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分行利率风险控制研究_利率风险论文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利率风险控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分支机构论文,利率论文,风险控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利率风险控制的起因及发展

1.早期的商业银行处于对利率风险不重视阶段。18世纪以前,利率风险在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过程中已经产生了一些直接和潜在的影响。但当时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很多,如频繁活动的海盗行为、连年不断的战争、自然灾害、信用环境恶劣导致的信用风险突出等。与这些风险相比较,就影响经营而言,利率风险就显得小得多。另外,由于当时的金融业务比较简单,复杂的各类金融市场尚未形成,所以,银行在存贷利率的决定上并不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而是取决于借贷双方的讨价还价。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不重视。

2.商业银行开始注意利率风险管理的阶段。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金融产品创新开始出现,特别是政府债券的发行以及其他利率敏感性金融品种的出现,促使商业银行开始注意利率风险的影响,但仍属于初级意义上的重视。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金融业在过去的发展中,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上仍保持原状;二是在这一阶段,虽然金融市场的地位开始逐步提升,但银行业务经营的优劣和经营风险的大小,更多地取决于经营者的个人能力,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后期才开始有所改变;三是由于认知的局限,对于早期的债券市场风险,人们并不认为是利率风险,而往往将其归结为意外的事件风险。同时,这一阶段的商业银行一般仅注重资产负债的简单匹配,所以,对利率可能产生的风险只是注意,并没有真正引起足够的重视。

3.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高度重视阶段。20世纪中期以后利率风险作为市场风险的核心,开始得到了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其具体原因主要在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着通货膨胀,由于实际利率通常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或预期通货膨胀率),所以,通货膨胀的普遍性以及通货膨胀率的不确定性客观上往往导致实际利率水平的不确定性。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放松利率管制成为一种普遍性的趋势,利率的自由浮动在可以充分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的同时,也加剧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在利率不确定的金融环境下,如果不重视利率及利率变化而引发的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将很难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另外,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全球范围发生了多起因缺乏对利率风险的有效管理而导致的银行破产事件,以及由其引发的金融、经济动荡,也迫使商业银行开始高度重视利率风险的防范。

4.国际监管机构对利率风险的重视。在商业银行开始高度重视利率风险的基础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也给予了高度重视。该委员会在1997年9月发布了《利率风险管理原则》,并先后于2001年1月和2003年9月进行了两次修订。2004年7月14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修订后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①,其目的是辅助《新资本协议》第二支柱中有关银行利率风险的处理方法(周民源,2006)。

5.在商业银行及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主流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理清了利率风险的主要来源,即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差风险、期权性风险②。二是利率风险的影响引起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层、董事会及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其中,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层鉴于净收益和个人声誉价值直接影响其个人当期和远期薪酬,而高度关注利率风险的影响(属短线的即时性关注);董事会(股东)鉴于净收益和银行价值,因而也高度关注利率风险的影响(属长线关注);监管部门主要出于利率风险可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甚至有些利率风险还会威胁银行的生存,所以监管部门也高度关注利率风险。三是逐步产生了一些利率风险的识别、计量方法。从演进的历史看,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识别、计量分析主要有:

(1)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是银行业较早采用的利率风险计量方法,主要用来衡量利率变化对银行净收益影响的程度。利率敏感性缺口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差额,这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是指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化,而需要重新定价的资产和负债。以该缺口乘以假定的利率变动,即可得出这一利率变动对净利息收入变动的大致影响。

(2)持续期③(久期)缺口分析。持续期是指固定收入金融(资产、负债)工具的所有预期现金流入量的加权平均时间。持续期反映的是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也就是说它不仅考虑了资产负债的到期期限,更重要的是考虑到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的实际发生时间。持续期缺口分析是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经济价值影响的一种方法。通常情况下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变动率,大致等于其久期乘以这项资产或负债所附利率的相对变化(彼得·S.罗斯,2004)。

