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扫应对进退”生活教育思想探析
张一楠
(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河南洛阳 471934)
摘 要: “洒扫应对进退”是中国传统儒学教育思想精髓之一.其教育思想从最初隐晦的立场坚定,发展到鲜明的礼教主张,继而后期扩展的经世致用.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该观念应被赋予新的内涵:学养勤勉的生活方式、应对真实的人伦关系、体悟中庸的文化之道.在生活教育的躬身践行中定立身之本,习处事之道,明选择之机.
关键词: 洒扫应对进退;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教育
许多人知道“洒扫、应对、进退”生活教育思想是朱熹所提倡“小学”之道的重要内容,但对“洒扫应对进退”的生活教育思想传承脉络尚待进一步学理探究.回顾和梳理卜子夏、朱熹、曾国藩等大儒在不同历史框架内关于“洒扫应对进退”的洞见,不仅有助于以史为鉴,还可以为社会变迁下的生活教育提供新的生长点.
1 “洒扫、应对、进退”的历史考察
1.1 春秋战国时期——隐晦的立场坚定
儿童教育中的“洒扫、应对、进退”最早见于《论语》.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如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惟圣人乎?”[1]这段记录把“孔门十哲”之一卜子夏(公元前507年—不详)对于教育本末关系的态度隐晦地呈现了出来.
第一,为何隐晦?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儒学思想在当时并非处于学界制高点,从孔子及其门徒窘迫的生存境遇可窥一斑.因此,隐晦地提出观点与以下两点不无关系:一是儒学尚未取得主流话语地位,孔子及其门徒认为自己的学说尚需不断实践验证,话语表达方式就稍显弱势和隐晦;二是儒学“尚礼”“好仁”的君子作派.卜子夏比孔子小40余岁,在其人格与行为方式养成关键期内师从孔子,把儒子谦恭礼让、雪藏锋芒的语言与行为方式得到了较完整的体现[2].
第二,“和而不同”的坚定立场.关于教育的本末关系,历史上有很多讨论,或争论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或交锋成“人”与成“器”的看法,或关注成“术”与修“道”的关系.在子夏看来,儿童的成长和教育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是对立和割裂的,也不完全类似于草木那样有“先生根,后长枝叶”的显性区分过程.卜子夏旗帜鲜明地提出:儿童教育的关键在于“有始有卒”,是“一以贯之”的学习与发展过程[3].由此可见,他虽然隐晦地否定了子游的论断,但也坚持了“洒扫、应对、进退”等生活、社会交往过程可以载教的思想.
1.2 宋明理学时期——鲜明的礼教主张
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提出了古代小学应“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4].众所周知,礼乐射御书数是中国古代的“六艺”,即培育理想教育对象的六大学习领域,用“文”来规定,更突显其课程内容的确定性、教育形式的正规性.洒扫、应对、进退以“节”来定位,“节”做“关键行为”之理解,蕴含在劳动实践、社会生活、待人接物等生活细节中.
生活与劳动不可分割,对于儿童来说,从自我服务方面的吃饭、盥洗、穿衣、洗衣、整理玩具到服务家庭的洒扫、照管动植物、分发餐具、餐后整理等,这些蕴含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劳动环节,都属于广义“洒扫”的范畴,也是勤勉生活方式在生活教育中的体现.儿童对于这些活动开始往往有一定的新鲜感,对于自身的探索和对于外在事物的探索经验并不丰富,好奇心驱使下,这些活动成为儿童与社会、与自然沟通互动的自发途径.成人应珍视该生活劳动教育关键期,给予孩子充分“做中学”的机会,允许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闯祸”.当儿童进入到“洒扫”高原期时,家长温暖的肯定和鼓励,将成为其养成勤勉生活方式的“强心剂”.儿童在分担家务劳动、为他人做事情的同时,学习与周围事物如何更好地互动,总结提升其生活劳动的经验,获得自我价值感、家庭归属感,养成积极、勤勉、正能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朱熹在理学最兴盛的阶段,提出把“洒扫应对进退”纳入“小学”阶段(8到15岁),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习敬“礼”之道,这种观点颇受支持和关注.朱熹把“躬身践行”的小子之学与“内圣外王”的圣人之学进行分阶段施教,前者侧重生活活动中对“事礼”的践行,后者侧重对“事礼”原理的深度探析,两个阶段中前者为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发展价值愿景和归宿[5].两者各有区别和侧重点,并以儒家君子的教育目标来连接这两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这在当时也有鲜明的进步意义.
