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温床施工技术_太阳能论文

太阳能温床施工技术_太阳能论文

太阳能温床建造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温床论文,太阳能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太阳能温床具有结构合理、技术可靠、建造容易、管理方便的特点,又能节约能源、增加产量。采用太阳能温床技术,可大大延长喜温蔬菜、菇类的栽培期。太阳能温床现已在江苏、山东等省推广应用,很受农友欢迎。

一、设计原理。

太阳能温床是利用透过塑料薄膜的太阳能,来达到提高床内空间温度的目的。由于床上内外温差产生的热虹吸现象,热空气由贮热池流经输热道,从排气囱排出,热空气流经输热道时,温床吸收并贮存大批热能,因而土温明显提高;同时床土下有输热道,热空气透入土层,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了酿热物的分解,产生了大量的热能,进一步提高了床土温度。

二、建造与管理。

1.床址:选择在地下水位较低、背风向阳、阳光不被遮蔽且管理方便的地方。在地下水位高和土层薄的地区可筑成地下床。

2.规格:温床的大小、长宽、高低可根据种植需要和地址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造,标准床东西长21米、宽2米。

3.贮热池:在床的中间挖长1米、宽2米(与床面宽相同)、深1米左右的贮热池。如床小,贮热池可相应缩小,池底充填1层酿热物。

4.床面:贮热池的两侧各为10米长的床面。

5.输热道:床面下挖40厘米,取平后,挖5股回笼输热道,每条道宽20厘米,两条边道距离南北边沿各10厘米。道之间,隔墙宽20厘米,两边道靠贮热池的一头与贮热池相通,另一头向内弯,与二、四两条输热道相通。二、四两条输热道靠贮热池一端,与中间那条输热道相通,汇至中间一条道,通至墙外20厘米。输热口深度35厘米,每条顺势坡度为5/1000。

6.围墙:床北面及东西两端用泥土或砖筑墙,北墙高80厘米,两侧墙为连接南北两墙的斜墙,南墙高20厘米。墙内涂黑,以利吸热,墙上搭支架,再覆盖塑料薄膜。

7.调温孔:南北墙横向中间,各留间隔均匀的调温孔7个,每个20厘米见方,用来通风调温。

8.排气囱:床侧墙外各建1个,底口直径20厘米,上口直径15厘米,高1米,底部与中间输热道相通。

9.铺床:输热道上铺箔或作物硬质秸秆,秸秆上撒1层草,防止漏土漏粪,草上铺10~15厘米厚的酿热物(牲畜粪、碎草、麦糠等)最后铺20厘米厚的营养土。

10.搭架与覆膜:用木棍和竹竿搭起支架,上面用塑料膜和草席覆盖,加强保温。

三、管理方法。

1.预热:太阳能温床在使用前,最好先进行预热。方法是:盖好塑料薄膜,四周压严,堵上调温孔,晚上最好盖上草席保温,使床土吸收贮存热量,几天后,待床温达到20℃以上即可种植作物。

2.管理:每天上午8点左右掀起草席接受阳光照射,待床内温度增高后,打开排气囱,使热空气输送到温床底部,提高地温。下午4点先盖严排气囱,然后盖上草席保温。如遇阴雨天,白天不用掀开草席,以利保温。

3.温湿度调节:床内温度增高,超过作物需要的温度,可打开调温孔,调节温湿度。打开调温孔要注意风向,南风开北孔,北风开南孔。

联系电话:0771-2625848

标签:;  

太阳能温床施工技术_太阳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