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由路径向轨道演化的机制
可 星 1,2,吴 倩 1
(1.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2.昆明理工大学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093)
摘要: 技术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发展技术路径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对技术路径与技术轨道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演化机制的研究稍显匮乏。从产业经济和战略转型的需求出发,探讨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的内涵,将其融入到技术轨道理论中,以此构建突破性技术由路径向轨道演化的模型,并引用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在技术轨道跃迁临界点处进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风险较大时,产业内创新能力强的主体更容易选择突破式创新;反之,创新风险较小时,市场偏好会决定产业内各主体创新模式的选择。
关键词: 突破性创新;技术轨道;路径依赖;技术赶超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互联网、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高技术为首的产业正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随着各国技术创新水平的变化,国家间的技术差距被进一步拉大。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1]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首次提出科学范式理论,他将科学分支分为两个阶段:前范式阶段和范式获得阶段。前者为科学发展的早期阶段,根据不同的现象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诠释和描述;后者为成熟阶段,已经形成了一种对待某一问题的较为成熟和公认的框架或规则。Dosi[2]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技术范式”的概念,将其定义为解决技术选择问题的,被企业家和管理人员等所接受与遵循的一种模式、一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自技术范式提出以来,技术路径与技术轨道的研究层出不穷,从以往研究可以看出,现有技术轨道主要由发达国家引领,顺轨创新会落入由发达国家引导的技术标准而成为技术跟随者,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基于现有技术条件进行自主创新,在轨道方向上相对独立,在轨道发展中借助轨道的凝聚力提高产业竞争力[3]。如今产业发展在考虑技术层面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政府政策、市场需求以及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社会性话题,这为后发产业提供了技术植入的缺口,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找到适合自身产业发展的技术轨迹。突破性技术创新为后发国家和新兴产业实现技术赶超、解除技术锁定和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提供了机会,因此,从突破性创新的角度出发,研究技术路径向技术轨道演化的内在机制来应对产业内部技术系统的变迁以及外部演化环境的动荡,运用技术轨道能级跃迁理论将路径创造型赶超转变为路径跳跃型赶超,对产业实现技术跨越、锁定最优发展技术轨道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相关理论研究
1.1 技术路径
技术范式决定了技术演进的路径,这种路径往往以主导设计或技术标准的产生为标志。一旦主导设计形成,就意味着一个被普遍接受、适应公司制度和组织利益的技术路径形成,并且这个技术路径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改变。技术路径的选择并非不受任何约束,相反,它受到产业战略地位、发展前途和未来机会的制约,任何细微事件和偶然情况都会把技术的发展引入特定的路径,不同路径所导致的结果也会不同[4]。现有对技术路径的研究主要从路径依赖和对路径依赖的突破两方面展开。美国经济史学家David[5]在研究技术变迁问题时首先将路径依赖引入社会科学领域,提出导致技术变迁路径依赖现象的3种机制:技术相关性、投资准不可逆性和规模报酬递增;而后North[6]创立了路径依赖理论,将使各种选择约束在可能被锁定的路径的情况称为路径依赖,认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从认知层面经过制度层面最后过渡到经济层面。