 cm d-1℃-1、第二茬为0.0935 cm d-1℃-1、第叁茬为0.0923 cm d-1℃-1,分别出现在5℃初日后或再生后的629.63℃、451.45℃、447.22℃之时,即4月14日、6月3日和7月17日。6.苜蓿干物质积累与≥5℃积温的Logistic模型的特征参数表明,不同器官干物质
栾忠奇[8]2007年在《水分胁迫下冬小麦的电容特性与水分状况相关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植物生理学角度来看,干旱时冬小麦植株体液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含水量减少,体液浓度增大,介质发生变化,必然在电容特性上有所反映,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叶片电容变化与其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本文采用无损接触测试方法,确定了测量冬小麦的电特性测试条件和频率范围。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干旱对冬小麦叶片电容特性的影响以及电容特性与生理特性的关系。通过以上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有:(1)筛选出最佳测量频率为5 KHz。并以此频率测量小麦品种陕253、邯郸6050、小偃22、周麦18、中国春和长治6878幼苗叶片的电容值,在PEG6000水溶液的渗透势分别为:0、-0.1MPa、-0.2MPa、-0.3MPa、-0.4MPa、-0.5MPa、-0.6MPa和-0.7MPa时,渗透势越小,电容值越小,同时电容值变化趋势越明显;水分胁迫时间越长,电容值越小。(2) LCR测量仪选用测量频率为5KHz,渗透势为-0.5MPa时,不同冬小麦品种之间电容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抗旱性强的品种邯郸6050、小偃22和长治6878的电容值变化趋势要大于抗旱性弱的品种陕253、周麦22、和中国春。(3)通过对渗透势为-0.5MPa下的冬小麦的电容值(测量频率为5KHz)和叶片含水量、自由水/束缚水、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电容值与叶片含水量、自由水/束缚水呈不同程度的显着正相关,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不同程度的显着负相关。
参考文献:
[1].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测定仪器研制及其在灌溉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 王玉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2]. 适合于北方地区的非充分灌溉管理信息系统研制与应用[D]. 丁日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3]. 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植被蒸散发模型与植被需水量研究[D]. 朱仲元.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
[4]. 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D]. 齐实. 北京林业大学. 1999
[5]. 基于遥感与作物生长模型的冬小麦生长模拟研究[D]. 郭建茂.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7
[6]. 典型作物设施农业灌溉决策系统研究与实现[D]. 闫华. 中国农业大学. 2016
[7]. 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D]. 刘玉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8]. 水分胁迫下冬小麦的电容特性与水分状况相关性的研究[D]. 栾忠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标签:仪器仪表工业论文; 土壤水分传感器论文; 灌溉水利用系数论文; 农业灌溉论文; 土壤结构论文; 土壤分类论文; 仪器分析论文; 遥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