以上是商业银行以重新定价的假设为前提条件的衡量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净收益和银行价值影响情况的主流方法。但现实中,国外很多商业银行,尤其是使用复杂的金融工具,或通过其他方式形成风险、构成复杂的商业银行,还采用了模拟等一些更为高级的风险价值(VaR)分析(如历史模拟VaR、蒙特卡洛模拟VaR等)来计量利率风险的影响;同时,还通过压力测试来评估银行在极端不利情况下的亏损承受能力。

二、国内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值得注意的问题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发展到今天的水平,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付出过沉重代价的。借鉴这些经验教训,笔者认为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1.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面临的利率风险越来越大。自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以来,经过10年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主要体现在:根据“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推进”原则,我国稳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1996年以后,先后放开了银行间的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和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金融债的发行利率,放开了境内外币贷款和大额外币存款利率,试办人民币长期大额协议存款,逐步扩大了贷款利率上浮的空间,实行了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计结息的主动权也下放至商业银行。2003年推出中央银行票据。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6年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允许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尤其是从2006年10月8日开始,人民银行在货币市场试运行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s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Shibor)报价工作,并且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每日对外发布Shibor,以此为标志,“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雏形已初步形成,并且随着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逐步健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核心和关键——基准利率④已经初步建立。至此,除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管理未放开、企业债的发行利率须审批、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分割状态仍没有最终消除、再贴现利率等也还没有实现完全市场化以外,应当说我国的大部分利率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2.我国的中性利率⑤可能处于较低水平。目前我国的中性利率水平应当在3.5%~4%之间,但是,根据大多数华尔街分析师猜测,目前美联储决策层心目中的中性利率水平可能在4.75%~5%之间。在国际经济、金融趋于一体化的今天,对比之下,我国的中性利率可能要低约100个基点。此外,据人民银行2006年第4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2007年由于主要受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CPI将由2006年的1.5%上升到2007年的3%以内,明显要高于一年期税后存款利率,这使市场带有较强的加息预期⑥。

3.我国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较为严重。据央行统计,2005年10月末,全国银行业贷款余额为20.36万亿元,同时,存款余额却高达29.44万亿元,存贷差达到创纪录的近9万亿元,为2000年的3.7倍。2006年11月份,中国银行业的存贷差已经突破11万亿元,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过剩。而流动性过剩的另一个侧面所反映出的问题,就是金融机构的利率敏感性负缺口较大。

在近、中期内,国内加息趋势依然明显,国内商业银行仍面临着较为严重的重新定价、期权性及基差等利率风险。笔者以某上市银行的分支机构L行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情况和2006年8月19日人民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为例,从局部层面对重新定价后的利率风险进行了分析(见表1)。

表1 L分行2006年8月20日利率缺口管理报表(万元)

1天 2~7天

8~30天 31~90天 91~180天 181~360天 360天以上

利率敏感性资产 4 691 1 403 3 1672 87062 761 29 002 75 431

利率敏感性负债 298 5484 26111 16635 735

53 095 81 735 75 272

当期缺口(资产-负债) -293 857

-2 858-7 999

-32 8659 666 -52 733 159

累积利率敏感性缺口 -293 857 -296 715 -304 714 -337 579 -327 913

-380 646-380 487

注:2006年8月19日全部活期存款余额为279 451万元。

表1提供的信息表明,L行利率敏感性累积缺口始终处于负值,由于存贷款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的重新定价,在不考虑基差等风险和利率在未来一年内不再调整的情况下,L分行将减少1 027(-380 487×0.27%)万元的利息净收入。即使剔除本次未调整利息的活期存款因素,L分行的累积利率敏感性缺口由-380 487万元减小至-101 036万元,利息净收入也将至少减少273(-101 036×0.27%)万元。这约占L分行2006年度利息净收入的6%。