国内外学者热衷于对路径依赖的研究,研究面广泛涉及战略管理、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诸多方面,如Maskell等[7]指出战略在执行时会受到以往路径的影响,即使个体实行有意识的知识创造,最终也会导致路径依赖;Romanelli等[8]将社会心理学引入到对区域产业的集成和演化分析,开创了路径依赖的新视角;秦海[9]在分析制度、演化和路径依赖三者间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制度经济学框架。但是,锁定在单一路径上最终会导致衰退,行为主体的能动作用和外部冲击会导致路径偏离以往轨道而实现路径突破,因此,有关对路径依赖突破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如Garud等[10]指出路径创造不仅需要外部环境和恰当的时机,更需要企业家集体创造性地整合各种资源和进行集体学习,以实现发展思路的分叉;冯科等[11]通过分析技术标准路径演化驱动因素,对产业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与技术标准的路径依赖和路径突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由此可见,路径依赖过程中导致路径依赖强化的因素,同时也可能是导致最后路径依赖突破的因素[12]。
1.2 技术轨道
技术的发展与演化总是遵循着某种规律。技术轨道揭示了技术创新在各个阶段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解释技术创新发展机制[13]。Dosi[2]在纳尔逊和温特提出的“自然轨道”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技术轨道理念,认为技术轨道是由技术范式下技术和经济共同作用的技术演化轨迹。Kash等[14]将技术创新分为3种模式:顺沿现有技术轨道创新、在现有技术轨道基础上跃升至更高层级的技术轨道和进入一个不同于现有技术轨道的新技术轨道。自技术轨道概念提出以来,学者逐渐将技术轨道演化同产业发展以及产品创新联系起来分析,如Christensen等[15]用技术轨道理论解释了磁盘驱动行业中进入者的技术优势,并表明新技术进入者破坏原有技术轨道过程中对于新的市场具有技术优势;Patel等[16]用案例揭示了不同产业部门技术创新演化的规律;根据不同产业在技术变革的方向和来源等方面的差异,许庆瑞[17]65-74概括了5种主要的技术轨道:供应商主导型、规模密集型、信息密集型、基于科学的和专业供应商;吴贵生[18]提出广义创新轨道,认为其有望为突破不同层次壁垒提供不同维度的途径。
现有将路径和轨道相结合研究的重点都在顺沿技术轨道的创新上,杜跃平等[19]把路径依赖纳入技术轨道的范畴内研究,并提出顺轨创新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技术轨道跃迁对突破路径依赖的冲击机制及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针对此领域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 突破性技术由路径向轨道演化的机制
2.1 技术路径与技术轨道之间的关系
所谓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是指实现产业重大技术突破的起点、方向与重点、过程以及方法手段的总称[20]。产业创新体系中,各个子系统在内部技术模块和外部环境模块的推动下,通过自我强化、变异和相互作用等机制对技术标准的路径演化进行选择,从而形成路径依赖或路径突破[11]。路径依赖就是一种先入为主的现象,技术演化初始阶段具有报酬递增制度,在市场与组织不完全的情况下,某一技术一旦被采用,报酬递增机制将会促使它进一步延续并呈现出前后贯通的特征,其他潜在更优的竞争技术很难阻碍现生产活动。从Arthur[21]的研究中发现,技术通过4种机制反映报酬递增:用中学、需求偏好、规模经济和适应性预期。但伴随着技术变迁以及突破性技术出现,这种路径依赖很可能会对产业技术发展产生负反馈,使产业陷入效率低或无效率的状态。产业内部的技术突破以及外部环境网络的嵌入会影响利益相关者对技术标准路径的选择,从而引发路径突破。技术发展路径总是包含于某个技术轨道中,技术轨道反映了某一技术领域内技术发展的方向和内在逻辑性与规律[19],它能够反映出技术路径依赖和技术路径突破等特征[22]。技术创新通常沿着一条既定的技术轨道发展,而突破性创新的技术演进突破了路径依赖,跃迁至新的技术轨道[23]。
同样的,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化简得ax22+bx2+c=0,即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另一个根.
进一步,根据未知目标位置和速度的初始估计值可知 估计值 的正负性,以此正负性为判断,可获得其他隐含约束:当时,在不等式约束‖x-s0‖≤r0两端同时乘上得到将 乘入范数内得到:其等价于:
