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知识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潘苏楠[1](2021)在《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人力资本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总和,是一种高质量型创新要素。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国的人力资本结构也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呈现出低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比重不断下降,与此同时,高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比重持续上升的整体态势。而由低教育程度人力资本逐步向高教育程度人力资本进行动态演进,是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一个典型表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指通过调整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实现初级人力资本向中级人力资本过渡,并逐步向高级人力资本进行动态演化,在演化进程中,要保障各类人力资本的互补匹配与协调发展,以此来满足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需求,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面对劳动力人口数量连续下降的人口红利瓶颈以及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双重挑战,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问题已备受关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具有知识外溢效应,是构建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最为关键的要素,通过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知识化和高附加值产业进行转移,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固基石。那么,以初级人力资本向高级人力资本动态演进为特征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通过什么机理、哪些路径作用于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协调效应?以及协调前景如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规范分析、模型构建、实证检验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深入探讨分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围绕主要研究内容,具体的行文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并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明确本文具体的结构安排;之后,介绍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所应用到的研究方法,并规划出本文详尽的技术路线图;最后,概述几点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及理论贡献。第2章,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比较系统的搜集、梳理与归纳,深入了解人力资本、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思想内涵和发展脉络,以期能够明晰已有文献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而识别出相关领域有待深入挖掘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3章,概念界定及指标测度。首先,通过对相关研究的追本溯源,界定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核心概念;然后,参考借鉴已有研究并结合发展实际,选取各个变量的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变量进行具体的测算,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做好最基础的铺垫。第4章,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机理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归纳,部分文献已经认识到了,产业结构升级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桥梁效应,但是,目前鲜有文献对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及传导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本章节在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并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升级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和估算,继而进一步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第5章,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研究。在前文验证产业结构升级是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发展重要路径的基础上,本章节以期能够进一步打开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作用黑箱”。通过文献调研与理论梳理,从而提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通过自主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自主创新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和估算,并对其实证结论进行总结探析。第6章,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路径探究。在上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的基础上,本章节采用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冲击轨迹,并进一步地运用Bootstrap技术,对链式中介效应进行检验。以此构建出,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为源动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又以经济发展反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可持续生态圈。第7章,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前景研究。在全球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和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下,人力资本作为知识与技能的主要载体,是一种高质量型创新要素,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机理,构建协调度测度模型,得出二者协调效应的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BP神经网络和ARIMA模型,对其协调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也相当于对这两种预测方法进行互证检验。第8章,结论与展望。本章节首先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启示,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局限,展望未来的改进方向。综上所述,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践观察-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检验-结论探讨”的科学研究逻辑和解决问题思路指导下,深入分析和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并探究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效应,对其协调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和理论贡献。一是基于整体刻画和动态演化的视角探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拓展和深化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人力资本是知识与技能的主要载体,具有知识外溢效应,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源动力,因此,人力资本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但目前,鲜有文献从整体角度去刻画和描述,以初级人力资本向高级人力资本动态演进为特征的人力资本整体数量、质量状况及其结构演进的全貌。本文尝试拓展和深化已有研究,界定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概念及内涵,构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测算模型,从整体角度去考察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程度。二是深入剖析并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及传导路径。探究解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内在影响机理和“作用黑箱”,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和估算。从理论分析上建立起变量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方法应用上丰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经验研究。三是研究分析变量之间的冲击效应和作用路径,构建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可持续生态圈。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纳入到同一个系统分析框架中,采用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作用轨迹和冲击效应,并进一步地运用Bootstrap技术,对链式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同时建立起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传导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为源动力,激发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又以经济发展反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可持续生态圈。