4.利率调整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可能带来的风险并没有引起商业银行上下的高度重视。首先,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基本没有真正建立起利率风险的管理体制、管理流程和控制机制,即使个别商业银行初步建立了利率风险的有关管理办法,但在操作层面上仍然没有实质性举措,更谈不上运用一些先进的识别、计量方法去分析利率风险,以及采取具体的措施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带来的影响。其次,在具体的资产业务定价上,商业银行之间无序竞争的情况仍然比较严重。笔者在实际调研中发现,2006年下半年,某省一区域性商业银行在票据融资利率已经与货币市场利率基本接轨的情况下,仍然以低于同时期货币市场相同期限的利率约100个基点拼抢贴现业务,当人民银行向其发行数亿元定向票据时,该行为保持其流动性,又不得不将基本等额的贴现贷款向另一家大银行以高出当初贴现利率约85个基点进行转贴现。笔者测算,一进一出至少给这家省级区域性商业银行带来损失100万元以上。此类情况不仅仅发生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性商业银行身上,即使是已经上市的大银行分支机构也经常出现此类情况。

三、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控制利率风险的对策选择

(一)逐步建立健全利率风险的管理流程

目前,国内管理较为先进的商业银行及分支机构内部均已初步建立了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决策机构,并且根据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初步建立起了有关的工作制度。但利率风险管理的流程方面尚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因此,要在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的基础上,围绕利率风险管理流程做出努力。可以说,这是利率风险管理工作有序运转和效率不断提高的基础。

一般而言,利率风险管理流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利率风险的识别、计量、处理和评估。其中,利率风险识别是指运用各种手段分析风险的来源、性质和发生时间;利率风险的计量是指运用缺口分析、持续期分析、模拟分析等技术分析来衡量风险的大小或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幅度,鉴于国内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现状,可以考虑从利率敏感性缺口入手,逐步向持续期缺口分析和模拟方面推进;利率风险的处理是指在风险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商业银行运用各种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次数、幅度,或化解、降低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利率风险评估是指对前三个阶段的利率风险管理工作,以利率风险管理工作的效果为核心进行全面评估,纠正利率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调整下一步利率风险管理工作战略和策略。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利率风险管理流程可参考图1。

图1 商业银行各级机构利率风险管理流程

(二)逐步建立利率风险控制的管理工作机制

在总行对有关方面及可以在金融市场交易的一级分行交易账户实行限额控制的同时,鉴于对其他分支机构的交易账户业务几乎没有开展利率风险管理,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选择:

1.将表内资产负债业务的利率风险纳入分支机构的资本管理范畴。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经济资本管理的实践中,主要考虑的是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方面的非预期损失,并采取标准法和基本指标法相应安排经济资本,而对其他表内资产负债业务的利率风险非预期损失,以及相应的经济资本配置方面暂未考虑。即使有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考虑,也仅仅局限于交易账户中的有关金融工具。以信贷资产为例,信贷资产除了自身的信用风险以外,可能还存在着利率风险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计算信贷资产非预期损失的同时,对于因利率调整而带来的非预期损失的信贷资产也应配置相应的经济资本。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GARP)2000年推出的《金融风险管理手册》认为要完整、准确地对所有信用风险的资产进行定价,就必须同时建立市场风险定价模型和信用风险定价模型(马克·洛夫等,2002)。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第15条指出:所有银行必须拥有足够的资本以抵御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如果监管当局认定,银行抵御利率风险的资本不足,就必须要求银行降低风险水平或增加资本,或二者兼为(周民源,2006)。因此,采取合适的表内资产、负债利率风险计量方法,并相应配置适度的经济资本,以此影响分支机构的经济增加值、行长绩效评价、分支机构的等级评价,对防范利率风险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有着重要意义。