2.2 产业突破性技术演化路径
(2)当企业1采取突破式创新策略而企业2采取渐进式创新策略时,则企业1成为市场垄断者,此时,由于市场被企业1垄断,企业2将不进行生产,其损失为突破性技术创新投入c,因此企业2的利润为-c,则可得在选择不同创新模式下企业1的垄断利润为w-sc2/2 。
3 路径向轨道演化的模型建立
3.1 突破性技术由路径向轨道演化
张立超等[23]将量子理论引入产业技术轨道,并认为产业系统的发展是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的过程。因此,将产业系统分为高位态和低位态来分析技术路径向技术轨道演化的机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位态即产业系统发展过程中的能量级别,能量越高,产业所处位态就越高,技术路径向技术轨道演化的程度就越大,达到某一临界点,技术轨道转化完成并逐渐向更高级别的轨道跃迁。如图1所示,将产业技术路径向技术轨道演化的过程放在一个坐标轴里,横轴X代表技术路径演化的阶段,其中(-x,x)=(路径依赖,路径突破);Y轴表示产业系统位态,其中(-y,y)=(低位态,高位态)。以突破性技术与现有技术的融合程度为技术路径向技术轨道演化的直接影响因素,市场、经济和环境等因素为间接影响因素,划分出4个象限,每个象限都分别显示了不同阶段的技术路径在突破性技术的影响下所反映出的产业系统状态。整个模型揭示了突破性技术由路径向轨道演化以及技术轨道跃迁的机制。
图1 突破性技术由路径向轨道演化模型
由于演化系统均衡点的稳定性由该系统的雅可比矩阵的局部稳定性分析得到,因此,由式(7)计算该微分动力系统的雅可比矩阵J为:
企业1采取突破式技术创新和渐进式技术创新策略的期望收益U11、U12和平均期望收益分别为:
突破性创新引起的技术轨道跃迁是一种博弈,当产业系统发展路径跃升至新技术轨道时,一些企业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新技术轨道的顺轨创新;而另外一些选择沿着原始轨道创新,或因无法掌握核心技术只能对边缘技术进行创新的企业,会逐渐被市场边缘化直至淘汰[13],进入(路径突破,低位态)象限,技术轨道跌落回低能级。
3.2 基于突破式创新的技术轨道跃迁演化博弈模型
3.2.1 参数设定
养生旅游业发展起步晚,没有形成统一规划的格局,吸引力较低。养生旅游作为一种体验式旅游项目,游客停留时间较长,对旅游设施要求高,而旅游道的线路长,弯道大,车道窄,容易使游客感到疲倦与不适。目前,在普洱旅游道内主要以养生为主题的酒店稀少,可接待人数少,难以满足游客需求。此外,农家乐成了主要的接待机构,缺乏规范,设施简陋,卫生条件等不符合养生食疗理念。
在技术轨道跃迁点处,产业系统内部各主体面临着是越轨突破性创新还是顺轨渐进性创新的两难选择。保守型主体对陌生事物具有很强的排斥度和敏感度,而进取型主体则对冒险行为具有较高的偏好度和趋向度。液态金属新材料产业竞争实力的演进态势为我国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条件。
考虑企业1和企业2是新兴产业中的两家非对称企业,两家企业都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来获取市场优势。将企业间的技术创新选择策略划分为渐进式技术创新和突破式技术创新两种,构建企业间突破式技术创新的博弈模型。假设市场上有一个技术创新的项目,两家企业都想通过技术创新来获取市场竞争力,两家企业对该创新项目的投入水平均为c,项目从商业化应用、扩散直到生命周期结束,所带来的总收益为w。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和生产的条件遵循A-J模型假设。企业创新投入成本函数为sc2/2,在企业只进行创新投入而不进行生产的条件下,创新投入的确定性成本为c。其中s为创新能力参数,s越小说明企业创新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1)由于突破性技术创新是通过建立新市场获得主流市场份额实现的,当两家企业均选择突破性技术创新时,它们均有可能成为新市场的建立者[26]。由于在创建新市场上具有时间先后问题,假设企业1领先于企业2建立新市场,则企业1成为市场领先者,企业2成为追随者。根据以上分析,假设r为突破式技术创新收益在企业1与企业2之间的分配系数,则两家企业的利润函数分别为:rw-sc2/2 ,(1-r)w-sc2/2 。
产业系统发展初期是一个累积性的过程,经过知识、人才、资本和基础设施等的积累逐步建立自己的完整产业体系。产业在对市场和制度的充分了解以及某一领域的技术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围绕相关核心技术进行有选择的技术开发活动[24],形成技术标准路径,由此派生的主观主义在即使出现阻碍生产活动或者拥有更优品质的技术产生的情况下,仍会延续这一技术路径。要想立足于不断更新换代的技术环境以及动荡变化的市场,就要突破产业技术发展路径,由路径依赖向路径突破演化。引发技术突破的原因分为两种:一是产业内部技术系统的突破。由于选定的技术受到物理或自然的制约,其性能参数逐渐趋于饱和,技术继续改进的潜力也达到极限状态,创新的边际效率随之降低[25],产业内部组织急需引入异质化知识和先进技术在原有技术水平上进行改造和创新,从而形成替代性技术或突破性技术来降低产业规模扩张风险。二是产业受到外部环境网络的干扰和影响产生的技术突破,如市场需求、技术体制、经济制度和能源状况等非技术自身因素的变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新进入的网络主体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重塑利益相关者对技术标准演化路径的适应性预期[11],技术路径向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演化。
