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域下夜跑运动安全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

“健康中国”视域下夜跑运动安全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

“健康中国”视域下夜跑运动安全问题及策略研究

任学锋,陈焕伟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江苏 南通 226010)

摘 要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研究夜跑运动兴起的社会动因,梳理夜跑运动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夜跑运动发展的策略。文章认为夜跑运动表达了人们对自我生物属性的身份认定与健身诉求,应该加快对夜跑运动的全方位研究,以便能为夜跑运动的发展提出更多实质性建议,从而优化夜跑运动保障体系,确保夜跑运动走向健康、安全之路。

关键词: 健康中国;夜跑运动;夜跑安全

健康中国,是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内容[1]。2018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健康中国”理念指导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健康不再意味着只是医疗水平的提高,运动不再只是意味着金牌的多少,人民大众对健康的认知和追求提到了更高的层次,人民大众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健康中国”所提倡的全民健身、全员参与性与人民大众追求健康的需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下,夜跑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健身方式正在悄然兴起,从出现以来便很快风靡全国,成为了夜色中一道亮丽风景线。“健康中国”“健康第一”“运动即良医”等健康标语已经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特别是在健身步道、沿江风景带、沿河风景带等场地迅速兴建的背景下,夜跑运动的群体数量迅速发展,成为城市的“另类景观”。

1 夜跑运动产生的社会动因

1.1 全民健身的需求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不断实施,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民生建设,打造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全民健身思想引导下,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日渐增强,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锻炼身体,追求健康的思想理念深入人心。

在过滤器业务领域,科德宝过滤技术集团新开发的一套数字化软件使过滤解决方案的定制化配置成为可能。科德宝过滤效率电子计算工具(简称e.FFECT)可以分析并设计多级过滤系统,它能基于实际工况定制过滤器配置,为单个用户找到最佳过滤解决方案铺平道路,从而确保最佳的功能可靠性、能源和成本效益。

全民健身想要实现真正的全员参与,必须借助某种方法简单、直接有效、容易推广、容易组织的锻炼方式,而夜跑运动的多种属性正与此相契合。夜跑运动对场地的适应性强,不需要专业器械,凭借其锻炼方式简单、效果明显、老少皆宜等特点受到广大城市运动爱好者的追捧。正如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所言,“你不需要别人来帮你,你也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设备,不一定要到特定的地方去。只要你有一双跑鞋、一条好的路,就可以跑得很高兴。”[2]可见,夜跑运动的兴起与这项运动本身的功能、特点关系密切,与全民健身所倡导的健康理念相统一。

1.2 城市健身的新潮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急速加快,改变了以往人们的居住形态,更多的人被赶上了楼,身体锻炼的空间缩小,加快了人们外出锻炼的步伐。社会急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由原来温饱转变为基本小康,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人的需求层次也在发生变化,追求身体健康的标准也更高,这促使更多的人通过锻炼来改善体质。据美国医学保健专家指出,人体最适宜的锻炼时间为下午6点至8点,经过一天的学习和工作,人体的机能逐步释放,机能对各种活动的适应水平最佳[3],由此显现夜跑更能适应机体的状态。除此之外,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上班族白天难以拿出固定时间锻炼身体,甚至没有时间进行运动,只能在晚间选择简单易行、灵活方便的运动项目。在这种全面健身、全民奔跑的背景下,夜跑运动也就应动而生[4]

1.3 虚拟与现实的交融

观察组53例中,显效25例(占47.17%),有效23例(占43.40%),无效5例(占9.43%),总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53例中,显效19例(占35.85%),有效24例(占45.28%),无效10例(占18.87%),总有效率为81.1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4G、微信、拼跑团、咕咚、Running、益跑网、跑步论坛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络、跑步APP、跑步论坛、虚拟组织对城市夜跑运动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城市夜跑运动附上“网络化”“时尚前沿”等色彩。而跑步运动同质化、可量化、可分享的特点也非常符合社交网络的规律,人们的交流互动不再局限于现实的空间,在各项网络平台上,人们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心得,分享经验更为直接、简便[5],网络的虚拟空间延伸了人们原有的生活空间,成为人们进行体育互动的又一个领域。参与者线上交流、互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线下的跑步活动,实现面对面共同参与、体验夜跑运动的乐趣,实现共同的目标、价值追求,找寻群体认同,以更为直接的方式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夜跑运动全方位的社交功能也是夜跑族踊跃参与的重要原因。

2 夜跑运动安全事故梳理

2.1 由于缺乏专业技术指导和科学锻炼的意识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部分夜跑者跑步时着装颜色过暗,跑步时佩戴耳机,选择不当的夜跑路线,甚至无视交通规则。例如:2017年8月8日,重庆一男子在一条新建道路进行夜跑时不慎掉入马路井盖内。2017年5月5日,据江阴广播报道,江阴的桑师傅晚上在马路上跑步,结果被一辆摩托车撞伤。2014年4月18日晚,上海一女子在非机动车道夜跑,在过马路时由于违章闯红灯不幸被车撞死等等。

2.2 夜跑路线不当,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导致的伤害事故

大多数夜跑者由于缺少专业技术指导,缺少科学锻炼知识而造成运动伤害事故,有一些夜跑者由于操者得不到及时救助,甚至危及生命。2016年7月,南宁一小伙夜跑锻炼过度导致身体不适,后因救助不及时猝死。某大学生第一次与同学一起夜跑,由于速度太快,咬牙坚持一个小时,结果导致运动性横纹肌溶解,进而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2.3 人身安全意识差导致的刑事案件