刘景珍[2](2021)在《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文中指出英语是迄今为止人类语言史上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强的语言,它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相互交织,已经成为塑造世界的力量之一。鉴于语言传播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行为,目前语言传播领域的研究尚未能对此提供有力的解释和指导。但研究者们仍在不断地探索,结合不同的对象国/地区进行挖掘,旨在找到英语传播背后的动因机制。本研究在完善Cooper(1979,1982)的语言传播研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语言政策与规划学、传播学、语言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和伊拉克这7个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英语传播以历时与共时、整体与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和剖析。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地区的传播历经铺垫期、兴盛期和矛盾期。英保护国体制并不是影响英语传播的主要因素。石油经济的兴起才真正促发了英语传播,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为英语传播接力,而海湾阿拉伯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本土语言文化的重视和回归成为英语进一步传播的阻力;(2)各对象国个案研究的结果印证了经济和文化是影响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传播的主导因素,但在人口、历史、政治和地缘因素的调节和制约下,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又表现出各自的特色;(3)综合历时与共时、整体与个案的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了英语传播的“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不但验证了 Quirk(1988)语言传播“经济文化模式”的宏观传播思想,还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出具体的英语传播机制。“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的提出不仅为语言传播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思路,而且给国际中文传播实践也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姚程[3](2021)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必要选择》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创新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制度创新是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文章通过对经济发展驱动力及其演变、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所具备的条件进行概括,论证了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必要选择。同时,提出坚定创新驱动发展的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进一步深化科技制度创新、形成有益于科学技术创新的科技制度安排等政策建议。
王智毓[4](2020)在《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已逐渐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的支撑平台,对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全球经济普遍存在下行风险的情况下,科技服务业及其所支撑的创新创业活动却异常活跃,已经形成鲜明对比。那么,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这既是一个古老而又新生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创围绕这一主题,通过三个相互关联具体问题逐步展开,形成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已经初步形成,在短期应该注重经济发展环境对科技服务业的培育和支撑作用,而在中长期更应侧重于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与协调作用。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并不完全表现于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更体现在迂回作用于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因素所产生的间接贡献。(2)科技服务业在国内研发经费投入和国际技术引进促进技术创新的路径上存在显着的中介效应,而在研发人力资本投入促进技术创新的路径上中介效应并不明显,科技服务业在研发资本投入和国际技术引进两条路径上促进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贡献度在60-80%之间。(3)科技服务业对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存在一定的产业渗透效应,研究发现科技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后向关联作用强于前向关联作用,且就不同技术密集度制造业影响来说,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的互动需求最为明显,具体来说,高技术产业成长更注重于技术研发创新服务的需求,而低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存在着对技术扩散和应用推广服务的需求,以技术转移为核心的专业技术性服务与中低技术制造业之间的互动需求效应最为明显。(4)当前虽然中国科技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效应并不明显,但是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显着地间接促进作用。具体而言,一方面,科技服务业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和知识溢出,增强了创新要素的产出弹性,拓展了技术创新的可行性边界,使得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影响效果被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科技服务业通过技术转移和创业孵化服务,更容易向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导入,提升企业技术经济范式,推进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科技服务业是创新驱动背景下发展新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的观点,正如当前的交通基础设施一样,其作用效果不仅在于直接影响,更在于通过影响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间接影响。(2)提出科技服务业的技术传递效应和产业渗透效应两个概念,分别研究了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之技术创新影响和产业转型升级影响,揭示技术创新投入产出“黑箱”,阐述科技服务业对不同技术密集度制造业和不同类型服务业的产业关联、融合和渗透程度。(3)构建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科技服务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两条路径上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考察不同类型科技服务业异质性,以及创新驱动战略提出前后科技服务业作用效果的异同。(4)提出通过只有甄别真正的科技服务有效供给,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逻辑,并在此对策逻辑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О.С.苏哈列夫,徐向梅[5](2020)在《俄罗斯和中国的创新:两种发展模式》文中认为本文根据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认为经济活力来源于新的资源组合,即创新),通过引用统计数据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俄罗斯和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创新发展问题。中国和俄罗斯的发展模式相反。在中国的发展模式下,GDP随创新型公司数量和创新派人数的增加而增长。而在俄罗斯,GDP增长的同时创新型公司数量和创新派人数却在减少。作者认为,中国应保持组合技术创新模式,提高经济效率;而俄罗斯必须改变GDP与创新派人数之间的保守型发展模式,为转型到创新发展模式创造条件。
高安刚[6](2020)在《中国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及其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群建设是全球城市化的主导方向,更是促进区域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空间载体。推动实现创新驱动是中国重大战略之一,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则是新时期中国面临的另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在中国经济增速减缓、“刘易斯拐点”来临及“人口红利”趋于消失的新常态下,传统的依靠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将不可持续,实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将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所在。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一直是区域经济学、创新地理学等学科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而经济高质量增长则渐趋成为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已有针对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刻画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上,忽视了对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经济效应的关注。创新要素投入与创新模式选择(自主创新还是模仿创新等)是学者们普遍开出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药方”。尚缺乏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对话”。在国家深入推进城市群建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及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增长的三重战略叠加背景下,促使本文思考如下问题:中国城市的创新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那么,在城市群空间尺度下形成了何种创新空间结构?如何运用新的视角对这一创新空间结构进行测度?在地方政府支持、国家政策扶持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演化的理论模型?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何种关联?是否可以从创新空间结构调整优化的视角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寻找新的“药方”?