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社会,父母和整个社会越来越关注儿童的教育。随着技术的进步,儿童玩具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提高。智慧玩具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孩子的智力,实践技能,推理和其他方面的培养能力。在制作设计玩具时,我们应该考虑产品互动性并充分考虑产品定制和后续系列产品开发。这是中国现代玩具设计中最缺失的部分,也是一个品牌在玩具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玩具设计;互动设计;新媒体
一、新媒体技术给儿童互动玩具设计带来的变革
科技的不断创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除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之外,新媒体技术还提供了许多新的设计选择。在传统设计的许多领域,新媒体技术的表现形式逐渐被引入,使传统设计更具互动性,多样性和技术性。一些新媒体技术的表现形式已经开始破坏了人们理解的传统用法。设计结合新媒体技术涉及教育,医学,体育,酒店和其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
新媒体技术有许多技术类别和表现形式。目前,一些更适合市场设计的新媒体技术主要包括虚拟现实技术、增强虚拟现实技术、全息投影技术和智能硬件技术。媒体技术的出现加上传统工业产品的设计带来了新的变化,为人们了解传统工业产品提供了更多机会。在儿童产品设计中使用新媒体技术正在逐步增加。
二、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1)互动性
互动性体现在互动模式上,益智玩具的使用是在一定的互动情况下使用,互动一方面体现在儿童与产品的互动,另一方面体现在儿童与益智玩具创建的游戏环境中其他角色的互动。而儿童的与其他角色的互动是儿童益智玩具的互动模式具体体现,通过对益智玩具的探索、使用达到动手的能力,也在使用益智玩具的过程中与游戏的参与者建立了合作的关系,同时可以达到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感知能力的提升。
(2)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确保儿童在接触或者对玩具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受到伤害。儿童具有辨识度低、没有生活经验,对事物的判断性缺乏认知等生理和心理特点。针对儿童设计的产品,要充分看考虑儿童产品的材质、功能和造型。材质要选用无毒无危害的材料。在确保功能正常进行的状态下,不会产生威胁儿童安全的因素。造型上避免出现尖角、锋利等元素。
(3)娱乐性
玩具,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它存在的首要意义是给儿童带来欢乐。对于儿童来说,益智玩具的设计定位是使儿童在玩儿中得到学习,所以娱乐性也是它首要任务,如果玩具让儿童感到无趣,单纯变为辅助学习的工具,儿童很快就会舍弃它。创造的愉悦的互动模式环境,让儿童对互动模式的其他人物角色产生协作关系,把游戏的重点从玩具转移到玩具的参与者身上。让儿童沉浸在快乐之中,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各方面的能力,达到益智的作用。
(4)益智性
益智玩具与普通玩具的区别主要在于可以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多动脑筋、锻炼和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提供给儿童良好的视、听、触觉体验。互动模式下的益智玩具的益智性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符合儿童认识方面的要求,包括对语言、文字、音乐、数学、图形等;有利于儿童身体健康发展,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符合生长发育特点;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儿童思维的独立性、逻辑性和创造性,例如儿童数字拼图玩具,儿童在玩耍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在玩耍的同时也达到儿童益智的效果。
(5)情感化
互动模式的儿童益智玩具设计是让儿童在同一环境下,可以体验不同的情感关怀。摒弃单纯的儿童于产品之间互动,更加注重儿童在游戏参与过程中与其他角色的情感互动。通过这种情感的交流和互动,可以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情感交流能力。
三、新媒体技术在儿童互动玩具设计中的创新
1.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
虚拟现实来自电脑游戏,最流行的VR技术是传统虚拟现实技术的更新版本。通过专用的VR护目镜和其他设备,可以使用全景和三维方法将虚拟环境投射到观众的眼中。体验完全不同的空间感。在开发基于VR技术特点的互动儿童玩具时,我们可以开发基于玩具的道具VR体验,并将静态玩具引入VR的互动体验中,增加一些特殊功能,例如:如材料的变化、形态的重构、与空间的交互性等方面,在VR环境中得以实现。
2.增强虚拟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
《Pokémon Go》等增强虚拟现实游戏的火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增强虚拟现实技术目前的应用前景。传统的玩具厂商“乐高玩具LEGO”在其系列产品中,已经推出了多款基于AR技术的增强虚拟现实玩具,可以让儿童在组合乐高玩具的同时,在屏幕中看到手中的玩具活动起来,用技术为玩具添加了生命感和更多的交互。迪斯尼公司出品的Dream Play系列AR玩具,也利用了该种技术,让儿童可以观察到栩栩如生的3D形象出现在玩具当中。而索尼公司更是在其PS3的数款游戏中,附带了AR魔法书的产品,让游戏平添许多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儿童玩具设计中,AR技术已经是一种较为主流的设计辅助手段,将虚拟与真实建立起连接是AR技术最大的特点与优势。
