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_中专论文

广东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_中专论文

广东高等、中专教育的发展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东论文,中专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广东的高等、中专教育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成就,在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实现高教大众化的事业中,发展仍然是“永恒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大道理、总道理,而教育的各方面的改革则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基本动力。为推动发展、理清改革思路、明确方向,这里对我省高等、中专教育今后的发展模式作宏观思考。

进一步发展我省普通高等教育要三种发展模式并举,并以改革精神拓展三大发展之路

发展我省普通高等教育的三种模式是:外延式发展、转入式发展、内涵式发展。在每一种发展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皆要有明确的改革措施和政策。

外延式发展,是扩大普通高等教育资源。其主要改革方向是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其具体措施应有五个方面: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民办高校;鼓励中心城市和地市级政府办新的职业技术学院;支持现有的有条件的本科院校易地办学,或与市、县政府合作办学(如中山大学——珠海模式);鼓励企业和市、县在高校办二级的民办或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专科层次的学院(华南师大——增城模式);高校的一些专业建设和实验建设进行多元投资试点。

——转入式发展,是盘活现有的教育资源,将普通高等教育以外的其它类型、层次的教育资源通过合并、改制、升格等途径转为高教资源,以盘活高教资源存量,扩大高教总量。这些普通高教之外的教育资源进入普通高教,属转移式发展,即改变了原有的发展类型的轨道,对高教而言则属外延式发展,扩大了高教资源总量。这方面发展的具体途径有五:一部分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转制为职业技术学院;一部分重点中专学校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一部分中师停办后改办成职业技术学院,或合并后上师专,或成为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一部分条件好的非学历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上职业技术学院;现存的11所地市级教育学院融入普通高校资源中。这五个方面途径有的属办学体制改革,有的属管理体制改革,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如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上职业技术学院,省里在各方面还要有更开明、更优惠、更予以实惠的政策去鼓励和支持,而不仅是精神上的鼓励。

——内涵式发展,实质上就是用足用好现有的高教资源,在运行机制方面促使现有高校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有更大一些的发展、优化和提高。这方面的对策很多,如正在进行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方面的人事、后勤改革,就是促使高新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这里主要强调另外四个方面:一是要敦促各高校要有自己明确的规模目标和结构、层次和质量定位,一些与各校定位不相称、不相适应的非学历教育的“菜蓝子工程”式的短期行为、办学行为要及早放弃,教育管理部门要将它们有计划地从高校移走,让民办的非学历教育机构去做,而不要因此挤占现有高校宝贵的资源;二是要切实全面推行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和间修制,不仅以此来切实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也以此作为扩大现有高教规模的一个举措,以扩大适龄青年在大学就读的比例;三是在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基础上,通过对学校严格的评估,实现同层次学历的沟通,建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通过沟通衔接扩大普通高校的规模;四是大力推行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突破现有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时空限制,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扩大办学规模。

我相信,以上外延式发展、转入式发展、内涵式发展三种发展模式“三管齐下”,我省实现2005年高教毛入学率16%,在校生115万, 以及2010年高教毛入学率25%,在校生187万的规划发展目标, 是可以从“理论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可能性”的。

成人高校的发展模式是:在求存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易帜,继续成为我省高教大众化事业不可或缺的方面军

我省成人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校的函授、夜大、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电大、高教自学考试和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等类型,本文论述的是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的发展模式。

所谓“在求存中改革”,指的是我省目前独立设置的57所成人高校(管理干部学院、职大、业大42所、教育学院12所、省级电大3所)中,1999年有13所被上面亮了红牌、黄牌(停止招生、限制招生),有11所地市级教育学院面临合并或转制,整个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系列正在按照上面“办好一批,转制一批,合并一批,撤销一批”的方针,进行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调整。各个成人高校目前首先是继续存在与否的问题,如要继续生存,一些院校要切实改善办学条件,首先解除“红灯”、“黄灯”的威胁;一些院校要改革原有的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拓宽投资渠道,通过将其它系列的资源如中专、成人中专、中师等学校合进来,或者改变办学途径、扩大办学资源、充实条件,达到基本标准,才能继续有“生存权”——办学权,不然就可能被撤销、被合并或成为非学历教育机构。

所谓“在改革中发展”,指的是成人高校在进行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改革的同时,它又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发展任务,要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广大社会成员对这类教育变化中的需求。我省成人高等教育已经呈现出四大发展趋势:第一,从发展任务上看,在目前它要承担空前的历史性发展重担,要从现在的16.6万的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在校生规模发展到2005年的35万,以及2010年的50万;第二,从层次上看,成人高教正在向高层次攀升,其热点层次从以往的大专向大专后、本科后层次缘升;第三,从类型上看,成人高教已从改革开放初的补偿型教育向发展型、自我实现型教育前进;第四,从教育形式上看,成人高教正从注重学历教育向大学后的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转移;第五,从教育功能上看,成人高教功能将有多方面拓展,社区教育、休闲教育等功能将进入其领域。这是对成人高教“在改革中发展”的一些趋势预测。