碾压是基层施工最后一道工序,碾压质量直接决定基层压实度、平整度[3]。碾压过程中初压选择20t双钢轮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后在路面全幅范围内静压2遍,碾压速度控制在20~30m/min;复压采用32t振动压路机碾压,弱振1遍,强振3遍,碾压速度控制在50~70m/min;终压采用26t胶轮压路机静压2遍消除轮迹带,碾压速度控制在30~50m/min。在基层施工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由低向高、由内向外碾压,并保证重合1/2轮宽;压路机启停时应缓慢,起步以后再开振,停机时先停振后停机;行驶过程中避免调头或急刹车。
(3)当企业1与企业2都采取渐进式创新策略时,渐进式创新只是对现有产品性能进行改良,不会改变市场结构,因此假设双方平分从创新项目中所得到的收益,此时企业1和企业2得到收益均为(w-sc2/2)/2。
根据以上分析,得到企业1和企业2在进行突破式创新策略选择过程中的支付矩阵如下:
当技术发展到一定成熟度后,发展速度会逐渐减缓并趋于饱和,技术轨道延伸中使技术进入壁垒升高的同时,本行业和其他行业的重大技术突破、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的改变等都会引发新轨道[27]。新轨道的产生是路径突破所引起的技术轨道质变的结果,在图1中反映为轨道进入(路径突破,高位态)象限,此时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技术轨道转化完成,而后进行着由较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不断向更高层次水平跃进的行为。
同理,企业2采取突破式技术创新和渐进式技术创新策略的期望收益U21、U22和平均期望收益分别为:
根据复制动态方程组,可得企业1和企业2采取突破式技术创新的二维微分复制动力方程组:
在(路径依赖,低位态)象限,产业技术轨道表现为路径依赖的特征,产业系统的先验知识、制度框架和惯例活动限制了系统内各主体的自由行动,导致即使出现突破性新技术,产业仍然按照既定的轨道发展,新技术与现有技术的融合度低,技术水平无较大突破,此时技术轨道处于一个发展速度缓慢、低位态的顺轨创新阶段。产业系统经过低位态能量的积蓄,为后续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技术本身的演进,系统内部逐渐衍生出原有技术不具备的新特质,这些突破性新技术与现有技术高度融合但不会破坏原有技术原理,相互渗透形成一个综合的技术体系,有利于产业突破技术瓶颈并且加速产业发展进程,从而实现技术轨道的率先锁定和对行业技术标准的主导[26],技术轨道由低位态向高位态转化,进入(路径依赖,高位态)象限。以上过程是产业系统在单一技术轨道上由低能级向高能级演进的过程,这种演进简单来说是技术轨道经过长时间的自我完善和改进产生的量变,中间没有质的飞跃。
然后计算出雅可比矩阵J的行列式和迹在各均衡点的值,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企业间突破式技术创新博弈的雅可比矩阵J在各均衡点行列式和迹的值
3.2.2 突破式技术创新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在上述突破式技术创新演化博弈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企业1和企业2在突破式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策略选择。
表2 sc2/4 > w/2时两企业间突破式技术创新博弈的雅可比矩阵J在各均衡点的稳定性
由均衡点的雅可比矩阵的特征值可得:E点为鞍点,B、C点为不稳定点,A、D点为演化稳定点,是演化稳定战略。图2描述了企业1和企业2演化博弈的动态过程,其中两个不平衡点B和C以及鞍点E连成的折线可以看作是系统收敛于不同模式的临界线:当初始状态处于ABECA区域时,系统都将收敛到模式(渐进式技术创新,渐进式技术创新),即两家企业均选择渐进式技术创新;而在区域BECDB时,系统都将收敛到模式(突破式技术式创新,突破式技术创新),即两家企业均选择突破式技术创新。这两种状态都是进化稳定状态,在任何一种状态下,采用另一种行为策略的参与者都将在进化中消失。
图2 sc2/4>w/2时两企业间突破式技术创新博弈均衡点相位