3.全息投影技术(Holographic projection)
初音未来的全息演唱会让一个虚拟的卡通形象360°的展现在所有观众面前,全息投影技术可以让虚拟的角色、道具、场景以一种特殊的观察角度加以展现。在常见的玩具设计中,卡通角色的形象化通常是以平面化、文字化的方式出现的。全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角色、道具、场景等玩具设计中无法真实展现的物体,用悬浮在空中的特殊视角对儿童展示和观察,充分调动儿童的兴趣点,从生活中的多角度来观察细节,参与到玩具的游戏过程中。
4.智能硬件技术(Intelligent hardware)
在儿童玩具设计中,也有一些已经成型的玩具类别,如来自麻省理工的 Jay Silver 和 Eric Rosenbaum 发明的“MaKey MaKey”电子玩具产品,它可以通过几根导线、一块电路板和连接电脑的USB接口,让身边可见的几乎所有东西都变成触摸板。极大的丰富了儿童的动手能力,让儿童可以通过这块小小的电路板,充分体验到“改造世界”的兴奋和满足。另一种基于智能硬件技术的儿童产品也可以给设计者带来新的启发。Touch Board Bare Conductive是一种基于Arduino控制器的创意设备,它与电子墨水配合可以将任何平面变成乐器。当用户用电子墨水在纸上画上钢琴键,将墨水的末端与Touch Board相连,接下来触碰“琴键”信号就会传递到设备上,Touch Board会用自带的MP3播放器播放相应的音符,就好像弹奏真的钢琴那样。儿童可以通过电子墨水来绘画自己想象中的画面,通过简单的设置便可以成为一个可以展示某些功能的完整电路产品,这样的玩具所带来的互动性是传统玩具无法体验到的。
四、新媒体技术在儿童互动玩具设计中的运用及其效果
(1)创造益智环境
儿童益智玩具互动模式的宗旨就是要创造出一个针对儿童的互动环境,明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归纳出他们对玩具的要求,再对玩具赋予益智等特性,如手脑并用、锻炼儿童的语言思维能力等。营造儿童愉悦的游戏环境,在儿童情感交流下进行的同时,得到智力的提升。
(2)提高用户体验层次
传统儿童的交互设计只是停留在儿童与产品的体验层次,局限了儿童与外界环境的发展和交流。互动模式的儿童益智玩具设计,是把儿童的体验层层次从儿童于产品,提升到儿童与产品营造出的环境。从另一个角度-情感化交流的角度达到儿童益智的效果。
(3)为游戏过程创造互动情景
在设计阶段要依据益智玩具的主题和儿童的特点为他们的互动行为进行情景的创建,以提高互动的多样性,创造有新意的体验情景是互动式益智玩具的设计核心。可借鉴互动模式中以活动为中心的设计方式。
(4)益智玩具的材料选择
益智玩具的材料选择首先要满足安全性要求,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选择安全无毒材料。近年来,由于儿童玩具材料的安全因素,儿童受到伤害的事故频发。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作用出发考虑,儿童玩具的材料选择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首先,材料的质地必须是无毒无害、舒适的材料,避免选用有压抑感、陌生感等不舒服的材料,前一段时间,有关中学生有毒跑道的事件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这就是没有考虑儿童产品材质带来的后果。其次,从环保的因素出发尽量选择可回收、可降解、耐用的材料,同时要考虑到配合玩具主题,考虑材料的活动性、变化性、组合型等,让孩子的使用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空间,常用的材料包括:绒布、塑料、木质、金属、合金等。最后,对于不可回收利用的材质,要选用降解耗时少的材质,不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5)功能、造型的确定
在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确认之后根据以上设计要素完善益智玩具的功能、形态、互动方式等具体实施细节,最红要在功能上体现出儿童玩具的益智性和互动性。产品的功能主要是用于产生良好的游戏氛围,使儿童有愉悦的环境,使儿童在良好的心态下积极的接受玩具带来的智力提高。在外观形态上要注意圆滑无尖锐形状,避免给儿童造成伤害,这里可参考前文提到的安全设计对策,还需注意物理结构安全设计,保证儿童安全的使用。基于互动模式理论的益智玩具设计要从多方面总体把握,以目标用户行为特征、心理需求为导向确立益智玩具主题,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互动情节、创建互动场景,为益智玩具增加互动性,最终表现功能和形态上。互动式益智玩具的设计将最终获得儿童良好的用户体验。
结束语
由此可见,新媒体技术作为社会新的科技推动力,已经成为设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可预期的未来儿童互动玩具的发展中,新媒体技术将为儿童玩具的互动化设计、开发、生产和应用打下深刻的时代烙印。
参考文献:
[1]钱玲娟.玩具伴孩子健康成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靳桂芳.玩具设计个性化要求及其相关问题[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16.
[3]钱淘,周红生.儿童玩具开发设计之思考[J].湖南包装,2015.
论文作者:肖烨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儿童论文; 玩具论文; 互动论文; 技术论文; 儿童玩具论文; 虚拟现实论文; 媒体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