“进退”是一对反义词,与生活相关且意味深长的反义词还有“舍得”“收放”“轻重”等.进退的深层含义是对于人生智慧的提炼,即处世要懂得中庸之道,在左右徘徊间,懂得分寸拿捏.“进退”这种相反的现象在中国文化中是动态转换的,是辩证的.韩信和越王勾践的故事给我们“知进退才为强者”的启示;舍得之道告诉我们“有舍才有得”;《管子》讲“令有缓急,物有轻重”[13];《三国演义》讲“处世不分轻重,非丈夫也”[14].
1.3 清末时期——扩展的经世致用
第二,关于长幼关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国传统社会对待长幼关系的最基本思路.长幼关系不仅局限于此,还可推广到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因此,广义的长幼关系包括儿童与长辈、学生与教师、儿童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儿童孝敬长者,长者爱护幼小;学生尊敬教师,教师关爱学生;兄弟姐妹亲睦互助,社会人伦井然有序.新时代长幼关系并非等级关系,也非控制与被控制关系,而是和谐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爱与尊重的关系.长幼有序,伦理不悖,虽时殊世异,也当与时俱进.
生活处处无小事,小事参透大智慧.古之圣贤尚且对生活教育如此重视,我们岂敢忘却中华优秀传统教育之精髓.在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AI时代,虽然机器可以代替人类做很多工作,但也可能会带来学者们早已预言的人性危机,如“懒癌”现象、“巨婴”现象、“机器掌控世界”现象、“线性思维”现象……在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立足文化之本,解时代变迁之困局,谈“洒扫、应对、进退”在生活教育中的重构,尤为迫切.
“洒扫应对进退”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包括:关注生活劳动细节,注重社会角色身份认同,习染正能量价值观念等.
2 “洒扫、应对、进退”之今解
曾国藩所处的历史时期是充满内忧和外患的清代晚期,历经了太平天国起义和鸦片战争.原本书生身份的曾国藩,在战争的洗礼中,在“一羊九牧”的庙堂败局中,在与西方文化的交锋中逐渐发展出儒学的经世致用思想,并将这种思想渗透在其生活教育观念中.他把两千多年前《论语》中的“洒扫应对进退”进行了生动而朴素的扩展,从劳动能力的锻炼到劳动习惯的养成,从勤俭生活观念的树立到有序家庭伦理的教化实践,诠释了耕读传家的教育思想.
2.1 洒扫——学养勤勉的生活方式
洒扫,顾名思义“洒水、扫地”,泛指生活劳动.古代社会尚未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在生活劳动中必须依靠人力,而且需要遵循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7].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宝贵的劳动智慧——先洒水再清扫.倘若程序相反则扫完地后,屋里灰尘回落,使先前劳动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洒扫”从字面意义来理解,不仅包含劳动内容,还包括生活劳动程序、生活劳动智慧等.
2014年公司将继续响应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做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知识人才战略、企业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生态修复事业,努力打造水生态修复行业第一品牌,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中国文字承载的意义非凡,我们不能仅把对“洒扫”的理解停留于孤立、静态的行为表象,“洒扫”还是勤勉生活方式的代表.如曾国藩要求家人谨行“读书、种菜、饲鱼、养猪、早起、洒扫、祭祖、敬亲睦邻”,并严格要求自己“不晚起、勤打扫、好收拾”[8].这不是简单说教或理论学习就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劳动锻炼,潜移默化地学习勤勉的生活方式,养成勤勉的生活态度.
脑科学的新进展也在不断验证着生活教育的重要,注重生活体验和锻炼以及“做中学”的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示:要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隋唐时期的“科举取士”为日后儒学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宋代的孱弱政治环境为儒学奠定了一定的政治基础,庙堂动荡、经济萧条、军事战乱为儒学转型奠定了社会基础,时代呼唤某种学说的出现来进行价值观引领,从而救赎日益萧条的社会状况.朱熹的《周礼》在此社会背景中诞生,并由礼及理、由国及家、由人及子,重构儒学体系,理学也因而兴起并繁盛.
2.2 应对——习熟真实的人伦规范
应对,顾名思义“回应、对答”,泛指待人接物.待人接物的方式既是社会伦常的外化,又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体现.“应对”又可作“反应”“回应”来理解,这种理解把儿童置于特定情境中,这种情境在今天既可以理解为真实的生活情境,又可以包括各种虚拟的仿真环境(如游戏情境、互联网虚拟角色情境、戏剧表演情境等).固然,当前信息社会下的虚拟仿真环境有经济、简约、心理解压等特点,但对于儿童社会性发展来说,真实的生活情境,以及真实生活情境背后的社会文化伦常,更是儿童社会性发展需要习染的关键内容,对儿童成长具有真切意义.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伦常关系,通常是对个人承载的多重社会角色的定位.在不同的人际互动情境中,遵循不同的伦常规范,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9].关于以上古代社会人伦关系,学界不乏对其批判的声音,但今之新解,或可有新用.
