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探究了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关键施工技术,包含配比、搅拌、浇筑、振捣、养护,进一步归纳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措施,包含混凝土原材的质量管控、混凝土配比的质量管控、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控,希望通过研究提高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水准,最终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实用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引言
建筑混凝土施工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施工质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建筑混泥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具体措施见下文。
1市政工程中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意义
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温度、材料、设施设备、具体管理人员等等,我们要使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做出相应的措施和解决办法,市政设施设备是一个作为公民从宏观角度观察整个城市的切入点,它体现着整个城市的面貌和综合实力,只有城市的硬件设施过关,才能展现出整个城市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市政工程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所展现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它的特点之一是公共性,大家共用,所以市政工程的质量也保障着人民群众的安全。
2市政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2.1施工人员因素
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当中要重点考虑施工人员因素。首先,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施工方案交底工作,将施工图纸交给工程技术人员和项目施工员进行分析,做好内部自审工作,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避免出现工程之间相互矛盾等问题,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在完成图纸会审之后,技术人员需要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符合要求,避免出现返工等情况。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情况,需要及时和设计人员以及公司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取得同意之后才能继续进行施工。
2.2混凝土施工机械、设备因素
对于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应严格控制配合比,在各种原材料合格的基础上精确计量,投料顺序、搅拌时间合理、准确,最终确保搅拌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也应把控,不得漏浆,不得发生分层离析现象,针对商品混凝土运输过程应持续拌料,从混凝土搅拌完成、运输至施工现场、到浇筑、振捣完成所需的时间,不得超过初凝时间。
2.3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因素
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洒水湿润与混凝土接触面的模板,以及对工人的技术交底,特别是对模板支撑体系的受力分析,梁、板钢筋及预埋件安装等工序进行验收,并形成书面隐蔽验收资料后才可浇筑。浇筑混凝土应有专项施工方案,并分块、分层、分片进行。浇筑顺序: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长条形构件宜顺着长边方向浇筑。采用专用振捣机械均匀振捣,常用的有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中应快插慢拔,插入混凝土的深度应不小于5公分,不得漏振,振捣延续时间以使混凝土不再往上冒气泡、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准,浇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模板。浇筑竖向构件如框架柱、剪力墙前,宜先浇筑5-10公分厚与混凝土内配比相同的砂浆,防止竖向构件底端模板拼缝不严引起漏浆,产生柱底烂脚、露石等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3.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对一些隐蔽工程、细节工程进行仔细检查,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对混凝土模板的标高、尺寸、刚度以及强度进行检查,模板是混凝土浇筑的重要设备,只有保障模板的质量才能进一步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2)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确保隐蔽工程的质量;3)进行必要的清理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内的杂物、钢筋上的油污进行清除,避免模板的缝隙和孔洞被堵塞,需要注意的是,要用清水使木模板湿润,但模板不能有积水;4)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从底层向高层逐层建筑,结合结构配筋的具体情况、捣实方法等方面确定每层的厚度。针对竖向建筑结构,混凝土浇筑有几点注意事项,即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在底部填入水泥砂浆,这部分砂浆应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浇筑混凝土时,若浇筑高度超过3m,应采用(振动)溜管等设备防止混凝土下落;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对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等地方进行反复观察,对于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移位的情况,要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2对施工设备和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市政工程需要在优良的设备以及合理的施工工序下才能完成,只有保障机械设备的优越性,才能产出好的混凝土,其中主要是要保证混凝土振捣设备性能良好。对于混凝土的施工工序来说,首先要做的是在施工之前组织人员,设置工作责任制,同时要制定合理科学的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不断的强化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其次要对施工之前的工作准备进行检查,尤其是对设计图纸和钢筋水泥进行确认,还要仔细检查搅拌机器,不可随意增加水等原材料,在出现偏差的情况下,也要严格把控,尽可能的提高工程容错率,更重要的是要严格的遵守国家制定的标准,最后在加水搅拌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慢慢加水,不可直接倒入所有用水,在相关人员的检查核对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争取使混凝土质量达到市政工程的标准,保障最终工程的安全性,使市民有安全保障。
3.3混凝土配比的质量管控
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达标,混凝土配比的质量管控也不可或缺,务必要通过精细化的质控确保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比重符合施工配合比,将各组成部分用量予以明晰化。具体来说,务必要严控混凝土配合比,以确保建筑中各混凝土构件质量达标。举例来说,要有效避免混凝土中水比重过大的问题,当混凝土各组成部分中水用量超标时,则会引发后续的混凝土构件中孔隙过多,进而导致了构件强度的急剧下降,因此,务必要确保混凝土中用水量准确。对于水泥、集料、外加剂等其他组成部分也是一样,任何一部分的用量不合理都会导致后续的混凝土施工中出现各类问题。而通过有效的质控把握配合比,则可以为后续的混凝土浇筑、拌合以及养护作业提供良好的保障。
3.4对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在原材料准备、运输、生产中也要保证它的质量,为了保障混凝土能够很好的凝固和硬化,不论哪个环节都需要对市政工程的混凝土进行养护,可能会出现湿度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这两种情况都会使混凝土的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除了湿度这一因素,混凝土的保存还与环境的温度有关,我们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工作人员编制好的图纸上,根据最高温度与有关控制温度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温度控制措施。气温骤降期间,可推迟拆模时间或者拆模后立刻采用表面保护措施。只有在对混凝土进行一系列的防护养护后,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才能真正的得到保证。
结语
建筑混凝土施工涉及的层面比较广,其施工质量也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施工人员、原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技术以及环境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以上几种影响因素,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实现三个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林梓明.浅析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的研究[J].四川建材,2017(04):287-288.
[2]张稳.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居舍,2019 (1):48.
论文作者:高利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模板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因素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