有夜跑者的人身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夜跑路线选择比较偏僻且都是单独夜跑,给一些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2014年8月,杭州单身夜跑姑娘遭劫,脖子、胳膊被连砍数刀。2015年10月,高校女舞蹈教师吕某夜跑失踪,6日后被警方确认失踪女教师已遇害。2017年12月,四川乐山女教师王某夜跑离奇失踪等。

科技的高速发展、新型智能运动设备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传统的运动监控方式。夜跑者可以借助智能手机运动APP、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设备随时监控自己的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实时心率等运动数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定制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这样既增加了夜跑的趣味性、时尚性又提高了夜跑运动科学、合理性,避免由于运动强度过大等造成的运动伤害。

3 新时代新策略,全力助推夜跑运动健康、安全发展

3.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保障设施,规范夜跑路线

对于构建、规划的健身步道,依据护城河、公园、城市娱乐场所的生态、环保特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安全意识”,切实从服务国家健康的战略要求出发,系统规划、整体布局、完善服务设施,规范夜跑路线,为夜跑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夜跑环境。

成立专门的夜跑管理保障机构,出台相应的保护夜跑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依法设置夜跑规定路线,沿途设置照明设施,设立专门的服务点,并且严格控制机动车辆驶入夜跑路线,对闯入者按照相关法规法律进行处罚。

3.2 构建多元化的宣传渠道,提高参与者安全意识

夜跑运动参与者安全意识薄弱是造成夜跑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和内在原因,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参与者自身安全意识是首要任务。比如在夜跑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置安全宣传栏,对夜跑者随时宣贯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以及危险情况的自我保护等。利用互联网手段进行安全知识等的宣传,通过手机信息发送,微信公众号等手段加强对夜跑运动参与者的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损伤、运动保健等专业知识的普及。定期举办公益性培训,对夜跑运动爱好者进行定期培训。组建夜跑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随时随地对夜跑运动参与者进行健身指导和安全意识宣贯。总之,利用多重手段,全方位宣传夜跑运动安全知识,将夜跑运动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3.3 利用科技手段,定制个性化的夜跑运动套餐

由此可见,夜跑运动流行趋势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寻找科学合理的应对夜跑运动安全的措施与策略,理应成为当下我们讨论的议题。

Ⅰ类海风锋850 hPa合成流场如图5b所示。其中Ⅰ类海风锋主要是副高北侧中的独立小高压东移入海,副高北侧西风气流因小高压及其南部低压横槽造成苏北沿海偏东海风气流,而苏中、苏南则是西风小波动入海,近岸内陆是弱脊,沿海是小槽。苏北苏南的不同风场流型,配合沿海地形走势以及1 000 hPa层海风锋,使苏北海风较苏南深厚,苏南海风锋背景上下层风向的差异使得形成的海风环流较浅薄。因此江苏沿海海风锋的中小尺度局地性特征显著。

四要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突出抓好工业、农业、城市生活等领域的节水防污,搞好废污水处理回用、雨水集蓄利用、海水直接利用与淡化利用。

3.4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促进夜跑运动发展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政府机构对夜跑运动进行基础建设、合理规范的同时,可以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夜跑运动领域,建设相关设施,开发相关产品,提供相关服务。政府引导,设立由社会资本筹资的夜跑运动产业投资基金,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夜跑运动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社会组织给予项目补助、贷款贴息和奖励。鼓励保险公司围绕夜跑运动运动群体推出多样化的保险产品。

4 结语

夜跑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极具城市风格的体育运动形式,符合全民健身的需求,释放了城市人群对运动的渴望,促进了网络虚拟与现实的交融,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强,有助于人类更好的享受生活,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仍表现出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中安全问题尤为显著。分析夜跑运动中的安全事故,提出改进策略,促进夜跑运动的健康、安全发展,能够满足城市上班族对运动的需求,有助于全民健身的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何凡.解读习近平的“健康中国”:新意中的心意[N].凤凰新闻,2016-08-26(1).

[2]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2-4.

[3]冯士军,蓝果.都市夜跑:时尚运动切莫忽视科学与安全[J].妇女生活.2016(4):4-6.

[4]程纪香,关文涛.全民健身视阈下城市夜跑运动的社会学解读[J].中国学校育,2016,3(7):21.

[5]吴迪.城市夜跑运动的社会问题解析及治理路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2):58-62.

A Research on the Safety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Night Running in the View of“Healthy China”

REN Xuefeng,CHEN Huanwei
(Department of Sports,Jiangsu Shipping College,Nantong,Jiangsu 226010)

Abstract: By adopt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cial causes of the rise of night running,teases out the safety problems of night runn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ight running in the new era.The paper holds that night running expresses people’s identity cognizance of self-biological attributes and demands for body-building.It is necessary to speed up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night running so as to make more substantial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ight running.In this way,we can optimize the night running movement safeguard system and ensure that the night running movement move forward toward the healthy and safe direction.

Key words: healthy China;night running;night running safety

中图分类号: G88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2109(2019)09-0080-03

收稿日期: 2018-08-09

作者简介: 任学锋(1982-),男,汉族,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和武术研究。

(责任编辑:聂传朋)

标签:;  ;  ;  ;  

“健康中国”视域下夜跑运动安全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