亟需在理论与实证上对这些问题给予回答。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主要对以下六个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研究创新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框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将测度创新空间结构的视角聚焦于创新单中心-创新多中心维度。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再解析,将空间结构界定为“基于创新的空间结构”,基于单中心-多中心视角对创新空间结构内涵进行再定义,凝练提出创新单中心空间结构、创新多中心空间结构概念。并借鉴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吸收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创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在此基础上搭建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提出研究假说,为本文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测度及经济增长的现实考察。选取中国13个典型城市群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专利数据对城市创新水平现状进行初步考察。然后基于单中心-多中心视角采用位序-规模法则测度中国城市群创新多中心指数,揭示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特征。采用Arc GIS空间可视化、核密度等工具和方法研究不同地带城市群、不同等级城市群之间创新空间结构程度的差异化特征及其演化趋势。运用人均GDP、GDP总量等数据对城市群经济增长规模及速度进行现实考察。为后续计量实证研究奠定基础。第三,实证研究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用地方政府科技支持、国家高新区及外商直接投资占比分别作为地方创新动力、国家创新动力及全球创新动力的代理变量,选取2001-2016年为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固定效应及双重差分(DID)等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三种创新动力对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差距作为中介变量,探索三种创新动力对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更进一步,将城市群区分为东部与中西部城市群两类,实证检验三种创新动力对不同地区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特征。第四,实证研究城市创新空间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奠定逻辑基础。将国家高新区作为城市创新空间的典型代表,选取资源型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资源依赖的视角衡量经济增长质量效应。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国家高新区这一创新空间对降低资源依赖的效应、作用机制及其区域异质性。第五,实证研究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非线性效应。为了揭示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内在关系,运用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增长质量的代理变量,利用面板固定效应实证考察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非线性关系,以检验两者之间存在的倒“U”型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产业结构门槛变量,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门槛效应。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还采用改变核心解释变量计算方法及用劳动生产率替换被解释变量的方法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第六,研究基于创新空间结构优化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根据本文研究的结论,结合国家推动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增长战略的实践,从创新单中心-创新多中心视角,具体研究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优化及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在研究的时期内,绝大多数城市群呈现创新单中心的空间结构特征,只有个别城市群表现为创新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但整体而言,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呈现单中心减弱、创新多中心趋势逐渐显现的演进规律;不同等级、不同地带城市群的创新多中心程度存在差异。第二,以地方政府科技支持为代理变量的地方创新动力与以外商直接投资占比为代理变量的全球创新动力均显着抑制了中国城市群创新多中心程度的提升,加剧了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的创新不均衡,使得创新向单一中心城市集聚,即地方创新动力与全球创新动力均促进城市群向创新单中心空间结构演进;以国家高新区为代理变量的国家创新动力显着推动了中国城市群创新多中心程度的提升,国家高新区是促进城市群向创新多中心空间结构演进的重要制度动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修补地方创新动力、全球创新动力对城市群创新多中心水平提升的抑制作用,将地方创新动力、全球创新动力对城市群创新多中心水平的影响由抑制作用扭转为促进作用。地方创新动力、国家创新动力及全球创新动力对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影响具有显着的区域异质性。地方创新动力、国家创新动力对东部城市群创新多中心程度的提升效应更明显,对中西部城市群的促进作用不显着,但全球创新动力对东部、中西部城市群创新多中心空间结构水平的提升均起到显着抑制作用。第三,国家高新区这一城市创新空间显着降低了城市的资源依赖,显着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且通过提升城市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效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国家高新区这一创新空间降低资源依赖的程度具有显着的区域异质性,且不支持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假说。具体表现为国家高新区这一创新空间对降低中部地区资源依赖的作用程度最大,西部次之,东部最小且不显着,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空间差异特征。第四,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着的倒“U”型关系,创新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会经历由创新单中心驱动向创新多中心驱动转变,且创新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影响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即只有当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水平相匹配时,才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本文创新点主要有:(1)基于“单中心-多中心”视角研究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将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表现形式聚焦于创新单中心还是创新多中心,视角新颖;(2)构建基于“行为-空间结构-功能”的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形成动力与经济效应的理论框架。基于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凝练提出“创新活动-创新空间结构-经济增长”的具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增进区域创新理论与结构功能主义之间的“对话”,拓宽创新地理学的实践认知领域。认为城市创新活动塑造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而创新空间结构受到地方创新动力、国家创新动力及全球创新动力的影响,多股力量作用下城市群创新单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减弱、多中心特征增强;(3)搭建国家制度创新动力与创新空间结构演进之间的关联,为国家创新制度空间嵌入战略优化提供新的经验证据。本文将国家高新区从国家制度创新动力中单独分离出来,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国家高新区对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作用及其区域异质性表现,从而有助于从外生制度视角揭示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演化机制,为国家高新区空间战略布局提供一个新的经验证据;(4)阐释并验证城市创新空间具有经济效率是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产生经济效应的逻辑前提,并提出基于创新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高质量增长新路径。本文通过对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关系的进行经验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创新空间结构调整的经济高质量增长新路径,丰富与拓展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战略体系内涵。
