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管理论文,灵魂论文,企业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战略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战略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精神所在,在整个现代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的地位,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在当前形势和环境下,企业的有效生存和持续发展都必须依靠战略。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战略,就好像是一个人没有思想、没有理想、没有自身奋斗的目标,就像是一个不死不活的植物人,只能是混日子、熬时光,最终走向破产或倒闭。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说:"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一架迷失了方向且在险恶气候中飞行的飞机,即使不坠毁,也不无耗尽燃料之虞。"
战略确定企业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大潮中,任何企业都只能是其中飘摇不定的一叶扁舟,岌岌可危,随时都有被海浪吞没的危险,不管它当前经营的规模多么大,效益如何好。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未来经济大潮中不被吞没,并尽快摆脱困境,除了且顾眼前的暂求生存之外,首先就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目前在什么地方;其次就是要确定行进的方向,明确"企业向何处去"的问题,为企业指明一条成功之路。
战略决定着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胜负成败
当今的时代是战略制胜的时代。在奔向未来的越野长跑赛中,新的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使大企业和小企业、新企业和老企业、基础厚的企业和底子薄的企业同时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在这场高度竞争性的比赛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不是企业资金的多少、经营规模的大小、现有设备的新旧和内部员工的众寡,而是企业的战略思想、战略文化和战略人才,特别是具有战略头脑的现代企业领导者。战略在企业未来竞争和发展中的这种决定性作用,是企业内部任何其它条件和因素都取代不了的。因此,实施战略管理,是谋求现代企业长远发展的最佳的和唯一的选择。
战略管理是企业克敌制胜的法宝
战略管理的着眼点不在于现实,而是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战略管理的重点也不是要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而是谋求企业得以生存之后的长期发展。发展的实质是向未来进军,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在企业面向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不只是良好的机遇、成功的喜悦和甜美的果实,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伴随着风险和失败的可能性。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将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保全自身、规避风险,战胜对手、求得发
展,就是要靠机动的战略和灵活的战术,就是要靠有效的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不仅是实现现代企业未来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而且是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增强适应能力、保持自身优势、克敌制胜、防止失败的重要保障。
战略管理主要分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两大过程,一般说来则包含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调整四个关键要素。
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和相对竞争地位,评价影响企业目前和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而确
定企业的使命和目标,为制定企业战略
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使企业战略管理按照经济规律来指挥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不能把战略分析当作一项临时任务,组织若干人马应付了事,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遵循"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
首先,针对企业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具有不确定性。环境分析就是针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分析和研究其变化的规律、条件、形式和发展方向,以利于企业提前准备,抓住机遇,规避风险。
其次,针对企业的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中国加入WTO,所有的企业都登上了同一个竞争平台,强于我们的竞争对手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竞争格局随时都会发生变化。企业要在竞争格局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应与竞争对手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希望竞争态势向哪个方向发展,这些都是企业战略必须研究的问题。
其三,针对企业的隐性问题进行分析。不同企业有不同的问题。即使是产品、规模基本相同的企业,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尤其是隐性问题,令企业两难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尚未意识到的问题,必须要进行周密地分析,逐一排查企业内部风险,进而确定企业战略目标。
其四,针对企业最高决策者进行分
析。战略管理是一把手职责,反映的是企业最高决策者的意志、立场和价值取向,是决策者的思维创造物。企业战略的整体性只有通过企业最高决策者才能体现,进而保证企业战略的总体实施。不针对企业决策者的战略,是很难使之有效贯彻实施的。
通过以上分析,战略便具备了企业自身的个性和特点,就会有出其不意效果。
有创新性地进行战略制定
战略制定回答的是"企业向何处去"的问题,是在成功的战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战略评估和选择。这种选择不只是简单地学习或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不能程式化。战略管理是一种以思想创新为特征的管理,关键就是要有自己的创新之处。
首先,创新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在当今大变革的时代,企业环境变化的广度、深度和速度都是空前的。这就要求企业战略制定者必须做到知变、应变和善变,而善变的首要标志就是制定和选择出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发展战略。
其次,创新是为了战略上水平。当今时代是战略制胜的时代。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依靠战略,通过战略增强自身优势,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然而,智慧有大小,战略有高低,创新就是为了创出更高水平的战略来,使战略上水平。
第三,创新是为了战略的不断调整。环境不断变化,战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概念,而是要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加以调整,有时甚至是重大的调整。如果没有调整,再好的战略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成为废物。
第四,战略创新主要靠领导。战略管理是企业领导人的本职工作。企业领导对企业负责,首先就要对企业战略负责,对战略的创新负责,对战略管理负责。优秀的企业领导人,首先应该是战略家、创新家和战略管理家。
有实效地进行战略实施
战略不是纸上谈兵,战略创新也不是追求华丽词章,而是要真正付诸实施,进行有效的战略管理。因此,战略实施往往比战略分析和战略制定更重要。一个良好的战略只是战略成功的前提,有效的战略实施才是企业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保证。这个战略实施过程,是一个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战略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评判,并在接受检验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针对战略有效性的检验和评判主要有以下标准:
1.战略是否能够有效地发挥企业的优势,克服企业的劣势,是否有效地规避了企业风险,保证了企业投资的安全;
2.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企业是否准确地把握了机遇,有效地应对了挑战;
3.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规模经营效益是否达到了最高,成本消耗是否降到了最低;
4.通过战略实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得到了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是否得到了加强;
5.战略实施的步骤是否与企业目标和使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有无背离现象。创造战略管理的实施条件
1.选拔高素质的企业领导者
战略管理是企业领导者的首要职责,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正确分析与准确预见企业发展的趋势和环境的变化,以求实现动态平衡,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从全局出发,给企业以经营战略上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素质的高低,对实施企业战略管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而,选拔高素质的企业领导者,就显得非常重要。
2.建立企业完善的经营体制和规范的运行机制
完善的经营体制和规范的运行机制是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战略实施带来的成果,又为最终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充分而必要的条件。因此,要保证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首先必须建立起企业完善的经营体制和规范的运行机制。
3.制定并完善企业制度
制度是战略的重要保障,是战略运行的助推器。要使战略有效地执行和实施,必须制定和完善企业制度。"无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制度的企业是混乱的企业。混乱的企业是不可能有序发展的,更不可能按照战略的要求实现企业的目标,完成企业的使命。
4.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战略是企业的灵魂,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高级阶段,而文化代表着企业精神,企业管理"管到深处是文化",文化管理是更深层次的管理。在一个企业中,到底是先有战略还是先有文化,似乎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难解问题。但是,战略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确定无疑的。现实情况往往是战略推进文化建设,文化影响战略的执行。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正确、全员认同的粘合剂,是企业战略管理实施的内在基础。文化与企业目标和使命直接统一,文化管理本身就具有战略意义。因此,实施战略管理必须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