第一,关于亲子关系.儿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呢?尤其是对于父母之命,应如何“应对”呢?随着儿童世纪(20世纪被称为儿童的世纪)的到来,西学东渐日益兴起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崇拜儿童的学术风潮,这种学术倾向对于我们认识儿童发展、理解儿童的平等人权等有重要推动作用.伴随着某些学术取向的偏执理解和中国传统人伦教化的式微,我国家庭教育中业已出现了亲子人伦倒置的现象:父母在家庭中丧失了权威地位;孩子掌控家长;子女言行有悖孝道伦常……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该问题已有深刻认识,万事万物遵循自然规律,谓之天道;社会交往遵循人伦规范,谓之人道.《颜氏家训》提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10]亲子关系中“应对”方面的体现从《弟子规》里可见一斑:“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11]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今天,让儿童习熟良善的孝道人伦,父母对孩子爱得其所、爱得其法,方为真正的爱子之道.
晚清大儒曾国藩在家训中提出,子孙应谨行8件事“读书、种菜、饲鱼、养猪、早起、洒扫、祭祖、敬亲睦邻”[6].这八件事均属于生活教育的范畴,在生活劳动中培养孩子勤劳、勤勉、勤俭、勤快的生活作风,从而“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6].
第三,关于朋友关系.古人提倡“亲仁”.《弟子规》中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11]因此,我们应鼓励儿童多向有德行、优秀的人靠拢,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真实人际互动中相互促进、相互学习,提升自己.当然,所亲近的是“仁”、是“贤”、是良善的内心,而非外在的世俗意义上的名利.关于这点,《朱子治家格言》中提出:“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贱而作骄态者,贱莫甚.”[12]因此,对于当前儿童的“拼爹”“炫富”等问题,古人早已厘清观点,值得传承.
2.3 进退——体悟中庸的人生智慧
利用现场取材方便的钢管、扣件制作成钢管扣件桁架平台体系,同时配以适当的提升设备,提升到施工高度,解决了中庭内部中空无施工高度,解决了中庭内部空无施工作业面的难题,为中庭式结构的装修施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以后类似工程施工中具有推广和借鉴作用。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明明德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悟的过程,开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思维方式的变化.通过生活的陶冶和反思,使儿童对生活不再用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二元论眼光来看待,而是站在多种视角下看问题,在适时进退的过程中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活得更加明朗、更加喜乐.
3 “洒扫、应对、进退”的价值定位
为深刻理解“洒扫、应对、进退” 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有必要对三者的内在逻辑进行剖析.
3.1 洒扫——立身之本
“洒扫”不仅是居家之计,更代表中国人勤勉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背后是勤奋、乐观、独立的生活劳动态度.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底色和基调,因此,应成为我们的立身之本.立身之本,也应是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劳动锻炼、生活活动养正、养行、养心.
3.2 应对——处事之道
“应对”不仅是言语之对,更代表对良善人伦规范的尊重,渗透于知情意行各个层面.古人待人接物讲究“有力有礼有节”,这样方能成为天人合一、内方外圆的君子.应对之道,对于儿童社会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应对”是个人、家庭、社会的处事之道.
3.3 进退——选择之机
生命发展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的十字路口,左还是右、前还是后、舍还是得、进还是退都会成为纠结牵绊我们的因素.其实,“进退”没有绝对的好或坏,每一种“进退”都会带来一种机遇.如果我们不仅把“进退”当作身体行动,还当作个人思维方式不断进步的历练.那么,进退之间,不再是纠结痛苦,而是我心“开悟”的过程,逐渐明示自己内心的需求,生命发展的价值,懂得生活的尺度和分寸.因此,“进退”是生命成长的选择之机,是自我成长之机遇.
聚类的结果就是对数据集合进行划分,划分后保证不同类间的数据差异度高,而同一类中的数据相异度低,即具有较高的相象度。可通过类间差异度和类内差异度的计算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价:
“洒扫”与“应对”是生活层面的不同方面,“洒扫”对应的更多的是生活与劳动;“应对”对应的更多的是社会与人际.而“进退”作为抽象层面的生活智慧,是前两者的指导思想,有了“进退”的智慧之道,“洒扫”和“应对”才能游刃有余.