张凯兆[7](2020)在《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人们逐渐意识到单纯的依靠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人力资本或许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走向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国的人力资本地区之间分布不均匀、质量水平差距很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限制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对人力资本进行研究,能够有效的缩小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2009-2018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研究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对国内外人力资本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之上对人力资本的理论以及影响机制进行介绍。然后,通过数据统计对我国的人力资本及经济增长现状进行总结,主要是分析了人力资本在教育和健康两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其次,基于人力资本教育和健康方面的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测度,并对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本的综合水平进行评价。最后,选取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综合水平作为解释变量,物质资本、人均消费水平及对外依赖程度作为控制变量,基于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研究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借助研究结果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条结论:(1)从人力资本水平的测度结果来看,随着要素投资的增多,人力资本的综合评价值逐年增加。从近几年来看,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增幅最大,经济增长的速度最快。(2)从回归结果来看,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综合水平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影响,其影响程度远远大于物质资本带来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3)从影响程度来看,全国的教育人力资本带来的回归结果显着,并且影响程度大于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各地区对于各种资源投入的不同,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程度不同,中部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带来的影响程度最大,西部地区的健康人力资本占有明显优势,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的综合水平影响程度最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几条政策建议:一是加强教育投资力度,促进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二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增加健康人力资本。三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本的地区分布,加强人力资本的流动性。四是健全政策法规,逐步完善人力资本管理的相关机制。
李荣胜[8](2020)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经济社会格局,关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从整个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历程来看,信息技术进步不断激发新产业的形成,驱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看,各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和升级,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引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在快速信息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期,我国在5G、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AI)等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进步中,能否紧扣信息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信息产业、非信息产业以及产业生态能否跟得上信息技术升级的步伐,能否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率,这一系列问题一直萦绕在笔者的脑海,而现有研究成果无法找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激发了作者的研究兴趣,特以“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为题,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这不仅对丰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对信息技术、产业升级以及二者之间关系方面最新、重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借鉴,接受启迪。二是在理论上,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一方面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中,归纳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考察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与特点,将二者对比分析,揭示“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本质。三是在实证上,选取能够反映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水平、产业升级及其经济效应的指标体系,构建熵值法权重模型(Entropy Weighting Method)、固定效应(Fixed Effects Model)等计量模型,采用中介效应逐步法(Causal Steps Approach)以及超效率DEA包络分析等分析方法,测度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验证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产业间和产业生态化升级,分析居民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与产业升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考察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运营效率以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四是揭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四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稳步上升。本文通过构建“二步三级”指标体系,在熵权法赋予各项指标权重基础上合成了信息技术水平发展指数,并且该指数显示2001-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指数稳步上升。二是验证了信息技术水平对产业升级具有较显着影响。从60个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来看,信息技术发展对产业升级有显着影响的实证结果有48个,其中具有正影响的43%,负影响的占37%,二者占所有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的80%。三是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有一定中介效应。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升级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在60个模型中,人均消费支出在其中的48个模型中起到完全或部分中介效应,占比80%,说明人均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大部分指标均起到一定的中介效应。这也验证了信息技术直接或者通过消费间接驱动产业升级的基本论点。四是总体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相对稳定。通过超效率DEA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2002-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运营效率的均值为1.0239。按照模型效率判断标准,该经济效率值大于1,反映该期间全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整体上有效率。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着眼信息技术及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供给侧同时,把信息类和非信息类产品的需求侧也考虑在内,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中实现了供给侧和需求侧在分析上的有机结合。第二,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5G、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实践中,归纳新兴产业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结合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实践阶段,对比分析了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特点和本质。第三,本文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和经济效应相结合,不仅研究了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促进作用,证明了消费在该作用过程中起部分或完全的中介作用,而且还发现了我国信息技术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却伴随着某些年份、某些省份、某个阶段缺乏经济效率的问题。这对学术界和实践领域深刻、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高敏[9](2020)在《中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力资本理论出现以后,学者们的研究证明了其对经济发展的效益,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调整阶段,经济增速有所下滑,急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原来的要素驱动为主转变为以创新驱动为主,而人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人力资本质量的改进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而且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富,因此研究中国人力资本的经济效应并提出有关的对策建议,这对于积累人力资本,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确定了从教育、健康、科研人力资本的角度入手,定性分析其各自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及该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得出教育、健康、科研人力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一般途径均符合我国国情的结论。并以定量分析为研究途径,选取中国经济增长水平、物质资本、教育、健康、科研人力资本这5个变量构建VAR模型,收集并整理1980-2018年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等研究,量化教育、健康、科研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物质资本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但人力资本的作用逐渐凸显,其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已超过物质资本。基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论,并结合中国人力资本发展的现状,提出改善教育、健康、科研人力资本的建议,其一是增加教育投资并拓展投资渠道,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化人力资本配置以改善教育人力资本。其二是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增加政府卫生支出并拓宽投资渠道,引进和培养优秀的医疗卫生人员,增强健康投资意识并发展健康产业以积累健康人力资本。其三是增加科研支出并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健全企业创新激励机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以提升科研人力资本存量。