所谓“在发展中易帜”,指的是成人高校在以后的5到10 年的大发展中,必然要改变目前这种名实不符的状况,必须正名,要改变目前“干部学院无干部”、“职工大学无职工”、“业余大学不业余”、“电大不电、远教不远”等名实严重相悖现象。我认为,成人高校易帜易名的较好选择是“社区学院”模式。这方面我省可以借鉴上海、天津、北京的做法。

如果以上成人高校发展趋势的判断大抵不错,那就需要我们“因省制宜”地制定支持其生存、改革和发展的政策,解除那柄悬挂在成人高校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严重威胁,稳住人心、稳住成人高校的“校心”,坚定继续办好成人高校的信心与决心,还要充分利用专科招生计划和专科层次院校设置权放在省级政府的权限,把这一块教育做大、搞活,使之成为大众化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开放型学院,为我省实现高教大众化作贡献。

我省中专教育的发展模式是:在目前发展中,是可持续发展和转移式发展并存;在今后发展中,是转移式发展重于可持续发展

这里的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事物按原有的形态、性质和轨道在量上和质上的发展;而所谓转移式发展,则指的是改变原有的形态、性质和轨道,突破原有模式的发展。

我省目前中专在校生有40多万人(普通中专25.6万多人,成人中专14.6万人),今后还能否在招生和在校生规模上保持可持续性发展?我的判断是,能发展,也必然发展!其主要客观根据有二:一在工业化进程中,中职类型和层次的劳动者必定是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主力军,社会的人才结构是金字塔型的,中专中职生是金字塔的基础部分。我国从整体上只属工业化的初期,广东也只在中期左右,我们没有根据说中专教育已到了“扬弃”的时候了。反之,大量的事实表明,世界上老的工业国家中职教仍然是相当规模地存在着。我省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如东莞、顺德、南海等地,除本地培养的中专中职生供不应求外,还接纳了粤北、粤西、粤东北大量的中专中职生就业,更不用说数以百万计的外省民工了。二是随着劳动准入制度的逐渐推开,国家颁布的1800多个岗位将陆续实行先培训、后持证、再上岗的就业方针,初中和高中毕业生要在社会上就业,将必须先经过上岗培训和技术等级考核。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中专教育在内的整个中职教育必然“爆棚”。试想,广东700万以上的外来民工,如果其中20%实行持证上岗, 我省整个中职教育的人气就会了不得,其培训任务将十分繁重,它也必然持久地带动中专学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中专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应当是乐观的。但是,也应十分清醒地看到,中专教育目前困难也确实不少:一是社会不重视,政策不配套;二是社会“用人的高消费”现象的出现;三是我们一些市、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央决定中“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误读;四是教育内部中职与高职的沟通衔接及其招生操作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中专教育成了“终结性教育”和生源人为阻隔;五是中专学校本身因投入不足、条件不够,导致的教育教学质量同社会岗位需求的不适应,等等。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了中专教育近年出现了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及学校办学难的窘境,也导致了在一些地方中专教育的暂时滑坡。我认为,这些现象的出现,并不表明中专中职教育“不需要”,而是表明我们的政策需要调整,我们不能再以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模式来办中专教育。我们只要真正贯彻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要狠抓十年、二十年,才能抓出成效”的指示,中专教育是完全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

中专教育的转移式发展,指的是普通中专和成人中专在我省即将开始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调整中,将打破原有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办学形式和办学类型,逐渐改变原有的发展轨道和中专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的、更大范围的中职教育的框架中发展。这种转移式发展我认为将在以下四个方面突破:

第一,在办学体制上,将突破原有的部门办学、行业办学、企业办学的主格局,原有的中专学校将同职业高中、技工学校逐渐融合在一起,在省属行业和市、县政府的统筹下办成综合性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再加上社会力量和公民个人加入中职教育办学行列,形成新的办学和投资格局;

第二,在办学机制中,中专教育在逐渐融入大的中职教育,并在其中起龙头作用之后,将在我国的教育产业中率先走向产业化,扬弃现在的办学机制,逐渐按照社会人才需求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和中职教育规律办学,形成新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机制;

第三,在学校的存在形态上,中专教育将打破现有文、卫、艺、体、农、工这种“一科一校”的形态,会走向多科性、综合性的中职学校;

第四,在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在校学生类型上,中专的学历教育的规模将会逐渐小于非学历的上岗培训、技术等级证考证生的规模,如果说,中专教育学历生规模是按“自然级数”的发展的话,后者则可以按“几何级数”增长。

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尽管目前中专教育存在着诸如招生难、就业难和办学难的种种困难,但其可持续发展是可能的、是有客观根据的,其今后的转移式发展是必然的,目前也已是初见端倪的。这两种发展模式在中专教育上的交叉并存,是好事、是机遇,对此我们应当因势利导,及时地调整我们的对策。我们要大声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这一块教育的发展。我相信,中专中职教育的人气鼎沸之日,将是社会第一线劳动者素质全面提升之时,也是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

标签:;  ;  ;  

广东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_中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