2.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在商业银行内部分支机构中实行由差额管理向全额集中配置管理,这无疑是资金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一个重大进步。笔者以国内已经实行资金集中配置改革的某商业银行为例,自2006年初该改革正式在一级分行以下实行以来,在引导二级分行及以下分支机构的经营行为和分产品、分部门进行业绩评价等诸多方面均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有两方面可能会影响利率风险的控制工作:一是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与外部市场利率水平逐步接轨的问题。自进入2006年以来,截至2007年2月中旬,人民银行的法定存贷款利率已经进行了两次调整。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2006年4月28日以前的5.58%,上调至6.12%,净上升了54个基点,一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上升了27个基点,分别与该银行内部一年期配置和集中资金利率差拉大了54个基点和27个基点。同时,由于人民银行调控,货币市场利率和国债收益率曲线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在这段时间内,该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除了极个别项目(票据融资配置)利率进行了一次微调之外,其他各档次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尚未变化。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是否调整虽然不会给全系统的总体收益带来影响,但越是与市场利率水平接近,就越能充分反映分支机构的真实经营业绩,这也是实施集中配置资金改革的初衷之一。另一方面是二级分行实行集中配置的同时,一级分行层面上依然实行着“差额管理”,这就形成了一个商业银行内部上下实行着两种资金管理模式的格局。这不仅不利于利率风险的集中控制,还可能会给商业银行高层的资金营运管理工作带来复杂的局面。

因此,在通过深化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管理体制改革来控制利率风险的工作中,首先,商业银行资金价格决策层在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时,应充分考虑宏观经济走势、市场利率(包括货币市场利率和国债收益率)、全辖流动性等方面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内部资金定价机制和真实反映分支机构经营业绩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其次,应逐步在全辖范围内全面实行资金集中配置改革,以保证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在全辖内统一发挥导向作用;在此基础上,最终利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导向,引导各级分支机构的利率风险管理行为,这可能是利率风险集中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

3.依托核心银行系统、数据仓库技术,借鉴国外主流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利率风险管理系统,为各商业银行全辖的利率风险管理提供先进的、统一的技术平台。这个平台至少要具备:利率风险多种来源的识别功能、多种方法的利率风险计量功能及利率风险管理的具体操作提示及结果预测等功能。

(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的具体措施

1.加快优质资产的营销力度,解决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敏感性负缺口过大的问题。当前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普遍存在着敏感性负缺口过大的问题,在可供选择的金融工具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加快优质资产的营销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优质资产的营销重点应当是资金配置成本、信用成本、资本成本低,风险分散且容易控制的个人类和票据融资类贷款。尤其是票据贴现贷款,目前国内主流商业银行的定价机制已经基本与Shibor接轨,贴现贷款期限相对较短、流动性较强,资金配置成本、资本成本最低,信用成本又几乎是零拨备。根据笔者近期测算的结果,贴现贷款和短期贷款带来的经济增加值率分别为1.11%和0.39%。因此,从商业银行净收益、经济价值控制角度分析,加快发展票据融资业务有着重要意义。

2.依据现行利率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通过不断提高贷款议价、定价能力,控制利率风险。如现行中长期公司贷款利率可以固定利率,还可以一年一定,也可以在合同期内按月、按季或按年调整。这就给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贷款定价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只要对利率的变动方向、变动水平、利率周期转折的大致时间点判断基本准确(实际上除利率周期转折点的预测相对难度较大外,其他都比较容易),而且,对于一般客户贷款议价的主动权基本在银行方面,所以,不断提高贷款议价、定价能力,应当是现时期控制贷款利率风险比较容易和重要的措施之一。

3.研究客户行为,采取积极措施,控制期权性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所有存贷款业务中,客户基本上都是期权的主动方。比如当利率下降时,借款者就可以提前偿还贷款;当利率水平上升至对存款人有利可图时,存款人就可以提前支取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并重新转存。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必须在研究客户行为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措施,控制利率风险。

(1)进一步增强主动负债能力,逐步解决分支机构普遍存在的利率敏感性负缺口过大问题。从动机上分析,存款人可以分为交易类群体(倾向于流动性需求)、预防类群体(倾向于安全性需求)和投机类群体(倾向于盈利性需求)。前两类存款人在利率上升时一般不会行使提款期权,后一类存款人由于其存款目的就是要取得利息收入,如果利率上升使期权从虚值变为实值状态时,他们就会行使期权。因此,在增强主动负债能力时,一方面,要以核心存款⑦为主要营销对象。首先,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而言,核心存款具有利率相对稳定、利率敏感性低、余额和占比结构稳定、成本低、收益高等特点,与利率水平相比较,核心存款客户更看重的是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和支付便利性。所以,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要围绕服务质量和支付便利,在财务资源配置上采取定活期存款有区别的激励方式;在分产品业绩评价上,将现行不合理的存款费用⑧归集、还原的“业务量分摊法”方式逐步调整为动因追溯方式⑨,以还原核心存款相对较高盈利的本来面貌。另一方面,对于定期存款,尤其是2年期及以上期限的存款,在增量不断增加的同时,逐步将其向理财产品引导。这样,既可以满足存款人的盈利性需求,又可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减轻利率敏感性负缺口的压力。