如图3所示,当r为中间值,s减小,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时,鞍点E在直线AD上向A点靠近,BECDB区域不断增加,收敛于模式(突破式技术式创新,突破式技术创新)概率增加,从而两家企业都选择突破式技术创新的概率增大;反之,收敛于模式(渐进式技术式创新,渐进式技术创新)概率增加,从而两家企业都选择突破式技术创新的可能性都会降低。
图3 两企业间突破式技术创新博弈中参数s变化对收敛的影响
如图5所示,当s为固定值而r变化时,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变、市场分配不均匀的情况下,鞍点E在直线BC上移动,其移动方向由r的大小决定:若r小于均值,鞍点E向C点靠近,区域AEDCA的面积增大,收敛于模式(突破式技术式创新,渐进式技术创新)概率增加,从而企业1选择突破式技术创新,企业2选择渐进式技术创新概率增大;反之,收敛于模式(渐进式技术式创新,突破式技术创新)概率增加,从而企业1选择渐进式技术创新,企业2选择突破式技术创新概率增大。
(1)当sc2/4 < w/2时各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情况如表3所示。
作为影响研究的延伸,还有明治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如:王成、杨文瑜等学者的论著比较有代表性。[51,52]
表3 sc2/4 < w/2时两企业间突破式技术创新博弈的雅可比矩阵J在各均衡点的稳定性
由均衡点的雅可比矩阵的特征值可得:E点为鞍点,A、D点为不稳定点,B、C点为演化稳定点,是演化稳定战略。图4描述了企业1和企业2演化博弈的动态过程。
1.1 研究对象 先证者出生时临床表现为头发根部发白,发梢淡黄;3个月时整根头发白中带淡黄色,眉毛白色,睫毛白色,眼球水平震颤。父母否认双方家族存在其他患者,父母本人表型均正常,非近亲婚配,否认孕期存在用药史或不良环境接触史。本研究经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基因诊断工作均取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图4 sc2/4 < w/2时两企业间突破式技术创新博弈的雅可比矩阵J均衡点的相位
由此可得出结论,当创新项目预期收益小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成本时,说明突破式创新风险较大,这时对于一个新的创新项目,两家企业如果可以均分市场,即市场对两家企业的产品没有偏好选择,这时企业1和企业2会同时选择突破式技术创新或渐进式技术创新,并且技术创新战略选择将会根据自身创新能力来决定,创新能力越强则越容易进行突破式技术创新。
当人体词的形貌、位置及功能特征向其他人体部位或具体的非人实体认知域映射时,根据概念隐喻的意象图式和相似性原则,我们可以容易地辨析出其隐喻意义,但也有一部分人体部位的特征是投射到抽象的概念域中,这时人体词就可能表示抽象事物、空间、时间、性质或程度等。此外,当人体词作为目标域概念,其他认知域特征向其映射时,人体词的语义也会发生转移。此时要想解读出准确的人体词语义就要费些周折。
图5 两企业间突破式技术创新博弈中参数r变化对收敛的影响
由此可得出结论,当创新项目预期收益大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成本,且突破式技术创新收益在企业1与企业2之间的分配系数倾向于企业1时,即市场更偏向企业1研发的产品,企业1会先完成技术突破从而建立新市场,企业2再进行突破式技术创新将很难盈利,所以企业2在还没有投入更多研发成本时会选择渐进式创新来维持现有收益,降低创新风险;反之亦然。
综上所述,产业内部各创新主体在突破式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策略选择有可能趋于突破式技术创新,也有可能选择渐进式技术创新,而各主体最终会稳定于何种策略,取决于演化博弈模型初始参数的设置以及与支付矩阵密切相关,市场偏好、创新投入成本、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创新项目的预期收益都会对产业内创新主体在产业技术轨道跃迁临界点的技术创新决策产生影响。
3.3 云南液态金属新材料产业案例分析
液态金属是一种被人熟知而又易被人忽略的新兴功能材料,其蕴藏的从未被开发的奇特性为大量新兴的科学和技术前沿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研究空间,逐渐成为学术界、工业界聚焦的热点领域。2001年,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理化所)刘静团队开始对室温液态金属展开研究,并提出一系列在信息、能源及医疗领域有着重大应用价值和领域颠覆性意义的原创技术,申请及获得百余项核心技术专利。云南省因其得天独厚的资源、气候优势,现已推出了一系列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或填补空白性的液态金属高科技产品生产线,系列产品已批量进入市场。液态金属新材料产业由原始的单一液态金属材料发展成为涉及四大领域、十大产业的新兴产业集群,取得关键和实质性进展。云南液态金属新材料产业需要根据资源条件、市场环境和政府政策等打造适合本土发展的产业技术轨道,突破原有技术轨道跃迁到更高能级的技术轨道上去。其具体演化机制分为3个阶段(如图6):