周淦澜[10](2020)在《人才安居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基于286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和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引导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产业结构升级速度缓慢,仍面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后续不足、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凸显了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又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要素。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之间和各地区之间人才资源的争夺非常激烈。为引进和留住人才,解决人才的住房问题十分有必要,因为持续上涨的房价增加了人才的居住成本,影响人才在地区内的流动。为了解决人才安居乐业问题,优化人才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人才安居政策。已有学者研究人才住房政策与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联系,那么人才安居政策是否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影响途径是什么,影响效应如何,这些都值得研究。本文通过对人才安居政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人才安居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阐述人才安居政策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知识经济效应、劳动生产率效应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研究假设。本文基于中国286个地级市2002-2018年的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整体升级、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三个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人才安居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首先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得出检验结果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然后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分别检验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知识经济效应、劳动生产率效应,进一步验证人才安居政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最后进行人才安居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地区异质性分析,主要结论是:(1)人才安居政策对产业结构整体升级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提升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促进了服务业内部的升级,没有促进产业间的耦合发展,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抑制作用。(2)人才安居政策对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中介效应显着。人才安居政策提升了地区人力资本和产业内的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知识经济效应促进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和高度化的发展,但劳动生产率效应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中介效应不显着。(3)人才安居政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存在差异性,表现为西部地区的效应强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最弱。西部地区的整体升级和服务行业内部升级效应明显,中部地区仅促进了服务行业内部的发展,而东部地区的升级效应都不显着。因此,为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各地政府应完善人才安居政策的激励制度,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住房保障方式。还应细化人才分类,扩大人才安居政策的保障范围,优化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将人才安居政策与当地产业结构发展目标相结合。接着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在人才保障住房的建设方面,积极推动人才社区发展,通过人才聚集提升创新氛围。最后可以通过提升引进人才的收入水平,改变地区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空间。
二、浅谈知识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知识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人力资本理论 |
2.1.1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背景 |
2.1.2 早期的人力资本思想 |
2.1.3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
2.1.4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
2.2 自主创新理论 |
2.2.1 自主创新思想的理论溯源 |
2.2.2 自主创新思想的演进 |
2.2.3 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的理论逻辑 |
2.2.4 自主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
2.3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3.1 产业结构的内涵 |
2.3.2 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 |
2.3.3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因素 |
2.4 经济发展理论 |
2.4.1 外生经济增长理论 |
2.4.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4.3 经济发展理论的渊源与形成 |
2.4.4 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
2.4.5 经济发展的新认识和新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概念界定及指标测度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
3.1.2 自主创新 |
3.1.3 产业结构升级 |
3.1.4 经济发展 |
3.2 评价指标选取及测度模型构建 |
3.2.1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HCS)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2.2 自主创新(INN)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2.3 产业结构升级(IU)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2.4 经济发展(EDS)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3 评价指标及测度方法汇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机理研究 |
4.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提出 |
4.2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4.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4.2.2 状态空间模型构建 |
4.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4.3.1 状态空间模型估计 |
4.3.2 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研究 |
5.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提出 |
5.2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5.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5.2.2 状态空间模型构建 |
5.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5.3.1 状态空间模型估计 |
5.3.2 自主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路径探究 |
6.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提出 |
6.2 模型构建及检验 |
6.2.1 VAR模型构建 |
6.2.2 脉冲响应函数 |
6.2.3 方差分解分析 |
6.3 基于Bootstrap的传导路径检验 |
6.3.1 链式中介理论模型构建 |
6.3.2 链式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经济发展可持续路径理论模型构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前景研究 |
7.1 协调机理分析与评价模型构建 |
7.1.1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机理分析 |
7.1.2 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7.2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效应测度 |
7.3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前景预测 |
7.3.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协调发展前景预测 |
7.3.2 基于ARIMA模型的协调发展前景预测 |
7.4 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分析 |
7.4.1 障碍度模型构建 |
7.4.2 障碍因素挖掘及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和启示 |
8.1.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8.1.2 相应的对策启示 |