(2)积极探索措施,将借款人提前还款的期权性风险降至最低限度。如果现行的市场利率低于原贷款合同利率,借款人就会额外承担一笔机会成本,所以,利率变动始终是导致提前偿付的重要原因。因此,借贷双方实行固定利率的情况下,如遇借款人提前还款,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可以探索实行贷款人权利保护的提前偿付期锁住、提前偿付罚金和收益率维持等方法。

4.进一步加快发展中间业务。现阶段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中间业务收入水平仍然不高,仍以L行为例,该行2006年中间业务收入约占全部营业净收入的10%左右,90%左右的营业净收入仍来源于存贷款业务形成的利息净收入和资金营运净收入。与中间业务收入已经占银行净收入30%~40%的国外主流商业银行相比较,国内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承受力方面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减少对存贷款等传统业务的依赖,应当是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必须树立的重要经营理念和减轻利率风险困扰的重要途径。管理行要在产品创新、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采取强力措施,以推动分支机构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

注释:

①该原则共15条,其中1~13条是利率风险管理的普遍性原则,主要内容是利率风险的管理机制,包括经营策略的制定、银行账户中资产与负债的组合搭配、内部控制系统等;14~15条则专门阐述了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的监管处理方法。

②重新定价风险是指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到期期限(就固定利率而言)或重新定价期限(就浮动利率而言)所存在的差异。这种重新定价期限的不对称性使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会随着利率的变化而变化。收益率曲线风险是指重新定价的错配也会影响银行收益率曲线的斜率与形状。当收益率曲线的意外移位对银行的收入或内在经济价值产生不利影响时,就形成了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差风险是指由于存贷款利率波动不一致或长短期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所产生的风险。基差风险大体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类是在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存贷利差缩小导致银行净收益减少的风险;另一类是在短期存贷款利差波动与长期存贷款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的情况下,由于这种不一致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协调而导致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期权性风险,即利率变动中存款人提前支取定期存款或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由此而引起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变动。

③持续期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雷得里克·麦考利于1938年提出的,持续期最初用来衡量固定收益债券的实际偿还期,可以用来计算市场利率变化时债券价格的变化程度。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各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的增大,持续期分析方法被逐渐推广应用于所有固定收入的金融工具市场价格的计算上,也应用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中。

④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⑤中性利率是指既不刺激经济增长,也不产生阻碍作用,同时可以抑制通货膨胀,维护一国经济稳定而健康发展的利率。也即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实际利率超越其上限,就会出现通货萎缩,反之亦然。常用的中性利率估算方法是“泰勒法则”,即:中性利率=趋势通胀率+2%,如果按照此方法推算,我国的中性利率水平应当在3.5%~4%之间。

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再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

⑦核心存款是指公司、个人账户用于交易性的、对利率调整不敏感的、活期性存款。

⑧如固定资产的有关费用支出、招待费用支出、守押社会化等具有固定费用性质的支出,其本身与业务量之间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直接以业务量为权重在定活期存款中进行分摊,显然不尽合理。

⑨按照可追溯性原则,动因追溯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成本能直接确定受益产品时,采取直接追溯法;二是成本不能恰当地计入哪种产品,采取分摊法;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只能按照成本形成的因果关系分配成本的方式,采取动因追溯法。

标签:;  ;  ;  ;  ;  ;  ;  ;  ;  ;  ;  ;  ;  

商业银行分行利率风险控制研究_利率风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