牛津阅读树,作为牛津出版社的经典畅销产品,也不是随随便便获得市场成功的。它的背后是英国教育工作者、儿童心理学家、出版工作者多年科研成果的支撑,目前一共大约800本书,也是近二十年来边摸索边充实而成的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内容有故事、科普、诗歌,作者队伍超级强大,几乎个个是名家。这套原本是针对英美等英语国家初等教育而设计的课外阅读读物,不经意赶上了全球学英语的潮流,火遍全世界;又赶上中国大陆的绘本热,也影响到了中国的许多家庭。
4 “洒扫应对进退”的实践路径
总之,音乐作为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能对交感神经产生作用,可以引起患者的共鸣,分散患者注意力,从而达到干预个人情绪的作用[29-31]。目前,音乐疗法在临床应用还有限,但随着音乐疗法基础研究的开展,对其原理的进一步阐明,将更加有助于这种非药物疗法在临床抗焦虑方面的广泛应用[32-33]。
4.1 “洗面洗耳朵,扫地扫墙角”——关注生活劳动细节
小小洒扫,大大学问.
首先,细节体现态度.生活劳动教育不仅要重外在行为表现,还要重视生活劳动过程中所承载的认真、负责、务实的生活态度.俗语说:“洗面洗耳朵,扫地扫墙角.”敷衍式的清洗或洒扫表面,常常会忽略关键细节.因此,“洗耳朵、扫墙角”不只泛指勤快与懒惰的问题,更关乎其做事态度.
“你不觉得,这么多年来,你的技术始终没有进步吗?”夏小凡格格笑着,调侃这位认识多年的老友、同行、对手。
其次,用细化的劳动指标规范劳动质量.明晰、具体、可行的劳动指标也是一种潜在且强大的教育力量,可以规范、帮助和教育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虽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生活劳动内容可以适当调整,但每一年龄阶段所对应的生活劳动标准应清楚明白.如洗碗这项劳动内容,要注意教育儿童洗碗完毕要把餐具擦干,并把所有餐具归位.这种细化分解的劳动指标,尤其是对洗碗后续整理工作的说明,对儿童生活秩序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虽然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估的目的是为未来镇区增长边界的走向提供依据,不涉及边界范围大小和实际允许增长量的计算,但假如现有镇区周边土地的生态保护重要性都较高,事实上对未来镇区的增长也带来了限制[4]。因此,量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人口发展、产业需求和环境限制要素(见图3)。
再次,勿把劳动当惩罚.用劳动或干家务活作为惩罚手段,是不少教师和家长的惯用手法.“迟到了,罚扫一天地”“犯错误了,罚今天洗碗”……殊不知,劳动最初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游戏,本身具有正向吸引作用,“劳动最光荣”是自发形成的生活态度.生活劳动教育如果不顺其自然,反其道而行之,将劳动当惩罚,容易使儿童潜移默化地对劳动产生消极的心理定势.
最后,摒除劳动作业、作秀之风.一些成年人热衷于通过自媒体“秀”出儿童成长的过程,部分学校也布置类似的晒图作业.比如,孩子家务劳动时家长赶紧摆拍几张刷碗、扫地的照片;农耕研学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进行劳动摆拍……看似学校和家庭也有所谓生活劳动的学习内容,但实质上更多地流于形式,不能成为一种行动自觉.家校合作、持之以恒、从小做起、天天行动、潜移默化,方能使儿童养成自发自觉的良好生活劳动习惯.
4.2 “参与共同体”——注重社会角色身份认同
虽然我们反对“小大人”和“儿童过度社会化”,但如果儿童缺失健康的社会化成长过程,对于其人格成长也是不利的.儿童社会角色形成过程与儿童社会化过程同步进行,社会化的目的既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也是儿童自我角色认知和发展的内在需求之一.社会角色是一定社会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脱离社会生活客观需要,单凭头脑中主观想象的社会角色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因此,社会角色身份认同应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与真实社会生活的交际互动中逐渐形成.社会角色形成过程分为三个层次:期望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儿童首先需要了解社会角色期望,形成自身角色理念或角色领域,然后根据自己思想中的角色领域去实际扮演角色[12].