8.2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参加项目情况 |
致谢 |
(2)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1.1 语言传播研究中英语的凸显 |
1.1.2 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区域国别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语言传播的理论研究 |
1.2.2 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英语传播研究 |
1.2.3 本节小结 |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语言传播研究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语言传播 |
2.1.2 英语传播 |
2.1.3 海湾阿拉伯国家 |
2.1.4 地租经济 |
2.1.5 知识经济 |
2.1.6 文化互化 |
2.2 语言传播研究的五大要素 |
2.2.1 传播背景 |
2.2.2 传播主体 |
2.2.3 传播内容 |
2.2.4 传播模式 |
2.2.5 传播成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地区的现状 |
3.1 海湾阿拉伯地区复杂的语言环境 |
3.1.1 多元文化汇集下的多语共存 |
3.1.2 阿拉伯语的双言及式微现象 |
3.2 英语的多面角色 |
3.2.1 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
3.2.2 外籍人口的沟通桥梁 |
3.2.3 国民就业的制约筹码 |
3.2.4 教育改革的焦点 |
3.2.5 外宣和外交的工具 |
3.2.6 西方文化的象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地区的传播历程 |
4.1 英语传播的铺垫期(1820s~1910s) |
4.1.1 奥斯曼帝国时期英语传播的萌芽 |
4.1.2 英国保护国体制下英语的缺席 |
4.1.3 阿英双语者的出现 |
4.2 英语传播的兴盛期(1920s~1990s) |
4.2.1 促发英语传播的石油经济 |
4.2.2 现代化建设中兴起的英语传播 |
4.2.3 西方文化助推英语传播 |
4.3 英语传播的矛盾期(2000s~现在) |
4.3.1 “9.11”事件后英语的强势传播 |
4.3.2 经济转型对英语传播的影响 |
4.3.3 本土语言民族主义的觉醒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湾阿拉伯各国的英语传播 |
5.1 阿联酋 |
5.1.1 语言社区概述 |
5.1.2 缺乏语言接触的英保护体制 |
5.1.3 经济驱动的英语传播 |
5.1.4 助推英语传播的四次教育改革 |
5.1.5 本土文化回归与英语传播的制衡 |
5.2 阿曼 |
5.2.1 语言社区概述 |
5.2.2 契约关系下有限的英语输入 |
5.2.3 石油催生的英语传播 |
5.2.4 强调英语交际的教育改革 |
5.2.5 英语传播带来的社会与文化冲击 |
5.3 巴林 |
5.3.1 语言社区概述 |
5.3.2 保护体制对巴林行政英语的影响 |
5.3.3 石油和外籍劳工共助英语传播 |
5.3.4 通过教育改革提升英语能力 |
5.3.5 国家发展战略中英语的淡化 |
5.4 卡塔尔 |
5.4.1 语言社区概述 |
5.4.2 保护国时期英语外来词的传播 |
5.4.3 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对英语的矛盾需求 |
5.4.4 以英语为中心的教育转向 |
5.4.5 阿拉伯语回归中的语言平衡 |
5.5 科威特 |
5.5.1 语言社区概述 |
5.5.2 保护国时期的行政和外交语言 |
5.5.3 随着石油经济兴起的英语 |
5.5.4 助推英语传播的教育体制 |
5.5.5 亲美文化下英语的流行 |
5.6 沙特 |
5.6.1 语言社区概述 |
5.6.2 英国与英语的到来 |
5.6.3 石油业带动的英语传播 |
5.6.4 从自发到被迫的英语教育 |
5.6.5 西方文化与瓦哈比思想的悖逆 |
5.7 伊拉克 |
5.7.1 语言社区概述 |
5.7.2 委任统治下英语教育的推广 |
5.7.3 英语从二语到外语的变迁 |
5.7.4 伊拉克战争后英语的流行 |
5.7.5 牵制英语传播的多方因素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经济驱动-文化互化传播模式 |
6.1 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的构成 |
6.1.1 五大传播要素的特征 |
6.1.2 传播机制的多维双重结构 |
6.2 经济驱动与文化互化在语言传播中的互动 |
6.2.1 经济驱动是语言传播的源动力 |
6.2.2 文化互化是语言传播的博弈场 |
6.2.3 经济驱动与文化互化的辩证统一 |
6.3 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的意义 |
6.3.1 对语言传播理论研究的推进 |
6.3.2 对中文国际传播实践的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局限 |
参引文献 |
(3)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必要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技创新、制度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性 |
(一)经济发展驱动力及其演进 |
(二)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二、科技创新、制度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 |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 |
1.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
2.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
(二)创新驱动发展已具备成熟的条件 |
三、政策建议 |
(一)坚定创新驱动发展的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
(二)进一步深化科技制度创新,形成有益于科学技术创新的科技人才制度 |
(三)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保险制度 |
(4)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 |
1.3.1 科技服务业 |
1.3.2 经济增长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经济增长理论 |
2.1.2 技术创新理论 |
2.1.3 产业结构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科技服务业发自身展规律研究 |
2.2.2 科技服务业与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
2.2.3 科技服务业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研究 |
2.2.4 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2.3 小结 |
3 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
3.1.1 我国科技服务业总体规模与结构 |
3.1.2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关系 |
3.2.1 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 |
3.2.2 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 |
3.2.3 经济增长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
3.3 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检验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指标选取 |
3.3.3 实证检验 |
3.4 小结 |
4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之技术创新影响 |
4.1 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功能定位 |
4.1.1 科技服务业的功能作用 |
4.1.2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定位 |
4.2 科技服务业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
4.2.1 科技服务业与国内自主创新 |
4.2.2 科技服务业与国际技术引进 |
4.3 科技服务业促进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
4.3.1 研究设计 |
4.3.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4.3.3 实证分析 |
4.4 小结 |
5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之产业转型升级影响 |
5.1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历程与目标 |
5.1.1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历程 |
5.1.2 产业转型升级的本质与目标 |
5.2 科技服务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路径 |
5.2.1 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 |
5.2.2 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 |
5.2.3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
5.2.4 促进服务业高端化发展 |
5.3 科技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 |
5.3.1 数据来源和行业分类 |
5.3.2 基于规模与结构分析 |
5.3.3 基于产业关联的分析 |
5.3.4 基于产业融合的分析 |
5.3.5 基于产业互动的分析 |
5.4 小结 |
6 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6.1 创新驱动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本质与特征 |
6.1.1 新经济环境下技术创新的新特征 |
6.1.2 科技服务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6.2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6.2.1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驱动模式 |
6.2.2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 |
6.3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6.3.1 计量模型与数据 |
6.3.2 基本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3 创新驱动提出前后对比结果与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研究创新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俄罗斯和中国的创新:两种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俄罗斯和中国的创新比较分析 |
三 知识经济是创新发展的方向 |
四 结 论 |
第一,俄罗斯经济的特征在于,GDP增长的同时创新派人数减少。 |
第二,俄罗斯创新派人数负增长的同时GDP增长率提高。 |
(6)中国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及其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章节安排与技术路线 |