(1)材料产业初期,从事材料工程和材料科学的工作者试图理解材料的基本原理并解释为什么特定的操作能带来特定的效果[17]68,整个产业以对材料进行基础研究为主,发展缓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行业技术累积后,研究者把材料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具有多种层次的结构体系,对这些层次结构逐个识别并预测它的特性,这是材料产业发展路径的雏形。
从功能语体的角度对句型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语体对句型选择和各种句型的结构形式(如动词的隐现,谓语加不加修饰成分)有着很强的解释力,有利于汉语教学的开展。汉语语法教学如果能从叙事语体和描写语体的句型特征差异入手,对学生的实际语用能力会有一定的帮助。冯胜利、施春宏(2011)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的“三一语法”体系,认为语体是“三一语法”体系中“典型语境”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三一语法”中的“结构功能”不是按照功能学派的功能原则来说明句子和短语的组织方法,而是参酌功能研究成果而提炼出的“结构的语体用途”,亦即该结构在汉语里是“干什么用的”——这里的功能“不重结构,重在用途”。语体一变,语法就不对了。
(2)伴随着人们对物质的结构、特性以及性能的了解加深,材料可以被运用到诸多行业的技术改良中,液态金属新材料产业就是在材料产业技术路径累积的基础上涌现出的具有更高能级的产物,经过探索与技术有关的产品市场形成了产业的技术发展轨道,但科学家与工程师们对液态金属的技术突破会带来新的技术变革。
食用为本。食品的健康与可食性是中国菜创新的一个要点,在创新中国菜期间,需要结合食用特征,对菜品的选料、配制与烹饪等过程进行要求。目前,对于菜品颜值的过分追求,导致一些菜品虽然具有了观赏性,但却淡化了食用性,与菜品创新要点相矛盾;而一些原料珍贵的菜品,制作流程繁杂、价格昂贵,不符合人类的消费观念,也不大范围推广。因此,在创新中国菜时,需要注重食用性,以此提高创新菜的研发价值。
(3)云南液态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依托于本地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走突破性技术创新道路,技术轨道在原有技术路径基础上跃迁至新的能级。产业内部有中科院理化所刘静的技术研发团队,联合清华大学、云南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以及云南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等领头企业,使液态金属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技术研发团队经过研究液态金属结构特性,将其融入到电子信息、热控与能源、生物医学和柔性制造等技术领域,从而引发大量技术突破,提高产品性能从而适应市场需求:因此,在创新风险未知的情况下,突破式技术创新会将产业发展引向突破性的新起点。根据外部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和产业的广泛前景,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支撑产业发展。
笔者以为要大力倡导以书法为载体的休闲活动,对参与其中的个体来讲,它不仅具有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水平的作用,而且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更有较大的功能和意义。
图6 云南省液态金属新材料产业演化轨迹
4 结论
对于累积性强的产业,其发展受路径依赖影响难以打破已形成的核心技术体系,难免会走持续性创新道路。但是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以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发展路径也从单一式向多元式演化,后发者如何解锁路径依赖实现技术跨越?技术跨越就是落后者以赶超领先者为目标,以突破性技术创新为核心机能的非连续技术进步的行为[28]。如何判断顺轨创新还是越轨创新是产业转型的关键。顺沿发达国家的既有技术轨道进行跟随式技术创新,往往会受制于技术积累、高转换成本以及新技术轨道的高启动成本而很可能再次陷入落后或发展瓶颈[29],这就引发出新的思考空间。本文针对新兴产业特性进行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发现,顺沿技术轨道进行渐进式创新已经不适应复杂动态变化的环境,后发者赶上和超过先行者的难度很大,只有进行突破式创新,借助新技术轨道进行跃迁式的追赶,新兴产业才能缩短追赶进程,跨越至领先者行列。
参考文献:
[1]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6-35.