目前对于掘进巷道的粉尘治理方面的研究大多侧重于通风条件、通风风筒参数或者不同技术参数组合对于巷道内粉尘场风流场以及除尘效果的影响,或者喷雾降尘机理及新型喷嘴结构设计,对于如何在有限空间内产生较少粉尘的同时,又可以达到有效降尘目的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内置于炮头、新型高效的,尤其针对易产尘工作面的掘进机负压降尘装置,旨在利用负压吸附掘进机截割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效防止粉尘的扩散,并避免对掘进工作面环境的二次污染,对保障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场所的作业安全,实现煤炭行业稳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潜移默化使儿童了解社会角色期望.如教师要为人师表、学生要尊师爱学、家庭角色中父慈子孝等.尽管期望角色因时代变迁和社会文化有一定差异性,但每个时代、每种文化都不应忘却树立角色典型或期望角色.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外出活动、节日庆典、绘本故事、角色游戏等多种方式呈现出社会角色,提升儿童对社会角色与社会情境的认知.
(4)因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病情的恢复程度,所以病房管理对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主要包括保持房间空气流通和干净整洁;减少病房设备,避免造成病房过道堵塞或秩序混乱;加强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教育和相关宣传,让患者知晓医院的专科特色以及出入院流程等;健全病房制度,设置温馨公告栏,提示所有病人和医护人员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进而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疗养环境。
社会角色领悟过程中应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成长的内在力量.期望角色是一种外在的力量,不是角色承担者自己的想法.儿童对社会角色的领悟和理解制约着其社会角色行为.在此过程中,应与儿童形成参与共同体,合理运用正面教育中的鼓励、积极情绪调动等手段和方式,强化其符合社会角色期望的角色理解.
在真实、健康、自然的环境中与人相处、与人为善.儿童社会角色领悟和理解最终要在社会角色的实践中真正体现并实现飞跃.创设儿童社会“参与共同体”,在进行角色扮演、职业体验、互动交往的过程中给儿童一个自主学习、自由内化、自我建构的机会,从而提升其社会角色身份认同.
颅内出血是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最常见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及早发现颅内出血并发症,1995年NINDS临床试验建议静脉输注阿替普酶后2 h内每15 min监测一次血压和进行一次神经功能评估,之后是6 h内每30 min一次,接下来是16 h内每60 min一次。AHA/ASA在2013年及以后的治疗准则中支持该建议,且在3~4.5 h内阿替普酶治疗的患者遵循相同的血压和神经功能评估流程[53,58]。
4.3 “我心光明”——习染正能量价值定向
进退涉及选择之机,指在不同场合下选择前进或退让、参与或回避.儿童听了太多的水滴石穿、铁杵磨针等故事,父母们给儿童提出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刻板要求,儿童早就被潜移默化地不肯输、不能输、输不起.与其抱怨说儿童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如反思我们的教育有没有让儿童学会自我解压,有没有教其生成抗挫能力.尤其是当儿童发生争执时,在与社会互动过程中出现挫折时,成人给予的正能量价值定向,将成为“我心光明”的心理基石.进是一种能力,暂时退让,更是一种境界.这种选择的分寸感,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需要终身学习、终身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典藏版[M].北京:中华书局,2015:57.
[2] 周春兰,马德邻.论子夏对孔子之“学”的继承与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14(1):62-67.
[3] 王红霞.子夏思想述析[J].孔子研究,2008(3):118-127
[4]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8:53.
[5] 朱人求.下学而上达:朱子小学与大学的贯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5-10.
[6] 曾国藩家书[M].赵焕祯,校注.武汉:崇文书局,2007:18,19.
[7] 董奇峰.从“洒扫应对进退之节”教起:朱熹的“小学”教育思想探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20-21.
[8] 张振鹏.教师的国学素养[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5:146.
[9] 钱逊.《孟子》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0:106.
[10]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3:45-46.
[11] 西周.弟子规图典[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31,66.
[12] 朱柏庐,樊华杰,覃海伦,等.朱子治家格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9.
[13] 耿振东.《管子》译注[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23.
[14] 罗贯中.三国演义(上、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8.
On the Life Education Thought of “Doing Cleaning Work ,Treating and Seeing out Guests ”
Zhang Yinan
(School of Preschool Education,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Luoyang 471934,China)
Abstract :“Doing cleaning work,treating and seeing out guests” is a part of the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onfucian education thoughts which developed from implicit insistence at the beginning to an explicit idea of ethics,and further practiced in the later period as a way of living.In the new era,this thought should be given new connotation:living an assiduous life,learning to deal with various human relations,and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e of moderation,so as to establish the basis of living,practicing principles of handling affairs,and perceiving the opportunity of choice in the practice of life education.
Key words :“doing cleaning work,treating and seeing out guests”;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life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G40-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970(2019)11-0086-05
收稿日期: 2019-08-19
基金项目: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BJY020)
作者简介 :张一楠(1983—),女,河南安阳人,讲师.
[责任编辑 杨 倩]
标签:洒扫应对进退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生活教育论文; 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