1.3.1 章节安排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空间结构经典理论回顾:从杜能到克鲁格曼 |
2.2 创新的相关研究方面 |
2.2.1 创新理论发展脉络 |
2.2.2 创新的衡量方面 |
2.2.3 创新对区域的增长效应方面 |
2.3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方面 |
2.3.1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特征研究方面 |
2.3.2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研究方面 |
2.3.3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经济效应研究方面 |
2.4 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
2.4.1 多中心的维度与空间尺度方面 |
2.4.2 多中心的测度方法与模型方面 |
2.4.3 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效应研究方面 |
2.5 经济增长理论 |
2.5.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5.2 新增长理论 |
2.6 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研究 |
2.6.1 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方面 |
2.6.2 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因素方面 |
2.6.3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路径方面 |
2.7 相关研究简评 |
第三章 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框架构建 |
3.1 相关核心概念内涵解析 |
3.1.1 城市群的内涵 |
3.1.2 创新的内涵 |
3.1.3 空间结构的内涵 |
3.1.4 单中心-多中心视角下创新空间结构的新解析 |
3.1.5 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界定 |
3.2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再拓展 |
3.2.1 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内容 |
3.2.2 基于行为-空间结构-功能的地理系统 |
3.2.3 行为-空间结构-功能框架在创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地理应用 |
3.3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演化及其经济效应的理论框架构建 |
3.3.1 总体理论框架 |
3.3.2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假说 |
3.3.3 城市创新空间与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内在关联 |
3.3.4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假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群创新单中心-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及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4.1 城市群创新水平的现状分析 |
4.1.1 城市群范围的界定 |
4.1.2 创新的测度 |
4.1.3 总体规模及增长速度 |
4.1.4 相对规模及增速 |
4.2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测度:单中心-多中心视角 |
4.2.1 测度方法 |
4.2.2 测度结果分析 |
4.3 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4.3.1 GDP总量的演进 |
4.3.2 人均GDP演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方、国家及全球创新动力影响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的实证检验 |
5.1 三种创新动力对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直接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1 样本与数据 |
5.1.2 变量定义 |
5.1.3 计量模型 |
5.1.4 实证结果分析 |
5.2 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 |
5.2.1 变量定义 |
5.2.2 模型设置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5.3 区域异质性检验 |
5.3.1 计量模型 |
5.3.2 结果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检验方法 |
5.4.2 检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产生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的前提:城市创新空间有效性检验 |
6.1 理论背景与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数据样本 |
6.2.2 变量定义 |
6.2.3 模型设定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国家高新区这一创新空间对资源依赖的效应 |
6.3.2 作用机制检验 |
6.3.3 进一步的检验: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验证 |
6.3.4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 |
7.1 研究设计 |
7.1.1 样本与数据 |
7.1.2 变量定义 |
7.1.3 计量模型设置 |
7.2 实证检验与分析 |
7.2.1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关系检验 |
7.2.2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关系的门槛效应检验 |
7.3 稳健性检验 |
7.3.1 改变计算核心解释变量的指标 |
7.3.2 替换被解释变量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含义及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1 城市群创新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 |
8.1.2 城市群创新单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减弱,但存在显着异质性 |
8.1.3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受到地方、国家及全球创新动力的共同影响 |
8.1.4 城市创新空间有效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
8.1.5 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 |
8.2 政策含义 |
8.2.1 夯实创新与经济实力,为提升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奠定基础 |
8.2.2 推动三种创新动力相对均衡,促进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转型 |
8.2.3 优化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提供战略路径 |
8.2.4 采取“双结构”协同推进战略,探索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新路径 |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的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人力资本作用于经济的途径 |
1.3.2 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1.3.3 不同性质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1.3.4 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1.3.5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经济增长理论 |
2.3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2.3.1 人力资本要素和效率的生产功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3.2 人力资本的知识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3.3 人力资本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3.4 人力资本投资通过促进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三章 中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3.1 人力资本的现状分析 |
3.1.1 教育方面 |
3.1.2 健康方面 |
3.2 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第四章 中国人力资本的测度分析 |
4.1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2 指标体系的选取及处理 |
4.2.1 指标体系的选取 |
4.2.2 指标体系的处理 |
4.3 人力资本测度的结果分析 |
第五章 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指标描述和样本选择 |
5.1.1 指标描述 |
5.1.2 样本选择 |
5.2 模型构建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全国实证分析 |
5.3.2 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信息技术的研究 |
2.1.1 信息技术及其测度 |
2.1.2 信息技术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
2.2 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 |
2.2.1 产业升级的概念 |
2.2.2 产业升级的测度 |
2.2.3 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和后续影响 |
2.2.4 产业升级路径 |
2.3 关于信息技术和产业升级关系的研究 |
2.3.1 信息化、工业化和工业结构升级 |
2.3.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产业升级 |
2.3.3 智能化和产业升级 |
2.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论与研究启示 |
2.4.1 研究成果评论 |
2.4.2 几点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
3.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
3.1.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媒介延伸 |
3.1.2 信息媒介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
3.2 信息、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 |