[2]DOSI G.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and directions of technical change[J].Research Policy,1982,11:147-162.
[3]姜红,赵树宽,余海晴.技术轨道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7):11-14.
[4]ARTHUR W B. The economics of risks to lif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1):54-56.
[5]DAVID P A. 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ER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5(2):332-337.
[6]NORTH D C.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ition problem[M]//UNUWIDER,ATKINSON A B, BASU K, et al.Wider perspectives on global development: studies in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policy.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WIDER Annual Lectures,1997:l-15.
[7]MASKELL P, MALMBERG A.Myopia,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cluster evolu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7,7(7):603-618.
[8]ROMANELLI E, KHESSINA M O. Regional industrial identity:cluster configura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Organization Science, 2005,16(4):344-358.
[9]秦海.制度、演化与路径依赖制度分析综合的理论尝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11-226.
[10]GARUD R, NAYYAR P R.Transformative capacity:continual structuring by intertemporal technology transfer[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15(5):365-385.
[11]冯科,曾德明.技术标准的路径依赖和路径突破:产业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的TES作用机制[J].系统工程,2016,34(11):73-80.
[12]尹贻梅,刘志高,刘卫东.路径依赖理论研究进展评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33(8):1-7.
[13]张燕航.基于技术轨道视角的技术创新演化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1):10-14.
[14]KASH D E, RYCROF T R.Emerging patterns of complex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2, 69(6):581-606.
[15]CHRISTENSEN C M, ROSENBLOOM R S. Explaining the attacker's advantage: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and the value network[J].Research Policy, 1995,24(2):233-257.
[16]PATEL P, PAVITT K.Uneven (and divergent) 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 among advanced countries: evidence and a framework of explanation[J].Industrial & Corporate Change, 1994,3(3):759-787.
[17]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18]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之路[M].北京:机械工业出社,2011:65-74.
[19]杜跃平,高雄,赵红菊.路径依赖与企业顺沿技术轨道的演化创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4):52-57.
[20]武建龙,王宏起.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研究:基于模块化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4,32(4):508-518.
[21]ARTHUR W B. Competing technologies,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ck-in by historical events[J].The Economic Journal,1989,99(39):116-131.
[22]周洋,张庆普.高端颠覆性创新的技术演进轨迹和市场扩散路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29(6):99-108.
[23]张立超,刘怡君.技术轨道的跃迁与技术创新的演化发展[J].科学学研究,2015,33(1):137-145.
[24]林敏,吴贵生,熊鸿儒.技术轨道理论对后发者追赶的启示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9):13-19.
[25]刘昌年,梅强.我国高技术企业基于技术轨道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途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5):5-8.
[26]柳卸林.技术轨道和自主创新[J].中国科技论坛,1997(2):32-35.
[27]游达明,杨晓辉,朱桂菊.多主体参与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动态选择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5(3):151-158.
[28]陈德智,陈香堂.技术跨越系统演化分析[J].管理科学,2005(6):78-81.
[29]熊鸿儒,王毅,林敏,等.技术轨道研究:述评与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7):21-28.
Evolutionary Mechanism of Breakthrough Technology in Emerging Industries from Path to Orbit
Ke Xing1,2, Wu Qian1
(1.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2.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 China)
Abstract: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force driv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technological path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at home and abroad,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path and technical track and the evolutionary mechanism between the two are somewhat scarce. Based on the demand of industrial economy and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path dependence and path breakthrough, and integrates it into the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track, so as to construct the model of evolution of breakthrough technology from path to orbit, and to select the innovation mode at the critical point of technological orbital transition by using dynamic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innovation risk is large,the main body with strong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industry is easier to choose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on the contrary, when the innovation risk is small, the market preference will determine the choice of the innovation mode of each subject in the industry.
Key words: disruptive innovation; technology trajectory; path dependence; technology catching up
中图分类号: F124.3;F224;G3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7695(2019)13-0123-08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9.13.017
收稿日期: 2018-08-30,修回日期:2018-10-24
作者简介 :可星(1967—),女,云南昆明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吴倩(1993—),女,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
标签:突破性创新论文; 技术轨道论文; 路径依赖论文; 技术赶超论文;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论文; 昆明理工大学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所论文;