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排涝泵站管理与维护方法分析论文_高伟宏

水利排涝泵站管理与维护方法分析论文_高伟宏

中山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水利所 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自古以来,水利工程就是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它对于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当地环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泵站是水利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泵站的顺利运行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水利工程泵站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加强对水利工程泵站的管理与维护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我国水利工程泵站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水利工程泵站管理与维护的方法,就水利工程泵站群的管理与维护方法这一主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泵站管理;维护方法;分析

导言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而泵站工程则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泵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和居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泵站是城市防洪排涝的重要基础设施,泵站建设的好坏对保障城市企业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起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泵站节能消耗、优化管理等问题尤为重要。

1我国水利工程泵站的现状分析

1.1规划设计不合理,规划设计标准低

我国绝大多数的水利工程泵站都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建立的,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泵站的设计标准较低,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绝大多数的水利泵站设计的防洪标准偏低,往往只能达到抵御五年十年一遇的洪水,降低了泵站的工作效率。很多泵站设计的进出水不合理,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无形中影响了泵站的功能发挥。

1.2泵站设备陈旧老化,维护工作不到位

如前文所述,我国绝大多数的水利工程泵站已经运行了五十多年的时间。由于运行时间较长,很多泵站的机械设备出现了严重的老化问题,而且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也不到位。这些问题导致了泵站在运行过程中频繁发生故障,影响了泵站的正常运行和功能发挥。同时,这些问题也使得泵站的安全性大大降低,给泵站的安全运行埋下了众多的安全隐患。

1.3信息化水平低,技术落后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我国的大多数泵站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技术落后,很多泵站缺乏基本的现代化设备和信息化手段,泵站的运行仍然由人工手动操作完成。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降低了泵站的运行效率而且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1.4管理水平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的水利工程更多的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轻视甚至忽略管理工作。受这一现象的影响,很多的水利泵站管理水平较低,管理工作不到位,甚至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不利于泵站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泵站维护措施

2.1加强泵站的自动化控制

城市排水泵站的优化运行管理中,自动化控制的目标是泵站本身,优化泵站运行中的操作方式,缩短泵站对设备的控制时间,利用远程集中调控的控制方式,促使泵站可以监控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及时发送调控指令,确保控制数据能够准确地传输到泵站系统内,创建自动化控制的条件。泵站在自动化控制的作用下,积极配合城市排水中的监控系统,自动化检测流量参数,以便控制泵站在排水系统中的运行。泵站自动化控制的优势较为明显,其可根据城市排水的实际情况,主动的完成计算机内的参数计算,计算机向泵站发送自动化控制信号,辅助泵站进入自动化的调控状态,提高了泵站的时效性。

2.2提高泵站规划水平,实现泵站现代化管理

近年来,泵站管理中日益突显的计划规划缺点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鉴于当下泵站管理中存在的许多疑问,为了保证泵站的高效运转,当地政府应当结合实际需求,对泵站进行大规模改造、更新,而且要点调整泵站规划,完成泵站的科学性、合理性布局。在技能和设备方面,泵站要引进高科技、高性能新型机电设备,依托前沿科技,推动泵站现代化,选用现代信息技能、电气数字技能以及网络技术,促进泵站的信息收集以及处理,同时引进自动化操作系统,逐步完成泵站信息监控自动化,以及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管理的网络化。泵站的现代化管理是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泵站的改造更新过程中要充分学习国外领先的规划理论和技能,全面完成泵站管理的信息化。

2.3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一是通过实践检验,建立科学有效、因地制宜的管理制度,能较好地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有助于工作的开展,使整个团队焕发出生机盎然的面貌。其二,泵站管理制度一般包括值班制度、电气操作制度、机械设备维修制度、安全防护制度、防汛应急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作为大型泵站的管理,必须吸取和借鉴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形成适合本单位自身特点的制度规范。制度的制定应具有统一性和互补性,不应随兴而为,也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应适合形势发展要求而有所改动,同时要科学合理,能够指导实际操作,可操作性强。一个好的制度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执行作为保障,如果缺乏有效监管,再好的制度也只能束之高阁。这关键还是要有意志坚定,原则性强,善于做沟通工作的执行人。

2.4加强泵站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制度不仅仅是维护工作的依据,加强泵站的维护还需要将泵站的日常维护工作落到实处。泵站的维护人员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应定期清洁机械设备,减缓设备老化速度;加强对设备零件固定情况的检查,保障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润滑工作。

2.5优化泵站设施

泵站设计不规范是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此,泵站管理运行人员要结合泵站运行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合理化的改造。由于泵站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在进行泵站优化设计时,会存在一些无法再进行优化改造的机组,对这些机组应适当拆除,拆除后配备高效率低能耗的机组,使泵站运行实现高效化、节能化,从而使泵站设施得到优化。

结语

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信息化时代,提高行业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是行业发展、提高行业发展水平的必由之路。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泵站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也必须规范起来,不断提高泵站的现代化管理和维护水平,使泵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宪强,李娟,陈健.小议泵站信息化系统[J].科技信息.2016(09)

[2]张周文,邱雄,韦志明.浅谈新型移动泵站的优点及效益[J].人民珠江.2016(02)

论文作者:高伟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水利排涝泵站管理与维护方法分析论文_高伟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