3.2.1 信息、信息技术与信息化路径 |
3.2.2 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趋势 |
3.2.3 信息革命浪潮与经济形态新概念的叠现 |
3.3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 |
3.2.1 直接动力机制 |
3.2.2 间接动力机制 |
3.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 |
3.3.1 基本传导机制 |
3.3.2 互动传导机制 |
3.3.3 时序传导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分析 |
4.1 从语言到AI:全球信息技术的产业应用及特点 |
4.1.1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 |
4.1.2 信息技术产业应用的特点 |
4.2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和特点 |
4.2.1 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阶段 |
4.2.2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
4.3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的本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构建与测度研究 |
5.1 构建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原则 |
5.1.1 常见的信息技术水平测度方法 |
5.1.2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求解 |
5.2.1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模型的计算和求解 |
5.3 信息技术水平的测度分析 |
5.3.1 确定原始数据矩阵 |
5.3.2 利用熵值法计算权重 |
5.3.3 时间分异特征 |
5.3.4 空间分异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
6.1 模型构建 |
6.1.1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
6.1.2 变量设计 |
6.2 计量分析 |
6.2.1 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
6.2.2 变量平稳性检验 |
6.2.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
6.3 实证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分析 |
7.1 经济效应分解及其测度模型 |
7.1.1 经济效应的核心:效率 |
7.1.2 经济效应的总括与分解:运营效率、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 |
7.1.3 经济效应的测度:超效率DEA模型及变量设定 |
7.2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总经济效率分析 |
7.2.2 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3 信息技术对产业间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4 信息技术对产业生态化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特征分析 |
7.3.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效率具有差异性 |
7.3.2 区域之间需要加强效率平稳性和均衡性 |
7.3.3 时间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效率趋于稳定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问题 |
8.1.1 信息技术过于依赖规模扩张和非均衡发展 |
8.1.2 互联网信息技术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
8.1.3 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中介作用有待挖潜 |
8.1.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伴随着低经济效率问题 |
8.2 政策建议 |
8.2.1 给予信息制造业技术R&D适度政策倾斜 |
8.2.2 加大对信息化水平较低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
8.2.3 把握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产业升级新机遇 |
8.2.4 充分发挥消费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催化作用 |
8.2.5 激发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 |
8.2.6 鼓励信息产业优先开发新产品、打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中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人力资本的维度划分 |
2.2.1 教育人力资本 |
2.2.2 健康人力资本 |
2.2.3 科研人力资本 |
2.3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机制 |
2.3.1 教育人力资本的作用途径 |
2.3.2 健康人力资本的作用途径 |
2.3.3 科研人力资本的作用途径 |
2.4 中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4.1 教育人力资本方面 |
2.4.2 健康人力资本方面 |
2.4.3 科研人力资本方面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
3.1 引言 |
3.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3.3 模型建立与检验 |
3.3.1 模型设定 |
3.3.2 平稳性检验 |
3.3.3 滞后阶数的确定 |
3.3.4 协整检验 |
3.3.5 误差修正模型 |
3.4 实证结果分析 |
3.4.1 脉冲响应函数 |
3.4.2 方差分解 |
3.4.3 实证分析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人力资本改进的对策建议 |
4.1 引言 |
4.2 改善教育人力资本的对策建议 |
4.2.1 增加教育投资并拓展投资渠道 |
4.2.2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
4.2.3 优化人力资本配置 |
4.3 改善健康人力资本的对策建议 |
4.3.1 继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 |
4.3.2 增加政府卫生支出并拓宽投资渠道 |
4.3.3 引进和培养优秀的医疗卫生人员 |
4.3.4 增强健康投资意识并发展健康产业 |
4.4 改善科研人力资本的对策建议 |
4.4.1 增加科研支出并优化支出结构 |
4.4.2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 |
4.4.3 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10)人才安居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基于286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人才安居政策相关研究 |
2.2 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研究 |
2.3 人才安居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 |
第3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 |
3.1.1 人才的概念 |
3.1.2 人才安居政策的概念 |
3.1.3 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 |
3.2 理论基础 |
3.2.1 人才激励理论 |
3.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第4章 现状分析和理论分析 |
4.1 我国人才安居政策现状分析 |
4.1.1 我国人才安居政策出台的实际情况 |
4.1.2 我国人才安居政策的支持方式 |
4.1.3 我国人才安居政策存在的问题 |
4.2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状分析 |
4.2.1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分析 |
4.2.2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分析 |
4.2.3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
4.3 理论分析 |
4.3.1 人力资本积累效应 |
4.3.2 知识经济效应 |
4.3.3 劳动生产率效应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 回归模型的建立 |
5.3 变量选择和描述性统计 |
5.3.1 被解释变量 |
5.3.2 控制变量 |
5.3.3 描述性统计 |
5.4 回归结果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中介效应检验 |
5.6.1 中介效应模型的建立 |
5.6.2 变量选择 |
5.6.3 中介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5.7 人才安居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分析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老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浅谈知识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D]. 潘苏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2]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D]. 刘景珍.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必要选择[J]. 姚程. 新疆社会科学, 2021(02)
- [4]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王智毓.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俄罗斯和中国的创新:两种发展模式[J]. О.С.苏哈列夫,徐向梅. 欧亚经济, 2020(04)
- [6]中国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及其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研究[D]. 高安刚. 广西大学, 2020(07)
- [7]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张凯兆. 济南大学, 2020(01)
- [8]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D]. 李荣胜. 西北大学, 2020(07)
- [9]中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高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人才安居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基于286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D]. 周淦澜. 深圳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